《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二十七讲)
好,请看下面。“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好,这是真实经题。佛就问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就是听到上面这些经文,你意地当中是怎么认为的?为什么这部经称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啊?实际上这个问题提出来,舍利弗也是莫名其妙,他解答不了。所以佛是自问自答:“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闻信这部经典而且依教受持者,以及闻信六方诸佛的名者,那么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就能为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之所护念,都能于无上正等正觉得不退转。是故舍利弗,你们就应当信受我的法语,以及十方诸佛所说的征信。”好,这部经非常独特的诠释十方诸佛无上心要。“独诠”,就是其他的经典没有的,唯有这部经独具。这部经文是“能诠”了,那“所诠”的有三点。第一是诸佛的心要——“无上心要”,也就是一切众生现前一念的心性;第二个独诠呢,是诸佛的名字——名号的功德,也就是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它是法界实相;并且诠显“无上圆满究竟万德”。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的时候,他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圆满证入,所以就令闻这部经典的人都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好,那么这段经文还告诉我们:如果你执持名号就能够得十方诸佛护念。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十方诸佛“所护念故”。十方诸佛所护念,当然十方的菩萨也在护念。那么经典也说,一个至诚念佛的人有二十五位菩萨隐形保护。《观经》也讲有观音、势至隐形保护。所以一个真正发出深信切愿称名的众生,真的就有佛菩萨护念。你有佛菩萨护念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哦!这次我们到绵阳北川听到地震灾区的一些居士谈到,确实有很多事例表明:真心念佛的人得到了保护,得到了护佑。本来应该要死的,结果有一个特殊因缘——或者梦中听到什么声音、有些预告,哎,他们都幸存下来了。都是有名有姓的,很神奇的。所以真正念佛的人还真的会有佛菩萨的护佑。这一点,要有坚定的信心。
好,那么下面就问:“但闻诸佛名,没有受持这个经典之义,是不是能得到护念呢?是不是能得到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对这个问题回答,蕅益大师说:“回答这个,有狭隘的一种回答,有圆通的一种回答。”如果从通途佛法来看,得佛护念是要有条件的:得佛护念,一般要得到“一行三昧”,得到相似的无生法忍,才能够得佛护念。也就说,你至少要得到事一心不乱,乃至于得到理一心不乱——破无明,你才能够得佛护念。这是通途佛法的局意。好,如果从净土圆通的广泛意义来说,十方诸佛无缘的大慈悲心——尤其是阿弥陀佛那种无缘的大悲心,它是大不可思议的,你执持的名号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你只要一闻到阿弥陀佛名号,不管你是专心去念,还是散心去念,不管你是有甚深的信心,还是有一般的信心,都能成为诸佛护念的因缘。何况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大平等的,不管你是冤亲债主,还是什么人物,视一切众生等同一子,救度众生无疲无厌。所以只要闻信阿弥陀佛名号,十方诸佛必定会加以护念,不要有任何的怀疑。通途佛法讲,你一定要得到圆教初住水平,或者别教的登地水平,入到了“同生性”,才能得十方诸佛护念。这是靠自力。所以得十方诸佛护念很不容易的。但是现在净土法门是仰靠他力;仰靠他力,你是相似位就能蒙到护念。“相似位”就是断见思惑,就能得佛护念,不一定非得破无明不可。进一步说,你相似位都没有,你就是名字位,乃至“理即佛”位,你都能够获得十方诸佛护念。这就是非常大胆的而且非常契合净土本宗义理的一种解释。我们凡夫众生称念弥陀的名号,都能得十方诸佛的护念。乃至最低限度:你一闻到阿弥陀佛名号,就在我们同体的法性当中熏习一颗新的种子,滋养我们的法身起现行——起我们善根的现行。它的作用:可能今生你没有深信切愿,但也能够作为未来生的往生的金刚种子——“远因”,终于也可以得到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圆证三不退的意思,“一生成佛”的另外一个表称。
所以佛就在这里劝勉舍利弗以及与会的大众,都应当信受:闻弥陀名号,功德是这样巨大。那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如是,十方诸佛也同样宣说如是,我们还不能相信吗?这就是叫“劝信流通”。
好,请看下面。“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好,这是“劝愿流通”。这个净土法门非常重视愿。这段经文甚至直接表达:你有愿就能往生。佛告长老舍利弗,如果有缘,有人已经发往生净土的愿,有人现今发往生净土的愿,或者有人当来发往生净土的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欲生”,欲就是好乐,希求。这个“愿”是好乐、希求的意思,就是一门心思、一往情深欣慕阿弥陀佛的极乐刹土,有这个愿。好,就这些发愿的众生,都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为什么会不退转?因为他一发愿,就汇入到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当中,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紧紧摄受不舍。阿弥陀佛的愿里面,其中有一个住大乘正定聚愿,让他直接契入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被这个愿摄受之后,他永远不会退转了,不会退到邪定聚,不会退到不定聚。就是这样真诚发愿的人,他的因——发愿的因,马上得到果报: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你已发愿就已往生,今发愿就今往生,当发愿就当往生。它是这样的对应,这里直接就是这么圆顿。所以佛就告舍利弗发愿是这么重要:你们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如果相信这部经典所诠释的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功德,就应当发愿生到极乐净土。这些都是非常圆顿的教理,圆顿到有时候我们都太不相信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往生净土好像很难?“哪那么容易,发愿就能去啊?没有什么修行,哪能去啊?”轻视发愿。但佛是很看重发愿:你已发愿就已往生,今发愿就今往生,当发愿就当往生。这是佛说的啊!
这就是显示:依照你产生的深信——深信前面讲的三种不可思议,你在这个信心基础上所发的愿是功不唐捐的,是马上能产生作用的。那这个愿:你没有信,是发不出这个愿的;你没有信愿,你也往生不了的。所以往生特别的强调信愿。所以这个经典才说:如果你有信心,就应当发愿。你只要有这个信愿,你就可以往生。蕅益大师前面讲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他是对《阿弥陀经》的义理掌握得非常深遂所说出来的,是有经典依据的。你只要有信愿就能往生!你说这是多么不同的声音!那为什么发愿就能往生?这个愿是凝聚着信在里面的,是“信”字的文劵。文劵就好像你跟谁签了一个契约,一个人拿着一份,你拿着一份凭据那就是具有它的法律效应的,就有它的作用了。那这个愿又能引导你的行持。像门枢一样,你启动这个门要门枢。所以这个愿:你发愿里面包含信,含摄行。愿里面就含摄信、愿、行三资粮。而且在这三种当中,发愿更为急务。你的愿里面就有行在里面,就有信在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经典当中三次殷勤劝愿——三番劝愿。你看正宗分第二科,由于闻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众生生者都能得到不退转,所以就初步劝他: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到了正宗分第三科又闻到念佛能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临终见佛,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又重新劝: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者。那么到了现在又劝愿: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三次劝愿,还有一次劝信。那个信——劝信,实际上也包含愿。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温州太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