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浅释》
◎马鸣菩萨造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1971年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第五种的因缘,因为要指示这个方便法门,令一切众生容易明白,容易修行,消除这个恶业障。这个恶业障,是障道的因缘。你想要修行,它就障着你;障着你,令你不发心修行。“善护其心”:好好地保护你这个真心,维护你这个真心。“远离痴慢”:远离这个愚痴和这个我慢,贡高我慢。这个愚痴,做出事情来,自己还不知道呢!做错了,自己也不知道。这叫愚痴。“出邪网故”:出去这个邪见网。邪见就好像一个那个网罗似的,捆着你;把你捆着,不容易出去。所以现在作这个《大乘起信论》,就叫你出去这个邪见网这个缘故,这是第五种的因缘。
第六种的因缘呢,“为示修习止观”:因为指示明白你这个修习止观的这个人。“止”就是停止;“观”就是观察。停止而观察。你止;止什么?就止你的妄想。你不打妄想。观什么?就观你的妄想,你把妄想停止了,然后又观察你这个妄想,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个妄无自性;这个妄想,没有自己的体性,所以你一观察它,它就没有了。你常止、常观就常生智慧;常生智慧就没有愚痴了,这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这凡夫和二乘,都有这个妄想的“心过”。这心,尽打妄想,这是心里头的过错。凡夫一念起贪心,一念起瞋心,一念起痴心,这都是些过错;二乘要修行,要证果,要做自了汉,这都是心的过错。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第七者为的专念方便,专心来念这个方便法门。“生于佛前”:用这个方便法门生到佛前。什么方便法门呢?就是念佛法门;用这个念佛法门来生到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决定不退失你这种大乘的菩提信心的缘故。所以这是第七种的因缘。
第八种的因缘呢,“为示利益劝修行故”:为的指示这个有什么利益;你要修行就得到什么好处。劝人修行这个缘故,这种的因缘。
有这八种的因缘,所以说这个《大乘起信论》。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有如是等因缘”:这个马鸣菩萨说,有这八种的因缘,“所以造论”:所以就造出这一部《大乘起信论》。“问曰”:又有一个人又问了。说,“修多罗中”:“修多罗”是梵语,此云叫经。就说经中“具有此法”:说经中有这种的因缘,有这种的法,“何须重说”:何必又再多说一次呢?
“答曰”:这个马鸣菩萨就答这个问者,就说了。说,“修多罗中”:说在这个经中,“虽有此法”:虽然有这种的法,“以众生根行不等”。众生的根性,就是有有智慧的,有有愚痴的,有有善根深厚的,又有有这个业障深重的,所以“根行不等”,不一样。“受解缘别”:他领受明白这个道理,这种因缘,也不同的。
“所谓如来在世”:所说的这个佛在世的时候,“众生利根”:这个众生根性都来得利,都是聪明有智慧的。“能说之人”:能说这个经典这个人。“色心业胜”:这个色有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心”有大圆镜智、妙观察智、成所做智、平等性智。这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这个色心业胜,他这个业果殊胜。“圆音一演”:他这个“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你佛说法,人听着也懂,菩萨听着也懂,那个神听着也懂,鬼听着也懂。啊!那个畜生听着也懂,那个雀鸟听着;他也是给那个雀鸟说法,所以一音演说法。
一音就是圆音;圆音也就是一音。这个“圆音一演”:这个圆满的这种法音,一演说,“异类等解”。“异类”就是不同种类的,不是单单人,就非人类也都明白了。“等解”就是都明白了。“则不须论”:所以,在佛在世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个导论。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那么佛在世,佛说法不需要造论。那么现在佛灭度了,“如来灭后”,“或有众生”:或者有这一类的众生,“能以自力”:能以他自己的力量,“广闻而取解者”:他多多地听;听得多,他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或有众生”:或者有这一类的众生,“亦以自力”:他也用自己的力量,“少闻而多解者”:他听得很少而明白得就很多,这一类的众生。
“或有众生无自智(心)力”:他没有自己的智慧,也没有力量,“因于广论”哪:他得到这广多的这种的论议,“而得解者”:得到这个明白了。“亦有众生”:也有这一类的众生,“复以广论”:用这个广多的论,“文多为烦”:这个论多了,这个文也就很麻烦的,记不清楚了。“心乐总持”:心里好乐这个总持。“少文”:很少的这个文字,“而摄多义”:而其中摄含着多种的义理,“能取解者”:能明白的。
“如是此论”:因为这个,所以这一部《大乘起信论》,“为欲总摄如来”:总摄持这如来所说的这广大深法。“广大深法”:这种的深法,“无边义故”:没有边际这种义理,“应说此论”:所以,就应该说一说,造这一部《大乘起信论》给众生来看。
我给你们说几句,方才讲的是大乘。什么是大乘呢?就是方才讲的就是大乘。你再要问什么是大乘呢?就是没有一个乘,才就是叫大乘;要有一个乘,那就是变成小乘了!因为没有,所以你说,说不出来小;也说不出来它是大,所以给它起一个假名字,叫一个大。这个大的名字也是假的。那么说,什么是真的呢?什么都是真的。要你明白了,你明白大乘了,就什么都是真的;你没有明白大乘,什么都是假的。你要把大乘明白了之后,那个什么都是中了;又要找那个中道了。你要尽骑着那个大乘跑,一天跑到晚,跑得很辛苦的,也不得休息。那么你要是在这个大乘,你要知道了,找着“中”乘了,这就不辛苦了。
那么说这个中乘,是三乘之一的小乘、中乘、大乘啊。不错!可是我说这个“中”乘,是中道的中,不是中间的中;中道了义,也可以说是中,也可以说是总;是个总乘,总其大乘,总其小乘,总其中乘。啊!把他都总起来。这个乘呢,就是最上乘;最上乘,没有再比他再上了。所以,这又可以叫上上乘,又可以叫总乘,又可以给他起个名字就叫佛乘。那么这个《大乘起信论》,你先要生起这大乘的心,然后才能得到这个总乘。这个总乘,总其小乘啊。
恭录自《大乘起信论》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