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世界成就品第四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令一切菩萨,安住普贤愿海中故。是时,普贤菩萨,复欲令无量道场众生欢喜故,令于一切法增长爱乐故,令生广大真实信解海故,令净治普门法界藏身故,令安立普贤愿海故,令净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故,令增长普照一切世间藏大慧海故,令生陀罗尼力持一切法轮故,令于一切道场中尽佛境界悉开示故,令开阐一切如来法门故,令增长法界广大甚深一切智性故,即说颂言。
为着令一切菩萨,也都安住在普贤菩萨的愿海中,所以要为众生说法。“是时,普贤菩萨”:在这个时候,普贤王菩萨,“复欲令无量道场众海”:还要想令无量无边十方诸佛刹土,这个所有佛的道场大众海会都生欢喜的缘故,也来说法。
“为令于一切法增长爱乐故”:人呢,你看发脾气的时候,脾气很大;要是学佛法有像发脾气那么大的那个勇猛心,一定会成佛的。你好修行这个心,好像你那个欲心那么重,那也一定会成功的。你学佛法的心,有像男女谈恋爱这种爱情那么重要,也早就成佛了。可惜人就对于世间法那么重,对于出世的佛法总是轻的。那么,现在令你增长爱乐这个佛法的这种的思想。
“令生广大真实信解海故”∶令一切众生生这“广大真实”,实实在在地来信,有一种信心,明白这种海。
“令净治普门法界藏身故”:令修行这个普门法界这个藏身法,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这个身体。所以为这个,普贤菩萨来说法。“令安立普贤愿海故”:令一切众生都安位在普贤这个大愿海里边。“令净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故”:令一切众生都修行来入这个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那么都平等这种智慧眼,得到这种智慧眼。“令增长普照一切世间藏大慧海故”:令所有的众生都增长这个智慧。“普照一切世间藏”∶这个世间所有的地方都照到了,这种大智慧海的缘故。“令生陀罗尼力持一切法轮故”:令生出这种总持力;总持力能修持一切的佛法轮,这种缘故。
又使“令一切道场中,尽佛境界悉开示故”:所有一切道场,都得到佛所有的境界,来开示一切众生。“令开阐一切如来法门故”:令把佛的法门都开开来阐扬,令一切众生都得到这一切佛法。“令增长法界广大甚深一切智性故”:令一切众生都增长,犹如法界那么广大甚深那样的智慧性,得那种的智慧的自性。那么普贤菩萨,随着就用偈颂来又说一说这个意思。
(因剪去英语对话,故下面的话又是断断续续的。)
上人:......现在可以谈,平时我没有时间谈话。平时我每一天,有我自己要做的事情,甚至一秒钟的时间要浪费了,我这个所做的事情就做不完了,所以我的时间是很忙的。那么现在大家讨论问题的时候,谁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研究研究。愿意谈话,我们就随便谈话的样子,什么都可以说,只要不骂人就可以的。
......他地位并不高,和一般的菩萨是一样的,但是他愿力大;他修行的行力大,叫大行普贤菩萨。愿力又大,他发这个十大愿王,那么他所以做诸佛的长子。在一切菩萨之中,他是可以说是最高了。这个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这四位大菩萨,这是菩萨之中的最高的领袖。所以他们这个境界都不可思议的。
他这个力量,也可以说是佛加被他的力量,还要他自己修行的力量──自己修行肯用功,肯发愿。他发的愿一般菩萨都没有发过的,都没有他发的那么大。那个尽虚空遍法界--你看看那个《普贤行愿品》,也是这《华严经》最后那一品,那就是说他这种的修行,这种的愿力,你就明白了。他那是没有其他菩萨可以比得了他的,所以在《华严经》他是一个法主。他是诸佛的长子,最大的弟子。
......懂了吗?......要不太懂,那就研究那个《普贤行愿品》就懂了。你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你是替着大家来问的,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不懂的。那么你能以替大家来问这个问题,这是善哉!善哉!......你们每一个人到研究问题的时候,有问题都可以提出来问,但是要有意义的,不要七扯八拉地,那么一点意思都没有。“哦!师父那个蛤蟆怎么有两个眼睛啊?”我怎么知道它怎么有两个眼睛?
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现十方无量国,随诸众生所应见,光明遍照转法轮。
十方刹海叵思议,佛无量劫皆严净,为化众生使成熟,出兴一切诸国土。
“智慧甚深功德海”:普贤菩萨说明了为什么要说法。这是这个佛的智慧是甚深,佛的功德犹如大海,智慧和功德都不可思议。“普现十方无量国”:能以普遍示现到十方一切的诸佛国土去。“随诸众生所应见”:这种的因缘,随着一切众生所应该见着的,那么他就见着。“光明遍照转法轮”:那么佛这个智慧光明遍照法界,“转妙法轮”。
“十方刹海叵思议”∶这个十方的国土太多了,所以叫刹海。“叵思议”就是你不能来明白它,不可以想像它,就是不可思议。“佛无量劫皆严净”:这个佛在无量劫以前,他令这个刹海诸佛国土都庄严清净。“为化众生使成熟”:为着教化一切众生,令这一切众生这个菩提果都成熟了。“出兴一切诸国土”:所以佛才不怕麻烦,不怕辛苦,出兴到所有的一切刹海的国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