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上人:这要看自己的力量,你能做得到的事情,就去做,尽量来令佛教发扬光大,这就是供养无量诸佛。你要是不叫佛教发扬光大,只会妒忌障碍,这就是不供养诸佛。例如:你看这个道场兴盛了几天,就想把它毁灭了,这就是不供养诸佛。供养诸佛,不是说我到南边去供南方佛,北边去供北方佛,东边去供东方佛,西边去供西方佛,中央我供中央的释迦牟尼佛,要这样地各方去供养,不需要的。你尽你的力量所能做得到的来护持佛教,这就是供养诸佛了。还有谁有什么问题?
弟子:师父,关于佛菩萨的光明,我想所有的光明都是一个,不是种种的光明,但是依众生机缘的不同,就见到一部分的光,是不是这样?
上人:Yes! 是的!你怎么知道?你各处去找佛,找不着的;你只要放下,当下就是!你把那个找佛的心放下,那就是见佛了。你找佛那个心若放不下,永远见不着佛。怎么样?
某法师:对!有就是没有,有就是无!
上人:那你为什么还要在这儿?哈哈哈!有就是没有,为什么你又要有?说说看。有都是没有嘛!为什么你又要有?(上人对弟子说)最主要的我要告诉你,你不要把求佛的心放下了,又跑到各处去求女人。
果童:我想说说有关经典的问题,我常看到经典上放了其他东西,这是不应该的,那咒文能不能放在经典上面呢?
上人: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果童:因为我看到有人把咒放在经典上。
上人:经典放在经典上边可以,咒放在经典上边,这个也可以的,因为都是佛所说的。不过经典有大乘经,有小乘经,大乘经应该放到上边,小乘经应该放到下边;咒呢,不分大乘、小乘经典都可以放的。懂吗?
若有自修众福业 供养诸佛无央数
于佛功德常愿求 是此光明所开觉
若有自修众福业:前面的几句偈颂是说,往昔有四种宿缘和佛在一起修行,就能见着佛所放的光明。现在这四句偈文是说自修,是自己所修的众福业,就是一切的善事是自己所修的,没有和佛在一起。好像我们现在愿意修一切的福业,但是佛已经入涅槃了,那么怎么办?就要我们自己来修,自己去做一切的善事,修一切的福业。
修福业,首先应该从供养诸佛开始,所以就说供养诸佛无央数:供养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诸佛。那么我们是不是要走到每一尊佛的面前,去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呢?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要是用两条腿,走到每一尊佛的面前去供养,那是办不到的。你或者骑马去各处找佛来供养,这也是办不到的;你坐汔车去找,也不一定找得到。因为佛在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佛的数目犹如恒河沙一样,无论你是坐车、坐船、坐飞机到各处去找佛,都不容易找得着。那么佛在什么地方呢?佛就在你的面前,你的面前就是佛,你不要当面错过,交臂失之。所以说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有一种至诚恳切心来供养佛,佛就接受你的供养。佛究竟在什么地方?佛是无在无不在的,没有一个地方他在,也没有一个地方他不在,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可是你要是没有至诚恳切心,哪个地方都没有佛。
所以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样。你这样,那就是没有诚心,没有专一。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我们在佛堂这儿拜佛、诵咒的时候,不要听见楼上有一个什么声音,心就跑到楼上去了;楼下有一个声音,又跑到楼下来了;街上有一个声音,心又跑到街上去了;门有一个声音,心就跑到门那儿去了,不可以这样跑。不要管闲事,因为你拜佛比什么都重要;你诵经、持咒也比什么都重要。除非特别叫你管理事情,你再去管理事情;没有叫你管理事情,你不要管闲事,这样子你就能专一,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佛,真正地礼拜佛。
真正的专一就是用一个心来拜佛,来诵经、持咒,才能有感应道交的力量。所以各位说:“我拜了这么多佛,念了这么多经,持了这么多咒,啊!我修行了这么多年,一点什么成就都没有!”你想要成就什么?你在那儿拜佛,尽打妄想,尽想入非非,一边拜佛,一边打妄想,一边管闲事,这怎么会有感应?所以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我以前对你们说过,我读书的时候,在我的旁边或者有打鼓、打钟的,都不能扰乱我,我不被这个钟声、鼓声所转,能专心致志来读书。那么说这钟鼓的声音,我是不是听不见呢?不是的,也听得见,但是就不被这种声音摇动读书的心。我们现在拜佛,也应该这样,一心拜佛,不被其他的闲杂声摇动我们的心。
拜佛的时候,应该念这几句偈颂: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诸佛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就是指我们,我们现在是一个能礼拜诸佛的众生,我们“所礼”拜的就是十方诸佛,我这个能礼拜的众生和我所礼的十方诸佛,这两种都是空寂的。那么说:“空的就不要礼啰!既然空,还要礼他做什么?”不错,本性是空的,无为是空的;但是你想要证得无为法,先要从有为上做起。所以你没有证到空寂这种空理的时候,不可以说:“既然空,我也不要礼佛了,佛也不要受我的礼,这本来都是空的嘛!”本来都是空的,这是真空;但是你要从妙有上着手,你要礼拜,所以这叫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虽然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这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你这儿礼佛,佛受你的礼,你增加你的福慧,这是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我这道场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这宝珠什么都会现出来,“诸佛菩萨影现中”,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法身的影都会在这宝珠现出来。“我身影现诸佛前”,我现在在这儿拜佛,我这身形、这个影就现到十方诸佛的面前,所以你供养一佛,也就是供养一切佛了;你供养一切佛,也就是供养一佛。那么我的身体和诸佛的身体都互相在这宝珠现出来。“头面接足皈命礼”,我的头面和手都接到佛足上,我一心皈命顶礼。
在拜佛的时候,要诚心诚意来念这几句偈颂。你拜哪一尊佛,就加上哪一尊佛的名字,譬如我拜释迦牟尼佛,就说:“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你若拜观音呢,就说:“观音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观音前,头面接足皈命礼。”在拜佛的时候,你若能专一其心,那个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所以无论哪一位在念佛时,就要像一个念佛的,不要各处看,无论那里有动静、有声音,都不需要管它,就是不管闲事。那么念佛时要专一,拜佛时要专一,供养佛时要专一,你诵经的时候也要专一,持咒的时候更要专一。所以我们这儿诵经持咒,旁边有什么声音,我们都不知道,那就是得到持咒三昧了。你说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什么感应,你那儿尽打妄想,怎么会有感应!
所以自修众福业,供养诸佛无央数,那么供养佛,这就是修福业的。于佛功德常愿求:我们发愿要成就佛所成就的功德,佛所修的功德我们都想要得到,常常发愿要恳切至诚来求,要和佛的功德是一样的。是此光明所开觉:你能自修众福业,又能供养无量无央数这么多的佛,与佛的功德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所以这种光明才能令你开悟,令你成就你的愿力,能遂心满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