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释迦牟尼佛说,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由,当“因为”讲,当“藉着”讲,也当“从”字讲。从提婆达多,这位善知识来教化我的缘故,所以才能令我具足六波罗蜜:具,就是圆满的意思;具足,就是圆成了。圆成什么呢?圆成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波罗蜜,每一波罗蜜都有十种利益,前边已经讲过。现在再以释迦牟尼佛的四种因缘,来解释这六波罗蜜。
第一度“布施波罗蜜”,梵语就叫檀那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要有四种的因缘:
(一)破悭贪:修布施波罗蜜,就能破除你不能舍而贪的这种心。
(二)庄严菩提:修布施波罗蜜,就能有庄严你自性菩提的这种因缘。
(三)自他俱利:既然能自利、又能利他。你在想要布施的时候,你就布施,布施完了之后,又生出一种欢喜心,这就叫自利。你能令饥渴者除去饥渴──没有饭吃的人,你布施给他,他有饭吃了,除去他的饥;很渴的人,你帮助他、布施给他,他有钱,就或者能喝一杯汽水,这就解除他的渴了。这是布施来解除他人的饥渴,这就是利他。
(四)后世得大果:你能布施,将来在来生的时候,既富且贵,尊贵饶财。为什么你有很多的钱呢?因为你不悭贪,尽布施给人,所以得到的果报,你来生更富有了。但是有这种因缘,可不是叫你存这种希望;不要希望我今生做布施,来生我就尊贵多财。你若有这种的希望,这太小了,你应该做布施来回向菩提、求无上菩提。
第二度“持戒波罗蜜”,也有四种的因缘:
(一)修诸善法灭恶戒:修诸善法,不是单修一种善法,而是种种的善法都要修;善法若修了,恶的法就灭了,所以这叫灭恶戒。
(二)庄严菩提摄众生:你既然庄严你自性的菩提,菩提庄严圆满了,就要摄化众生。所有的一切众生,都要教化,而不弃舍某一种的众生。不是说这一个众生和我没有缘,我就不要度他了;那一个众生和我有缘,我就度他;有缘、没有缘都要摄化。
(三)卧觉平安无悔恨:躺着也平安,所觉悟的也平安──自性也平安、外边的身也平安。无悔恨,没有一种后悔的心、没有一种恨人的心;于所有的一切众生,也没有伤害的心;这持戒,就能护持众生、不伤害众生。
(四)后受人天涅槃乐:将来会得到人天的快乐,也会得到涅槃的快乐。
第三度“忍辱波罗蜜”,又有四事应该修忍的因缘:
(一)破不忍:修忍辱波罗蜜,就能破坏那个不忍,“不能忍”跑了、没有了,就能忍了。
(二)庄严菩提摄众生。
(三)彼此离怖畏:你修忍辱,令旁人也不害怕,令你也没有恐惧心了。
(四)后世无瞋心:你今生修忍辱,等到来生就没有那么大的脾气,就没有那么大的瞋恨心,眷属也不会散失,家庭总和和气气的;也不受苦恼,因为你有忍辱这种的功德,后世也不受苦恼了,将来所得到的果,为得涅槃乐。
第四度“精进波罗蜜”,也有四种因缘:
(一)破懈怠心:若有精进心,就没有懈怠,懒惰心也就破了、坏了。
(二)庄严菩提摄众生。
(三)增善法不恼他:增善法,是自利;不恼他,就是不给他人麻烦、烦恼,这是利他。
(四)以大力致菩提:以大的力量,得到菩提果。
第五度“禅定波罗蜜”。禅那,此云思惟修,又云静虑;这也有四种因缘,来修这种的波罗蜜:
(一)破散乱心:修禅定,可以破散乱心;你尽打妄想的心,可以用禅定的功夫来把它降伏了。
(二)庄严菩提摄众生。
(三)身心寂静,不恼众生:修禅定,可以得到身心寂静,这就是自利;不恼众生,这就是利他。
(四)安稳得涅槃:在这个清静的境界里边,能安稳得到涅槃。
第六度“般若波罗蜜”,也有四种的因缘:
(一)破愚痴:你修般若波罗蜜,可以破你的无明;无明就是愚痴。
(二)庄严菩提摄众生。
(三)以智慧自乐:你有智慧了,自己觉得很快乐的,这就是自利,利益自己;你有智慧了,又能教化众生,这就是利他。
(四)除智障:你得到这种智慧了,就可以除智慧的障碍,得到真正的智慧、真正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