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信门
第二节净宗六信,理事圆融
净宗之信藏,浩博无涯,愚夫愚妇可以造入,及其究竟处虽圣人亦有所不能也。净宗经论与祖师著述,对净宗的信藏内涵力用多有详明而精辟的阐释,其中蕅益大师六信之诠释,周全而精要,理事圆融,多为净宗行人所依凭。六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分述如下。
一、信自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①
上述文句意为:信自即是信自性本有的常住真心,而不是信肉团之假心,也不是信缘尘分别影事之妄心。此常住真心在时间上竖穷三际,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横遍十方,广大无边。真心具不变与随缘二义。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虽然随形六道,常住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真心包裹太虚,微尘国土皆是妙明真心所现的景物,西方极乐世界亦自心所现。吾人虽因妄想执着,真心未能显现,但吾人若能一念回光,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净业行人于此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信自是大乘行人修学佛法的基本前提。大乘一切法门全归自性,千经所演无有余因。然而,众生在没有开悟之前,是无法知晓常住真心的。诸佛出兴于世,就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人人本具妙明真心,即是佛之知见。释尊菩提树下悟道时的最先开示:“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①众生舍父浪走,客作贱人而不知返,此由不觉故,才觉则现前妄想执着,全是如来智慧。因为如来智慧无体,以众生妄想为体;众生妄想无体,以如来智慧为体,如水成波,全波是水,从本以来,毕竟常住无余涅盘故。佛典广说一切众生诸烦恼中有如来藏,常以种种譬喻况之,诸如:粪秽中真金,地中珍宝藏,弊坏衣所缠的真金像,贫贱女怀转轮圣王,焦黑泥模中的上妙宝像,乃至阿鼻狱中皆有如来身,等等。
净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基点即是信自。能念的心是佛,所念的名号(或所观想的净境)也是佛,念佛即是佛念。深信是心是佛,方能勇猛精进地作佛。故而念佛往生,先以明了自性弥陀为本,然后一心称名求愿往生,亲切自然,相辅相成。依据心性,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名号朗然彰显;藉托弥陀名号,观于心性,心性容易显发。西方净土种种依正庄严,皆是引发吾人自心庄严的增上本质境,所谓“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①无量光即自性照,无量寿即自性寂,观世音即自性悲,大势至即自性智,声闻即自性真,菩萨即自性俗,净土种种庄严即自性万德万行。若有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圆顿净宗。深知无量寿在吾人心内结跏趺坐,无量光在吾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便能引发吾人对生命尊严的重视,强化修道念佛的信心。有些人谬指净宗是心外求法,是不明净宗理趣所致。
净宗修因证果的全过程,均与信自密切相关。建立在信自基础上的信他,才有力度。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作增上缘,自力、法力、佛愿力的合力,即能疾速成办往生大事。内重己灵与外慕诸圣,乃一体两面,不可或缺。信自不足,只能生到边地疑城。净业行人具足信自,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增上往生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