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一向专志

2022-01-06 大安法师

  《佛说无量寿经》中讲三辈往生,就把“一向专志”表达出来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一向专念?由于阿弥陀佛完成大愿,完成净土,他是一向专志;现在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要相应,我们也要一向专念,要专修

  善导大师他为什么讲五种专修,是符合净土法门理念的:读诵——读诵净土经典;礼拜——礼拜阿弥陀佛;称念——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观想——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供养——供养西方三圣。

  五种专修就是表达“一向专志”,就是跟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产生一个密切的关联。

  这样你的心力已经倾向那个地方,临命终时无论怎么样你都会去!因为你的心理定势——惯性的力量——就是种子的串习,都指向了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到其它地方去。所以绝对不能散修其他。

  阿弥陀佛因地做菩萨时,“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种一向专志,不是他一生,而是无量劫生生世世都是一向专志的。

  这就正好跟前面世自在王佛给法藏比丘的一个开示相呼应,说你要建立一个殊胜、超胜十方的刹土,这个可以啊,能实现哪!就好像一个人要舀大海的水,只要多生多劫都去舀,终究能把大海的水舀干,见到大海底部的妙宝。你看世自在王佛也是谈“至心精进”的问题,至心也就是一向专志。

  所以我们无论修净土法门,还是做世间事业,要把“一向专志”作为我们做事的一个最高原则。我们无论在世间看那些成功者,还是修道看那些成就者,就会发现:其实人和人之间禀赋的差异不是很大。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就是意志力问题、专心致志的问题。

  孟子讲弈秋教两个学生,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学下棋成了国手;另外一个学生一边学下棋,一边猜测有天鹅飞过来,就想像:“我能不能把它打下来,做个菜吃。”他老是分心,就被淘汰下去了。

  孔子在森林里见的那个老人能够抓知了,竹竿一上去就把它抓下来,像探囊中之物一样。能够达到这个神妙,也就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道家也讲九转丹成,丹成要九次的反复。所以我们看这些经典、一些重要的文句,我们要看清楚它的方法论的原则。

  我们要做到用志不分——一向专志,念佛的神效才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