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道德危机的原因与对策(二)(文字版)

2022-01-06 大安法师

道德危机的原因与对策

地点:南京大学

主讲:大安法师

那之所以产生这个情况,就是他不了解这个道,不知道“道”它要求我们做什么,不能跟这个道相应。那孔子告诉我们,这个道具体体现在据于德,依于仁就是你每天做事的依据,要有德,这个德的展开就是八个纲目,八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的日常生活当中,为人处事当中,敦伦尽分当中把这八个字落实下来,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兄弟同学之间要恭敬,朋友之间要有信誉,对上级要忠心耿耿,然后要有知耻之心,廉耻,廉就是要过节俭的生活,耻就是要有羞耻感内疚感,我们佛教可能就讲忏悔意识,忏悔心,惭愧心。这一点现在我们中国人也是很缺乏的,缺乏耻感。虽然有学者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叫耻感文化,但传统文化可能是这样。到了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碰到什么事情都是到外面去找原因,从来没有在自己找原因,一个有耻感的人是首先要从自己找原因,传统社会这个社会如果大旱大灾的时候,皇帝都要下罪己诏,说这个天降这个灾祸是由于我这个做皇帝的不行,我向天下谢罪,都有这种意识,那每个老百姓都得反省自己,曾子日吾三次,三次反省自己,用三个项目反省自己,我们有不有这种反省,有不有这种羞耻感,惭愧心。礼义廉耻,这是据于德。

然后依于任,你做事要有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去做事,然后你学知识技能都是第四步的事情,叫游于艺,六艺是知识技能。现在我们问题就出在,我们教育人包括自我教育,前三项都不谈,就谈第四项游于艺,从幼儿园开始就游于艺,学电脑学这个学那个,搞得现在中小学生,真是苦不堪言,家长一定要他这个班那个班,小孩的天性,我们小时候还是一天到晚玩了,那种美好的童年啊,现在的小孩子都没有这个童年了,背上一个沉重书包,要背上二十多年,你说可怜不可怜,你说背出来是顶天立地的人才也值了,你背出来的反而是一个废材啊,这就更不合算啊,只是拿了几张纸啊,文凭纸啊,那没用啊。

所以我们,而且做这个知识技能是以游戏的心态,玩乐啊,不像我们搞得这么苦哈哈呀,太苦啦,所以很多高三的学生一考完高考就把自己的书烧掉啦,博士毕业之后就不看书了,天天搓麻将啦,完成任务啦,敲门砖敲开了这个门,这个砖就不要了,他不知道读书是终身的事情,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读书是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提升精神审美非常愉悦的过程,我们读一本好书跟一个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现在我们读书的快乐都没有啦,这多么可悲啊,就是游戏的心态没有了,审美的感觉没有啦,圣人告诉我们一个美好的人生是审美化的人生,不是忙忙叨叨的。有时候我们看着中国人真是很苦啊,每天匆匆的脚步啊,都停不下来啊。一边夹着公文包,一边啊啊啊的打着手机,你等一等等一等,人家一个国外的一个美国人他是搞小品的,他学中国男人的这个打电话打手机的这个情形,啊,就是那种一声一声的情况,就是很急很那个的情况,没有一种闲况,没有一种放松,很紧张,很忙碌,实际上很茫然,这个忙。

我们说忙,诶,你最近在忙什么,我很忙,诶,忙,你很好,好像说最近没什么事就不好意思,殊不知这个忙是一个心字旁右边是个亡,忙者心亡也。为什么我们不歇一歇停下来,检点一下我人生的行囊到底是什么动机,我前面的道路怎么走,我走过的生命的足迹有哪些弯曲,要常常停下来呀,有时候我们到马来西亚看到那些马来人,嘿,倒是挺自在,带着自己的妻子小孩,扛着一个什么乐器到海边就弹弹琴,野炊野炊一下,然后搭个帐篷在哪里,你看逍遥自在,那为什么我们搞的这么紧张啊,我们搞得这么紧张,我们的幸福指数在什么地方,而且一生就为这一点房子,一点学费,一点养老费,医疗费,像几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他还不敢消费,确实我们中国很多物价很高,工资又不高,物价又那么高,他也消费不起,忙来忙去还没有什么消费,实在有时候想想是过的太亏了一点了。

这些当然有很多的问题,可能更主要的就是我们已经失去了精神家园了,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痛苦。漂泊——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像无头的苍蝇,不知道飞往何方,但必须要飞,在炽热的炉炭的跑道上,必须要跑停不下来,所以我们透过这些现象观照人生的本质,也可以说惨淡啊,惨淡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寻求人生的真谛,要知道我们安身立命在什么地方,要知道我们的精神家园在什么地方,要回归到我们的自性,找到答案,而且要问那些过来人,就是儒道佛三家的圣人,在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圣典当中去找答案,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这个国家的道德水平,道德理论的建构,才能找到一块坚实的基础,中国才有成为大国的可能性,否则一切都是空的。谢谢大家!下面回答大家的提问。

问:在中国传统社会,道德与政治二位一体,相得益彰,而现代性运动打破了这种关系,在现代中国社会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往往淹没在政治意识形态之中,甚至出现政治审制,宰制道德的现象,请问在现代性境遇中到底如何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答:道德作为一种超时空的价值体系,刚才说是置源于人心的,是普遍的立法原则,所以它一定是高于政治的。如果政治高于道德,那么这个道德完全就成为政治的工具手段,也恰好就是我们这几十年,道德的一种困境的一种无奈的原因之一,你看传统社会中国的知识分子是读四书五经出来的,所以这个知识分子他就有一个维护儒家道统的这种文化的自觉性。那在这种道统当中,比如皇帝的意志,有时候他都不能越过这个道统,多少知识分子如果看到皇帝,违背了这个道统,他们就劝谏,甚至是以死劝谏。

那典型的,比如像海瑞,他都可以把嘉靖皇帝骂成那个样子,虚伪吝啬残酷,在人格上都给予否定,他为什么会这么否定,因为他是用四书的标准去衡量,那皇帝看了当然震怒,甚至要杀他的头,但是这个下面官员说他上这个奏折的时候已经买好了棺材。那皇帝一看,哎呀,这还不能杀他,只是罢官,但罢官以后还重新使用,因为他成了一个道德上的形象,你重用他朝廷的文官系统才能够平衡,不用他还跟文官系统对立,就是有时候皇帝也不能跨越这样的一个道统,这在中国传统君主的体制当中,都常常出现。魏征为什么敢去谏唐太宗,他谏得标准在什么地方,也是圣人的道统得体系的维护,所以道德应该是有它的至高无上性。但传统社会一般维系社会的三股力量,一个是政权的,官员的,这样的一个国王系统,还有一个就是代表知识分子尤其是在野的知识分子这样的一个精神道统,就是素王,以孔子为代表。再就是一种超越性的宗教方面的一个系统,这就是法法王,精神的一种导向,精神领袖。

那么一个社会如果是国王,素王和法王,能够导致一个比较和谐的局面,来引领这个社会的发展的话这是最好的情况,这就是盛唐之际帝王都会拜这些佛教高僧为国师,那个国师在精神层面来引导他政治上的开明,然后这个素王系统的知识份子也能够在这个官僚体制当中,发挥他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邦的能力。这样就透过一种科举制度来实施这种整合,就比较好。但如果,以后这个素王系统沦陷了,他完全依从于国王的系统,不敢去劝谏,不敢张扬他的道统,成了权利的一种工具,这是一种。另外法王系统精神价值也给消弭了,也没有了。那么这样的一种国王系统,政治领袖的权利就至高无上,这时也没有任何制衡的东西,它有时膨胀,一膨胀就可能把原来分在三个系统的功能它**在一身,他自己虽然说政教分离,在它但在实际运作当中已经是政教合一了。

但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政教分离,它有一个核心的一点,就是你政治领袖,他是一个政治经济矛盾里面的一个人物,他有时候是要用一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他的一些利益的,那精神上宗教上的领袖,他要超越这种政治经济上的厉害关系,他才能保证一种超越的东西,他才能保证一种道德上的纯洁和完整。那这一点是政治家是做不到的。政治家手段在某一种情况下他也只能要黑了,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必然要把他分离。如果说,你把他要**在一起,你要作一个精神领袖,实际上你的人,一个人格层次行为又达不到这样一种纯洁和完美。他就会制造虚假。就会造神嘛。等到造神的真面目以后被人知道了,哦,原来是造假,从神坛上走下来,大家就幻灭了嘛,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中国现在的情况能不能重建这三个系统,能不能重建成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但往往现在素王系统和法王系统太微弱,不容易。大家要有这个意识。

请问:你如何看待佛教教义中的缘起空等教义,于世尊教导我们的种种人生道德训鉴,教、事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否依据佛教的缘起空等教义来观照培养我们日常种种行为,以求得道德。如果可以,那么应该如何行?有何法门?最后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又想到龙女的顿悟成佛,两者修行的方式不同,但其果位却一样。如何解释这种殊途同归?这两案例对我们有何人生生活及道德上的启示?

答:佛教讲的诸法无我,诸法的空性与缘起的因果法则,可以说是佛教的两大理论支柱。那么《大信起信论》谈一心二门,就是从心性上来说,心分为两个层面去理解。一个是心真如门。心真如门,就是真如法性实相,它是毕竟空无所有的,也正因为有诸法的空性,才能够缘起一切法。如果没有空,一切法无法成立。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诸法的空性就刚刚讲的那个“道”,终极的那个“道”。那个道又不是一个断空顽空,那个空里面是含摄着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的那种体性。我们天台家是讲理俱是事造,本体具足。具足一切法,就看我们怎么用心,怎么造作,就是怎么把它缘起,通过因缘和合的种种条件,生起一种什么样的境界。那么这里面就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用染污的心,用你的贪瞋痴造作的身口意的这种五恶、十恶,所缘起的就是或者三恶道,或者人间的苦乐参半的境界。如果用我们的清净心,用我们的大慈大悲,缘起的种种善法,比如五戒十善乃至菩萨的六度,它缘起的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净土,就是一个美好的环境。所以这个道德感跟我们的福报、我们的环境是有密切相连的。所以,从这个诸法空性的体上,我们就要深知,我们要缘起善法、善的境界。

那么善的境界、善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我们的举心动念、行为造作,如果按照儒家的五常、八德去做,按照佛家的五戒十善去做,我们才能够有效地缘起显现人间的净土。如果不能这样做,我们五浊恶世,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毒素问题等等就会每况愈下。但人的一种邪恶的冲动,往往是缘起一些染着的法,所以为什么刚才讲一定要有深信因果的观念、轮回的观念,他产生一种敬畏感,以缘起的恶法,你就会尝到这个恶果,让他不敢去做,然后抑制这个恶的冲动,然后缘起一切善法,才能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那么“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华严经》在最后一品示现一生成佛的一个榜样。那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开根本智,文殊菩萨指示他参访善知识,像德云比丘、海门比丘,这些就开方便智。那根本智就在大乘修行的这种正位当中成为十信满心,就是十信最后的心。然后到了德云比丘那里,得念佛三昧得法门的传授,就破了一品无明,证到了圆教的初住水平。那么每参一个善知识,证悟就上一个水平了,是这么一个情况。那最后参到了普贤菩萨座下,普贤菩萨就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以及五十一位华藏世界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华严经》讲善财童子一生成佛的归宿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说阿弥陀佛就是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四位大善知识,在那里就是他究竟圆满、快速成佛的最后一站了。

那么龙女,八岁的龙女成佛,这是《妙法莲华经》所讲的顿悟成佛。《妙法莲华经》是最后称性而说的大乘纯圆的妙法,是直接指点一切众生他的本性,都是究竟成佛的那个本体。所谓的六道的“相”,是人相还是龙相,在自性层面是幻相。男相、女相,也是虚幻之相。所以从它的本质层面来说,只要八岁的龙女,她多生多劫具有善根,她就能够很快成佛。当时舍利弗是不相信,所以这个龙女就示现,就拿了一串摩尼的璎珞,就奉献给佛,那就问,我把这个摩尼宝珠、璎珞奉献佛的时候,佛接受这样的一个供养快不快?那舍利弗说这很快。那么我成佛跟这一样快。她马上龙女就示现在东方哪个刹土,马上变成男子汉的形状,马上坐在莲花里面,示现成佛了。那佛也授记,这是这个八岁的龙女多生多劫的善根,她顿然成佛的一个情形。实际上,顿然成佛就是大乘终极姿态。

那善财童子示现的一个阶梯一个阶梯这种渐进的过程,其实到了净土法门,他就完全不谈渐进了。你一个业力凡夫,无论是人道的,还是畜生道的,还是阿鼻地狱众生,你只要信愿称名,念阿弥陀佛名号,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能得阿鞞跋致,在阿鞞跋致不退转当中,他就不需要经过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这个过程。就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阶梯,快速成佛。所以净土法门所展示的圆顿的妙法跟《妙法莲华经》以及善财童子讲的五十三参到了普贤菩萨那里,他也顿然得从一种修因证果的阶梯到了一个不历阶梯的这么一个圆顿之法在里面,所以这里面,它告诉我们人生的启示:我们要尊重生命,我们当下这一念生命,我们当下这一念心的体性,就有全体的如来智慧德相,我们都是未来佛!所以一定要讲道德,如果我们不道德,对不起我们的佛性,辜负了我们的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