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在中国人尽皆知,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数千年来,善恶有报的道理广泛流传在民间,道教经典《太平经》最早对因果、承负思想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道教崇尚自然,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不修道德,三代承负,受人褒贬,难逃世人耳目。“三代承负”无需等三世,一家之中,三代之内,盛衰穷富,子孙命运,便是家道、家德。这样,承负的真实,契合道之真,修真之要也。
但因为缺乏足够的科学验证,很多人还是对此报以怀疑。那么,今天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让你一窥善恶有报的真实性了。
1、善念产生的分泌物使人健康长寿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人心怀善念时,正向系统被启动,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正念常存,人就不容易生病;而当心存恶意时,负向系统就被启动,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人的身体就容易发生故障。所以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长寿。
美国一篇题为《坏心情产生毒素》的研究报告称:“人类的恶念会引起生理上化学物质的变化,在血液中产生一种毒素。当人在正常心态下向一个冰杯内吐气时,凝附着的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质;而当人处在怨恨、暴怒、恐怖、嫉妒的心情下,凝聚起的物体便分别显现出不同的颜色,通过化学分析得知,里边含有很多毒素。”
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者随机对7000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明显优于常怀恶意、心胸狭隘、损人利己的人。
更多不同的实验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纯净、慈善、正面的思想状态能令生命健康喜悦,而恶念会让机体组织失衡与病变。道教讲“善恶有报”,孔子讲“仁者寿”,医学古籍中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古人们虽所属“门派”不同,但都能从经验和感悟出发,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这就好比在人类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存在于我们的时空中。
2、付出与回报的能量转换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研究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他们长期追踪一些乐于付出的人,并对他们进行胜利分析,分析显示:“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人,其自身的社会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等会全面提升。哪怕对别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幽默的表情,都会引起唾液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增加。”
他们还综合了40多所美国大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长期追踪的实验报告得知,赞美、宽恕、勇气、幽默、尊重、同情、忠诚等等,这些善良行为的付出显示:“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3、静坐中隐藏的秘密
静坐是道教弟子们修行的法门之一,修行法门都是为了对治你的妄念和散乱心,使你把心安住在当下。保持“灵魂的宁静”不仅可以使你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而且还隐藏着长寿的秘诀。中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静,是指人神气清静无杂念。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入静后,大脑可以回复到儿童时代的脑电波状态,使衰老得到逆转。
4、善恶各有着不同的能量频率
有些人依然会觉得,即便善恶有报,那也只不过是心理暗示的结果,是自己对自己进行“奖赏”或者“惩罚”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而不产生负罪感,那他的身心就不会得到惩罚了。事实恰恰相反,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善和恶各自有着不同的能量频率,有着不同的物质特性;刚刚出生不久、没有经过观念教化的婴儿都有着善良的本性;当人要说谎、欺骗时,无论情绪如何稳定,但生理状态都会出现不由自主的变化,且都能被精密的测谎仪监测到,人的机体似乎遵循着某种客观特性在运转,不以人的思想状态为改变。
20世纪末蓬勃兴起的“濒死体验”与“催眠回溯前世”研究已经给全世界带来了讯息:生命轮回、另外空间、因缘果报甚至天堂地狱极有可能都是存在的。人做了坏事,对谁不好,如果这辈子没能“现世现报”,那很可能就延续到下一辈子来偿还,直到业力偿还掉为止,甚至这个人投胎转生后扮演的角色也与前世的业力积累有直接关系。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宇宙运行的法则是公平的,那是稳定平衡一切物质运转的保证。
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努力行善积德,将来也会开花结果。这个因就如同种子,种下之后一旦机缘成熟,就会在我们身上开花结果。
5、道是宇宙间一种极其精微的振动频率
其实道法和科学存在很大相似之处,她们都在探索着宇宙的奥秘,并且以自己的探索结果来利益着天下众生,只不过宗教和科学各自采用不同的方式罢了。
心是万物之主,道教把这个心叫做本来面目,也叫做自性,道指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非常高的、极其精微的振动频率,它蕴含了无限的爱、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光明与无限的力量,修行就是要达到这个振动频率,与这个力量融为一体。当我们的身心放松之后,就和这个力量接通,与她融为一体了,这时候我们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