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上》17.债半钱喻

2021-12-06 佛教知识

  译文:

  从前有个商人,借给别人半文钱,那人很久都没来还,他决定前去要债。路上有一条大河,雇船过河花了两文钱,到了借他钱的人家,没见到人。回来过河,又花了两文钱。为了讨回半文钱的债而花掉了四文钱,而且来回路上疲劳困乏。借给别人的很少,但损失的却很多,结果招来众人的嘲笑。

  世上也有人这样,为了蝇头微利,而毁坏了最重要的教义和修行。为了一点私利,不顾礼义廉耻,不仅会招来恶名,而且会得到苦海无边的报应。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17.债半钱喻

  往有商人,贷①他半钱,久不得偿,即便往债。前有大河,雇他两钱,然后得渡。到彼往债,竟不得见。来还渡河,复雇两钱。为半钱债,而失四钱,兼有道路疲劳乏困。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众人之所怪笑。

  世人亦尔。要少名利,致毁大行②。苟容己身,不顾礼义。现受恶名,后得苦报。

  注释:

  ①贷:借给。

  ②大行:行,佛教名词。佛教著述中常用“境、行、果”来构建学说,“行”往往指按教义进行的修行、体验。大行,最重要的教义和修行。

  辨析:

  因小失大,以偏概全的事情,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发生着。所谓“人争一口气”,也只在一个争字。那个商人争的并不在于半文钱,争的只是个“说法”。在生活中,持这种看法的人,为数不少。殊不知,争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地广天高”。

  在生活里“争”这个字,用得最多。名也争,利也争,人与人也要争个高低,这是时代的“病”。我们遗失了一种人本来应该具有的美德,就是“让”,就是“做”。把“争”的心胸换作实实在在的“做”、“干”,放下心来做自己本该做的事,干出一些于己于人都有益的事来。“让”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去伸手,自己应得到的东西,如果别人要争,能让的就让,“得让人处且让人。”佛家的“让”有“忍辱”的含义;“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当今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同样也要能顾大体,不争小利,这样才能广开门户、兴旺发达。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