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行由品 第一

2021-11-27 佛教知识

  【原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学文解读】

  当时六祖在宝林寺,韶州的韦刺史还有其他的官僚到山里,请惠能大师出来,到韶关城中的大梵寺讲堂,给大家讲法。

  一开始,惠能大师直截了当地说清楚菩提心性。每个人都有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学佛修行一定要落实到“心”上,真正地在“心”上用功夫,就可以成佛。下面,惠能大师把自己学佛、得法的经历讲了一遍。

  【原文】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学文解读】

  惠能大师的父亲本来籍贯在范阳(河北)。当时也是做了一个官,后来也是因为某些事由被贬职了,流放到岭南了。他年纪很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和他又漂流到南海(广州),非常的贫困,他就靠卖柴为生。

  【原文】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 “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学文解读】

  有一天,惠能去卖柴,收了钱以后准备出门,正好听见一个客人读诵《金刚经》。因为宿世的因缘,他一听就懂了,一听就开悟了。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经,人家告诉他这是《金刚经》。《金刚经》是当时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传出来的。惠能就要去黄梅,这时候就遇到善人了。有人给了他十两银子安顿他的母亲,他自己就去参拜五祖。

  【原文】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学文解读】

  惠能辞别了他的母亲,走了三十多天去了黄梅,礼拜了五祖。五祖问他:你是哪里人,来干什么?惠能说,我是广东岭南人。跑大老远来礼拜大师,想做佛。想求做佛、成佛的方法,不求其他。五祖这个时候就表现出禅宗风格来了——灵活机变的风格。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南蛮子,你还想做佛?惠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这个獦獠身与和尚的身虽然不同,但是我们的佛性是一样的。,五祖觉得他与众不同,想说得深一点,看到周围有很多人绕来绕去的不方便,就让他和大众一起劳动去。

  【原文】

  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学文解读】

  惠能说:我自己自心常生智慧,福田不离自性,自性常生智慧。不知道你让我去干什么?意思是说我自己心里很明白,你让我干什么,做什么事能比我自己心地上产生智慧、产生福田,比这更好的呢?五祖说:这个南蛮子太厉害了,你现在不要多说,到后边槽厂干活去吧。

  他到后边去砍柴、踏碓舂米劳动了八个月。有一天五祖过去说:我观察你有根器,可以教化,但是害怕有恶人害你,所以没有来找你。惠能说:我也知道,我现在不敢去堂前找你,怕人知觉。

  【原文】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学文解读】

  五祖就想个招,怎么把这个法传给六祖,还不能私相授受,要公平。他想了个办法,把大家都召集来。这里有两个观点非常重要。五祖说大家每天忙着求福田,不懂得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佛目的是什么呢?一定要懂得,就是出离生死,这是最真正的根本。现在佛法有无数的形式、无数的方法,我们也在做。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种种的事相,最终不能够出离生死,那都是白干。打个比方,过去佛经老比喻,我们所处的环境、世界就像牢狱一样不能出离。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在一个牢狱里边,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最想做的就是怎么出去——越狱。我们可能会做无数的准备工作,比如说挖地洞,或者说搭梯子,或者准备了很多的沙袋,总之,做无量的事情。但是,无论做了多少工作,如果最后没出去,都是白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人学佛,很多人做种种事情,就像五祖所说:福田。放生、印经,或者说度众生,等等,做无量的事情。最终如果我们自己不能破迷开悟,不能够了生脱死,都是福田呀!当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看到梁武帝建了无数的寺院,度了无数的人出家学佛。对梁武帝说:没有功德!为什么没有功德呢?所做的一切好不好?不能说不好,积累的是人天小果,但是如果不能出离,不能证道,毫无意义——都在六道之内,无非在六道之内继续轮回而已。所以,禅宗的祖师,人家是说得很明白,关键极为清晰的——如果不能出离,没有证道,没有用处!一句话就全部否定了。当然也不能说修福不好,修福是基础,很好。但是如果只是沉迷于修福,就错了,把真正的目标就忘掉了。

  五祖说,你们回去就写一个偈子,把你自己修证的体会说出来。怎么写呢?这里边还说了个最重要的观念:叫“思量即不中用”。琢磨出来的东西,那不是本性的东西,那是意识里的东西,这个也别拿来,拿来没用,一看就不对。“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见性的人,不用说,他拿到什么都能直截了当表达出来。思考出来的,推理出来的,通通不对。这里边又举个例子——“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也就是说,在战场上拿着刀互相砍起来了,在这个状况下,见性的人,他依然见性,该说的还是很清晰,不会因为有刀在前边哆嗦起来了。讲了这个很关键的一条,这是禅宗的特质。

  我们现在也有无数的人做这样的事,做那样的事。像佛法里边无量无边的事情,看起来都在学佛,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做的这个事情,是不是能够为我们真正地脱离六道轮回起作用,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真正能够让我们脱离六道,真正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能够做到,可以;如果不能够做到,那就不对。包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也谈论佛法,发表意见,但是五祖说了:如果是思量出来的,都不对;推理出来的,琢磨出来的,都不对。必须是从心中流出来的,它是什么就什么,不需要再分析。这是非常关键的两点,是禅宗的特质。

  我们如果坚持修行,慢慢地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也具备了这两个特点,我们才敢说有点把握。否则,都是在研究,都在琢磨。用这个作为一个标准,看看我们自己修到什么程度了,这个不需要去掩饰或者粉饰。如果说我们对一些东西还很疑惑,自己心里边还不拿准,肯定没有达到“见性”。见性以后,一定是天然的东西。

  【原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凡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待法。大难大难。”

  【学文解读】

  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够作偈资格。就是在大众里边教我们的老师神秀,一定是他得。大家都一致推举神秀法师来写。

  神秀法师做了个心理活动:大家推举我来写,如果我不写,五祖怎么能知道我学的水平呢?我如果写这个偈子呈上去,“求法即善”,我是为了求法的,这个是好的;如果让人家理解我是想夺得六祖的位子,这就不好了。他心里起了善念恶念,就琢磨起来,翻腾起来了,他就觉得太难了。如果不写这个偈子,又得不到这个法,做不了六祖。这跟我们差不多,跟五祖要求的完全相反。从这儿我们就能看出来修行功夫层次了。

  【原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学文解读】

  神秀的偈子作出来了,想拿给五祖也不敢,走到那儿又回来了,这样折腾了四天,来来回回十三次,最后还是不敢。他就准备写在墙上。他心里说得很清楚:如果五祖说好,他就出来了;如果五祖说不好,算了吧。

  写完了以后,在屋子里边自己瞎折腾,瞎琢磨,坐卧不安的。

  (注:供奉是对艺人、画师的尊称。)

  【原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其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学文解读】

  神秀写了偈子,五祖就知道他没有见性。第二天,请卢供奉来在墙上作画,看到这个偈子就跟卢供奉说:不要画了,这个偈子很好。这里边有两句:“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这个偈子很好,而且让门人烧香礼拜。到三更,五祖把神秀召唤到他的屋里边,问他:这是你作的吗?神秀说是他做的,想请五祖看看,弟子还有没有一点儿智慧。五祖告诉他:你这个偈子没有见性,你没有入门。

  那么这个偈子好不好呢?非常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阶段就是学佛的基础,这和佛祖讲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一致的,这也是和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一致的。我们现在整个的修行所做的事情,就是按照神秀法师讲的这个偈子来做的。我们因为不懂得因果,不懂得佛法,所以,造作了无量无边的恶业。现在学佛了,懂了,那么我们就要珍惜。从现在开始不造恶,每天行善,每天通过佛力慢慢地把恶业消除、转变,使身心像明镜一样。而且这里边很重要的一条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我们每天做功课的依据、原理。如果我们一天不做功课,灰尘就上来了;如果有两个月不做功课,我们身心就会脏得一塌糊涂。就是这个原理。所以说,五祖让门人在这个偈子前烧香礼拜,告诉大家按这个偈子修,不堕恶道,按这个偈子修,有大意义,非常好。

  我们同样要改变自己,让自己断恶行善,慢慢地使身心清净,在佛法里边获得无量无边的益处,就是依照这个偈子修的。但是按照这个偈子修,还没有进入佛门,还在门外,只是做一个基础的准备工作。

  什么叫入门呢?五祖大师在这里明确地和神秀讲,告诉他什么叫做“入门”。“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这个叫做“悟道”,这个叫做“转心”。我们学佛修行最终要获得什么呢?就获得这个东西。获得了这个东西以后,就好办了。因为我们从最初的真实,产生了分别,我们迷失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一切都是在梦境里边,都是虚妄之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所经历的一切,所思想的一切,通通都是不真实、都是虚假的。我们以为是真实的,其实它不真实。

  如果通过修行,慢慢地使身心清净了,有一天忽然从梦境醒来了,一旦醒来再看一切虚幻的东西就清清楚楚,就明白它是虚幻的,它不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它就是真实的,确确实实不一样,不是虚幻的。到了那个程度,叫什么呢?“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一旦到那个程度,直截了当地就看见了,就知道了,就明白了,不需要再分析、再推理、再判断,没有那些。一旦悟道,一旦回归,一旦自己的心中明亮了,不会一会儿迷糊了,一会儿又明白了。“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清清楚楚的。“万法无滞”,不能是这个事情清楚,那个事情不清楚、糊里糊涂,是一切法都清楚,“一真一切真”,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一旦自己悟到了本真的东西、本性的东西,看到了自己真实的面目了,一切都是真的,没有疑惑了。如果没有看到真实的东西,就都是虚幻的。

  另外这里边还有一个叫:“万境自如如”,我们一旦悟道了以后,对待万事万物——对自己、对外在、对我们的思想,就是这个境界,叫“万境自如如”。在这个状态里边,你还是你,事儿还是事儿,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虽然清楚,虽然明白,但是,各归各位不会干扰。因为无论这个事情是如何的,心里都很清楚它的原理、它的运作以及方式。

  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里,如果不懂、不了解,就会被社会的一切带动、搅扰,不停地被各种的环境、力量、荣辱影响,去做这样的事、那样的事,产生烦恼。因为我们看不清楚,受它的影响。一旦我们悟道了,看到了真实的,生存在这个社会里边,也会像坐在船上,随着这个水流而自动去漂荡。虽然漂荡,但是,不被它影响,不会着急地要去做这样的事、那样的事,而是自自然然地适应它。悟道了以后,它是一种状态,很难说清楚。但是,一定是自在的,一定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脱。悟道不是说抽了大奖,狂喜;也不是当了大官,要去显摆。真正悟道就是身心所有方面的安宁,不是去显现,不是获得了什么,而是把动静、把一切有为彻底地停止,真正获得了一种寂灭的安宁。

  前面把悟道、修道期间,以及悟道之后的状态说得清清楚楚。我们也在修行,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呢?同样是后者。但是不经历前面想获得后边,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我们不能满足于前者,不能满足于学佛的种种利益,而是要努力获得真正的解脱。这是我们的修行目标,一定要搞懂。

  神秀没有悟道,所以,他就坐立不安。五祖让他写偈子,他“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悟道的人,一切时、一切境,都是安宁的,没有什么再能影响他。因为一切事情他都看明白了,看清楚了,看得很透彻了,不会再有迷惑。而没有悟道呢,看不清楚,所以“神思不安,行坐不乐”。

  【原文】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

  【学文解读】

  学佛提高我们的心性,提高我们的眼界,我们通过修行经历过来了,再看别人,无论是学佛人、不学佛人,看看他说了什么,看看他做了什么,往往随着我们修行境界的提高,就能看出来他是什么情况,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将来我们能够修行悟道,学佛人是什么样子,会清清楚楚。

  【原文】

  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咏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学文解读】

  有个童子念这个偈子,六祖惠能听到了,一听就明白了。于是问:为什么要写这个偈子?然后请人带他到写偈子的墙前——他一直做苦工,没机会到上面去。请人念,念完以后,他说:我也有个偈子,请你们帮我写一写。别人都认为他是个干苦力的,看不起他。六祖惠能三两句话把他们说服了,很厉害。写完以后,大家都认为这个偈子写得好。虽然说我们没到那个境界,但是,好和不好的区别是清清楚楚的。五祖怕人害他,拿鞋子把它擦了,说:这个也没见性。

  【原文】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

  【学文解读】

  五祖等没人时,悄悄地跑到作坊里边去,看见惠能腰上绑了个石头在舂米,因为惠能个小身轻,压不下这个踏碓,需要加重分量。五祖告诉他:“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这是个知识点。我们学佛,也要学习这个精神,对佛法不能轻视,对佛法一定要珍惜。往往这个法得的容易,我们就容易轻视它,就不容易坚持,把它看轻了,最终自己不受益。如果说,法不容易求到,千难万苦才得到,我们就会非常重视。我们越重视,越珍惜,就越愿意按照这个法修,越容易得证成就。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佛法都是难以得到,难以求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有“为法忘躯”,有这么一种精神,才能真正地对佛法重视,真正地从佛法中获得益处,将来才能真正地解脱。这一条一定要明白。

  另外一个重点叫“米熟也未”,这个米成熟了没有?到了得法的时机了没有?这也很重要。大家现在每天做大量的功课,每天学习,每天实践,干什么呢?就做这件事,做成熟的事情。就像种庄稼,我们现在种子已经撒进去了,可能禾苗已经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绿油油的,很健康、很好、很喜人。但是到了瓜熟蒂落、果实成熟的时候了没有呢?还没有。没熟怎么办?让它继续长,继续施肥、浇水、养护。只有到了熟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我们就成就了,就有进步了。学佛修行跟种庄稼的道理是一样的,跟种果树道理是一样的,没成熟怎么办?没啥好办法,还得继续做功课,继续学习,继续实践,长期地用佛法熏陶自己,改变自己,最终走到成熟阶段就好了。一旦成熟了,不用人说我们自己就懂了。就像苹果熟了,不摘怎么办呢?那它自己就掉下来,不是说熟就熟了,天然熟了,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修行,自己要有分析判断功夫,自己熟了吗?如果说我们身体还这儿疼那儿疼,恐怕差得还有点儿远;如果说心里经常还烦恼,这恐怕还不行;如果慢慢地身体健康了、轻快了,我们精神也欢喜了快乐了,我们可能就摆脱了恶业,慢慢地身心清净了。在这个基础上,行善、发菩提心、逐渐地积累善根福德因缘,在实践中间磨练自己,让自己慢慢像钢铁一样坚固起来,成为栋梁,逐渐在各方面成长起来,最后当我们圆满的时候,就成就了。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这样做的。

  六祖惠能回答什么呢?“米熟久已”——我早就熟了,还欠什么呢?还欠点“筛”——把精华留下,把糠去掉。五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

  【原文】

  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学文解读】

  传授佛法的精髓是这样的,得围起来,别人看见有什么问题呢?不到这个程度而看到真法,会起诽谤心。

  五祖给惠能用《金刚经》来印证了。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惠能大师“言下大悟”,彻底通达了,明白了。明白什么呢?“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句话很好说,不好懂。在《楞严经》里边讲过,山河大地,都是本心的变现。也就是说宇宙万物一切,都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但是我们很难理解。既然是本心变现的,回本心不就完了吗?回不去。什么时候我们也像六祖惠能一样懂得了,悟道了,也就明白真是这样的,不是假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分别、执著、错误的看法磨掉,对不起,没用!

  电视台有一个幽默节目,题目叫《生活中的细节》,有人买桔子,讨价还价,很简单。但是,节目把它变成慢动作了。买桔子那个人慢慢地说,我——要——买——桔——子——。讨价还价,从五块一斤变成四块五,又变成四块,整个过程两个人就像神经病一样。我们现在行为习惯的频率,看别人干什么很正常,看那些有精神问题的人认为不正常,但是,天人看我们都是神经病,人家也看不明白。因为天人的时间特别慢,我们的时间快,看我们这个样,不知道干嘛呢!那么,如果我们看鬼道、动物道的众生,也看不太懂——频率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形式、内涵,看了以后不理解。

  所以,一旦修行悟道,真正明白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那个时候再看万事万物,有快的有慢的,在六道中轮转不停,种种形式、种种形态,那个时候就能看明白,能看懂。看一切就知道,“如梦幻泡影”,都是虚妄的。随着业力推动,还在流转,清清楚楚。

  六祖大悟以后,说了几句自己证悟的话,叫“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最苦恼的是什么呢?我们念头不断,恶念特多,停不下来;烦恼也特多,去不掉。无论是家庭、工作、社会,种种烦恼影响着我们,不由得跟着就烦恼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懂,我们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没有这么多事,没有烦恼。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没有生灭这一说,没有这事儿。但是,我们不清楚,念头在生灭,细胞在生灭,日月在轮转,一切一切停不下来,都在生灭中间、生死之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有穷尽,业力推动,停不下来。没有钱想着怎么挣钱;有了钱苦恼怎么保持;钱被骗了呢?痛苦死了,恨不得去咬死他。种种的形态,奇奇怪怪。没有破掉“生灭”,我们都得痛苦。所以必须回归到本性,没有生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老缺点儿东西,老觉得这个不够,那个不够;老想找点这事,找点那事,抓住这个,抓住那个。其实本性都是具足的,只不过我们以为不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怕地震了,没有地震啊。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旦悟到本性,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看清楚,就像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随时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变化。从这就知道六祖写的那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本性的意义。本性本来不起,因“缘”而起。如果说神秀大师不写他那个偈子,六祖惠能也不会写这个偈子。因为本来就那样,何必写呢!正是因为神秀立意,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六祖就知道,这个不行啊,就告诉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切都是万缘假合,哪有真的呢?随着时间一到一切就又起灭了。这个“身”是菩提树吗?等到死了之后,什么也没有了,分解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有个东西我们才“时时勤拂拭”,让它保持光明。惠能告诉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什么好擦的?本来就没有。明白了真相以后,有什么可做的呢?从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大道无为”,我们找佛菩萨,总找不着,对吧?!为什么呢?佛菩萨与道相合——安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但是佛菩萨又是万德万能的,需要的时候,佛菩萨自然就又来了。完事以后,什么也没干,自然又回归到安宁去了。所以佛祖说,佛讲了四十九年法,实无一法可说;度众生,实无一众生可度。就是这样,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学习佛法,最终要学这个东西。不要认为我们做得可多了,比别人多。这么一说,又是神秀,不是惠能!连佛门根本就没看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为法。只要有为的,必有力量,必有业力,将来业力会推动我们继续在六道轮回,无非是善业、恶业。只有修行悟道,看万法如幻、一切如梦,真正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能有能力,才能明白佛是什么,道是什么,心是什么。否则,依然不能摆脱痛苦。

  虽然我们现在学佛不以悟道为目的,而以西方净土为归宿,但是,即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照样还得悟道。迟早都得经历修学小乘、大乘、成佛的阶段,无非是早晚而已,这个经历是必须的。这个道理要明白,我们不要在物质上、现象上、事理上,在这上面约束我们,在这上面不停地折腾。而是要通过修行,慢慢地理顺它、转变它,最终摆脱它。摆脱了物质,摆脱了一切以后,获得一个真正的自在,回头来看一切又“如如不动”,到那个状态,我们就有功夫了,就明白了。

  这里边五祖特别强调,五祖跟惠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条。“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一旦悟道了,见到本心本性了,明白了,也会应用本性了,就是佛,就这么简单。这是我们修行的唯一目标,也是终极目标。不能仅仅是做这事儿,做那事儿,最终不干正事儿,那就错了!所以我们修行特别强调大家慢慢地用心,因为心包含着一切,心的妙用是全部的、圆满的。我们现在的世间一切,现在还没有挖掘、运用出来的一切,还掌握不了的一切,这个本心本性都包含了。一旦悟道了,这些都能做。到那个时候,才真正是快乐的,学佛修道最大的吸引力就在这儿。

  【原文】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 “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

  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 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学文解读】

  五祖就告诉他:现在把顿教大法传给他了,把衣钵传给他了,惠能是第六代禅宗祖师。嘱咐他什么呢?“善自护念”,你得把你的小命保住,自己好好活着;自己慢慢进一步修行稳固,将来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不要让佛的心宗断绝。

  这里又讲了很重要的一条。“达摩祖师,初来东土”,来东土传禅宗衣钵,为了增加公信度,让人家相信,弄了禅衣作为信体。但实质上,从古到今,禅宗的法都是以心印心、以心传心。六祖说“自悟自解”,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不是说达摩祖师给谁脑袋嘣嘣一拍,印心了,得你“自悟自解”呀!就像前面说的,自己慢慢修行到成熟了,祖师再传法、印心,就懂了,以心印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每个人都是因自己的本心本性迷失了,在六道轮回流浪。我们修行,慢慢回归,都能够回到自己的本心。佛、祖师给我们指出路,教我们方法,目的是让我们回到本心。佛、祖师只能是帮忙、教导,这个事得我们自己做,要“自悟自解”呀!一旦“悟”了,还要会“用”。像六祖,一旦“悟”了,他就明白了,怎么说都行。不“悟”,就像神秀,怎么说都不行,琢磨来琢磨去,觉得都不对劲。

  “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这个都是一致的。佛和佛传的什么呢?传的都是本心。祖师和祖师传下来的都是什么呢?同样都是本心,其实是一码事。这个是对的,只是看我们达到没达到。达摩祖师传下衣钵,是个争端,到六祖那儿就别传了,再传“命如悬丝”,快完蛋了。大家都争这个衣服了,所有人都打起来了,传衣就是一场战争,所以到六祖那儿绝对不要再传了。“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赶快走,要不然有人就害你了。惠能问到哪儿去呢?五祖告诉他两句话:“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到哪儿就停下来,到哪儿就躲起来。

  惠能不认识路,五祖亲自送他,坐在船上,五祖亲自摇橹。这里边有一段机锋,很有意思。惠能说:请和尚坐,弟子来摇橹。五祖就说:本来就是我度你,哪能让你摇呢。惠能就说了:“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迷的时候我们必须请佛、请祖师、请一些善知识教我们,因为我们不懂,分不清楚,没有办法。但是,等到悟了以后,就不能再让人家管来管去,自己同样要承担起责任,发菩提心,把佛法传下去。当然要渡别人,自己得把自己管了,连自己都管不了,还度别人,是不是很糊涂呢?所以惠能说:“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最终我们修行,悟的是自性,自性一明,自性的功能一起就好办了,我们既能自度也能度他。如果我们修行最终没有把自性挖掘出来,还只能靠佛,不能靠自己,一靠自己就糊涂了,就错了。我们以为对,其实是错的。

  五祖说:你走了以后过三年我就要去世了,现在向南面赶快走吧,不要立即说佛法,禅宗的法不能上来就说。为什么呢?因为“佛法难起”,佛法有它的因缘时节,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说就说,恐怕一刀过来人就没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是要让被教化的人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物质现象、有为的现象里边,慢慢摆脱出来,回归到本性,这是一件最难做的事情,最难理解、最难明白、最难做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这里面的层次是无穷的。

  每个人因为分别、执著,自己陷在那个空间里,出不去。每个人虽然说好像都一样,但是实质上自己形成的自我世界千差万别。同样的话传到人群里边,每个人的理解、反应都不同。所以,“佛法难闻”,佛菩萨调服众生、教化众生是最难的。不能急,要根据众生的根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逐渐地设置种种方便,慢慢成长,让他慢慢地成佛。没有比这更难的了。所以五祖对惠能讲的都是实话,讲的都是弘法中间最应该注意的事项,这都是什么问题呢?都是安全问题。

  【原文】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

  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学文解读】

  惠能离开五祖,拔腿就跑,跑了两月,跑到大庾岭。五祖回来,关门不见人了。从五祖的传法我们也看到,我们要设身处地考虑,要想想:五祖当年在黄梅有无数的弟子,整天在一起,最后,衣钵被一个外人拿走了,他不好交代,要明白这个难处。五祖为法不会讲这个情面,私相授受了。但是,传了法又要保证法的传播,又要保证惠能的安全,他只能装病,拖几天算几天,让惠能尽量跑远一点儿。但是底下人天天盯着这事儿,因为传法这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所有人都盯着这个衣钵,都想得啊。来问他,五祖就说:病倒是没有,衣钵没了。问谁得了?“能者得”——有能力的人,惠能得。

  这追来的数百人是什么人呢?学佛人。不学佛人不会追,不学佛人谁也看不上这件衣服,人家看的是绫罗绸缎,只有学佛人盯着这事儿。有贪念贪心,他就追,不管多远都要追到,最后谁得到不管,先去追一追,说不定自己得到了。从这儿我们知道,学佛如果没有悟道,没有去掉贪嗔痴、回到本性,往往学佛人也会在佛法里边折腾、捣乱,把佛法搞得一塌糊涂。

  【原文】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盘坐石上。

  惠明作礼云: “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学文解读】

  惠明跑到最前面,追上惠能了。惠能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讲了一句话,说:“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不是你的,恐怕用外力、武力是不能夺走的。所以惠明跑过来以后,怎么提也提不起来,衣服拿不着,就跟惠能说:我不是抢衣服来的,我是想要得法的。

  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法而来,可以。你现在要“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让他准备,什么也别想了,外边一切别再顾虑了,安静下来。然后惠能跟他说真话,叫“明良久”,要保持这个状况很久时间,因为他意识翻来覆去跑得热闹死了,还想抢衣钵,还想弄这个那个,无数的想法。这个时候是纷乱的,这个时候跟他说是产生不了回应。所以,让他安静下来,尤其是意识,不生一念。这个时候惠能就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每个人的念头基本上不是落在善就是落在恶,不是好就是坏,不是对就是错,不是高就是下,不是多就是少,通通都在二元里边转来转去,出不去。所以我们才痛苦。如果摆脱善,摆脱恶,摆脱了二元回归到一元,回归到本来,那个时候你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惠明言下大悟”,明白了。虽然明白,还未成熟,还来问:上边说的密语密意外,还有什么密意?还要找个密意。惠能说:跟你说的就不是“密”,你如果返照,如果再找别的,那就是错了。

  惠明就说,我虽然在黄梅但是没悟道,现在经六祖指示悟道了,以后你就是我的老师了。惠能说:咱们别干这事儿,都以五祖为师就好了,让他“善自护持”。惠明也问自己以后干嘛,惠能也说两句,叫“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告诉他以后的行持。

  【原文】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学文解读】

  惠明回去跟一起追的人说,没找着,那个地方路不通,咱找别处吧,把大家都劝回去了。那么惠明后来自己改名叫道明,跟“惠”字避开。

  (注:这段原文在旧刻本里是古人加的小字注解,不是正文,有的版本未收入。)

  【原文】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 “但吃肉边菜。”

  【学文解读】

  惠能回到曹溪(广东韶关),还不安全,又被恶人追赶。暂时摆脱危险了,后来那些人听到消息,又追来了。没办法,又跑到四会(肇庆),避到猎人队伍里边。多少年呢?十五年。

  在猎人队伍里边躲着,猎人有了疑难,他就随宜地说法,解释疑惑。猎人让他守网,他把网中动物都放了。猎人吃的都是动物、肉,没办法,六祖也不可能另外开个灶,不得已,只能边上放点菜。六祖那是没办法,是为了活下去,现在的我们不能在有条件吃素时还吃肉边菜。从这里要知道,假学佛容易,到处都有市场,好混;真学佛很难,讲真法也很难。所以六祖为了把真正的佛法传播下去,到猎人队伍躲着,主要是让追他的人想不到。

  我们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不要看它的表相,一旦我们明白了心法,万事万物都可以明白。虽然为了生存躲在猎人队伍里边,但是心中很光明,不会因为躲在猎人队伍里边跟猎人都一样,也去打猎杀生,不会的。所以,从佛祖到历代的祖师都是这样,委曲求全,不为自己,为了佛法真正能传播下去,为了真正能够救度后世众生。

  【原文】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学文解读】

  这是个很有名的禅宗公案。六祖躲了十五年,逐渐所有追他的人都不追了。慢慢的六祖觉得,不能老是躲着,自己要找个机缘出来。不找机缘,人家不认识,没法露脸。所以他到了广州法性寺,正好有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风吹着幡,产生争议了。一个僧人说是风动,一个僧人说是幡动。到底谁动呢?别人回答不了,六祖智慧明照,智慧应用来的地方表现出来特质,特别不同。

  我们看一些禅宗祖师的语录,禅宗祖师悟道的诗,就能看出不同凡响,这里边有它神秘的地方,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它是本心的流露,是智慧的解脱,不是思维出来的。不是说琢磨半天写一首诗,是本心变现的。所以我们看了以后,就触动了我们,感觉这些东西不得了!好像莫名地说到我们心里边的某些地方。所以六祖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把佛法精髓说清楚了——万事万物一切都是心变现出来的。风是心变现的,幡也是心变现的,互相作用的一切都是心的体现,大家一听都很惊讶。

  【原文】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学文解读】

  印宗法师一听,讲得太好了,把六祖请到上座。说你讲的这么好,是不是受黄梅五祖法的传人?六祖承认是自己。然后印宗向六祖作礼,请他把衣钵亮出来。六祖就把衣钵出示给大家看。

  作礼完了,还要请教,就询问黄梅五祖传授的禅宗精髓,惠能说:“指授即无,惟论见性。”这是禅宗的特点,直直的就见到本性了——禅定解脱。如果没有见性,之前的一切,禅宗不管,就讲最终的成就。成就了,就悟道;没成就,该哪儿呆着就到哪儿呆着去。为什么?禅宗不说那些吗?也说,但是它更突出重点,说的是“解脱”。把学佛修行的最核心的那点突出出来,牢牢地抓住,不离主题。

  因为世间太大,社会的现象太多,思想层次太复杂。我们迷失在社会的现象里边,迷失在我们的意识里边,迷失在修行的方法里边,慢慢地已经忘掉了主旨,忘掉了修行的唯一目的。从古到今,学佛人成就的少,就是忘掉自己的根本目标了。所以禅宗的祖师不讲“禅定解脱”,抓住“唯论见性”这个根本。不抓住这个根本,很快就偏离一边,很快就忘掉学佛的根本。这是禅宗最优秀的品质。

  印宗法师问:为啥不讲“禅定解脱”呢?惠能说:“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修禅定解脱这是二法,不是佛法。禅定解脱不都是佛讲出来的吗?这不是佛法吗?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禅定解脱,才学禅定解脱,这就是二法,不是佛法,这是修行的过程而已。没有解脱,回到本心,通通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的法,要是能分辨出二,就不能解脱。佛法没有二元的东西,没有割裂的东西。

  印宗法师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就说:你不是讲《涅槃经》吗?明佛性是佛法。佛性是不二之法。虽然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他还不懂什么叫“不二之法”。他就用《涅槃经》里边的一些例子做了阐述。犯了四重禁,作了五逆罪,就说极重的恶人,就问是不是断了善根佛性了?很多同修也问,说:佛经说了这事不能忏悔,不能忏悔怎么办?到底是能不能忏悔,能不能解脱?我们要明白,如果要不通忏悔,我们永远成不了佛。佛说了,我们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只要我们修行一定能解脱,要明白这个根本道理。

  惠能祖师也说明了,说:“佛言,善根有二”,有两个形式,一个叫做常,一个叫无常。佛性是什么呢?佛性非常非无常。一旦我们立起一个东西,必然有它的两面,但是佛性没有两面。我们知道佛性这个根本不会断,如果有了二元的思维,认为佛性呢,善根呢,有“常”有“不常”,在这个范围内讨论,它就有断、不断的意思了。从根本角度来说,没用善根怎么可能断呢?这里也说,“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是什么呢?“非善非不善。”我们把“善”理解为佛性,“不善”理解为不是佛性。因为佛性和善不善没关系,所以说佛性是不二的。同样,蕴和界,或者用我们理解的,有物质的、精神的,有为的、无为的。从凡夫角度看是两个问题,从佛角度看是一码事,没有分别。“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如果我们天天还活在善恶、好坏这个范围之内,那我们还是人,不是佛。多会儿从善恶这些摆脱出来了,看善和恶就像虚空、像泡影,善还是善,在我们眼里是幻化的、不实的;不善还是不善,但是和我们无关。就像天上的云,一会儿黑云,一会儿白云。我们从来没想过黑云不好,白云挺好。为什么?跟我们没关系。当我们修行到这个程度,看万事万物,看自心变化,一切一切,通通就像看云一样,都是幻化的。善恶再也影响不到我们了,随它去,随它善就善,随它恶就恶,脱离了二元的,不二的心就是佛性,这个时候有点佛性的意思,我们就进入到了高级阶段。只有摆脱了善恶,摆脱了二元,才能解脱,才能快乐。我们如果生活在二元的世界里,就受束缚,摆脱不了,都是痛苦。我们按佛法修,慢慢可以摆脱,可以出离,过去的祖师按佛说的修行,一步一步就到了。

  【原文】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其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

  【学文解读】

  好坏立马就分辨出来了,自己都知道。印宗为惠能剃发,把惠能当作他的师父。这就是佛法的特质。

  (注:惠能在五祖门下时是出家而未剃发的行者,印宗为他正式剃度,就是他的入门师父。印宗法师为了佛法,愿尊弟子辈的惠能为师。)

  【原文】

  “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学文解读】

  惠能大师说:从此以后在菩提树下开了“东山法门”,为什么呢?因为是惠能东山得法,从五祖那里得法。祖师基本都是这样“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不经过辛苦,不付出巨大毅力,想得法,不可能。一旦得了真法,说实在话,“命似悬丝”。虽然说有佛菩萨的护佑,自己还要智慧的去处理事情,处理不好就有问题,也可能传法不畅通。惠能说“和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有宿缘——“累劫之缘”。另外,也是过去生中一起供养诸佛,同种善根,这样才一起闻无上顿教之法。还有一层概念,我们要珍惜佛法,珍惜现在学法的这些机缘条件,用心学,不学将来不见得有机会了。这是一点。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制,这一点要知道。包括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也说过,他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古佛所说,没有自己的。六祖惠能同样也这么说,佛法都是先圣所传——佛传下来的,祖师传下来的,不是惠能自己的智慧。大家闻的是 “先圣教法”,所以我们学佛修行应该“自令净心”,让自己心净下来,“闻了各自除疑”,闻了佛法自己除自己的疑问、疑惑。自己学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成就,这是佛法。六祖说他传了这个法,教化众生的过程跟过去先圣做得一模一样,没有区别。同样,我们要明白,从古到今,正法传的都是这样,没有区别,里边的核心意义都是一致的,方法有区别,但是里面的核心意义都是一样,都是传佛之见,让众生得度,这是根本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