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四十五页,请看第七小段。【示杜义见曰:“善则为义,不善不义,义善无二,所见唯义。以义为见,不见非义,见非义时,见无见义。”】第七小段就针对杜义见居士的开示,这个开示很巧妙,就以他名字的内在义理给他来谈。
杜义见,什么叫义?善就是义——“善则为义”,你的善良、你的善行,就叫义。这个“义”在我们中文里面讲:一般是适宜的意思、正当的意思、理的意思。一般我们讲“仁义”,把仁、义摆在一起,实际上表达一种体、用的关系:以仁作为体,义就是仁的体在现象上的表达,所以仁义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善端、善行,也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这个“义”有时候也反映为正义,这个“义”的义理非常深广。你说这个人有不有义——义气,比如中国文化讲桃园结义,像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人桃园结义,就是仁的一种表达形式。如果你是不善的心、不善的行,你就称不上义,就是不义,不正当,不符合天理,不合适,跟仁的境界相违背,这就不义。
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正义和善良是一体无二的,实际上就是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诚的一种表现形式“诚则明矣”,你的诚和明也是体和用的关系。既然义、善无二,就应该要把义“杜义见”,实际上你所见的应该全体都是义,全体是善;那义、善的本体是仁,是真诚。所以就告诉他你要思惟到这一点:由这个现象上的善,看到你本体上的仁心、同体的仁爱之心,那种真诚无妄的心,以这个“义”——正义、适宜作为自己的见地。自己的行为包括念头当中不要出现非义“不见非义”,这个见就是不现:不现出不正当的、不合理的、不适宜的念头和行为。
那最后两句呢,是直接就指向心性,“见非义时,见无见义”;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要通过“见”指归到见性,见能见之性。能见之性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这叫圆净妙明的体性,在《楞严经》对这一点有深入的讨论。《楞严经》佛开示文殊师利菩萨及与会的大众,当住在首楞严大定的时候,这时候“见与见缘,并所想相”。这里谈“见”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见缘”就是阿赖耶识的相分,“并所想相”就是前六识所感知现象界的印象。这些都是什么呢?“如虚空华”,虚空里面的花,“本无所有”。为什么会觉得虚空里有花呢?是由于眼睛出了毛病,叫瞪目为劳,显现了一种花的形态,实际上是自己病眼的产物,所以本质上虚空当中是没有花的。那么在“本无所有”的当下,你体认什么?见以及见缘原来都是“菩提妙净明体”,就是我们的妙真如性的体性。在这个妙真如性里面超越了现象界的对待,所以在这样的见性里面:就是菩提妙净明体当中,怎么会有“有是非是”呢?“是”和“非是”都没有,它没有“是”和“非是”的对待。
好,那就这个来看,你“杜义见”在事相上要见到这种行为的善、行为的正当性、行为的合宜性。那终极层面指归向上,指归自己的本性,在你的见性层面,实际上你的见性并没有见义和见非义的差别;你见义和见非义这些也都是像虚空花“本无所有”,指向人的见性就是你当下的妙明觉性,这个禅宗讲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段开示就比较深邃了,在事相上要为善为义是从,在理上要把它托空,见到见性的那种体性。
好,那么我们请看下面:【示女弟子意安曰:“汝因病不念佛耶?噫!病愈甚,念愈勤,乃好也。若病到念不得的时节,却是错了也。”】好,这就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念佛却病。可见这个意安在生病状态,生了病被病苦所缠绕很难提起念佛的正念。所以就根据这个情况来指点:你因为有病就不念佛吗?噫!噫,就是让她注意,有一点:你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你更要念佛,病越重的时候你念得更勤快,这个病就能好。
这个事情对症下药:我们大家都生过病,平时可能也念念佛,等到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就被这个生病的痛苦所笼罩了?发高烧哇,疼痛不已呀!心里就是“哎哟、哎哟、哎哟”,这时候念佛的念头就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这时候想到的:赶紧请医生,赶紧吃药,赶紧做这个治疗、那个治疗,可能这个佛号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但对于一个真正念佛人来说,这时候一定要觉照到:一定要把佛号提起来。在我们疼痛的当下,你得要思惟:我们的心性当中有不疼痛的东西,可能开始这个痛苦很难忍。但你要思惟到:这个身体是假的,四大假合的身体;既然身体都是假的,身体所感受的痛苦它也不是真的。何况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性是离开的,就由于我们太执著这个身体为我,所以我们的心性都在这个身体里面去了,所以它才会有很强烈的疼痛感受不了。
你要知道身体和心是分开的话,那身体自然痛苦跟我的主人翁,我的妙明真性,有什么关系呀!它痛它的,我的心,我自己——在念佛。当这个身体在痛苦的时候,好像我这个心奈何不了它;但是我当下提起正念念佛的时候,这个身体的痛苦又能奈何了我们这个心吗?它也奈何不了。所以开始觉得疼痛的身体和不疼痛的心好像是一个对待,渐渐地你去念佛,念念念,你全身都靠倒在这个佛号当中,你只知道有这个心,不知道有这个身体了;这时候你的痛苦就会减缓,甚至你就感受不到这个痛苦。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能治疗好疾病,因为疾病或者是四大不和,或者是多生多劫的业力;那么这句佛号可以调节四大脏腑的和谐,也可以消除宿世乃至今生的业障,它就能够治疗好疾病;如果命终已到,他愉快地跟阿弥陀佛往生。
那古往今来很多念佛人都有这个休会,好像是清代有一个念佛人,他病好了以后说他有一个经验,说:我这次病得很厉害,只能叫‘哎哟、哎哟、哎哟’,幸好有个善知识开示:“你别忘了念佛啊!”他说:“哎哟!我念不起来。”那你就‘哎哟、阿弥陀佛’嘛!他一听有道理,他就:哎哟!阿弥陀佛!哎哟!阿弥陀佛!反正他就是拖一下:哎——哟!阿弥陀佛!最后念到:“哎哟、哎哟、阿弥陀佛!”慢慢的这句佛号越来越有力量了,最后就“哎哟”没有了,剩下了“阿弥陀佛”了,病就好了。你看这个人:开始病得只有“哎哟、哎哟、哎哟、”结果这个“哎哟”里面加了“阿弥陀佛”,最后是“哎哟”没有了,“阿弥陀佛”有了。所以我们千万要注意,不要被这个“哎哟”完全“哎哟”掉了;要打上“阿弥陀佛”的这个佛号进去,它就能够治疗疾病。如果认为:哎呀!我病得没办法,病得念不得佛号的时节,你这个观念完全是错的。这就要平时加强信、愿、行的力量,一定要有坚固的信心:无论病苦、急难的时候这句佛号一定要现前才好。
好,请看下面:【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莫贪旧游,前途永失。”】这是开示无朽珍惜光阴,无朽是这个群体当中为头的,对他的要求显然就更高。
“尺璧岂宝”,尺壁就是直径一尺的那个大璧,大璧就是很好的玉器;一般用尺璧表明这个东西很珍贵。一般古代的玉器都作为祭祀之品,那些达官贵人身上也要佩玉。虽然这么珍贵的尺璧,但是跟一寸光阴相比,还不如光阴来得更为珍贵,寸阴当惜;一寸光阴,实际上这个时间就是生命了。如果我们把人的一生平均寿命或者七十岁,或者八十岁,你把它分解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一百年也就是三万六千五百天。那么你说活一百岁都很难,一般人的寿命日子也就是二万到三万天的时间;你过完了一天,就迈向了坟墓的一天,所以这个时间就生命。那这样的一个生命,时间怎么爱惜?体现爱惜的行为就是要全身心的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在念弥陀名号当下,信愿的光明就灿烂炽盛。
好,关于这一点,彻悟大师也有一段比较详细的开示,这段开示,我们净业行人好好要观照一下,讲得非常恳切,也非常有道理,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就是我们做什么事一定要有精神,精神也就是我们生命的能量。“世间最可爱惜的莫过于光阴”,你要爱惜什么?不是爱惜金钱,连那个“尺璧”直径一尺的大璧这样的宝都不是珍宝跟时间相比,更何况一般的金钱。那为什么要珍重精神、爱惜光阴呢?我们当下这一个念头,这一念,实际上就是精神;这个精神落在哪一个法界当中很重要。因为十法界都是由念头决定的:我们当下这一念头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佛法界现前了;我们不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是九法界现前了;如果我们念五戒、五常,只是人法界;如果贪、瞋、痴现前,都是三恶道的法界;所以你只要动一念就是十法界的种子现前。你对这一念的精神还不要珍重吗?那十法界当中最好的法界就是佛法界,于是念头落在佛号上是最珍贵的!再就是我们每天做晚课都会念《普贤警示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所以一寸时光就是一寸命光,怎么能不爱惜呢?
如果知道这个生命的能量——精神,值得珍重,就不要随便地使用。不能随便使用,怎么使用好呢?就是念念执持弥陀名号。如果知道光阴不可虚度,那么就每分每刻都要熏修净业,这是对精神和光阴最好的投资。如果你放弃弥陀名号不念,而去从修行的角度修声闻、缘觉、菩萨这些圣贤的方法,那么这都是什么?这就叫浪费的用精神。因为你修声闻、缘觉、权教菩萨法,还没有到达佛法界,不是最好的投资项目,这叫浪用精神。也就等于你的精神,本来要做一个最大最好的事情,但你没有选择好,得到的收获很小;就好像你一把千斤之弩可以射得很远——射重大目标的,但是你却为一只小老鼠来发机了,大炮打麻雀了,这就是你不值得。修三乘圣贤的行持都是浪用精神,更何况你用这个精神来造六凡法界的事业呢?
那你看看,如果一个人的精神天天就是办公司,想到当官,想到做世间的东西;那站在一个净土圆顿的立场来看,那都是叫浪用精神了。如果放下念佛往生净土的净业不去修行,你就追求那些声闻、缘觉的果位,这也就是虚度光阴。这就比如你有一个无价的价值连城的如意宝珠,你把它换几件衣服、几顿饭吃一样。你追求声闻,缘觉、权教的果位都是虚度光阴,更何况你追求世间的人天福报,有漏的果报,那更是虚度光阴。所以要在这个层面认知我们有限的精神,我们有阴的光阴投注在哪一方面?就是要投注在阿弥陀佛名号上。你能够一心一意念弥陀名号,心就专一;一专一,跟阿弥陀佛就容易感应道交;你的修行能够一门深入,能够精进不已,你这个净业就容易精熟,就容易成办往生极乐世界的净业。一到极乐世界很快就成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菩萨,很快成佛,这才是对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的方法。
觉明妙行菩萨又提醒无朽“莫贪旧游”,就是不要贪恋原来的修行,因为他原来喜欢修道家的功夫。告诉他:你不要再回到原来修行的路子上,如果这样,你就会放下信愿称名,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今世不能往生,那你未来的前途就堪虞哟!你往生净土的前途就永远失去。因为你不能往生极乐净土,想得人身都很难;一到三恶道里面去就不知道多少劫才能出得了头的。所以莫贪旧游——“前途永失”,一定要珍惜光阴,正念弥陀,成办净业。
好,请看下面:【示常摄曰:“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这就告诉他“绝群离俗”,一个修道的人一定要念念回光返照,回归自性本源。
“有口若哑”,虽然有口,但不要慎言,好像哑巴一样,不要随便说话。我们一天到晚嘴巴三寸不烂之舌“啪啦、啪啦”说了多少话,你想想一天造了多少口业?人我是非,恩恩怨怨,言不及义,东家长西家短,真的是:我们这个口业是最容易造的。所以一个修道人不轻易说话,有口好像哑巴似的。“有耳朵若聋”,不要随便听人家的话,有些人就喜欢打听小道消息:人家两个人在那儿窃窃私语,他都要凑过去听一听怎么回事。其实你的耳根一定要摄住“返闻闻自性”,闻自己能闻之性,外面的声音跟你没有关系,所以有耳朵就像是聋子似的,要这样。自己的身业离开人群,离开世俗,为什么比丘要住阿兰若?不要在人扎堆的地方去;人只要一起,都不甘寂寞,他就想象种种热闹的场面来用所谓的“娱乐”活动来充实自己。一个修道人那是不适宜的,要离开人群,离开世俗,离开那些五欲六尘的熏习。这样,你的道业才能够崇高,才能高雅,才能脱俗,才能纯洁。
好,请看下面:【示常源曰:“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这是第十一段:示常源勿自怠废,就是你的修行不要懈怠;懈怠、放逸就不是比丘的样子了。一个比丘他是为什么出家?出烦恼之家,出三界之家;不仅仅是出两扇门之家,那要出三界,要出烦恼,这是要勇猛精进修行的,这叫如救头燃、如丧考妣。你看丛林为什么打木鱼,那个鱼的眼睛是睁开的,所以一个比丘如果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睡眠时间很长,这都是不许可的。如果一个比丘自暴自弃自废,“自废”就是这种懒惰,念念不能提起正念,不能思惟无常,不能把精进勇猛的精神调动起来,一天到晚就不知道干什么。因为出了家也没有名和利的压力,如果他的道心上不来,他就容易放逸,容易懒惰。
有些人说是参学,实际上到处观光旅游;再就是有些自废,也包括什么?不用在道业上,去赶经忏佛事;一天到晚像赶场一样的,这个寺院赶到那个寺院,这些都是自己荒废自己的道业。如果一个比丘不能修行脱离生死的苦海,不能利他来住持法道,那你这个四事供养是吃不消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了。你接受供养不是好接受的:你不能自利处他,那接受供养是要还债的。那还债怎么还呢?那就是披毛戴角还了,做牛做马去还了;甚至如果你又破戒什么,那都要下地狱;这就是自己废弃道业的人他大都有身后的忧患。身后什么忧患?就是没有解决生死问题,甚至到三恶道里面去了。好,时间到了,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四十六页,请看第十二段。【示定茂曰:“汝是道人,当净其心。能净心者,可以超群。”】这是第十二段:示定茂当净其心。这四句话非常直白,说汝是修道之人,修道之人就得要修行、修道。那在修道的行门当中当以净心为主要,这个“净心”修清净心。
为什么要修清净心呢?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妙真如性一切众生本具;而这些心意识的妄想、杂念本来是没有的,一切善法也在我们的真心里面完整具足,但是无量劫以来我们随着迷惑、颠倒、污染的缘起,就断不了本来空的妄想、杂念,就不能证得本有的真如佛性。那么现在知道修行修道,一切性德本具而未修,佛性本是而未成就现在从哪里下手?就要从净心下手。要随觉悟之缘、清净之缘来获得我们本具的清净心。那么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说几句话,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你看它就是非常直接,一念相应——我们能念的这个心跟阿弥陀佛清净的佛号相应,那么当下我们能念的这一念就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能够净念相继,念念跟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相应,那念念都是佛。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要把它转为佛心,就得要靠这句佛号。这里比喻:就好像一颗清水珠它下在浑浊的水里面,浑浊的水由于这个清水珠的力量就不得不清——变成清澄了。那么我们的乱心——散乱的心,如果有阿弥陀佛名号投进来,我们凡夫散乱的心也不得不佛,也趋向于这个名号功德的清净、平等、觉性、慈悲。这样就以具足全佛之心:就是我们的心具足佛全体的功德,这叫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就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涵摄着心性所有功德的,当我们以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的时候,我们由自心显现真实的果佛,果地上成就的佛,以他全体的福德、智慧、威德、神通道力就来加被我们,就能熏习我们,这就是修清净心最好的方法。
那能够这样信愿称名修清净心的人,就可以超凡入圣,跟一般人就不一样。《观经》就赞叹念佛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的白莲华。善导大师对“人中芬陀利华”用五句赞叹的话,进一步诠释这个经文,就是真正信愿称名的人是:“人中好人”,人里面的好人;“人中妙好人”,不是一般的好人,而是妙好人,就是不可思议的好人;“人中上上人”,不是一般的上人,一般讲上人你修得声闻、缘觉都叫上人;上上人——上人里面的上人;“人中稀有人”,就是能够信愿称名求生净土的人,在人里面是稀有难得的,就好像人中之盐;最后是“人中最胜人也”,是人中最殊胜的人;所以有这样的赞叹,就表明他可以“超群”,完全跟一般人不一样了。
好,请看第十三段:示定随当发道意。【示定随曰:“老实是宝,又有不好。若只如此,止堪温饱。何用出家,愿离痴恼?当发道意,莫空过了。”】开示定随的,那么定随显而易见是一很老实的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种老实是宝,很值得赞叹、推崇。这个不老实的人,他以为他很聪明,很随机应变,很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善于运作,但这种人迟早是要吃大亏的。所以儒佛圣人都教育我们要诚实,诚实是美德,不能讲假话,不能坑蒙拐骗。
这些是“宝”,但是“又有不好”怎么理解呢?你只停留在老实的层面,这还是人天的道德规范;还不能仅仅只做老实人;如果你只是做老实人,就“止堪温饱”,“止堪温饱”,就是你只能保持得到人天的身份。现在你是一个出家人,如果你只是得人天的温饱,你为什么还要出家?出家就要出愚痴、烦恼之家。“何用出家,愿离痴恼?”愚痴就是没有智慧,迷惑颠倒;烦恼就是见、思惑具足;财、色、名、食、睡割不断。所以不能仅仅停留在老实的层面,这里特别要注意“当发道意”:就是应当发菩提心。
在大乘经典当中特别谈到菩提心的功德,你修行佛道首先要发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你修一切善法都是魔业,这是《华严经》讲的: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你忘失菩提心都是魔业,更何况你菩提心根本就没有发;你没有发菩提心,你怎么可能了生脱死呢?怎么可能圆成佛道呢?你基础都没有哇!那么菩提心是什么?“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就是发成佛的心,发度众生的心。那么成佛就不以声闻缘觉这样的化城——作为目的地,也不会去留恋人间、天上五欲的满足,一切都要放下,直趋大乘的涅槃:要发出这样的一个心;能发这样心的人:就是真实怎从内心深处把这个心发起来,那他就是“初发心时,即成正觉”。这就是我们成就佛道最初的一个种子——这一念;由这个菩提心才会引导我们六度万行,由这个六度万行才能成就无上佛道。
那对于净土法门来说,你这个菩提心具体要落实在深信切愿,执持名号求生净土。深信就是深刻的相信,怎么信呢?信自己业障深重,修行靠自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无量劫以来头出头没,无有出离三界轮回之缘,这是第一信。深信的第二个信,要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决定能救度我们,对这一点没有怀疑,没有忧虑,一生全身心投靠,这叫深信,这是善导大师对深信的一个很精辟的诠释。有这个深信之后,然后愿就是深切地厌离娑婆求生净土——唯有这一件事情。那么“执持名号”每一声佛号的持念都是指向求生往生的,不是指向求开悟、求神通、求人天福报、求下一辈子童贞出家都不求这些,就唯一的念头:求往生。因为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去就是阿鞞跋致,一去很快就能成佛。不怕不度众生,就怕不成佛,你成了佛,同体的大慈悲心就出来了;所有的神通、智慧、善巧、辩才都显现出来了。当你看到众生在受苦的时候,你必定不能住在涅槃里,必定要随众生的缘份数数地应化,来救度众生。由于同体的慈悲心决定了他:众生还没有得救度,只要有一个众生在轮回,他都不会安立独享涅槃的境界上。所以一定要指向成佛:成佛必定能度众生。一定要发这样的菩提心,莫空过了出家的日子。
有些人真的就是:无论是出家、在家并不一定发了菩提心。你有时候问部:“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是五花八门:修行就是临终身体健康一点,不要受那么多的苦;或者说,人间的福报很大,据说修行才能得到福报,所以好好修行,好好持戒;真正发成佛的心不是很多的。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开示把自己摆进去:我们是不是自己把这个菩提心发起来了?念佛,往生,成佛,度众生:这就是菩提心的本质内涵。如果不发这个菩提心,我们一切的修行都不会有结果,都是白空过这一辈子。
好,请看下面一段。【示查定宏曰:“菩萨说偈,家常茶饭。归告汝母,已事早办。”】这是第十四段:示查定宏已事早办。这是一位居士,他本来也是想出家的,但是觉明妙行菩萨不许可,还是让他在家修行;原来他是持咒来修行的,以后也就专修净土。
这里面谈到菩萨说偈教化众生是家常茶饭,就是虽然说得很直白,很平常;但是很平常的东西你不能不要!就好像你每天要喝茶要吃饭是平平常常一样,但是你离开了茶饭你就活不下去,所以菩萨说偈叫你修行,你不要看成是平常。虽然平常,如果你不去修行,你最终就要死亡轮回。“家常茶饭”不要小看,每天都得吃,所以“菩萨说偈”的意思每天都要依教奉行,并且告诉他:你回去告诉你的母亲,要把自己修道了生死之事早日成办。
前面曾经对查定宏的母亲有过开示,查定宏的母亲也不是一般人,她原来曾经做过比丘,前辈子做过比丘,做比丘修禅定的。有一次在禅定当中突然生起了一念邪见,他想速得成佛,说:成佛就是空,既然空了,我还修什么行,我当下就是佛;他就生起了这样的一个邪见,以后他就不怎么修行了“豁达空”了。由于这样的一个邪见故,没有了生脱死,并且转为女人。你看,这是他母亲的一个因缘。所以在第六段开示就是“堕空邪见之恶果”——作为女人。作为女人,今生又产生不了真正的信心,所以告诉查定宏的母亲一定要建立对净土的正信正见,执持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他的母亲也修行,但是有时会间断。其中在第三十八段谈到,她间断是因她的孙子出世了,她要带孙子;她抱她的孙子,她就不念佛。觉明妙行菩萨说:“你为什么不念佛呀?”她说:我怕抱孙子不干净念佛怕得罪佛。这时候菩萨就开示她:不管干不干净,你只念你的佛好了;你要知道,不念佛则获罪无量;你不念,你得到的罪才是无量呢!你看,有前面因缘,在这个最终的开示当中还没有忘记告诉查定宏:你回去一定告诉你的母亲要精勤念佛,把求往生的大事要在今生成办,不能再辜负原来曾经做比丘,今生又遇到菩萨的这样殊胜的一个因缘。
好,请看下面。【示陈定耑曰:“惟天最高,无所不见。护汝初心,慎勿少变。”】陈定耑居士他前面有一个特点:他想修行,开始发的志向也很大,但是常常就不能维持得太久,就是恒心不够。所以前面也讲到:一定要“持志久远”将“修行”二字就作为每天要吃饭的事情那样来成办。
在这里特别讲到“惟天最高”,这个“天”在我们中国文化当中出现的地方是很多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谈对天命的敬畏。在古代对于天的解释:我们中国人对天解释,包括印度对天的解释:就是有主宰的意义,有一个实体。所以儒家讲“皇皇上帝”,道家讲玉皇大帝——玉帝,佛家讲天,跟玉皇大帝相对应的实际上就是忉利天王、三十三天王,实际上是同时表达同一个上帝。那么天是有一个形体的主宰的力量,到了宋明理学家就不这么去理解天了,他就用理来替代:说天就是理的意思。那这样呢,就转换了一种东西,如果说天有实体主宰的意思有他的威德力,就能够让一般的人有敬畏感,能够起到劝化的作用。如果只是说,天解释为理,一种形而上的,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那可能一般的人就肆无忌惮了,没有害怕的感觉了。实际上把天理解一个有形体、有主宰力量的天,来得更好。
佛教讲这个天,一般讲有二十八重天了:在欲界天里面有六天,跟我们最近的是四天王天,我们一般供四天王。四天王距离我们地球有四万二千由旬,它的一天相当于我们人间的五十年,形体也很高大。到了第二重天——忉利天,它距离我们地球有八万四千由旬,一天相当于人间一百年。这两重天都是依须弥山来住的安立的。到了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它就依虚空来住的。这是欲界的六天,有形体,有欲望。那到了色界,它有形体,没有男女的欲望,它有十八重天。再上面就是无色界天,既没有欲望,也没有形体,修四空定的:四禅八定,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四千大劫,这个天距离我们地球来说是最高的。
那天人都有天眼通,无所不见。特别是欲界的像这个忉利天特别关注人间的事情。为什么他关注人间的事情?因为人间的善恶跟他们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人间的地方行善的多,就意味着他的天人增多;如果造恶的多,造恶的人都到三恶道里面去了,他的天人的数量就会减少;这是第一个,他要关注。第二个关注呢,就是阿修罗常常向忉利天发动战争,战争互有胜败;其中这个忉利天军队和阿修罗军队的兵力强弱是一个因素。还有个因素就是人间的善恶力量:如果人间善的力量占主导地位,它就对忉利天有加持力;如果人间恶的力量占主导地位,它就对阿修罗大军有加持力;所以他很关注人间的善恶。也许忉利天会派所谓天人下来,所以原来讲做皇帝的就叫天子,天之子。他们有天眼通,还有镜子常常照见地球众生的情况。六斋日为什么要吃斋?由于有四天王天,包括忉利天还有他的太子要巡视人间的善恶。这一点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天人在我们最高处他在关注人间的事情,有时候他会给予干预。
原来讲飞碟现象,飞碟也许就是天人的一种飞行工具。飞碟现象在西方国家研究得非常热,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特别是民间机构非常发达。那目击报告都是几万、几十万的目击报告。但我们中国由于奉信唯物主义,常常信的人少,所以这方面研究非常薄弱;动不动就说这是物理现象,这是什么大气层的折射,这是幻觉:都是用这些所谓的唯物主义观点去解释。他不了解这几十万的目击报告,为什么有那么多惊人的相似,固然里面有些幻觉,有些是假冒的;但是其中有一例是真实的都不得了。
站在我们佛法的角度,我们认为有地外文明,有更高文明程度的生命存在,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认知啊!你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有地球才有生命,其他的星球没有生命。因为地球在整个的银河系、河外星系当中就像无量沙子的沙滩当中的一颗沙子。你怎么说一颗“沙子”有生命,其他所有的无量多的“沙子”没有生命呢?那说不过去的。大家只要一看《华严经》就知道,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佛刹有多少众生,有多少世界,有多少佛在那里应化!这些我们都要深信不疑。知道这个天无所不见,我们才有敬畏感,我们才能慎独,我们才能够护住我们这一念真诚的心。你骗得了一般的人,你骗不了天——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要护持好你这颗初心。初心就是你真诚修道的心,你这颗心要护持好,要谨慎,不要由于外境的诱惑,或者周边人的影响又变了;又变成了一个五欲六尘的心,又变成一个生灭、瞋恨的心、贪欲的心;所以告诉这个陈定耑“护汝初心”。
好,请看下面【示达本曰:“达本无本,万缘应息。胡不宁处,犹是汲汲?一朝撒手,男耕女织。回想生前,汝自哭泣。”】达本也是出了家的,也是年纪比较大;觉明妙行菩萨观察他有出家的因缘就教他出家了,所以他是老年奉菩萨教来出家的。
达本原来修行就喜欢明心见性、喜欢开悟,所以给他这么一个名字叫达本。“达本无本”,就是你了达诸法的根本。了达诸法的根本是什么?是无本,无本就是空。你不要执著有一个空,连空也不要执著;就好像诸法的根本是涅槃,涅槃你也不要执著,涅槃也是空,一空到底。虽然一空到底,在现象界你又能了解一切:善能了解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这就是“达本无本”。你知道一切法是“无本”,是空的,万缘自息。万缘——你对世间的恶缘善缘,出世间的什么东西都把它息灭下去,平息下来。那禅宗修行他讲这个,比如达摩祖师讲闭关,你面壁闭关得什么?“外息诸缘”,外面把一切缘全都放下;“内心无喘”,内心不要喘动不安;“心如墙壁”,这个心就像墙壁一样寂然不动,这样“可以入道”。
所以“达本无本,万缘应息”,把它息下来,心如墙壁,才能够契入到自性的妙明真体。这应该是你修行的一个最好方法,但是现在看你的心理“胡无宁处”,为什么你不安宁呢?你的内心还有对万缘、外缘的追求之心:“汲汲”就是这种渴望、追求的心。作为一个道人就不应该,你天天还在策划这个,要想做那个,你就内心有求,就达不到闭关。要知道“一朝撒手”,到了哪一天撒手,就是死亡了。“男耕女织”,你去策划,你去经营,都跟你无关,该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如果你不把心息下来——息心念佛,不能解决生死问题,你再看看,想想你生前的行为,到临终又解决不了轮回生死问题,你可不是徒然地去哭泣吗?去后悔吗?这时候后悔就来不及啊!这就开示达本:你一定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再也不要对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去有追求之心了;唯一的就是愿求净土为好。这样的一些开示都是婆心切切。好,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四十七页,这是最后开示的最后一段:【菩萨一一示已,复告诸人曰:“我自降此以来,凡所言说,皆修行要妙。汝等能时时体会,极力遵行,决生上品。菩萨从此不复再来矣。诸弟子宜各努力,勿虚此会。”时诸弟子闻菩萨语,皆涕泣悲恋,不能仰视。菩萨谓曰:“诸弟子,汝等谓菩萨不复再降,恐生懈怠,从此失足,然实不尔。何以故?从是以后,汝等精进,只是自己精进,舍尘途而登圣域,大智大贤之所为也。若懈怠,亦是自己懈怠,背大道而入淤泥,无知下愚之所为也。诸弟子,但须前进,莫生系恋,但急著力,无事悲哀。”顷之复谕曰:“汝等不得更作菩萨再降想。所以者何?鸾乩之设,本为神鬼所依凭,非大菩萨应化常事。汝等若奉教无失,于菩萨生恭敬之心,难遭之想,即是大报恩处。”时诸弟子虽闻法谕,犹故围绕,不忍散去。菩萨又谕曰:“诸弟子,菩萨往昔因中,与汝等具有大缘。从此虽不再降,然不得作远离想。当知觉明妙行,时时在汝等眼前,相逐不舍。汝等慎无一日废弛,自舍却觉明妙行也。”少顷又谕曰:“诸弟子,法会既终,宜各散去。菩萨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莫只呆呆守着,菩萨定不在一副纸儿上也。各各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至诚作礼,顶戴奉行可矣。”】示撤却鸾乩,专修净业。
在这个最后的开示当中,能够体会觉明妙行菩萨对与会弟子这种悲心切切,反复叮咛。有五段开示:尔时觉明妙行菩萨一一对弟子们,根据他们修行的情况、根机水平加以了开示之后。又对所有的人作开示,说:我自从降临这个乩坛以来……这个乩坛前面介绍是从明末崇祯癸未年间到清初的顺治丁亥年,也就是从1643年到1647年,这段时间有四年零五个月,一共有二十四会。在这段时间里面所开示的一切言说都是修行净土法门的要妙、修行的妙诀。
前面我们也看到,觉明妙行菩萨特别开示一个净业行人要求善知识。但何谓善知识?他特别谈到,比喻如果你要到北京去,你怎么去?有人就说:“我要问人,问好路,我去。”觉明妙行菩萨不认可这种说法,因为问路如果你问错了怎么办?你要去北京,他指到广州去了怎么办?所以要问,一定要问到过北京的人,他指路才是正确的,这个佛门“过来人”。
那觉明妙行菩萨就是过来人,他在东晋的时候修净土法门,七日七夜精勤念佛得念佛三昧;然后以七十五岁的年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为大菩萨。再以悲愿不断地示现到我们震旦国,作过种种的身份:国王、大臣、比丘、童男、童女、乃至乞丐、屠夫都做过,来随顺众生的因缘,做种种的教化。所以这个过来人所说的是真空可靠的,是他的经验之谈,这就是“修行要妙”。你们如果能够每时每刻来体会上面的这些法语,大身、口、意三业当中努力地遵行,落实在行动上;那么其结果决定能够上品上生。
这个《西方确指》它指向的目标,不仅是往生,而是上品往生了。所以我们看开示里面,有时候是谈理上的东西:第一义谛,你上品往生需要知道第一义谛的一些道理、一些消息的;如果仅仅在事相上修,那都是中下品的范围。好,“决生上品”。“从此以后菩萨就不再来了。”那就是做告别了,诸弟子应该要个个努力,不要虚度了这一次与会闻法见面的因缘。
那菩萨不再来了,菩萨为什么不再来了?菩萨来是应众生的机缘而来,众生有能感之机,菩萨才有所应之缘;所以菩萨无论是以什么身份、什么形态出现,他的时间——就是所谓寿命,是以机缘为寿命的;众生的缘息了,菩萨所应的这个缘也就息了。那在这一会当中,主要的缘就是这八个弟子八百年前曾经都是师生关系。但八百年流浪生死,还没有得到正确的修行方法,还在道教里面去搞炼丹之术。觉明妙行菩萨以悲悯故、以愿力故、以这八个弟子的因缘故,降临在乩坛上,来“确指正修路”,正确的指向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确修行道路,所以就叫《西方确指》就根据这个偈文来的。
好,当时的弟子们,听闻到觉明妙行菩萨这样的语言都掉泪了,都很悲痛,都很依恋,这是一般凡夫众和的情态。就好像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你看很多国王、一般的居士就是没有断烦恼的这些众生,他那种悲痛到什么程度呢?都是抓胸、捶胸还算好一点,有的就用刀挖眼睛,割耳朵,这样表明他们的一种悲痛。那这个声闻都有他一种很悲痛的表达:像阿难尊者悲痛得都忘了咨问,都好像不懂得什么事情了。那你看那些菩萨呢,那些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一个个面容非常宁静,他知道“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永不涅槃,只是示现而已;菩萨就没有那种情绪化的东西。凡夫众生他有这个情执,他必然就是悲痛啊,掉泪呀,依恋啦这样一个情绪的表达,也表达对菩萨这份深厚的感情,甚至不敢仰视。
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形,觉明妙行菩萨就有第二段的开示,很慈悲地说:诸弟子,你们不要认为菩萨不会再来了,恐怕自己烦恼重,生起懈怠之心,解决不了生死问题,修道不能进步,又沦落到三界,这就叫“失足”,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么人有烦恼,知见如果一颠倒,行为就会造恶业,常常会失足的。这些弟子所以这样“涕泣悲恋”,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就好像一个小孩子他希望依靠他的父母。一想到他的父母要离开他,他就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生存,就会哭泣,哀恋,是这么一个情态。那么觉明妙行菩萨就安慰这些弟子: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你们不要有这种情绪的表达。觉明妙行菩萨一定是这些弟子走向了正途,比较能自立,他才会离开。
为什么他这一会的见面有四年五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培养他们一种自立,能够站稳脚跟的一种过程。所以告诉他们:不会像你们所担心的那样。为什么呢?从此以后,你们就会精进修行。这个精进修行不是一般的动力机制,是从你们自性里面生起了一种好乐精进修行的心。就像读书一样的,不是被逼的要读书考大学,而是自己对读书有好乐,有认知,有兴趣,欲罢不能。菩萨这四年多的循循善诱开示使这些弟子对修行认识了它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像吃饭喝茶一样的:一日不敢离开,离开了就会饿死。他明白了这样的一个价值,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所以他自性发起了这样一个善根:要精进修行。这是菩萨能够看得到的,观照得到的,所以他才能放心离开。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尘途”这个概念注意:五欲六尘的客途。在这个尘途里面我们是匆匆的过客,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的家乡,是在轮回过程当中很快就要过去的分段生死的这一段;而且走在这样一个客途上是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那么你只要精进念佛,你就能够舍这样轮回的尘途,而登上极乐的刹土,极乐世界就是“圣域”。这个一真法界——圣人住持的地方,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一去就是阿鞞跋致,所以就叫对域——就是指极乐净土。那么能这样做,就是有大智慧、大贤德的人的作为。就像前面讲“可以超群”,像人中分陀利华似的;你能够精进念佛求生净土,舍三界的尘劳登上极乐世界的圣域,这就是大智大贤的行为。如果你不能认知到这一点,没有这样的正信、正见,就会懈怠;这个懈怠也是你自性的知见不正导致的。你如果一懈怠下来,就违背了大道,“大道”就是清净道、平等道、大乘的佛道,你就违远了,违背了。你违背这个大道就会堕落到烦恼的“淤泥”,必然被这个烦恼所主宰。如果在烦恼里面,你在那里面挣扎过日子,在那儿起域造业,这就是“无知下愚”者的作为,那必然就会堕落到三恶里面去。
所以告诉与会弟子你能不能念佛求生净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你登上极乐世界的圣人法界,要么你就在烦恼淤泥里面到三界的三恶道里面去注册,去报到。有时候这种选择可能就是别无选择,只有两条路可走。所以面对这样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那只有让这些弟子们明白:你们要明智地认识自己的前途与方向,必须前进。就是指向极乐净土这个宝所,这个清凉池,朝向这个目标前进;不能堕到“淤泥”里面去。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家亲眷属、恩恩怨怨、功名利禄,不生一点系缚恋著的心,不要“系恋”。一般的我们的心在轮回里面太久了,对这些家亲眷属、人我是非、功名利禄常常是留恋的,常常觉得它很重要。
那菩萨再告:对这些东西你得从心理上把它斩断,知道它是如梦、如幻、如影的东西,不要去留恋这些东西;只是要赶紧著力,“著力”干什么?念佛。一个真念佛人他的内心是要有一种决绝的心的:对三界轮回的东西他在厌离当中,真正厌离到极点,不去系恋它。你有一丝的系恋,你的厌离心就没有成就;你这一念的系念,就会构成往生的障碍;你的厌离心没有成就,愿就不能成就。所以菩萨就说:你们能这样做,就没有必要对我的离开表示这样的悲哀;这个悲哀没有必要也没有作用,主要是你们要著力念佛。实际上菩萨的离开也就像佛示现涅槃一样的,要让他们生起稀有难遭之想,赶紧想到:菩萨人的开示就是药,我们是病人;我这个病人赶紧服药,服药就能够痊愈;就这个道理。
好,这第二段开示以后,这些与会的弟子还是心里恋恋不舍哪!还是觉得心中没有产宰,还是在那里不肯离开。所以过了一会,觉明妙行菩萨又第三次开示;第三次开示就讲到怎么去报恩,怎么去做,就指点他们。因为这些弟子还是想:哎呀,菩萨最好不要走哇!菩萨天天伴随着我们哪!下次再来啊!还是这样的心理。根据这个心理,就打破他们这些妄想,说:你们不要再做这样的妄想了,说菩萨还要再来,不要做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这里特别提到个重要原因:就是乩坛——扶乩。乩坛的设施本来是神鬼所依凭的一个地方,那么乩坛我们前面谈到,它是东汉的时候中国民间道家传下来的一种法术。也确实,自古以来很多地方都喜欢扶乩,请这个仙那个仙来;他有些灵鬼、神鬼也冒充是什么大仙过来了,或者冒充什么佛菩萨过来了。这些灵鬼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你问什么事,或者想治什么病,问过去问未来,有时候还真是比较准。问世间的善法,有时候也说得像那么回事,也不能说他错;但是如果要问佛法,佛法不是这些神鬼的所知范围,他可能就说得不行了。对乩坛上出现的,你看很多民间团体会把乩坛上这些问的东西,包括这些神鬼大仙开示的会搞成小册子到处去发行。他有些世间善法有时候讲得比较对,但这个东西都是不值得去作为根据的。
这个纪晓岚笔记里面他谈到他参加扶乩,纪晓岚跟的长兄一块扶乩。纪晓岚诗歌写得好,但是书法一般;他的哥哥是书法写得好,但是写诗一般化。然后这两个人扶的时候还真的就有性格上的差异,纪晓岚一扶乩,显现的:问什么诗歌,应对都很精彩;一写什么东西就写得很潦草,不怎么的;等他哥哥一扶的时候,书法非常遒劲——写得非常好;但诗歌平庸。所以纪晓岚通过那个经历,就发现这些灵鬼是根据扶乩人的特点长处而显现的。实际上这些灵鬼有个什么样的本事呢?他能够把你阿赖耶识里面特长的东西给展示出来,是用你对方人之长来作的;所以乩坛所反映的这些也“唯识所现”也有这个道理在里面。
这样的一个民间的东西——法术,你说它一概不正确,也不能这样说;但是把它作为一个重大的依据,也是不可以的。作为重大依据可能就会出祸端,有些灵鬼他都是假冒的,他没有这个本事,他没有这个预测的能力,他没有这个治病的能力;给你下个药,你真的去做,说不准就把人治死了。治好的人有,治死的也有哦!所以就在佛法里面不提倡这个扶乩。所以不是大菩萨来应化的经常的事情,只是这次来是一个特例,特别的例外。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乩坛,你们要把它撤掉,如果再这么搞下去的是不如法的。
好,叫他们撤掉乩坛,那怎么办呢?你们如果能够依照前面法会的开示认真的去做,于菩萨生恭敬之心,生稀有难遭之想,这就是报答菩萨“大报恩处”。菩萨不要求你们什么,只要求你们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能解决轮回的苦难,得到涅槃的常乐。这是菩萨的本意,你只要解脱了自己,菩萨就放心了;你能这样做,这就是大供养,叫依教奉行供养;这就是对菩萨最大的报恩,这是第三段的开示。
当时这些弟子虽然闻到了觉明妙行菩萨这样的开示,但还是恋恋不舍,还是像原来一样的在那里“围绕”,不动不走,不忍心散去。你看,这也说明四年来道义上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在这种情况下觉明妙行菩萨又作第四段开示,告诉诸弟子:“菩萨……”这“菩萨”就指自己,我在往昔的因地修行当中与你们有大缘,“大缘”就是很多生都聚在一起成为师生关系这样的缘份。这一世又跟你们见面让你们赶紧修净土法门,从此虽然我不会再过来,但你们也不要作远离之想;不要认为菩萨就不管我了,不理我了,永远离开了,不要作这个想。
下面这段是非常重要的,“当知觉明妙行”,“觉明妙行”这个名号是阿弥陀佛起的。觉明妙行,它是代表着这个菩萨自利利他的德行来立名的。“觉明”是什么?“觉”就是他的本觉,妙湛的觉心;“明”就是从这个本觉的体性生起的照明一切诸佛刹土的光明,有照明的作用,这叫觉明。那么由这个妙觉明心来起度化众生的妙行,“妙(行)”就(是)不可思议的度化众生的菩萨行。所以阿弥陀佛根据他自利的“觉明”和利他的“妙行”,就给他一个名号“号曰觉明妙行”,这是这个名号的意思。好,现在这样的一个“觉明妙行”,实际上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性德;只是这位菩萨把这个性德在他因地的修行当中给它展示出来。一展示出来,这位菩萨就有六种神通,乃至于具有着佛的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和佛眼。
你看《无量寿经》讲西方极乐世界大菩萨都具足佛的五眼,他能够以他的五眼六通来现量观照法界一切众生,尤其是有缘的众生。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每时每刻“在汝等眼前,相逐不舍”,实际上菩萨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永远在伴随着我们。这就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母亲每时每刻都在忆念着子女,只是子女不了解这个事情;他舍父逃逸,他不念母。就好像这个亲友专门忆念另外一个亲友,另外一个亲友就专门忘这个亲友。觉明妙行菩萨永恒以来都在念我们,都在随逐着我们,都在关爱着我们;只是我们舍菩萨觉明妙行而不顾。
所以这里面就告诉大家:我觉明妙行菩萨还是每天跟你们相逐不舍,如影随形。汝等就一定要谨慎,不要有一日的废弛:就是你们要回光返照念菩萨的恩德,念菩萨教我修行的方法。如果你废弃了这桩事情,被五欲六尘把念头牵过去了,这样就是你自己舍却了,是你自己离开了觉明妙行,觉明妙行并没有离开你们。如果你们专忘逃逝都在烦恼淤泥里面去过日子,忘记了觉明妙行,是你们自己舍去了觉明妙行,我觉明妙行永远不会舍去你们。谈这么一个道理。
最后这些弟子听了可能还是觉得:是不是有更美妙的开示?因为还是依依不舍。所以过了一段时间,觉明妙行菩萨又作了第五段的开示,真是反复叮咛!你看看,纵然是一个慈悲心非常深厚的父母对他子女的叮嘱也没有这样的深厚。又开示:诸弟子,法会已经终结了,大家应该各自散去;菩萨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要认知菩萨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就是菩萨证到了诸法的空性。我们有个偈子常常念: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菩萨就像清凉的月亮,永恒地在游,游在什么地方?毕竟的空性——“毕竟空”里面。所以菩萨的“清凉月”永恒在这里,只要我们众生的心水清净,马上月亮就会影现出来。所以月亮永恒地不会离开我们;只不过是我们的“水”看是浑浊还是清澈来决定菩萨是跟我们在一起,还是我们认为他不在一起。
既然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应众生的缘他会马上就过来。所以你们不要呆呆的守在这个地方,菩萨一定不是在一张纸上存在的,菩萨是不住一切法的,菩萨又常住在法界里面:“离一切法,即一切法”的。最后告诉大家,你们每个人都至心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至诚心顶礼——“作礼”,“顶戴”就是对前面所作的开示要恭敬顶戴,要依教奉行就可以了,这样就打了一个句号。我们想想,这些与会的弟子肯定非常恳切地顶礼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皆大欢喜,各自离开,依教奉行去了。
你看这个《西方确指》整个的缘起非常奇特,代表着佛菩萨二六时中都在观照着我们,只要我们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佛菩萨就不失时机地用种种方式、种种身份来加以救度,这真是“如母忆子”。我们看这个《西方确指》要把自己摆进去,就好像觉明妙行菩萨为我们作开示似的,我们一定能够在这八个人里面找到一个跟我们根机类别相类似的,他就是对我们作开示的。当时与会大众是那么恋恋不舍,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个样子呢?那依依不舍最后要怎么表达呢?怎么表达无尽的这种感恩呢?最后还是至诚作礼、顶戴奉行,就是最好的报恩。如果能够按照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所开示的方法认真地做,那么觉明妙行菩萨在极乐世界常寂光土就含笑地加被我们,觉明妙行菩萨与我们与会的每一个净业同仁也都是相逐不舍。以后等我们能够依教奉行,也得以上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别忘了给觉明妙行菩萨去顶礼感恩。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