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第8集

2022-01-06 大安法师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三十五页,请看第四十六段:【菩萨示陈大心曰:“尔道念增矣,世念亦不减。凡世间一切人我相、名利相、瞋喜相等,不但在身上行出来,始为牵连尘网,但心上略带些子,即属障道因缘,尔须要明白。尔但身礼阿弥陀,口诵阿弥陀,心念阿弥陀,不涉分毫别想,便得洗涤干净,打破尘网,生极乐国,尔须要明白。”】身口意业系弥陀。

  这是觉明妙行菩萨给陈大心居士的一段开示,我们要注意了,这八个人实际上是八种不同根机众生,也是我们一切净业修行人的代表,所以对陈大心的开示,实际上也就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开示;陈大心身上在修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也许我们同样存在。那么这些开示,我们可以把自己放进去来看。

  菩萨对陈大心说:你自修行以来这个道念是增加了不少,道念这个“道”就是佛道——出离道——清净道,具体到净土法门,就是阿弥陀佛名号的念头增加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增加了;“但是同时世间的念头也不减。”也没有减少多少,这就是道念和世念齐头并进。世间的念头是什么呢?就是这些功名利禄、五欲六尘、恩恩怨怨、人我是非、这些都是世间的念头,也并没有减少多少,这也许就是我们念佛人的普遍心态:贪、瞋、痴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明辨清楚,我们都有我执,有我执呢,就有我见,有身见,顺着我们来的就高兴,不顺着我们来的——逆缘,就瞋恨,有一种人我是非的强烈的心,这就是“人我相”众生这个普遍的毛病。“名利相”,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天下熙熙,唯有“名利”二字概述。一切众生行为造作,无非是名和利来推动的,这些常常表达在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瞋喜相”,瞋就是一种情绪,常常有怨恨的心:或者碰到高兴的得利益的就是喜悦的心,喜形于色或者怒容满面。这些都是当下境界一现前,他马上作出的反映,这就是唯识学说的率尔心,马上现前的,就是对逆境顺境的一种情绪上的反应。

  那么这些,作为一个修行来说如果在我们的身业上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被五欲六尘的网给它牵连住了,打不开了。不仅在身业上表现出来,你就在心理念头上略微带了一些人我的念头、名利的念头、瞋喜的念头,这都属于障道的因缘。修行最本源的还要在念头上把这些人我、名利、瞋喜清除掉;这样,我们本有的法道才会现前。所以菩萨开示:你必须要明白这一点“尔须要明白”,做功夫要在心行上去检点。怎样去对治这些人我相、名利相、瞋喜相呢?那下面开出的药方就是:你只要做到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口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意业来思惟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愿、光明、功德。这就是身、口、意三业都完全以阿弥陀佛的名号、相好、光明、愿力作为所缘之境。在这过程当中不涉及到一分一毫其他的想法、念头,这样,就以执持名号来洗涤我们的内心“洗濯垢污,显明清白”,所以这佛号如清水珠就能使我们浊染的心慢慢地澄清。如果这样久久用功,就能打破三界五欲六尘的罗网,直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里菩萨又特别强调:“尔须要明白”这个道理,两重地来强调。

  那么这段开示实际上我们可以思惟到:《观经》里面讲到圆发三心即得往生,第一就谈至诚心的问题,这段开示实际上就是对至诚心具体内涵的诠释。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对这个至诚心也是从这个角度加以阐发的。什么叫至诚心?至诚心就是真实心。它所阐明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众生身、口、意三业,他所修的信解和行持必须是从真实心里面做出来的。他的信解是内心深处有这种相信、有这种理解;他的行持也是真实心里面行出来的;这样,他的内外就一致。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表面上好像很相信,很精进,实际上里面是虚假的。所以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表现得你很善良、很有贤德、很精进修行的样子。但是内心却是虚假的、不相应的,充满着贪瞋的烦恼,充满着邪伪之心,举心动念都是骗人的,作秀的,摆架子的,奸诈百端。那个内心充满着恶念,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像蛇蝎一样的具有毒素。如果这样的存心,你就虽然身、口、意三业也在修行,但你的心不相应,这个善就叫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行,就不叫真实的净业。如果以这样虚假的心来修行,纵然是如救头燃地修行,也称为杂毒之善。你用这个掺杂着毒素的行,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以的,不能成就的。

  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真实心所结晶出来的,阿弥陀佛名号所内具的佛的功德是他在无央数劫行菩萨大行的过程当中乃至一念、一刹那,法藏菩萨三业所修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做出来的。所以名号功德的内涵、它的施设、它的手段、它的目的,全都贯穿着真实的特点。我们想念佛往生主要看能不能感应道交,那所感的全体是真实的,我们所应的是真实的,我们能感的也一定也要真实:只有真实跟真实才能沟通,你虚假跟真实就沟通不了。所以这个净土法门特别把至诚心放在首位,包括印光大师不断地讲践修净土法门没有什么其他的诀窍,唯一的诀窍就是诚和恭敬,“诚敬”两个字。只要有诚敬心,你才跟弥陀的名号、功德、愿力、净土能够相应。如果是虚假的,就一点都不相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修行当中,就要持戒。止一切恶,修一切善,也都要在真实心里面做出来,不管是在公众场合还是在自己寮房面对自己的时候都要真实。不能当着大众的面有别人在场的时候,表现得好像真实的样子,自己一个人就肆无忌惮。有至诚心他能做到慎独,他才能做到自律;这慎独、自律也是建立在因果法则的基础上。我们单独自处的时候,我们举心动念,我们与俱生神都会知道,天龙八部都会知道,佛菩萨六种神通具足,也会了了明白;所以不能自欺,一定要真实。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十声都能往生,但是它的前提要有至诚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用虚假的心去念,别说十声,你就念一千万、几个亿也往生不了;因为虚假的心跟真实的心不相应。那这一点实际上对末法众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很难的,现在我们在这样的社会大染缸里面被染得习气很重,多少人都在说假话,都在做假的一套东西。他在这里自己熏习惯了,也就情不自禁地会说假话,做表面文章;在修行上他也会有这样的习气,只要一有这样的习气,就很难成功。什么事情都好骗,临终的时候你的功夫怎么样,能不能跟佛相应,这是一点都掺不得假的。天下什么事都可以作秀,唯有这个修行——能不能了生死,是不是真实这桩事情,是作不了秀的,是掺不得一点假的。所以这个习气都要在念头当中除掉,要了解这个问题,明白我们要至诚心的身、口、意三业系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和功德。

  好,下面请看第四十七段:【或问终身。菩萨曰:“汝问终身耶?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法。为因菩萨历劫修行,不曾学得这事。然汝亦太愚痴,终身便不过如此,问他何益?汝何不问头儿白了,面儿皱了,身子软了,无常将次到了,阎罗大王面前,如何抵对他一言半句,免得被披枷带锁去。这事汝何不问问?”】宜问脱轮回之法。你应该要问一个大的问题:怎么了脱轮回之苦——这个方法。这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当时有人在临坛,他问菩萨,问什么呢?问终身,终身就是问自己的命运:我的命怎么样呀,有不有财呀,活多长寿命啦,等等这些,问这个,这叫祸福吉凶。

  觉明菩萨针对这个人来说:你要问终身的命运吗?我这里可没有断终身的法。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无量劫修行不曾学到这件事情,意思就是说,自利利他的菩萨道,是要解决人生当中最终极的问题:了脱生死轮回之苦,成就自性本具的佛性,这才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大事。现在一般的人,由于这种世间的心很重,看不破世间命运的好坏都是梦幻泡影,这就是愚痴,所以他就必然就喜欢问这些命运的情况。所以你看佛门里面——寺院为什么抽签算卦那么多人非常热衷,是最跑火的地方。那有的寺院呢也用这个来谋取寺院的利益,甚至还故意串通,现在有些地方的旅游团队跟这些所谓的旅游寺院就搞成了一个商业链。商业链呢,就是带了一个旅游团队来故意到一个寺院,有一个大师在那儿,或者上师,这个上师就在那里给他算一算,弄一弄,说说他的终身命运。说完了之后,旁边的那个导游就说:哎呀,说得很好呀,大师今天说的,你们也做点功德吧!人家不好意思就做功德了。或者几百块,甚至几千块,甚至他们串起来:实际这个所谓的大师他也并没有宿命通什么,也算不准。

  那个导游呢,就会把这些游客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身体情况,先提前告诉这个所谓的大师。“大师”了解这个信息,跟那些人讲,讲来讲去还讲得是那么回事,好像是真的似的,搞得人家就更相信,都掏钱,现在把这个都搞成一个商业链了。这个事情搞了这么多年,但还是生意很跑火,这就是由于一般的人都很愚痴,他喜欢问这些东西。实际上在佛法——正法里面,算卦呀,算命啦,抽签啦,这些都属于邪命了,五种邪命之一,是不许可的,是犯戒的行为,不能用这个去谋财的。

  所以你看觉明妙行菩萨在这里,就很直接了当说:你问这个东西是太愚痴了,终身也不过如此嘛!你问它有什么利益呢?你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最终临死你一点都带不走。再加上人的一生的命运,确实是有命运,这就好像看电影一样的一幕一幕下去,既然它会这么演过来,你提前知道它的结局又有什么意思呢?你就顺着它的过嘛!但是你要关心最应该关心的问题。菩萨说:你为什么不问问你的头发快白了,脸面上的皱纹多了,身子骨也软了,死亡——无常很快就要到了。你就到阎罗大王面前接受阎罗王的审判,阎罗王旁边有一个业镜,那个业镜一照,你一生行为造作,善恶业,乃至举心动念,都在业镜里面照得一清二楚。这时候面对你一生的行为,你造业这么多,阎罗王就得把桌子一拍:你为什么这样,你为什么那样,你怎么辩解?怎么用一言半语来辩解?在这样的恶业面前,你怎么避免下地狱遭受苦刑那种披枷带锁的结局?菩萨讲这个是非常严峻的。你不问问:你身上恶业这么多,即将要到地狱里面去,你怎么避免下地狱的果报?你不问问这个,你问你能活多长寿命,有多少钱,“我一年一年的八字流年怎么排”,你问这些干嘛!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去问问?

  这就向我们点示,我们生命当中的终极关怀直指生命的大事:了生脱死——轮回之大事。不要在那些人天福报,这些小枝节上去浪费自己的光阴;因为那些都是不真实的,都是一个接一个梦,梦幻泡影的事情;好也罢,坏也罢,都是假的。为什么不关心真实的事情?那这里跟前面一起来看,这个菩萨处处指点要把道念升起来。道念升起来,他马上行为就不一样了,就不再像原来因循苟且去过日子了,就得要奋发起来,在道业上专注他余下的生命了。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闲”。说杭州有一个中年人,他脸上长了一点麻子,姓鲁,大家就叫他鲁麻子。可能青年、中年都忙于事业;等到中年一天,他把子女都集中起来了,说:我现在世间的事情都做完了,这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娶亲结婚了、这些事情都完成了,你们也都可以自立了,那我现在要求闲“吾将求闲”。他怎么求闲呢?他有一个特别的做法,叫子女把棺材打好,把这个丧事,就是死亡的丧事,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准备好,就在那一天出殡,让子女都披麻带孝引着这棺材,自己在后面坐着轿子:就是让子女做一个把自己送殡的场面。他在西湖做了一个别墅,然后他全家人把他棺材送过去,他把棺材放在别墅的庭院中间。就跟子女说:好,就算你们出殡把我送到这里了,你们都回家了,我再也不回家了,你们也不要过来了,就当我死了,在门口写了四个字:今日方闲。带着棺材在那里开始修行,一辈子再也不回家,不到城里去。这就是他生死心切,真的要办成这个事情就得要动真格的,要在心理上跟家人、跟亲属都划清:今日方闲,我再也不管世间任何事情了,就是修行。

  由这件事情,莲池大师非常感慨,发了一个议论,他主要是对出家人发的“出家者,本闲也”,本来是很闲旷的。但是看看呢,反而出了家还么劳形苦志,还这样奔走名利——每天忙得不得了,每天忙于名利而不知道休息:你对比一下,人家一个居士,中年人,都“今日方闲”。你一个出家人天天去忙于名利,还忙得团团转,那你可能在你的寮房要写四个字:今日方忙。那不是今日方闲了,今日方忙,忙忙叨叨。这些都要我们引起警觉,我们一定时时关心生死之大事,世间的名闻利养的心要把它放下。虽然有些弘法度生的事情,也不要执著,随分随缘地去做,还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净业能否往生之大事。身、口、意三业都要念兹在兹;这个大事,在我们内心把世间的念头要逐步地洗涤干净。这样才能冲破三界六道长久轮回的铁网,蒙佛慈力加持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最要明白,最要办的一件大事。好,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三十六页,第四十八段:【僧法缘将结期礼《弥陀忏》,先来示求。菩萨曰:“《弥陀忏》是近代慈云忏主所集,亦具事、理一心。事一心,专于一事。若四相不生,湛若虚空,名理一心,此一心难到。外则勤修忏法,以除夙障,内则依理修观,驯致一心。既得一心,何患不能入道?汝今在期,莫管为自己、为施主,亦莫管长久不长久,只要扫除习气,打荡身心,不成三昧,誓不休息便了。又汝在彼虽然次第,但不是个修行地面。若真正要修行,将万缘放下,一钵依于十方,一身依于大地,真真切切,求度生死,乃为正修行法。若区区三载忏期,又夹杂世故,而欲成净业、出生死,譬如吸风吞雾而求饱足,世上必无之事。汝莫作此大愚痴想,以至冻馁而死也。”】万缘放下,求度生死。

  这一段开示也是结合一个比丘:法源,他修弥陀忏。在这个忏期里面应该怎么修行,有些什么心态,作一种比较具体的修行方法的开示。法源比丘准备结期礼弥陀忏,这个“结期”就是克期取证了。在净土法门当中,结期一般有七七四十九天、或者十天、或者七日七夜,这都属于结期的期限。他在这个结期期间准备做一个什么修行呢?准备来礼弥陀忏。这个弥陀忏又叫净土忏,是宋代慈云遵式忏主所撰辑的,在我们《净土十要》里面也被澫益大师选进了《十要》,全称叫《往生净土忏愿仪》,一般就称为净土忏,或者叫弥陀忏。

  这个法源比丘想结期礼净土忏,首先就来求请菩萨开示:怎么来做这么一个忏法?觉明妙行菩萨就说:这个弥陀忏是近代慈云忏主所集,由于菩萨在做开示的时候是在明末,那么“近代”也就是指宋代。慈云遵式忏主大家应该要有所了解,他是浙江台州宁海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祖师大德。他这个出身就来历不凡:他的母亲做梦,梦中咽下一颗明珠而生下了遵式尊者。以后出家开始学戒律,以后专攻天台教法。跟净土法门很有因缘,他常常行般舟三昧。在行般舟三昧的时候累得吐血,两脚皮肤都裂开了,在这样的一个非常辛苦的时候,他并没有退转。宁死不退,发了这个誓死的大愿,最后就感得观音菩萨垂手指他的口,引出了几条虫。菩萨佛端又出甘露灌入他的口中,遵式大师就觉得身心清凉,身心上的病苦顿然消失。这样的般舟三昧出来之后,他的头顶都高出了一寸左右,声音都有变化,声如洪钟,辩才无碍,是这样一个修行——有感应,这样的一个大德。以后感得朝中大臣的护法,当时地方官有个叫钦若的,就把他的德行向皇帝作了奏请,皇帝就赐号叫他“慈云”,这个是皇帝的赐号:慈云遵式。那么西湖作为放生池,也是慈云遵式大师的功劳,他想到天台的智者大师凿沿海地区那么多放生的地方,他也请钦若向朝廷祈请把西湖作为放生池。所以从宋代以来,这个西湖历来都是放生池,是来自于慈云遵式。

  这个弥陀忏是慈云大师结集净土宗的经论,结合天台的圆融三观,一心三观的理念,以净土为指归来建立的一个忏法。其目的就是消业障,破无明,忏除五逆十恶的重罪,现前成就念佛三昧,临终感通佛菩萨授手接引,得不退转。如果有这样的目的,慈云尊者说:你就应当修行这个忏法。这个忏法由净土经论所建立的,他建立了十科,大家可以看看十科,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首先要“严净道场”,要选一个好的处所,地面的泥土各方面都得要很干净,要结界,要香、花、幢、幡来装饰。第二呢,就是“明方便法”,因为这个忏法它不是一个人行的,而是要几个人,大概不超过——十人之内为人数最佳。在进入这样一个忏法的道场之前,你可以在其他地方身心先做些预热活动,就是身心要放下,对粗重的欲望要呵斥,对所忏的忏仪文句要熟悉,有些要背诵下来:这就是明方便法。

  那么第三就是阐明正修之意,你在这里还是要奉行像天亲菩萨那个五念行法,尤其注重发菩提心:这是正修之意。第四是“烧香散花”,对这个道场、佛菩萨你得要表明你的恭敬心——烧香散花。烧香散花之后,第五就是“礼请法”,就是一心奉请佛菩萨来光临这个忏法的道场,像世自王如来呀,法藏菩萨以前的五十三尊古佛呀,释迦牟尼佛呀,法藏菩萨呀,等等这些,包括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就是礼请跟净土法门相关的这些佛菩萨过来。礼请过来之后,第六就是赞叹!赞叹这些佛菩萨的身、口、意三业,以及自行化他的功德。第七就是“礼佛法”,就开始顶礼所请过来的佛陀,要口唯心念“是我的大慈悲父”就在我的面前,要至诚顶礼。

  第八呢,就是“忏愿法”,是这里面的核心内容,就是忏悔自己多生多劫身、口、意三业。“忏悔法”之后,要劝请诸佛菩萨转法轮,随喜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最后是回向这些忏愿的功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做完这个就开始“旋绕诵经法”,旋绕诵经法就是你绕三圈: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本尊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这样念,多念这些,旋转地念。

  好,念完这些——经行之后,最后一项就是“坐禅法”,这时候你就在禅凳上好好地面西而坐——坐禅。这里谈到两种坐法:第一种是普观想,按照《观经》的那种方法,观想自己坐在莲华上,作莲华开想,作莲华合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照注身上之想,这是普观想。再第二个,就是观想阿弥陀佛坐在莲华上,主要系心观想阿弥陀佛的白毫相、白毫光:这样的一个坐禅法。这种内容就是慈云遵式忏主所集,它里面具足事一心和理一心。“事一心”就是专于一事,怎么叫“专于一事”呢?当你礼佛的时候,就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也不念其他的,就专门礼佛。你礼世自在王佛的时候心唯口言,就是“一心顶礼世自在王如来”,前面还得观想:自己的身像一颗摩尼珠,世自在王佛也像一颗摩尼珠,交光互映。我在佛心拜佛,佛在我心中接受我的礼拜:也可以做这种观想。你在礼佛的时候,就专门做礼佛的事情;你在诵经的时候,专门诵经;行道——称念佛号,就专门称念佛号:这叫事一心。那么“理一心”呢?就是你在做这些行住坐卧佛事的时候,虽然在行住坐卧、礼佛、坐禅等等,你要用“一心三观”,观想它当下的空性、无性。那么真观就是:观一尘、一华、一色,无非就是缘起性空——真如理体,这理体不生不灭,是法界一相;一相是无相,无相是平等相。这样就如法界所系缘,观照,这就是“四相不生,湛若虚空”,这就是“理一心”。

  这个忏法是让做这个忏法的人要得到事、理一心。但是这个理一心是很难一下子获得的,所以就要借助方便修行方法。外面就是身、口、意要勤修这样的忏悔之法:前面讲的供养啊,礼请啦,赞叹啦,忏悔呀,随喜呀这些,就“外则勤修忏法”,以除多生多劫的业障。为什么我们要修这个忏法?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像普贤菩萨在《十在愿王》所说,一个菩萨要观照:自己无量劫以来由贪瞋痴鼓动身、口、意三业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如果这些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容纳不了。所以我们是这么多业障的一个生死凡夫,就因为业障太重我们自性的——如来的性德智慧不能现前,所以就要以这个忏法仰靠佛菩萨的加被之力,来除去我们多生多劫的业障,这是“外则勤修忏法”。“内则依理修观”,依照教理来修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然后使我们当下这一念,像心猿意马的狂心渐渐地能够平静下来,能够与佛的智慧相应,能够得到事一心乃至理一心。如果得到事、理一心,我们就能够入道,入到平等道、清净道——实相道。这是觉明妙行菩萨把修弥陀忏的一些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向法源比丘作了一个介绍。同时开示他:你现在什么心态呢?就是你在这个修忏法的期间,不要去管是为自己修行还是为施主修行,也不管时间是久长还是不久长,这些外面不相干的事情你要去动念头。你当下要观注自己的身心,念头里面有无量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抓住现前一念,扫除烦恼、习气,把身心上的那种滞碍荡开。并且要发一个大的誓愿:如果不能成就三昧,这个正定正受的话,就“誓不休息便了”——就是不睡觉。

  你看古人这几句很平常的话,但要多么大的气概才能做得到啊!实际上这也就是觉明妙行菩萨的经验之谈。他在晋明帝那一世做一个贫子身,贫穷的人,感觉人生太苦,一定要求解脱。闻到念佛法门,他就开始七日七夜念佛;这个七日七夜念佛,他真的就是誓成念佛三昧,是不休息的。他是发誓不休息,一定要成就念佛三昧,终于见到了阿弥陀佛。他在晋明帝时候得念佛三昧,在七十五岁的时候就成就往生。往生西方净土之后,又不断地来到这个世间以种种身份来传播净土法门。所以你要得到念佛三昧,没有誓不休息的这种气概,那是得不到的。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一昏沉就控制不了,想一想:拉倒吧,正好昏沉还能够睡一觉,睡得很美,他是这要的。你看我们这个昼夜念佛里面,到晚上基本上就会缩水很多人,他们都到哪去了?都跑去睡觉了。还有很多十天百万佛号闭关,虽然有不少精进的,但我们知道也有不少是懈怠的。他发表体会的时候不好说,最后跟别人说,“你十天怎么样?”他说:我十天很有收获,睡得很好,胖了好几斤。你看看,关房里面:那当然,无忧无虑,给你送饭去,你又睡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大家都管不了你。但是你想得法的利益,这种自欺人的行为那是不可能的。

  觉明妙行菩萨再说:你现在虽然在你原来的道场过得很舒服,也很有规模,但它并不是一个修行的地面。这里面觉明妙行菩萨都是看得很清楚,天眼圆明了;确实就像我们现在有些道场可能它的硬件设备都很好,等等,但是它没有氛围,它没有修道人的这种精神气概,它没有道场天龙护法的加持力,所以它就不是修行的地面。就告诉他:你不一定要依着那个地方,既然不是修行的地面,你一定要有一种气概,你就真正把修行落实在你的心地当中,万缘放下。怎么“万缘放下”?不要考虑衣食的问题“一钵依于十方”,“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啊!你不要一个真修行人还想到:哎呀,我这个饭谁来给我提供啊?你就做好饿死的准备。但是你真正修行就会感得护法,所以你不要去考虑这个饮食的问题,也不要考虑你在哪儿住的问题。

  佛陀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示现一个很好的榜样: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就在树下打坐。你说,当一个修行在树下打坐,以天地作为他的房庐的话,他这种清净解脱到什么程度!一生身体依于大地,就是把这个生存的这个资生用具等等,全都放下,这样“真真切切求度生死”。万缘放下,这么精苦修行为什么?就是要度脱轮回生死之大苦,不是求人天福报的。一个修行人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去谈什么呢?只有了生脱死,圆证自性本具的佛性,这才是正修行之法。我们会听到那些“人间佛教”、“人间净土”讲得冠冕堂皇,但是整个的就指向人间,没有指向出世间的超越意向,这里面是会有问题的。

  菩萨进一步开示,你有这样的一个求度生死的心态是要大丈夫气概,这叫“死期败烈”。你闭关就做好把生命作为赌注的程度,不成功便成仁:轻身似尘,重法如山,把这个身体看做是尘埃一样的,这样的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修行,你才能有几分相应。确实,你要做一个大的修行,开始都要发大的誓愿的;发大的誓愿就是拿生命做为对决的一个条件。这么一个艰苦的修行,我就粉身碎骨都不能退转,把生命作为赌注;这样在关键时刻你才能顶得住,你才能冲得上去,你才能度过种种的障难。如果你这种刚勇的精神一下出不来,那这个烦恼习气完全把我们控制住了,你根本就没办法冲破它。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只是说用了三年来做这个忏法,但是对整个的生命来说,也是短暂的,区区三年的忏期,你这里面又夹杂着一些事故的东西。如果这样你想成就往生的净业,想了生脱死,这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就好像你现在很饥饿,怎么求饱呢?你就“吸风吞雾”来求饮食上的饱足,世间上绝对没有这件事情的。

  所以觉明菩萨就告诉法源比丘:你千万不要做这个大愚痴之想。你想吸风吞雾来求饱,其结果一定是冻馁而死;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这些办道还是跟前面讲的一样,一定要真诚心,非常实在,说得了一丈,不如行得了一寸,都要踏踏实实地把它展示出来的,不是在这里投机取巧、排场作秀所能解决问题的。所以通过这一段你看到,当我们夹杂着世故,泛泛悠悠,不能万缘放下,这些都是我们的业障,都是我们要忏悔的范围之内。在五浊恶世,真的我们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造下无量无边的恶业。所以这段开示也告诉我们,我们有时候也可以修一下慈云忏主的净土忏,借助“外则勤修忏法”消除或多或少的业障,然后精勤念佛。这个佛号实际上里面也有忏除罪业的很大的功能作用,至心称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这些告诉我们一定要在心性上真修实干,不要去摆架子,不要作秀;只有真诚,只有老实,才能得到法上的利益。这就是“万缘放下,求度生死”,这段开示给我们传达的慈悲的信息。好,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三十六页,第四十九段:【王师初下三吴,湖寇突发,阖城奔窜。久之事定,稍稍复集。菩萨曰:“后六月十三之变,得无惊恐耶?汝等当知,此皆无始劫来,不能修善,广造恶业,所以生生世世,不离此祸。如梁武帝时,八人以兵乱各散。今日又遭兵变,逃窜无地。可见众生不能超三有、获无生,毕竟因缘业报,分寸难免。汝等幸而不死,亦大险矣。三世业果,可惊可怖。汝等尚不一心办道,早出苦轮,隔世他生,正未了在。奈何奈何!”】三世业果甚可惊怖。

  这一段是记述:就在二十四会的其中一段时间,整个社会格局、政局有重大的变化;因为这是在明末清初,也就是改朝换代的时代。明王朝在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攻击之下,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自缢;清兵就在吴三桂的引领之下举兵攻占北京。本来吴三桂是想借清军的一个机会来报复一下李自成,请知道把清兵请进来之后,就不可收拾了,清兵就趁势夺取了政权。“王师”,就是指清朝满族的八旗兵,他们就趁势攻占整个中国,明王朝灭亡。“王师初下三吴”,“三吴”是古地理里面的名称。在古代这个三吴的地理概念,按《水经注》记载是在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但这个古时候的地名换到现在,在宋代税安礼在《历代地理指掌图》里面,指称“三吴”就是现在的苏州、常州和湖州——称为三吴地带;清兵就初步占领了江浙一带了。

  那么整个社会政局的变动、改朝换代,也必然有明朝的一些人不甘心,就得要抗击;再加上各地的土匪、土贼也趁虚起来:所以战乱不已,就碰到这么一个变故。当时这八个弟子所住的地方,他们也都赶紧逃难;全城的人都去避难,逃窜到外地去。时间过了很久,这个战事才平定,他们才回到自己原来居住的城市;回来之后惊魂不定,就要跟菩萨临坛求开示。这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觉明妙行菩萨告诉这些弟子,说:你们最近在六月十三日的这种时局的变动——战事,是不是很恐惧?知道他们很恐惧,每个众生都有贪生怕死的生命本能了,都要逃命了——惊恐不已。菩萨说:你们应当知道,这就是无数劫以来由于自己不能修善业,广造了诸多的恶业,所以生生世世就不会离开这个战乱的灾祸。大家注意在所有的恶业当中,碰到战乱的灾祸——刀兵劫,一般都是我们的杀业重。现在众生每天要吃活的,捕杀种种动物,甚至人与人之间都嫉妒的要派职业杀手干掉对方这样的恶心和恶行,就会感得这些多生多劫以来被杀的人来报复;所以冤冤相报,杀业不能终止。

  那么这桩事情不仅在明末清初,觉明妙行菩萨追溯:在梁武帝的时候——梁武帝是南北朝。北朝这个十六国,南朝经过东晋到宋、梁、齐、陈,这些也都是战乱不已的。就在那个时候也是由于战争的因素,八个人各自逃命——逃散;那大概在公元510年左右,过去了八百年的光景;今日又遭到这样一个战乱的灾祸,没有地方可以逃窜。可见众生如果不能超越三界的轮回,获得无生法忍;那么多生多劫所造的杀业、恶业、这样的因,一定会遇到外面的缘,因缘和合,原来的恶业一定会有报应——果报,这就称为“因缘业报”。你杀人一命,一定要偿一命;吃人家半斤,就一定要还八两的;这个分寸是不爽的,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一切众生遇到兵灾、火灾、种种苦难的时候,一定要回光返照,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抱怨老天不公,这完全都是自因自果,业缘果报自然报应的法则。

  在这次战乱当中,你们八个人还是幸运,还能够大难不死,但也是险象环生,还有他的幸运,共业里面也有别业“算你们不错,还能逃命”。那个时候是在战争的时候,人的生命是不如一条狗的“宁做太平犬,不做战乱人。”那是草菅人命的,战争是人类苦难的集中表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缘业报这样的一个展示,是可惊恐、可害怕的事情。一般的众生是畏果——怕果报来了,他害怕;他不畏因;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样的一个惊怖的灾难场面,都是我们的恶业所致。所以要避免灾难的果报,一定要从因上下手:断除杀业,广修众善。那面对人类在三界当中这样的业缘果报,要当下观照它的苦难和不可避免性,就要“即烦恼为菩提”,要生起大的厌离之心,一定要勤修道业,信愿念佛,赶早出离三界轮回的苦难。如果你不能出离轮回,今生或者下一生,或者下多少生,这样恶业的果报都是无有穷尽的,也是丝毫不爽,一定要冤冤相报,怨憎会苦要对面的。所以菩萨用“奈何奈何”就通过这个感慨:你们早早念佛,离开三界;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是“奈何奈何”。

  觉明妙行菩萨对这八个人的开示,实际上也是对我们当头一棒,要让我们了知轮回之苦,要产生深信切愿之心。我们可不要以为:无论是战乱,还是各种灾难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是离我们很近的。但是我们常常会麻木,比如我们看到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看到那个电视场面可能有点惊心动魄。但是我们可能觉得这个事情离我们很远,好像是别人发生的事情。但是想没想到地震随时随时在我们脚下爆发啊?海啸可能就要现前。

  现在市面上正在放一部美国的大片《2012》,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在国处,在国内,都有些评论出来,虽然是一个电影,也许有虚构的色彩;但是它所展示的场面却让那么多的人关注,甚至感觉到真实的可怖。甚至有人看了电影之后,就在琢磨着:我这两三年怎么度过,我的钱怎么花完,我怎么怎么样……。为什么?它展示的太真实了,它根据古老的玛雅预言,说2012年七个行星排在一个线上,然后再根据整个的世界地质情况,那整个的是一个全球性的灾难。伴随着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等这个灾难是全面来的,那是“逃窜无地”。但是那些政要、精英们也想出一个办法——要造诺亚方舟,造了四艘诺亚方舟,抵挡这样的海啸、地震、火山,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诺亚方舟除了那些精英人士之外,也确实带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什么都带上了;但是他的诺亚方舟也只四艘,一艘只能运载十万人,地球四十万人可能作为未来人类的种子重新开始另一期,叫冰河期文明——的开源。它这个电影放了之后,让人觉得很真实,所以大家感觉害怕。

  这一点实际上在我们佛法来看,未来的人类到刀兵劫的时候,他整个文明社会毁掉了。以后有小三灾,有大三灾,无论是水灾、风灾、火灾,直到三禅天全都淹没。面对这样的一个灾难的时候,我们还不要赶紧一心办道吗?现在社会上的人有些看了《蜗居》那个电影觉得很麻烦,房子很难办得到,心里很焦急;说等到看《2012》的时候,心里淡定了,不买房子了,反正都要塌掉了;但那是消极的方法。面对未来即将产生的苦难,我们要怎么办?首先是我们要在现世采取积极的行动:用我们的善业来推迟灾难的发生,或者减缓灾难的程度,这是我们在现世积极有为的作为;然后在出世间我们一定要信愿称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究竟的了脱;这是我们面对灾难的一个积极的态度、智慧的选择。同时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你只要不出轮回就有这个灾难、那个灾难它是必然的。我们人类从诞生开始就伴随着苦难,无论是人类种族的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历史、还是我们个体几十年的生命,都是以苦难作为它的基调来展开的。真的要离苦得乐,还就要仰靠阿弥陀佛给我们传递的大愿船;坐世间的诺亚方舟还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登上了阿弥陀佛大愿船才能究竟解决问题。

  好,请看下面第五十段:【菩萨示沈元辉曰:“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紧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功成,方不错却。”当授汝一偈,依而行之:“阿弥陀一句,万法总持。声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最忌是夹杂。

  这段开示很重要,修行净土法门最忌讳的是什么?是夹杂。这是觉明妙行菩萨对沈元辉居士的一段开示。这段开示是这样表述,表述得很明白,确实把我们这个世间修净土法门的一个最重要的毛病点示出来了: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净土法门它强调的是专修,是一门深入,是一向专念。跟这个专修、一向专念相对立的就是杂修、夹杂。那么这个夹杂是来自于我们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的心理状态,因为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我们的心是夹杂的,所以表现出来:对法门的选择、修持的过程,他也是充满着夹杂的特点。而且他认为夹杂放心,夹杂安全,夹杂保险;不夹杂,光念一句佛号,他怀疑还不够。

  那进一步说,什么叫夹杂?这里提出了六个内容:夹杂,第一是“又讽经”,这部经也好,那部经也好,一天到晚想到读诵经典。第二,“又持咒”,听说这个咒有多大的功德,那个咒又很殊胜,一天到晚想到持咒。甚至还有观点说持咒功德很大——消业障,先持咒消完业障再念佛才好;他就把佛号放下来去持咒。第三,“又做会”,就赶种种的法会经忏佛事、开光、升座、种种很热闹的法会,他以为就是不得了的殊胜,不远千里都得去赶那个法会。第四,“又好说些没紧要的禅”,就是喜欢谈些禅宗的机锋转语,玄妙的话。第五,又喜欢“谈些吉凶祸福”,人生的命运。什么时候转运,什么时候有灾祸,怎么消这个灾祸,喜欢谈这些。第六,又喜欢谈那些“见神见鬼的话”,又有一个护法神附到我身上去了,哎呀,现在我什么什么事情都有问的人了;或者又见到了什么这个境界、那个境界了,那么这些都是夹杂的范围。

  你既然这么夹杂,你的心就不专一。本来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要系缘佛号、系缘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现在你是又持咒,又赶法会,又说些禅宗的机锋转语——谈玄说妙,又对吉凶祸福这些东西又感兴趣,那你心就更乱了。“心不专一”,你想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就难了。为什么?你心不专一,不能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说明信愿是有折扣的,这样你就很难感通弥陀的愿力;感通不了,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凭你做这些夹杂的功夫回向往生,都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你一生修行之大事吗?也就是说你解决不了轮回的问题。那今生解决不了轮回问题,一错就百错:一失人身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那就不知道哪个时节又能够出头做人?那叫“苦哉苦哉”。所以菩萨开示——对沈元辉居士说:以上所说的那些都是夹杂的内容,你如今一概不要去做。只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就紧紧地抱持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放,专门念佛。念佛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特别谈到“期生极乐”,就是只唯一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说:念一句阿弥陀佛让我开悟、念阿弥陀佛让我得神通、念阿弥陀佛让我下一辈子童真出家,都不是这些。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就是指向往生,这才是跟名号功德、名号愿力相应的一种愿。那么这样念佛时间久了,功夫自然成熟,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能够前来接引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你今生信愿称名,紧紧地抓住阿弥陀佛不放,虽然你身体还没往生,你的心早已过去了,已是“极乐之嘉宾”了,这才不会辜负这一生修行的事业。

  那么最后觉明妙行菩萨就给沈元辉居士一个偈颂,要他依这个偈颂的内涵来修行。这个偈颂很好,大家要去把它读熟: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声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好,这六句话。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万法之总持,大家看看这句话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赞叹!万法——所有世间的善法和出世间的善法都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里面,所以阿弥陀佛名号是大总持法门。为什么是总持法门?这里从阿弥陀佛发愿的功德可以证明,以及还有《无量寿经》、还有《法灭尽经》特意强调的一点是:末法的最后,所有的佛法都灭掉了,独留这部《无量寿经》住持、留在这个世间一百年,对苦难众生作最后的救度。那么这段经文是寓意深刻,就是在末法苦难的众生、罪恶的众生难度的时候,所有的法门都产生不了效果,唯有这句阿弥陀佛才能起死回生这种妙法才产生作用。所以这句阿弥陀佛就总持末法的最后,所有的正法——佛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全部都灭掉的时候,那么最后有一个方法就是“以总持持余尊法”,就是以一个总持的法来把所有的佛法浓缩、凝聚在里面。

  那么通过这样情况来看,所有的大小乘经典全都灭掉了,但这句阿弥陀佛还存在。只要阿弥陀佛这个名号还存在,众生还能够相信,虽然佛法已灭,但实际上并没有灭。为什么?是以阿弥陀佛这一法把所有的法都保存下来了,让它流转无尽,救度众生的佛事没有终止,这就是总持的根本内容。所以也就知道无论是《无量寿经》、还是《阿弥陀经》,净土经典所阐释的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相传的慧命,是九法界众生出世的本源。所以只要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存在,也就是佛法在大乘圆顿的佛法、普度九法界众生的法,以及十方诸佛的大慈悲、大智慧还没有消失,就是大夜方沉还能作一盏智慧的明灯。众生烦恼波翻浪卷,这个法门——阿弥陀佛名号还能做中流砥柱。可见这句阿弥陀佛名号跟末法的罪恶众生偏有因缘,跟娑婆世界众生偏有因缘。要在这里理解这个“万法之部持”的涵义。

  好,那么这句名号是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诚的心念出来,心和音声要相依。这是我们不断要说的,我们每天念佛,你念出去的这句声音要念清楚,听清楚。(这)跟我们的念头是挂上关系的,你把握不住了,听不清楚了,这就不相依;相依就是你能够念清楚、听清楚,声音的当下,你的心也在当下,这叫“念兹”。“兹”就是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的心也就在当下,就在阿弥陀佛名号里面,阿弥陀佛名号有我们心性的贯注“念兹复在兹”。你这样至诚的去念,我们以信愿持名做能感之机,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作所应之缘,这样就能够感应。感应是从众生跟佛两个方面来谈的,有感才有应。如果光有感,没有弥陀的愿力——没有这个应,你再感也没有用。如果有这个应的力量,你不去感,那个应虽有,但是就这个不感的众生来看,也是等于没有。所以要感应,一定两者互动,这叫“感应道交不思议”,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境界,这种不可思议就是大不可思议了。

  当我们感应沟通之后,阿弥陀佛全体的愿力光明都能在我们的身心上体现出来,我们这一念能感的心——真诚的就能穿透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空间,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产生一朵莲华。那么当我们感应道交的时候,阿弥陀佛全体的法身、报身、应化身都在我们的身心显现,我们每一句佛号都有着阿弥陀佛一切种智的智慧显发出来。所以这里不可思议的感应,包括闻到佛香,看到佛光,等等这些,它感应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我们这边来。

  那么所有的感应景象里面其中就谈到,你当下这一念心就能表现为:在七宝池里面展开一朵你的莲华,标上你的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这就是拿着这个莲台来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既然当下我们的莲华开放在极乐世界七宝池里面,也就意味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如果我们精进不已,我们的莲华就越来越大,光明就越来越灿烂。如果我们在这里烦恼又重,马上又后悔了,又退转了,不相信了,那个莲华就会枯萎。所以那个莲华的状态,就是我们当下在这个娑婆世界心理状态的一种折射;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你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莲华都能把你的心理状态,包括修行的功夫都展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么关于这一点——专修的问题,我们历代的祖师大德都是这样给我们开示的。从善导大师强调专修:一百人专修,一百人往生;一千人专修,一千人往生;如果你是杂修的话,那一百人难得一二;一万个人难得三五;他把专修的必要性张扬到这个程度。像省庵大师、彻悟大师、莲池大师、澫益大师都是通宗通教,最后在行门当中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就像莲池大师所说: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澫益大师通宗通教,最后就是每天十万声佛号。省庵大师就是:百八轮珠六字经,消磨岁月度光阴,平生只有西归愿,肯为他缘负此心。你看,就是非常单纯,非常专一,就是拿着念珠,就是念六字洪这部大经王,用这个来消磨岁月,度过光阴;平生只有一个愿,就是回归西方极乐世界的愿。世间任何的缘、出世间任何的缘,都不会把这个心愿给转移掉。那彻悟大师也谈到什么叫执持名号:拳拳服膺之谓,就是把这个佛号牢牢在持在内心而不能暂忘,不暂忘这叫执持名号。如果稍微有一念的间断,都不叫执持;或者有一念夹杂,就是前面“又持咒,又做会……”这此夹杂,也叫非执持;一定要这句名号念念相续,无杂无间,这叫真精进。修行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就能圆成净业。这些净土宗祖师为什么成为一代祖师?都来自于不夹杂,来自于专一修行,来自于老实念佛。所以有时候我们夹杂这个、夹杂那个的时候,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水平很高,你看我能够禅净双修,我能够禅、净、密三修,我能怎么……这些都是你的烦恼,都是你的业障。实际上最高的法门就是一门深入,就是一句名号念到底,因为这是大总持的法门。你了解这是“万法之总持”,你就会认为这句阿弥陀佛足够了;你如果不能理解它是“万法之总持”,你就觉得不够。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第三十八页,请看第五十一段:【菩萨示定恺曰:“汝既遭大难,幸而得免。自今当痛思前过,断其后衍。更无躁心竞气,逞志使能,贻厥身灾。今为汝立名曰恺。恺者何?慈也,仁也。慈以立身,仁以及物。功名不足喜,失不足忧。惟务培育善心,坚固善行,以仰答四恩而已。”】培育仁慈善心。这紧接着上面一段,由于战乱的原因,八人逃难,再回来。

  觉明妙行菩萨就对定恺作了如下的开示,说:你已经回到家里,既然遭受到这样战祸的大难,大难不死那还是很侥幸的事情“幸而得免”,要痛定思痛。就应当要痛切地思惟:这是多生多劫的罪孽所致,要生起殷重的忏悔心。忏,就是对以往的罪过有一个冷峻的反省;悔,就是以后不再重复造这样的恶业;“痛思前过,断其后愆”,就是忏悔的本质内涵。这也告诉我们:我们在人生的际遇当中,遇到种种的困苦厄难,不要怨天尤人,首先要生起大惭愧心、大忏悔心,这样才是旋转恶运的一个转机。要使自己的这个心平和下来,不再有躁忘的心,不再有竞争的习气,不再在世间要逞自己的狂志,使尽自己的能力。这就表明世间法的行持为了功名利禄,一切众生都在以躁忘心来竞争,来使用他的奸谋,实际上都是在造恶业;如果再这样去做的话,就会使自己的痛苦灾难永不中断。现在给出他一个名字——一个字,立名叫“恺”——定恺。恺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慈的意思、仁的意思:仁慈。

  那么你看,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乃至其他宗教都是把仁慈、博爱作为最高的善。那么跟仁慈相反的正好就是残忍、杀生,这就是导致战争、灾难的原因。这个仁慈之心正好就是一个对治:慈就可以建立道德上的人格,慈以立身;仁——这个同体的仁爱之心,就能够爱护一切生命。有这个仁慈之心就是忠恕之道,人是贪生怕死的,一切生命都贪生怕死,就不要伤害他们;就是由于我们平时为了口腹之欲,为了一些贪欲以强凌弱的残忍性,我们多生多劫以来,从生到死杀害了很多的生命。而且杀害这些生命,我们还不了解,包括那些细小的昆虫,蜎飞蠕动之物。既然杀害了这些生命,最终我们也要受到这样的果报:被人所屠杀,战争就是这样一个全面的屠杀。

  我们看历史上那个白起,这个秦国的将军白起把赵国的军队全部都俘虏之后,一天坑了四十万的兵卒。像项羽攻破了秦二世的军队,也一天坑了二十万的生命。明末像这个张献忠在四川被称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杀起人来那是断人的手足,手和脚堆起来都像山一样高。就是这样的杀业,一个集体的屠杀,也是不是偶然现象,这就是我们多生多劫残忍地伤害众生的业报,最终要落在自己身上。所以了解这样的一个情况,对人世间的恩恩怨怨、相互残杀的过程,我们要明白:梦幻泡影。要做一个“好梦”,就得以仁慈心行善业,世间的功和名,得到也不要欣喜若狂;失去了也不要忧虑万端,这些功名利禄转头也就是空;所以要关心是培养自己当下一颗仁慈的善心。在这颗仁慈善心的导引之下,兼顾增上自己善良的行为。善良的行为就是推已及人的那种恻隐之心,以这个善行来仰答四重的恩德,四重恩:国土恩,佛恩,父母恩,师长(众生)恩,这就是在家居士的四恩。如果是出家人,变称为国王恩、父母恩、师友恩、施主恩。好,这就是面对杀劫、战乱的时候,要以仁慈善心来对治。目前,我们整个世界也是很动荡的,每个国家都在加紧军备;如果现在的战争一旦打起来,那不是谁胜谁败的问题,将是同归于尽的问题。所以这个时代更要培养仁慈的善心,以避免刀兵劫,以缔造世界和平。

  好,请看下面:【一时菩萨降临法会。士庶三十余人,未决心疑,咸来咨请。菩萨悯兹众等,虽同禀诚心,而不识修行正路。乃垂示曰:“念日之会,可谓有缘。但若尔等说佛法,非所习闻,恐难信入。不若举一世典儒书,与众等一话,或能信得一句两句。《中庸》说:‘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今日看来,‘安’与‘利’且莫说起,即‘勉强而行者’,亦不可得。即如尔等,自遇我之后,亦曾发心勉强为善。乃有一旦弃捐,或渐至懈废者。其故何在?只是将善之一字,看得太缓,谓行善无功,不如为恶之有效耳。不知为善若果无功,何以古来圣贤之徒,断不作些微小恶;善则尽力尽心,必要做到十二分满足?若果为恶有效,又何故古来仁人君子,不惟有效是求,反作无功之事?且现见为恶之人,眼前虽得便宜,到头有几个好结局、好断送、好名声、好子孙以延其世代?又如世间数岁小儿,见说个好人,便知赞美,岂不是为善有大利处?见说个恶人,便要瞋怪,岂不是为恶无大利处?此事极易晓,非是尔等不聪明,真不知得,但是不能实心向善,故一时不细察耳。所以平日间舍一钱,也要向人说一遍。有句好话,也要向人说一遍。都是从外边做手脚,全不体会大圣大贤用心切已处。觉得没滋味,便抛弃了。汝等今日若果将真真实实的心,行真真实实的事,无一毫妄想觊觎于其间,坦坦然乐天知命,守其在我。不见有终身可祈,结局可问,五行、八字之穷通可卜,吉凶得失之可得而趋避。自然无祸不消,无福不至,道与时增,德与岁积,成圣成贤无难矣。此尔将来一定的实事,所以说:‘及其成功一也。’反此,则生为无忌惮之小人,死为腐烂之草木,可不痛哉!”菩萨说是语已,默然而住。时众犹颙颙有待,更有再拜而至祷者。菩萨曰:“甚哉!尔众之愚也。闻如是言,竟不生希取之心,反顾之念。只要将胸中儿女身家之事一问而后已,苦哉苦哉!然菩萨大慈无已,当更说些古话,醒豁尔等痴梦。一者,学道之士,情不正,性则离;心不坚,德乃阙。往往慎于斯须,而变于顷刻。若是者,谓之造就无地之流,难以入道。非圣人之诲人或倦,而故绝之也。众中有识者思之。一者,天下又尽有聪明向上之士,却为自是之见所障,不成大器。盖人一自是,决不肯虚心就正有道。其平日所交所接,定是一等庸下之徒,互相称誉。凡有所为,不能面闻其过,而德业殆矣。众中有识者思之。一者,世人贪得,都务强求。不知一钱之获,尚有命焉,而况功名富贵之大,曰吾智力可求?若然,则苍苍者天,赫赫者神,将无用乎?即使强求而得,亦是命数合有,不因尔用却许多龌龊心机,天悯而与之也。然则勉强而求者,有辱无荣,有失无得。有戮身之祸,无利物之功。有损德之灾,无进善之福。天厌之,神弃之矣。众中有识者思之。一者,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犹可追报也。试思此身从何而来?何由而长?乃不能反本寻源,尽心尽力,敬事承顺。而至有结怨于父母而不顾,自利其妻子而不养,更甚至有病而不知,死而不葬,或一言亦报复如平人者,是皆禽兽所不若也。呜呼!人而禽兽不若耶?可畏哉!众中有识者思之。”】曲示儒教,醒众痴梦。就是委曲的开示儒家的教理,来觉醒大众愚痴之梦。

  这一段很长,也表明觉明妙行菩萨是精通儒、道、释三家的学问,以应与会大众的根机,从儒家的一个道理开始阐释起来,回归到佛理上。“一时”——师资道合的一时,觉明妙行菩萨又降临到法会上,当时有三十多人:有读书人,也有一般的百姓,叫做世俗三十余人。他们这些人内心还有很多怀疑不能解决,都来恭敬咨询,请求觉明妙行菩萨的开示。菩萨悲悯这些与会的大众:这些人虽然都有一颗真诚心,但是没有正知正见,不了解修行的正路。菩萨开示要观机,观察这三十多人是这样的根机,所以应这个根机就垂慈开示。这段开示很长,确实对我们现代的众生都很有启发意义。

  菩萨是这样循循善诱的:今天的法会可以说是很有缘分,但是如果跟你们大众来演说佛法,那么佛法你们平时很少听闻,很少修习,忽然听到佛法恐怕很难信入。因为佛法属于出世间法,属于不可思议的法,尤其是净土法门,你猛地让他一听,他就头都懵的——很难相信。菩萨就很慈悲,也很有智慧,说:我在这里,就想标举一则儒家的典籍来给大众商谈商谈;因为儒家的典籍在中国传统社会读书人都很熟悉的,从小启蒙的书都是四书、五经,所以这些典籍都很了解,就把这个跟大家来谈一谈,如果大家能够举一反三,或者还能够相信这里面的一句、两句。那么这个儒家典籍选的什么呢?《中庸》。

  谈起《中庸》,可能要跟大家介绍一点背景知识了,传统社会很多人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是耳熟能详。古代的知识分子科举都要考这些,或者从中挑一句话作为题目来考,所以这些都要背过的——童子功,这些书都要背得滚瓜烂熟,背下来之后受用一辈子。那《中庸》属于四书之一,它出在《礼记》。中国的《礼记》属于传统礼仪,以及孔子一些思想阐释的论文集,《中庸》属于《礼记》的第三十一篇。那么《中庸》是谁作的呢?一般我们会说《中庸》是儒家的心法,心法是孔子亲传,传给谁呢?传给曾子,曾子是以孝行著称的。孔子心法传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子思就是孔子的孙子。那么相传《中庸》就是子思从他的老师曾子那里闻到之后,再综合他祖父孔子思想作出来的;那么以后又传给孟子。一般说这咱道统: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样一个道统。

  这本书主要核心的概念就体现在它开张明义的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这些概念可能要搞清楚,不搞清楚还是觉得这很难理解。首先什么叫天命?“天”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天命”就是“天所命生人者”,有时候叫性命。性命就是他本性上的东西,我们佛教可能叫性德,本性上具有的东西,它体现在人身上就叫性命,或者叫天命。这个“性”是生命本质性的东西,“命”是人禀受这个本质性的东西的一种展示。比如谈性,性里面包括五行:金、木、水、土、火,它们都代表一种德性:木神就有仁——仁爱的精神,金神就有正义的精神,火神就有礼的精神,水神就有信——信义的精神,土神就有智慧的精神,“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率”就是依循,依循这个本性去行就叫道。“修道之为教”,“修”就是修治的意思,把我们本有的天命听德性通过修而展现出来了,发扬光大了;展示出来了,人家都能仿效了,这就是教。明白这个宗旨之后,《中庸》特别谈到这个“中”是“天下之大本”不依不偏的意思。《中庸》里面特点谈到诚——真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个诚的一种本体性的价值。

  我们现在看觉明妙行菩萨讲,他选出了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这三句话。如果我们忽然拈出这三句话不知道它上下文的来龙去脉,我们还是觉得很突兀。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三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来的,这是当时鲁哀公向孔子问政,问为政之道。孔子就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在木简的记录里面都有。在这些先王之道里面,政是什么意思?政就是薄卢的意思,“夫政也者,蒲卢也”,这个话很有意思。这个蒲卢是什么?蒲卢就是蜾蠃,一个虫。蜾蠃是什么呢?我们讲念佛法门常常会用比喻,蜾蠃它自己没有生育小孩,然后他把人家的小孩给偷(拿)过来,它就天天祝——蜾蠃有一个祝词,慢慢地七日之后这个偷过来的小孩跟它一样——很相似,这叫螟蛉之子。现在民间讲过继的儿子叫螟蛉之子,过继过来,但是跟他一样。通过这样一个比喻的说法,为政就是蒲卢,为什么叫蒲卢呢?为政者无论是国君天子,还是地方官,他对于老百姓的关系就是这样的。要治理老百姓,这个天子必须是很有道德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就好像众星绕北斗星旋转一样;你这个为政之人是有道德的,你的老百姓在你的德政之下也变成很有道德。这就像蜾蠃祝这个螟蛉之子也跟它一样,这就是政;政者,蒲卢也。

  既然政是这么一个特点,那为政者的德行就很重要,“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有道德的人,你的政治才能起来;你没有道德,不能得到一个有仁义、有智慧的人,你的政就不行。得人就很重要,于是一谈政治这个得人,就在这样的背景当中,那要君子为政。那这个君子就得要修身,所以君子不可不修身。如果你要修身,一定要从哪里修起呢?从孝道开始,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你要侍奉你的双亲,你一定要知人——你要了解人,你必须要知天。这个是什么意思?你要进行道德修养:修身一定要知道孝道,你知道孝道才能有认知,识别人才的能力。识别那个人是贤德之才,还是不道德的人:你就有这种智慧,知道一个人有贤德和没有贤德,你就能知道天命在他身上能不能体现,能不能保佑他。

  那么修身从哪里修起?刚才讲孝道,那推广来就是五伦关系,五伦关系就是“天下之达道”。你行五伦关系的一个条件,就是还有三种条件;那“天下之达道”是什么?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这五者是天下之达道。“达”就是常行的意思,就是永远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叫五常。父子之间要有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达道的一个理,五伦关系当中,“伦”是它的次序,关系里面有这个理,这个理就是道。乃至于五伦关系里面就能体现天道:你只要把五伦关系搞好了,道就在里面。道者,不可须臾而离也,道就在寻常的日用之间,道就造端于夫妇,从家庭关系开始。智、仁、勇这三个是“天下之达德”也。那么对这三达德和五伦、五常,有三种根机的人:了解这里面的义理关系,或者是生而知之——天才,一出生下来他就知道五伦关系,知道三达德;或者是学而知之,通过学习了解;或者是困而知之,就是他长大了,见到这些礼仪的理和事了,再通过这面镜子看看自己有不足,他就开始来学——才知道,这就是困而学之。这就是三种类型,虽然有三种类型,等到他知道这里面的道理,他也是达到了目的“及其知之,一也”。

  那紧接着就是这三句话: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什么叫“安而行之”?这就跟上面的“生而知之”对应,“安而行之”跟“生而知之”对应,就是上根利智对这个五常、三达德他是自觉的、安心、愿意地去做,这叫安而行之。而且没有什么功利的关系,他出于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就这样去做;就好像一个人很讲信誉,很诚实,他天性就是这么诚实;他对父母这个孝就是纯孝,发自他的天性,这叫安而行之。那第二个是“或利而行之”,“利而行之”就是什么?就是:有利益我行这个道德,五伦关系、三达德,我能在世界上得到好的名誉,甚至我能得到提拔。得到这些名利,也能促使他去行这个道德,这叫“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本身他这种道德心理力量不够,但是又怕作恶人:很羞耻,没有面子,由这种羞耻感驱使他去行道德,这叫“勉强而行之”。但无论是“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只要把五常、三达德做到了,他成功了,他也是一样的。

  那么什么叫智、仁、勇呢?智就是智慧,你“好学近乎知”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能这样好学,你就会接近智慧,开发智慧。“力行近乎仁”,你能够努力地去行持,把五伦关系,把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落实到自己行动当中,你就接近了仁。这个仁有本体上的仁、有作用层面的仁,仁是儒家的一个核心概念,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这就接近了那种勇毅、勇敢。这相羞耻就相当于,有点像——佛教讲的惭愧,他知惭知愧,这就是他的二种白法,就能够使他远离过恶,趋向善行。他知道惭愧,知道羞耻,就能够勇于改过,这叫“知耻近乎勇”。能够知道这三者——智、仁、勇,就能够知道怎么去修身;知道怎么去修身,就能够知道怎么去治人,就是为政治人;知道怎么去治人,就能知道怎么去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讲的内圣外王的功夫,还是要从五常、三达德里面下手,这样才能够扩而广之,来匡治天下。好,这是三句话的意思。好,时间到了,明天再讲。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