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初学 十四、必修经典

2021-11-30 邪淫果报

十四、必修经典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有几部经典,大家要特别注意深入学习的。

  【第一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就是我们的梦想板、愿景板,就是我们要照着临摹的心态和境界。《佛说阿弥陀经》所描述的就是清净三昧的境界,你想知道什么是清净三昧,就看《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中讲到清净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永恒存在,无情说法,天地万物都在讲法,花、鸟、流水、鱼、虫、树,都能让大众念佛、念法、念僧,都是在讲法。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如此,一切都在说法。善人聚会,我们今天也是善人聚会,都是诸上善人聚在一起。与佛同在,我们时时与佛同在,因为如来藏显发的这一切,所以我们与如来藏同在,与十方诸佛同在,得不退转。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可能退转了,必定成佛

  在极乐世界我们不退转,在娑婆世界我们也已经得不退转。我们认识到这个真理了,必将成佛,安乐解脱。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尽享这个和谐的世界,就安乐解脱。修行是很快乐的事情,修行是很解脱的事情,很多人修行修错了点,结果修得苦大仇深,看谁都不顺眼,这就会与如来觉性隔绝,与解脱隔绝。我们要修得法喜自在,快乐无比,充满喜悦和慈悲。这就是《佛说阿弥陀经》告诉我们的,我们多诵《佛说阿弥陀经》,要把《佛说阿弥陀经》作为日常功课。

  【第二是《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是净土五经中的一部,是《华严经》的最后一章,有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这个礼敬诸佛,不是光礼敬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是指如来藏所显发的一切都是诸佛的化身,所以都须礼敬。喝水的时候,我们要对杯子表达无限敬意,因为有个杯子能让我喝水,所以要感谢他。我感谢佛珠,我感谢桌子,我感谢凳子,我感谢房间,这些都是可以沟通的。当你到了一个地方,你要感谢一切,我感谢沂山,沂山这么美好,如仙境一般,来到这里我享受到最美好的感觉,我感谢他,这就是礼敬诸佛。我们对万物要心存敬畏,开门的时候要轻轻地开,不要拿脚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心存敬畏,因为这是如来藏显发的,就像这个树叶是这棵树上长出来的,我尊敬这棵树,我就尊敬这片树叶。同样,如来藏显发的天地万物,我既然恭敬如来藏,我就要恭敬如来藏显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切众生,这就叫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我们前面《无上瑜伽祈祷文》其实就是称赞如来,称赞如来藏所显发的一切,赞美他。你如果感恩他,你就要说出来,放在心里不说,等于没有。要表达出来,要赞美。我们所受的一切荣誉、一切美好,都要感恩空性如来藏。一切荣誉归于佛陀,一切功德归于大众,一切业障由我来扛。要有这份心。遇到什么赞美什么,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基于通过他对如来藏的赞美。要有这样的心。这就叫称赞如来,就是称赞如来藏,以及如来藏所显发的一切。

  三者广修供养。广修供养,就是我们喝茶的时候也要供佛一杯,我们吃饭的时候,要“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济六道品,等施无差别”。上供十方佛,就是如来藏十方诸佛,已经成就了的众生叫佛。中奉诸圣贤,就是各菩萨们,文殊普贤等菩萨,老子、孔子等圣人,耶稣、基督、穆罕默德等历代圣贤们。下济六道品,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六道我们都供养他们。我们双手合掌说的时候,我们就观想如来藏显发无量饮食给他们,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我法二执所造作显发的生命体,都能够得到饱暖喜乐。于这一念间,就是通过如来藏供养了整个法界。《阿弥陀经》说,每天早晨可以“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就是通过观想如来藏,感恩如来藏,幻化无量的鲜花供养在无量的佛前,一念之间就完成。同样,供养六道众生也是一念之间即可完成的,你就想着如来藏幻化无量即可完成,而且功德最大。因为一切都是幻化。因为通过如来藏就可以同众生结这个善缘,这就是广修供养。同时,供养也包含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四者忏悔业障。忏悔业障,就是忏悔自己过去在未受到佛陀的教化之前,所作的一切业障和烦恼,同时要忏悔自己生命中出现的所有人的业障和烦恼。

  五者随喜功德。看到每一个人的进步,我们都要随喜他的功德;看到小朋友自己学走路,我们要随喜功德;看到小鸟飞过,我们要随喜功德;看到社会的进步,我们要随喜功德;看到交警执勤,我们要随喜功德。因为,他们都有无量的功德。我们看到农民种粮食养活天下人,我们要随喜农民的功德;我们看到每一个人,都要随喜他的功德。看到每个诵经的人、念佛的人、做事务的人、医生、学者、老师、工人、农民、商人,我们都去赞美他,随喜他们为这个世界,为天下,所作的任何一个善行。我们都随喜他,叫随喜功德。我们看《无上瑜伽祈祷文》中,也有随喜大家的功德,都包含了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什么叫请转法.轮呢?在古印度有一种传说,转轮圣王有一个*轮,他拿着这个法.轮挥动的时候,四海统一,天下臣服,以*轮来代表力量。这里,用*轮来比喻佛陀的教化,作为无明的众生一遇佛陀的教法立刻被教化,就叫转法.轮。请转法.轮就是请佛法传播,如果能讲法我们就讲法,如果不能讲法我们就请师父讲法,创造讲法的机会;能印经就印经,不能印经的就流通经典,让佛法普及。都是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就是请十方诸佛住世,请善知识住世。如果有善知识要入涅槃,我们要祈请他留下来,教化众生,这种祈祷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令我们的道心,令我们在三宝摄受的境界中能保持永恒。所以,祈祷诸佛能够教化一切众生,祈祷一切善知识长久住世,教化众生,这就叫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就是我们要遵从佛陀的教导去修学,听佛的话,做佛陀的好学生,做佛陀的好孩子,跟着佛陀学习,同时也跟着自己的上师,跟着善知识去多多学习。但是,我们普遍做得都不够。比方说,我们有个生意不用太大,几万的业务,我们就可能会在听法的时候请假。在生命的长河中,能够听法、能够修行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其实我们这堂课拉长的话,没有一星期是讲不完的,我们集中在短短的两天来学习,其实是很紧张的。都是考虑到大家周末能挤出时间,所以就浓缩浓缩再浓缩,让大家能好好学习。所以,大家以后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用心去学,用功去学,因为面对无常的生命,成佛真的很重要,解脱比什么都重要,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我在世间也是一个做事业的人,也做过官员,也做过企业,我都能放下这一切出来修学弘法,说明佛法一定是值得我舍弃一切而去修学和弘扬的。因此大家也要有这样的心,世间那些东西是很重要,但是修行更重要,大家去体验。随着大家对法的体悟越高,我们会越是认识到佛法的重要性。要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就是不要让你生命中的众生生烦恼。无论他是谁,要爱他疼他,即使你批评他,也要在批评中让他感觉到你疼他,要照顾所有人的面子,不要伤害他的尊严。即使你骂他,也要让他感觉到你疼他,你爱他。要有这份感觉,不管是谁,你的同事、下属、老板、员工、家人,你都要让他感觉到你疼他爱他。不要伤害他,即使是打着爱他的名义,也不可以伤害人。

  前几年,大学生们评选一句最令人恶心的话,是什么呢?就是:“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是孩子们最恶心的一句话,很多父母都打着“我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折腾孩子。我们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孩子还这么恶心这句话呢?就是他在你身上没有感觉到你疼他,光感觉到你压榨他,把他当做实现自己价值和理想的工具。这就是你的爱表达方式不对。要找到那个切合点,让他感觉到你真的很疼他,你真的很爱他。感沐到你对他的这份慈悲。恒顺众生,不是他偷东西你帮他搬梯子,他抢劫你帮他放哨。真正的恒顺是用种种善巧方便,把他引导到修行中,引导到成佛的正见中,叫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就是我们自己的任何一点体悟都要回向给天下大众,任何一点成就都要和所有的人分享,就叫普皆回向。回向给天地万物,一切功德归于大众,还要回向求生净土,回向极乐世界,回向成佛。

  【第三部经《六祖法宝坛经》。】是无上大般若海的智慧体现。

  从《六祖坛经》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无上密乘的教法。而且这部典籍文字简洁、明快、优美,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所以很适合普通大众的修学。你过去看《六祖坛经》,只是看着很好,但好在哪里,怎么好,你看不明白。但从现在你再回去看,你就全能看得懂,你就能看得懂六祖到底在说什么了,就能知道祖师的真实意了。

  《六祖坛经》中有个偈子讲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意为:“静止不动不修善,悠闲自在不造恶,断绝见闻心安静,心无拘束无所著。”指的是我们宁静的心态,大祥和的无分别的状态。兀兀不修善,就是让我法二执不要有修善的概念。腾腾不造恶,善恶不要分别,要平息、平和。寂寂断见闻,对眼前的一切,断掉错误的信息接纳。荡荡心无著,让自己的心胸坦坦荡荡,不要卡在一个点上,要以天下为心,这个境界就出来了。对我法二执的平息,平息之后如来藏的能量直接显发在前“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上,于是我们就能体征和享用到佛性的天地自然,放光动地。

  后面有个《无相颂》。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六祖在临终前给大家写了个《无相颂》,让大家照着去诵,照着去修,如不照着修,光诵是没有意义的。要照着修持,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只要照着去修持,自然就能够解脱。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偈子。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通,通达。我们过去被卡住了,就是结住了,纠结住了,所以不能畅通。现在让我们的心性通达,“如日处虚空”,就像太阳在空中照亮万物,普摄一切。“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就好比太阳,从云雾中出现照亮整个天地,照破无明。人也是这样,我们了知自性的时候,自性就像太阳出现在空中,自性的能量直接透显在我们的世界,就是“出世破邪宗”。用太阳来比喻我们的自性,当我们了知我们的自性,让自性的力量显发的时候,所有的无明、烦恼、执著、障碍,消失得无影无踪。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法,其实没有顿悟和渐悟之说,但众生的迷和悟有早有晚。这个见性大法,这个无上乘的妙法,如果是钝根的人,反应迟钝的人,确实是不能够明白的,他听不懂的。所以,对无上乘的法不可以随便对人讲。就像我们这次学习报名一样,我们是精挑细选的,首先是对上师具足信心的,其次是有修学基础的,有一定发心和悟性的人才能来听,不是对普通大众讲的。如果对普通大众讲,甚至搞乱了他的生活,他找不到感觉,所以这个见性大法,愚人不可悉。悟性不好的人,不要急于告诉他。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个法,虽然说起来是很多,其实回归到理上就是一个,就是“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在我们所见的一切中,让我们的自性智慧多现前,经常了解我没离开自性,一切是我自性所显化。只要认识到自性,想到自性,不离于自性,这就叫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错误的思想来的时候,烦恼也就跟着来了。当我们了知正法,正的东西来了,烦恼就离开了。“邪正俱不用”,邪和正都不需要去思考的时候,当我们时刻与自性衔接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再有黑暗,所以“清净至无余”,就不是邪和正的二元对立关系,是完全一元世界的绝待圆融。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我就在自性中,一切不离于自性。这个时候,我们就“清净至无余”,行行事事都是成道,行行事事都是解脱。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觉,就在自性中产生。你给如来藏下订单:我要开悟!你就有开悟的因缘。你想着起心折腾他,从外面折腾个开悟,都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如果我们的心在妄中清净起来,只要我们保持住这种恒心,知道光明的空性如来藏会显发这一切,知道我与自性同在,这时候“但正无三障”。障,就是贪、嗔、痴。你不需要贪,一切都是你自性显现的;你不用嗔恨,一切都是你自己造作的;你也不再无明,因为你了解了自性,你自然就不再有无明,贪嗔痴自然就没有了。

  对于初学者断除贪、嗔、痴,可以采用:甘心平凡,以断贪;常行祝福,以断嗔;自我喜悦,以断痴。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世间人要是想修道,还没悟道的人想要修道,“一切尽不妨”。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在干什么,你什么年龄,你是什么身份,是老是少,没有关系,“一切尽不妨”。有烦恼的时候,先找自己的原因。找到自己的原因,立刻就解脱;找对方的原因,立刻就纠结。

  我们翻到《都市茅棚》294页:解脱就是硬道理。

  一个居士向清净哭诉:自己从小关心弟弟,从弟弟的上学、成长、就业、买房,都是自己出钱出力帮忙安排的。可几个月前,由于一点小事,弟弟竟然声称要与自己断绝姐弟关系,父母也对自己很不满意。弟弟的薄情寡义,父母的偏心误解,自己的委屈不平,搞得自己烦透了,又生气又怨恨,几个月睡不好觉,整个人都瘦了。(当时我在济南讲课,她去找到我,抱怨这个事。我们看295页,中间的故事就不讲了。)

  清净说:你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全,我也不好评价孰是孰非。但是有一点,在这件事上,你一定是有责任的。你要想打开心结,破除烦恼,唯有找别人的优点,认清自己的不是。除此外,别无方法。

  居士不愿意:我没有错,都是他们不对。我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什么事都要讲一个理。

  清净说:他们是你的亲生父母和弟弟,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是他们的心头肉;弟弟从小拽着你的衣襟,跟着你长大,身上流着和你相同的血。你和他们怎么讲理呢?一家人骨肉相牵,血脉相连,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理,是伦理,不是法理。对错是俗理,烦恼之根;解脱是真理,快乐之源。如果非要论个理,能让你安心入眠的就是硬道理。(如果我们和家人起矛盾了,你抱怨家人如何如何不好,越找他的坏,你就越麻烦。你说总要讲个对错吧?除非你去法院打官司,法院里讲法理,但这是世俗的东西。你要超越世俗,尤其是一家人、亲戚、夫妻,没有道理可讲,要讲伦理,而不要讲道理,讲法理。如果讲法理,伦理就被打乱,就要烦恼了。所以,一家人非要论个理,能让你安心入眠的就是硬道理。你想着家人的不好,你气得睡不着觉,你讲个理也是睡不着觉。你超越了这个,你疼他们,认自己的不是,你就睡个安稳觉。)

  居士沉思了片刻,说:我想明白了,我过去对弟弟的事大包大揽,他们习惯了。这次,突然有事没有帮忙,他们就受不了了,责任确实在我。

  清净说:很好,就是这么思维。还可以深度反省,如:当初帮忙,有没有炫耀自己在外混得很好的私心?其实这种显摆,是不是你自己需要的?帮忙时用的方法,是否符合因果大义?帮忙的过程中,有没有不良的手段?符合不符合因果律?帮忙太多,是否造成弟弟的依赖,影响弟弟的自理能力?这次不帮,是不是嫉妒弟弟过得比自己好?是不是嫌弃弟弟为家里出力太少?(对晚辈的帮助,以培养他自立为主,你全部大包大揽,就像宠物,怕他跑了。现在很多老人,对孩子真的是这样。现在孩子少,姥姥也疼,奶奶也疼,谁都希望孩子对自己亲点,都抢着给他买东西,百依百顺。现在孩子少了,都争抢孩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是真疼他呢?还是想占有他呢?我们都要反省的。我们在教育晚辈上,是否在教育他自立能力?你剥夺了他的自立能力,你出钱出力,你还害人的。我们要反思这一点。)

  居士说:师父,我不烦恼了。(因为,当找到自己的原因时,就不烦恼了;当认为是人家的错,就烦恼很重。)

  清净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却可以改变心情。当心情改变了,世界也就变了。同样一件事,观察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越多,自己越生气;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越多,越容易解脱。因为,原谅别人不容易,原谅自己却很简单。

  如果夫妻间吵架,你不对!你不对!就打得不可开交。如果这个说,是我不对,那个说,是我不对。夫妻间就越来越好。所以,贤人是争过,庸人是争理。夫妻间,丈夫进厨房,不小心打了一只碗。如果老婆说:你怎么搞的?你不长眼?丈夫会说:谁让你放这的?你放这里能行吗?打起来了,是不是?一只碗值多少钱?两人一吵,说不定动手打起来,打出仇来,离婚,不可开交。如果老婆说:没事没事,都怪我,刚才没来得及洗,先放在那里。吓着你了吗?你没受伤吧?我打扫打扫。丈夫就说:是我不小心,我没看到,我打扫就行。……互相认错,就越来越亲;互相抢理,就越来越纠结。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夫妻间是这样,同行间、同事之间,都是这样。你要埋怨:是你错你错,说你还不听!就起矛盾。他不敢当面顶撞,他也在心里恨你。你说:哎呀,这个事是我没给你交代清楚。那个说:是我的责任,你说了,我没注意到。这样就越来越融洽,是不是?所以,贤人是争过,庸人是争理。抢着争功劳,就打架;抢着争过,就和谐。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无论哪里,我们先反省自己:是我不好,所以这个事才这样的。先检点自己,反思自己。养成习惯了之后,法执就没有攻击性;没有攻击性,就没有烦恼。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你一恨别人,修行的那种平和就消失了。

  无论是夫妻,还是家人、同事、朋友,只要找到对方的优点,你就找到幸福;找到自己的缺点,你就获得了解脱。宽容别人,快乐自己;嗔恨别人,折磨自己;随喜别人,利益自己;嫉妒别人,堕落自己;帮助别人,成就自己;障碍别人,耽误自己。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这一切都有道,每个都通向如来藏,通过哪个方面你去修行,都能就路还家,通向如来藏,都通于真理,没有一个妨碍的事情。这个世界无比的和谐,如来藏如此的幻化,因为如来藏具有无比的能量和智慧,所以他的显化一切都是和谐的,根本不妨碍。我们误以为他妨碍,是我们自己的纠结。“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你离了当下去找道,找修行,找成佛,终身不见道。修行,就在当下,就在你的工作中,生活中,你的事业中,你与人的交往中,这就是成佛的道。你离了这个,你跑到山里——我不见人,我当和尚。你不懂这个理,就是当了和尚,在佛门也是个是非人,是非人到哪里都是是非,烦恼的人到哪里都是烦恼,所以不是说跑到山里,跑到庙里。无论在哪里,只要调整好心态,统统都是清净佛国;只要有贪嗔痴,都是五浊恶世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波波度一生”,就是如果人四处去找道,不是在当下,不是从自性去找的话,这一辈子就是稀里糊涂的。到临终大年三十现前,临死的时候还在颠倒中,还在无明中,那就悔之晚矣,还是要继续去轮回,不知道轮回到哪里去。真正见了道,你的行为修持八正道,这就是修行的正道。遵循佛陀的言教,这就是正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会没事就观察世间的过错,找世间的茬。当你说别人过错时,恰恰自己的错就在身边;看到哪里不好,恰恰是你的心。你对着镜子说话,你说镜子里这个人真丑,那就是你呀。

  有个故事讲到:有个山里人到城里买东西,他看到一面镜子,就问是什么,店主拿镜子给他看,他一看,里面有个彪形大汉,“哟,有个人啊?这个要多少钱?”卖货的说:“两文钱。”他就买下来了,心想:这么便宜,卖货的肯定不知道里面有个人,赶紧往家跑。回家放在桌子上,他妻子问他:“你到城里买的什么?”他说:“你看看吧,买了个便宜货、好东西。”他妻子兴奋地拿起来看,从镜子里看到一个年轻女人,就哭了,跑去找婆婆,“婆婆,那个没良心的,娶小了!”婆婆说:“别哭,别哭,我看看怎么回事。”拿起镜子一看,也破口大骂:“你看你个傻儿子,你娶小就娶小吧,怎么也得娶个年轻的,你看你娶个糟老婆子,比你妈还老!”这个故事就说,大家抱怨也好,羡慕也好,说的都是自己。(众笑)

  我们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面镜子,我们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心的映现。佛陀比喻,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好比走进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挂满了镜子。一只小鸟飞进房间,它迷上了镜子中的那只小鸟,看到那只小鸟很美,它爱上那只小鸟,爱得死去活来,它向那只小鸟求爱,但就是不能亲近,它就在迷恋中抑郁而死。一条狗进来了,看到里面有条狗,它就冲着叫,里面也冲着它叫,它又害怕又愤怒,就不停地叫,最后愤怒、恐惧、爆裂而死。一位智者进来,就对着镜子整肃衣冠,校正言行,慢慢他就成为圣人。

  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你看到这个世界不好,你就想:是我哪个地方出问题了?你去调整它,你就成为圣人。你要迷恋这个世界,迷恋这个帅哥、那个美女,你就会迷恋而死,抑郁而终。如果你看哪个人不好,你和他吵,和他拼命,你就会像那条狗,最后爆裂而死。我们要知道,这个世间是我们心性的显化,我们通过它能够反观我们的心,所以“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我们看到他的非,我们不要去非。去除自己的是非之心,烦恼自然就消失。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憎爱不关心”,就是不挂心的意思,不挂念,不卡在心上。“长伸两脚卧”,比喻很自在的生活,很休闲的生活。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发起度化众生之心,当然很好,但是要有善巧方便。一是对法要理解,还要对生活理解,这样就能把法无碍地用生活的语言表述给他。“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不要让他有怀疑,不要让他有烦恼。我们度化自己家里的人,为什么他对抗不愿意学呢?是因为你的方法不当,是因为你自己对法的理解不够,方便不够,所以他就对抗,产生烦恼。你不要让他有怀疑,不要让他有烦恼,让他很欢喜地接纳,这就是自性现。擅长用自性智慧来广度有情。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就在这个世间,不要想着离开这个世间去找觉悟,这个世界当下的一切都能令我们觉悟。“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头上是不长角的,你到兔子头上找角是找不到的。这就是说,离开我们当下的这个生活世界去找真理,就好比到兔子头上去找角,找不着。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所谓的出世,就是我们心性的出世。心安于自性为出世,心迷恋假相就是入世。成道之心就是正见,贪恋于世间就是邪见。“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超越了邪和正、真和俗的二元对待法,菩提觉性就豁然现前,“二谛融通三昧印”。这一切,我们不执著而又和谐同在,既不去排斥也不迷恋,而能与你的生命,与你的一切,一起获得解脱和证悟。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此颂,就是这个偈子是顿悟之法,亦名大法船。我们通过这个偈子,就能成就波罗蜜,到达彼岸。“迷闻经累劫”,我们过去迷惑颠倒,累劫都在迷惑中;“悟则刹那间”,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瞬间就可以解脱。所以,这个偈子称作《无相颂》。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这两天!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内容太多,时间有限。我本人的修行也实在差,只能鹦鹉学舌,盲人摸象,无法把诸佛密意一一呈现给大家。但我每讲一次,自己都有所提升,你们大家对我的加持我都能够感受得到。像讲一部经,我能感觉到:如果讲上三遍,听的人懂不懂我不知道,我自己就懂了;我讲到五遍十遍的时候,我就真实地摸到门了。因为大众坐在这里众目睽睽,让我尽快地思维整合我过去所学的一切知识,调度显发我本具的性德。我虔诚祈求三宝对我加持,让我所说无误,在整个的过程中,每天六个小时的讲课,我都感沐到三宝和大众的无尽加持!大家众目睽睽,就像聚光,聚到我的身上,让我更快地与自性,与佛陀,与如来藏建立无碍的沟通。所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加持!

  开悟是觉识,不是改变现象。当你所需要的安全感,不再借助外在的名闻利养时,焦虑和恐惧会自然消失;证悟是觉受,不是玩弄神通。当你所需要的喜悦感,可以完全从内在自给自足时,你就获得解脱和幸福。《楞严经》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禅宗祖师也讲“悟后方为真正起修”。过去祖师悟道后,或者诵经念佛,或者建寺领众,或者慈善护生,或者修桥铺路,或者闭关阅藏,都须依托一个载体,继续修行,实证三身圆满菩提。悟前所修,皆为加行;悟后方知,下手之处。自此在心地上用功,星火燎原,把悟境打成一片。

  给大家布置今后的修学作业,每人每天要保证一万声“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可以定课念,也可以散念;可以计数,也可以算时间;白天念也行,睡梦中念也可。

  我们大家一起做一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护法菩萨!

  谢谢大家!

(感谢“清净音闻”笔录小组的辛苦努力,根据录音,录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