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门禅师: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法门

2021-11-30 邪淫果报

圆满禅定休息清净法门

释慧门讲授

  我们会选择西藏密宗的「大圆满法」,尤其是「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法门」来上课,主要是因为,最近一般信众,对密宗非常好奇,而且很喜欢,想要学一学,但是,对密宗真正的修持法门,却都是一知半解,几乎只停留在灌顶、加持持咒上。有些人则只是要修「颇瓦法」,就是类似显教的净土法门。至于真正的密宗修行人,应该怎样修行,就比较少人深入去探讨了。我们既然忝为佛子,就应该对各宗派的每一种修持法门,具有正确的了解,这就是学院要上「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法门」的道理。

  谈密宗的大圆满法以前,先简单介绍,西藏佛教几个宗派形成的历史。

第八世纪,莲花生大士到西藏以后,开始传授密宗的修持法门,这个法脉就是我们讲的「宁玛派」。宁玛派行者,一般称为「红教」。宁玛派主要的修持法门,除了灌顶、加行、持咒、观想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圆满」,这种非常殊胜的修持法门。后来,藏王朗达磨摧毁佛教。十二世纪阿底峡尊者应请入藏,整理佛教修行次第,出现各种新兴教派,如「噶举派」,又称白教、「萨迦派」,又称花教。最后到了明代,有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宗喀巴大师出现。宗喀巴大师不但传承了莲花生大士的密法,还学了很多显教的义理,而且把显密不同的佛法,整个综合起来,再把过去这几个教派,所产生的弊病一一清除,创立了「格鲁派」,俗称黄教,像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章嘉活佛等,都是黄教的大师。在此之前的几个教派比较实际,很注重实修;而黄教,则是以比丘清净戒律为重点,主张以清净实修,为主要的修行法门。

  密宗的这几个教派,是以什么样的修行为重心呢?大概说来,「红教」是以大圆满法、喜金刚为传法的重心点;「白教」是以大手印、六成就及亥母金刚修法,作为传法的重心;「花教」是以大圆胜慧,还有莲花生大士的十六成就法,作为传法的重心;「黄教」是以大威德、时轮金刚、中观正见止观修法,作为传法的重心。像曾经来学院开示的伦珠梭巴格西,就是在传授格鲁派的止观修行法门,就是达赖喇嘛所属黄教的传承。不过,西藏佛教这几个教派,着重的修持虽有不同,但却没有一派,不是根据色身的气脉来起修;也就是说,都是从脉轮起修的。

  我们要谈的大圆满法,可说是一种心性的休息法门;讲起来,也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法门,可以当下开悟、得到清净。大圆满法分为「心性休息法」、「禅定休息法」以及「虚幻休息法」,前两种是以修持禅定,而获得解脱的法门,后一种是以修持幻观,而成就解脱。大圆满法的见地,是根据「大中观见」来的,大中观见在修持上,很难说出一个次第来修习,也没有次第的见地来配合。所以,才使得大圆满这个法系,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比较模糊。

  详细的追究起来,大圆满法和中国的禅宗,可说是出自同一个渊源,都是出自印度大乘的修持系统,也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不可思议的法门。这个法门传到中国成为禅宗,传到西藏就成为宁玛派的大圆满法。所以,大圆满法的修持,和密宗其他宗派不同,而且独树一帜,就和中国禅宗的情况一样。中国禅宗在六祖惠能之前,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宁玛派也是以《楞伽经》,作为「大中观」见地的根本经典。宁玛派的「大中观见」这部分,就是根据《楞伽经》编列出来的。大圆满法的修持,必须具备见、修二部分。「见」的部分是在解释「大中观见」,也就是解释「如来藏思想」的意义,因为这样追溯到《楞伽经》,而让我们了解,禅宗与大圆满法的关系。至于「修」的部分,有很多是宁玛派历代祖师的论著,及诸传法要,例如配合大圆满法的四部加行法──外加行、内加行、密加行、秘密加行,这些都是印度传到西藏的,次第止观法门。

  大圆满法有三种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虚幻休息。我们要讲的「禅定休息」,是这三种休息里的第二种休息法门。至于为什么叫作「大圆满」?为什么叫作「休息」?以后会慢慢的说明。关于「大圆满心性休息」,有「本论十三品」,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解》、《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解白莲鬘》、《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这三品,可以作为精进修行的根据。「大圆满禅定休息」有「本论三品」,三品是《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就是我们现在上的这一本,以及《大圆满禅定休息略义莲花鬘》、《大圆满禅定休息导引精髓》。「大圆满虚幻休息」有「本论八品」,如《大圆满虚幻休息妙车解》、《大圆满虚幻休息略义守意女鬘》、《大圆满虚幻休息导引如意宝》等。

  大圆满法的三种休息法,是龙清善将巴尊者作的。龙清巴尊者是西藏密宗宁玛派,最重要的一位祖师。尊者出生的年代,大约是中国元代中叶以后,当时西藏的政权,由萨迦派掌握。龙清巴尊者出身宁玛派,尊者的族祖胜声,是莲花生大士二十五弟子之一,是修「马头金刚法」,而得到成就的。尊者幼年的时候,名叫「无垢光」,后来取法名为「戒慧」;至于「龙清善将」,就是「大界无央」的意思,西藏人通常以这个名号,来称呼尊者,龙清巴尊者的著作,通常就署名「无垢光」。这个「无垢光」的名字,实在很殊胜!当阳光照耀下来,假定都没有污垢的话,大地会不会有任何阴影?所以,这个「无垢光」实在太好、太妙了!

  龙清巴尊者二十七岁时,就有机缘觐见,宁玛派的大圆满法祖师持明童王,追随了两年,得到大圆满法直接的教授;而且,是得到「无垢心髓」的传承,因此确立尊者日后,成为大圆满一代宗师的地位。尊者三十三岁修大圆满,而进入甚深止观,在深定中,亲见莲花生大士及智慧海空行母,为尊者灌顶和授予口诀传承,也就是「空行心髓」的教授。由此前后,得到宁玛派大圆满,以及两部心髓的传承;而且,莲花生大士还赐给尊者法号,就和童年的名字一样,叫作「无垢光」,所以,尊者的论著就署名「无垢光」。

  无垢光尊者专门弘扬宁玛派的「大圆满心髓教法」,并着有《三休息》、《三自解脱》、《三心要》、《七宝藏论》等等。我们要谈的「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法门」,就是三休息之一,现在已经有些人,在学习、修行这种法门。三休息是一气呵成的论著,其中的「心性休息」是在说明,宁玛派「九乘次第」的修习。「禅定休息」是讲,「生起」和「圆满」二次第,就是生圆次第的修习,尤其注重圆满次第修习;也就是经由气脉、明点修习,而达到大乐、光明及无念。「虚幻休息」指修空性的「八幻喻观」,专门对治修乐明定的执着,因为有些人修到空乐定以后,会进入顽空,所以用「虚幻休息」,来对治这些顽空的弊病。这三休息并不是平行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禅定休息是为了破对「有」的执着,而见空性;虚幻休息是为了破对「空」的执着,认清空也非实有;心性休息是为了避免,落入「空」、「有」二边的执着,而进入离戏的中观正见,产生自然的智慧。

  「心性休息」具有九十二导引,非常详细,配合显三乘止观;有二十二导引,配合密乘四续部,生圆次第的修习;有二十七导引,配合大圆满的修习。至于「禅定休息」及「虚幻休息」所附的导引,就比较简略扼要,没有「心性休息」搭配得那样严密。所以,无垢光尊者所著的《三休息》、《三自解脱》、《三心要》,总括起来,《三休息》才是修习大圆满法的总纲,另外两种则为补充说明。《三自解脱》比较注重立断,也就是断坚或彻却法门;《三心要》比较注重超顶,也就是顿超或脱噶法门。比较起来,《三休息》比另二者更为根本;《三休息》中又以「心性休息」为根本,以「禅定休息」、「虚幻休息」为搭配。但就「心性」来讲,宁玛派大圆满心髓的定义,和一般的定义不同,与禅宗也不同。宁玛派把「心性」视为,和《楞伽经》的「如来藏藏识」,是同义的名相,所以,「三休息」与《楞伽经》,有很密切的关系。

  三种休息法总义第二章示诸法极顿成光明大圆满禅定休息法并解。广演分为三种。

讲说解释之因
广说入境体义 
一切圆满结义

初又分三种。名义。礼赞。立宗。第一又分三。译名。讲说。于何安名。初译名者。具四大种语之印土语云。麻哈生底等。翻其语为藏语。(今译为汉语)麻哈者大也。生底。为圆满。得拿。禅定。毕辛打。译义为休息。亦有译为清净者。译休息者。有实性、休息、法尔三义。实性与法尔。乃具特别之休息也。住于轮回众生。修持其义。则可休息而止憩故。哲底为解释。必宿打为清净。萨耶饶塔。为木。噶为马。拉马。为名称也。讲说者。圆满一切法。于何处圆满。自然大智慧。于此圆满。即轮回涅槃。无始清净。自性真面。非由他成。于彼圆满。一切法之根本。由自性所分出故。彼圆此圆。皆是圆满于唯一明点中也。圆满乃是自性。故名为大。为他法之广源故。遍行云。广大此心境。无一不具者。禅定者。于法性之境中。无分别智定一而不散乱也。如来一子本续云。心静禅定自然获。如是云也。休息者。心与法尔境相合时。妄念客无聚散。于本住大法性尽。获止息之义。如旅客疲而求止憩。松解一切而住。与休息相同。解释者。于根本义明白指示。广大指示。了解者。说与前同。(见心性休息)车者。如同引客于所欲处之乘、轮、轴等。引具殊胜时之异生于大解脱城之乘者是也。集经云。谁乘于彼。令一切有情。皆入涅槃。如是所云也。清净者。无有罪垢及法尔菩提心中示一切法清净。清净平等大圆满道是至上。故名为清净也。真实名集云。此乃清净微妙道。如是所云也。名称者乃系属字。示连接前后意义之字也。又于何安名。禅定休息者。乃名意义之部分。清净车者乃名喻义之聚合也。二礼赞。其略示前已示竟。(见心性休息中)又广示。初与体合解。夫具德者。乃自然之智慧也。普者。三世皆无迁变。身及智无离聚之密意。由妙贤(妙善)而不动。敬礼者。了悟此义之谓也。与道合解者。具德。乃自性菩提心全放(一切放下)法身密意也。普者。常时于此境中而不离也。贤者。未离法身境中显现一切有情本自解脱大圆满境界也。敬礼者。精勤达到法尔中之修法之谓也。与果合解者。具德。是无始本觉也。乃生死涅槃诸无上达到。而于顿成宝秘密孔中。(法身中)内明身智无离聚而住者也。普者。于彼境中示密严具五决定庄严者也。贤者。由彼境中以大悲心变化六能仁。(六道中度众佛)调伏于六种众生处。敬礼者。恭敬献呈也。秘密心要云。智界不别故。以大悲连接。于六种众生。时处无尽现。如是所云也。敬礼广说者。自性本寂等句连以天空现日。乃赞佛及菩萨。是具有色之庄严语也。三立宗者。为诸贤劫等句。其所作者。以其自性所说之严饰允许为解说敕论之义也。其入境体义及一切圆满结义。乃如其解释及摄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