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就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说法。但是随着祖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许多人却也忘失了勤俭节约的精神。
在佛教中有一个词叫做惜福,意思是要珍惜自己的福报。我们在学习佛教经典的时候,也会发现佛陀就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天人师表。
在《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记载着又我所有六年苦行历诸难事但为降伏诸外道故。又欲令诸众生起精进故。一麻一麦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净故。
意思是说: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历经六年苦行,为的是降伏外道树立佛教正道正行的形象他在苦行时,日食一麦一麻为的是让身心得到清净。从这里可以看出佛陀将节俭视为清净身心的法门。
本焕长老在世时也总是秉承佛陀的教导,将勤俭节约落实到生活修行中。在吃饭的时候,本焕长老为了避免浪费,总是把素菜放在小碟子里吃得干干净净;就算是掉在自己面前的米粒,他也会认真地捡起来吃掉;洗脸用的水也只要足够把毛巾湿润就可以了;就算是小小纸巾他都要撕成两份使用。
而且在自己惜福、惜缘的同时,本焕长老也常常告诫弟子们要懂得节俭、惜福。因为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前世修来的,而这世所受用的一切都是在消受前世所修的福报,那怕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块布,享用得越多福报也就折消得越多。
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子弟,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都应该秉持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奢华排场,做到少欲知足,踏踏实实修行。将勤俭节约的传统落实到生活和修行中,从中受益,心生欢喜。
【文章转自荷兰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helan.html 欢迎留下您的宝贵建议】 上一篇:玄奘对中国佛教做出了哪些贡献? 下一篇:成为一名佛教徒后,为什么需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