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唱赞法器的介绍

2023-05-01 佛教法器

佛教唱赞法器的介绍

佛教唱赞法器的介绍

木鱼

  古代的木鱼又称木鱼鼓、鱼鼓或鱼板,其形状、用法均与后世不同。

  在《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木鱼条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鱼主要用来作为集合僧众的讯号。

  至于为何而做鱼形,《释氏要览》中说: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创鱼像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蒲牢为之大鸣也。《敕修百丈清规》中说,作鱼形是昼夜精进义: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关于木鱼的起源,日本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三《宋神宗熙宁五年八月八日》条中记载:实性院本名清泰寺,中有傅大士像供人礼拜烧香。院主长老谓诸寺打木鱼鼓召集行者,乃源于傅大士。往昔,大士觅头陀于嵩山时尝打鱼鼓,头陀即应鼓声而来。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

  也有认为木鱼是隋代沙门志林所造,史料并无记载。此外《增修教苑清规》卷下《法器门》木鱼条又有另一个传说:有一名僧人违犯其师教诲,毁坛戒法,不但堕入鱼身受恶报,而且背上还长了一棵树,风涛摇摆时,皮肉更加苦痛。其师渡海时,大鱼遂作巨风浪而说:往昔你不教导我,以致令我堕鱼报,今欲报此怨。其师问他:汝名什么?鱼回答后,其师令忏悔,又为其设水陆追拔法会。后于夜梦间,大鱼自称已脱鱼身,可将其背上之树木供养寺众,以亲近三宝。其师后果然见到鱼尸背之大树,即刻成鱼形,悬挂警众。

  关于木鱼的由来,也有另一个传说。玄奘大师的《指归曲》中记载:玄奘大师白天竺归,途经蜀道时,巧遇一长者。此长者丧妻,有儿甫三岁,其后母恶之,趁长者出猎时,从楼上将孩儿掷入水中。长者哀其子故,为其设斋供僧。此时适遇玄奘大师到来,长者欢喜迎请第一座,然而玄奘大师却不食。并告诉长者:我长途跋涉,非常疲劳,希望能得鱼肉吃之。在场者闻言皆大惊,长者欲出买鱼,玄奘又嘱咐他:一定要大鱼才好。长者于是买回一条大鱼,才割开鱼腹,就见到自己的孩儿在鱼腹中啼哭:所没之儿啼在鱼腹中,长者大欣欢。玄奘大师说:这是此儿夙世持不杀戒之果教,所以现今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问:如何报鱼恩?玄奘大师告曰:以木雕成鱼形,悬之于佛寺,于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即今之木鱼是也。

  至于现今诵经、礼佛时所使用,头尾相接的团圆形木鱼,可能是明代的产物。明王析《三才图会》中说: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中略)今释氏之赞、梵呗皆用之。并绘图说明。《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也说:按图会木鱼图,鱼头尾自相接,其形团栾。今清国僧称木鱼者,作龙二首一身,鳞背两口相接,衔一枚珠之形,亦空肚团栾。盖与图会木鱼同,讽唱时专敲之以成节。

  其中所谓改鱼身作龙头,可能是取《群籍一览》卷上所载《刘斧摭遗》所谓鱼可化龙,凡可人圣之义。

  一般,木鱼都是横穿腹部中央,作中空的团栾形,头部、鳞甲、龙珠等多隈以黑漆,押上金箔,其他部分则涂以朱红;安于小布团上,以包皮的木槌敲击腹部中央。至于体积大小,普通是径一尺乃至六尺,较小的则有三寸乃至五寸等。

  木鱼又称鱼鼓,在《雪峰存禅师录》中有一首《咏鱼鼓颂》,对木鱼有生动的描述: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吃荼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鸬鹚横溪望,我誓不入湖。又说:可怜鱼鼓子,天生从地养,粥饭不能飧,空肚作声响。时时惊僧睡,懒者烦恼长,住持闹喧喧,不如打游漾。此中将木鱼警策大众的意味,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寺院为报时,集合大众时而敲击的法器。其形制有梵钟及半钟二种。

  梵钟又称大钟、钓钟、撞钟、洪钟、鲸钟、蒲牢、华鲸、华钟、巨钟。多属青铜制,少数为铁制,一般高约一百五十公分、直径约六十公分,形式是上端成雕成龙头的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二个莲花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称草间,下缘称驹爪;以上则分池间、乳间二部分,且乳间有小突起物并列环绕,又联结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条带称为袈裟举,又名六道,另外,钓手旁有呈圆筒状的筒插通内部。此类钟多悬于钟楼,作为召集大众时或早晚报时之用。

  《敕修百丈清规圣节》中说鸣大钟为召集大众上殿及警觉睡眠:鸣大钟及僧堂前钟集众,列殿上,向佛排立。又上书《法器章》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

  而在叩钟时,如果能观想觉悟一切众生,则获利更大。文中又说:鸣钟行者,想念偈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仍称观世音菩萨名号,随号叩击,其利甚大。

  其所发之音或称鲸音。又后世多在其表面平滑处刻铭。

  在《增一阿含经》中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止息。在《付法藏传》卷五中记载:古月支国王,因为与安息国战争,杀人九亿。因为恶报的缘故,死后化为千头大鱼,顶上有剑轮绕身砍头。可是随砍立即又出生,极痛难忍。于是前往请求罗汉僧长(常)击钟声,以止息其苦。

  《续高僧传释智兴传》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亡者托梦予其妻说:我不幸病死,生于地狱,赖蒙禅定寺僧智兴鸣钟,响震地狱,同受苦者一时解脱。有人就问智兴:为何鸣钟能有如此感应?

  智兴回答:我并无特别的神术。只是见《付法藏传》中说厨贼吒王剑轮止停之事,及《增一阿含经》中钟声功德,敬慎遵行,苦力行践之。我每次鸣钟之始,皆祈愿诸贤圣同人道场,然后三下;将欲长打,如先致敬,愿诸恶趣,听闻此钟声,俱时得离苦。如此愿行,心志恒常敬奉而修力,或许是如此而有感应吧!

  半钟又称唤钟、小钟,多以真输(黄铜)铸造,通常高约六十至八十公分,乃吊于佛堂内之一隅,因其用途系为普告法会等行事之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寺院大钟之制源自印度,然钟在该地系称犍稚(ghauta),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中说:阿难(中略)即升讲堂,手持犍稚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此有木、石、铜制之别,雕刻极为精美,多悬于钟台。

  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到佛教传人后,始成寺院中的法器。此物多为青铜制,外形朴素,常刻有铭文,且自六朝时代起多挂在钟楼。如《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列有大周二教钟铭(北周天和五年武帝制)、大唐兴善寺钟铭、京都西明寺钟铭(唐麟德二年造)等。又,苏州寒山寺之钟,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闻名于世。另据日僧圆仁之《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所载,五台山的钟楼谷乃是文殊菩萨一度示现金钟宝楼之处。

  朝鲜自古亦有梵钟,然其制稍异,无袈裟榉。其中,新罗惠恭王七年(公元771年)所铸造的泰德寺钟,现今悬于庆州南门外的钟楼。

  日本的梵钟深受中国、朝鲜的影响。其被列为国宝的寺钟之中,有不少即来自此二国。

  有关鸣钟之法,依宗派、地方而异,但通常是以三鸣钟为始,以二鸣连续作终。又,鸣钟的次数以十八声为常例,亦有三十六声、一百零八声。其中,对于鸣一百零八声之原因,或谓是对应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数。或谓可使百八烦恼清醒觉,故佛教称为百八钟。

  除此之外,不同的钟代表不同的讯号,如殿钟,即佛殿钟也,在《敕修百丈清规楞严会》中说:鸣大钟、僧堂钟、殿钟,住持至佛前烧香。又《法器章》中说:殿钟,住持朝暮行香时鸣七下。凡集众上殿,必与僧堂钟相应接击之,知殿主之。可知殿钟是集合大众上殿之讯号。

  另有僧堂钟,《禅林象器笺》中说:僧堂前钟,其制稍小,或单称堂前钟。

  《敕修百文清规请立僧首座》中记载:堂司行者鸣僧堂钟,大众同送归寮。又《法器章》中说:僧堂钟,凡集众则击之。遇住持每赴众人堂时,鸣七下。斋粥下堂时、放参时、旦望巡堂吃荼下床时,各三下。住持或不赴堂,或在假则不鸣。堂前念诵时,念佛一声,轻鸣一下,末迭一下,堂司主之。

  还有人堂钟,《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堂者,僧堂也,斋时大众人僧堂时,鸣大钟十八下,谓之人堂钟。可见此为大众人僧堂之讯号。

  《永平清规赴粥饭法》中说人堂钟也是人斋堂之讯号:粥时,开静已后;斋时,三鼓已前,先于食位就坐。斋时,三鼓之后,鸣大钟者报斋时也。城隍先斋钟,山林先三鼓。此时若面壁打坐者,须转身正面而坐。若在堂外者,即须息务洗手令净,具威仪赴堂。次鸣板三会,大众一时人堂。

大鼓

  大鼓(梵名dundubhi),乐器名。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在佛教古来被作为敲打集众之用。

  在《有部目得迦》卷八中说:六大都城诸苾宣等,咸悉来集,人众既多,遂失时候。佛言:应打犍稚。虽打犍稚,众闹不闻。佛言:应击大鼓。

  此外,鼓也用来做为警示之用。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瞿萨旦那国》中说:以此大鼓,悬城东南,若有寇至,鼓先声震,河水遂流,至今利用。中亚地区也将大鼓列为主要乐器之一,二十世纪考古学家在克孜尔(kizilpiaunhohle)窟中的佛陀降魔图壁画,即描绘一魔军身负大鼓,从后方击之迫佛的情景。

  我国古代亦将大鼓用于仪式、舞乐与军阵中。唐代以降,禅林普遍使用大鼓。《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有法鼓、荼鼓、斋鼓、更鼓、浴鼓等多种。其中,法鼓是在住持上堂、小参、普说,人室时击之。上堂时击三通,小参时击一通,普说时击五卜,人室时击三下,皆当缓击。荼鼓是在祖忌献荼汤时,长击一通,由侍司主之。斋鼓悬于库司之前,于斋时击三通。更鼓是由库司主之,早晚平击三通,其余随更次击之。浴鼓是在浴时击四通,由知浴主之。

  鼓的材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其状多为矮桶式,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为铜制钵形的法器,敷褥而安放于一定之台上,以桴敲击。又称作凿子或凿,于法会或课诵时,作为起止之节。《中天竺舍卫国只洹寺图经》卷下《佛衣服院》条云: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黄金,镂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闻三千世界。

  由此可知,古代印度只洹精舍之一院已设有铜磬。

  在我国宋代以后,磬多被用于禅林中,《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睹梨鸣之。又,同书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云:作梵暗梨鸣大磐作梵。现今则普及于一般寺院,各寺佛殿中均安置之,是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磬有大、小之分。一般安于佛殿之大磬,口径多在一尺到二尺间。

引磬

  引磬为寺院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又称手磬。形似酒盅,直径约七厘米,形状与仰钵形坐磬相同。置于一根木柄上端,木柄长约三十五厘米,用细长铜棍敲击。

  《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

  引磬之名,见于《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达磨忌》条:行者鸣手磬,维那出班。同书卷八《法器章》中说:小手磬,堂司行者常随身,遇众讽鸣之,为起止之节。

  在《水浒传》中亦记载以引磬领众的情形:宋江参五台山智真长老,鸣钟击鼓,合寺众僧都披袈裟坐具到于法堂中坐下,宋江、鲁智深并众头领立于两边,引磬响处,两碗红纱灯笼引长老上升法座。

  《敕修百丈清规沙弥得度》亦记载:引请收坐具起,鸣手磬,引剃头人人堂。又在同书中《亡僧》中也记载僧众讽诵经咒时,以引磬领众唱念之事:斋粥,殿堂讽经罢及放参罢,堂司行者即鸣手磬前引,首座领众至龛前,住持烧香毕,维那举大悲咒。

铜钹

  钹又作铜钹、铜钹子,或铜钵子,亦称铜盘、铙钹等。用响铜所造,其形如圆盘,中央隆起如丸状,中心穿一小孔,系以布缕,两片互击而鸣奏之。

  在杜氏《通典》中说: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南蛮国大者,圆数尺,或谓齐穆王素所造。

  《文献通考》中也记载:铜钹亦谓之铜盘,本南齐穆王素所造,其圆数寸,中间隆起如浮沤,出西戎、南蛮、扶南、高昌、疏勒之国。大者圆数尺,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唐之燕乐、清曲,有铜钹相和和之乐,今浮屠氏清曲用之,盖出于夷音。然有正与和,其大小清浊之辨欤。

  在佛教中,铜钹为伎乐供养具之一。经律中有多处记载,如《佛本行集经》卷十四中说:一千之铜钹,一千之具萧,昼夜不绝于宫内。描述宫中荣华的景象;而在《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中则说与铙相同,为伎儿使用乐器之一种,也可视为娱乐用的打击乐器。

  在《敕修清规法器章类》说到铜钹使用的时机:铙钹,凡维那揖住持、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遇迎引送亡时,行者披剃,大众行道,接新住持人院时,皆鸣之。

  《大宋僧史略》卷下《结社法集》的项目亦说:初集鸣铙钹,唱佛歌赞,众人念佛行道。即说明铜钹亦运用在众人集合行事时鸣之。

戒尺

  戒尺为法器之一,或单称尺,即在举行归依、剃度、传戒、说法等法会时,用以警觉大众或安定法会秩序的法具。

  《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下中说:设戒师座几与住持分手,几上安香烛、手炉、戒尺。《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云:受戒专用之,故得戒尺之称。

  其中并提及戒尺的尺寸:其戒尺在下者,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一分余,下面四边有缕面;在上者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木钮,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把钮击之。

  戒尺系由两小木构成,一仰一俯,仰者在下,稍大。使用时,取上者拟击下者而鸣之。又,一说戒尺为界尺,然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所载,界尺为资身细器之一,系用以画界或镇纸幅,与戒尺之用处不同。

犍稚

  犍稚(梵文ghanta^)为寺院报时之器具。又作犍稚、犍迟、犍地、犍抵、犍植、犍槌、犍锤。在《玄应音义》卷一中说:犍稚,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此云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磐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又,据诸经律所译,或作板,或作鼓、铃、铎等,所用名称不一。

  关于犍稚的倡设缘起,依《五分律》卷十八所记载,在佛陀时代,有一次僧团布萨时,未能及时集合,乃至荒废坐禅行道。时,佛陀乃教示须唱言时至,并敲打犍稚,或击鼓、吹螺集合大众。

  犍稚本为木制,如后世所谓的板。在《五分律》卷十八中说:诸比丘不知以何木作犍稚,以是白佛。佛言:除漆树毒树,余木鸣者听作。而《大智度论》卷二中说:大迦叶尊老往须弥山顶,挝铜犍稚。依此可知,后世亦用铜制犍稚。此外,《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中说有五事须打犍稚,此五事即中说有:一者常会时,二者旦食时,三者昼饭时,四者暮投盘时,五者一切无常。关于其打法,《四分律疏饰宗记》卷八中说:创疏而轻,渐急而重,将欲了时渐细渐没,名为一通,如是至三,名曰三通。于最后通声没之次,大打三下,或二或一,以表声绝。

云板

  云板是禅林中为众僧报粥饭时间所击打之器具。以其铸为云形,或于平板上镂刻云形花纹,故称为云板,又称作云板或大板。

  《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云章曰:板形铸作云样,故云云板。(中略)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惊寝,遂易以铁磬,此更鼓之变也,或谓之钲,即今之云板也。

  云板挂在斋堂前,因于粥(朝食,即早饭)、斋(昼食,即午饭)之前连打三十六响,故称长板。又以当时之众僧可取下钵盂以集合,故长板又作下钵板。

  日本江户时代的《洞上僧堂清规考订别录》上记载:于粥饭已热而熄火时敲响三下,因而名为火板。因于斋粥时长打,又称长板,均针对用途而命名。如此举出依照用途所取之名。据铭记的记述,又称打板、打饭、斋板、板钟等。

  云板由青铜或常所制造。形式原则上为云形,上部有悬挂用的洞孔,中央偏下有撞座,分为两面式与片面式,细部有若干差异,形式十数种。

【文章由香港云服务器 http://www.1234xp.com 复制请保留原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