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漫谈之四十三
传喜法师:心如莲花慈悲芳香[让这颗光明的心去除世界的黑暗]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动物尚知要孝,何况我们人呢?天下有两件事不能等:一个是尽孝,一个是好事;否则“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好事你今天不做,那明天就是明天的事了,所以有好事要抢着做,没有好事就找点好事做,好人感天动地,孝心尤其感天动地。不仅子女对父母要有孝心,朋友同事间要友爱,夫妻要和睦,和谐社会,也是诸多因缘和合而成。
老祖先看到我们子孙这么虔诚,心如莲花,慈悲芳香,这是人间最美的心,是可以与诸佛感应的心。把这种最美的心可上供十方诸佛、祖先、世界,让这颗光明的心去除世界的黑暗,去除众生的贪瞋痴,来净化这个世界。
有人或许会问:今天兴华寺里怎么唱戏了?表面看这是一场戏,实际上这是一堂课,是在台上演绎、教授为人之道。所以,过去中国戏曲走村串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受到这些戏曲教育的熏陶,随着国家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各剧种的戏曲也在没落中逐步在振兴发展。
愚昧是人类最大的问题。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解决愚昧问题。愚昧是我们共同的特点,既是我们的敌人同时也是我们自己。虽需要佛来唤醒我们,告诉我们什么是错的,但改错却是个体的行为,而我们最大的弱点是不会改变自己的缺点,这是最致命的问题。所以佛教的弘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用生命来坚守着这方真理的舞台。
——很多人学佛后,马上能够对生命中的一些负面习气,有一种改变的动力,这恰恰是佛教文化提倡的防非止恶,比如原来抽烟喝酒的,戒掉了;你能够有戒的定力和信心,相当于给自己的行为建立了一套规范,这些点滴变化,会让家里人看到、感受到。你的转变是有感染力的,无形中让家人看到了佛教文化的力量,很快他们也纷纷跟着你一起学佛了,或朝拜寺院,或想了解佛教文化了。所以,学习佛教文化,对我们的身心建设是非常有效的。
——现在,了解佛教文化有非常多的途径,除了寺院这个有效的平台外,还有现代各种传媒平台,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诸多传播渠道。大家有没注意到,连好莱坞都在弘扬佛教文化,像《超体》就有佛教元素,影片中提到人的脑细胞可以开发到百分之百,最后主角“我”无处不在。那百分之百是什么概念?就是佛,印度语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国话就叫无上正等正觉,百分之百的脑细胞被开发出来,这正是佛教的智慧,就像现在佛陀无处不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处不在一样!
出家人为什么穿了这身衣服、剃了光头,到哪都让人知道我是佛弟子呢?这就是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来现身表法。出家人就是代表圣贤的,出家相就是圣贤相。去掉小我,剔除烦恼,继承我们祖先的优秀文化,将凡体转变成为圣人相,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怎样唤醒大家的良知,唤醒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也是在座每位佛弟子肩负的重任。
——表面看是出家人,实则是大悲的示现,是佛法中扛旗子的,在与烦恼的战斗中冲在第一线的人,所以,出家人建庙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建的。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传承下去,要让我们的子孙还能够听闻到钟声,还能够听闻到正法,还能够沐浴到解脱的清凉,这是一件神圣而辉煌的事情!但其间却充满了艰辛与苦难!因为太多人不理解,我们总是习惯于为自己考虑,一旦遇到舍己为人者我们反而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
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呢?就是中华民族的圣贤文化,优秀的文化就是圣贤文化,从三皇五帝到诸子百家,到民族的脊梁,一代一代承担着一个民族存亡与发展的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造圣人的叫“文以载道”,直到今天,我们这一代炎黄子孙,还看得懂中国字,还能读中国的书,乃至读到佛经,何其有幸!
——一个道场,物理空间虽小,却是人间的明灯,是苦宅里出离“苦”的一个平台。
我们今天的汇聚,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希望我们要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当中去发展,在历史的延续中去长养;再把这种超越时空、和合的力量回向给当今世界,以和平交流取代战争,以相互欣赏取代误解,以互相学习取代相互争夺。
通过佛法来传递这样一个愿望,在宇宙间让这种能量去抚平人类的创伤,抚平人类中的那种不和谐、不协调,化消那种戾气,用佛法的光明去除生命内心的黑暗。
——以这种祥和之气充满天地,青山在、心未老,海枯石烂心不变。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