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心三昧论
——读“心学”《心经》《清静经》等心得
弘才居士
清明节回老家祭祖,顺便看望一位中学时期的老师。阔别几十年,重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别后世风、人情变故及健身养生等话题。临别时,老师建议我多看看儒家阳明“心学”、佛教的《心经》和道教的《清静经》。
回京后我真的潜下心,像过去做学生完成作业一样,用几个月的时间,结合世风、人情和养生等,认真地进行了研读。《心经》虽260来字,却被佛教尊为“天上天下第一经,古今中外第一文。大智大慧源于此,堪破本性便是真。”达摩祖师认为:“《心经》通,一切经通;《心经》不通,一切难通。”《清静经》更被道教视为最重要的道士日常诵习的上乘经典。当我们每每读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心似乎自然就能清净下来。尤其是王阳明“心学”,集儒、释、道各家之大成,参透世事人心,成为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也使王阳明成为中国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世界一代圣哲,并成为曾国藩、梁启超、稻盛和夫、蒋介石、毛泽东等众多伟人共同的心灵导师。他在《传习录》中讲:“我今说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要将不善之念克倒,须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立言总旨”。阳明“心学”将“主静止欲”讲得很透。如果今人也能将“心学”、《心经》和《清静经》读懂并切实践行之,那么,官场就不会有这么多腐败现象,人心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妄欲恶念,人们也就不会因疾病夭折,而都能享尽天年了。
因为“心学”、《心经》和《清静经》都是修身、正心、也谓“格心”的。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解释说:“格者,正者,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正心”是儒家“三纲八目”之核心。纵览四书五经,不难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三纲八目(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等于抓住了打开儒学大门的一把钥匙;抓住“正心”也就等于抓住了打开三纲八目的金钥匙。因为循着这一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把握三纲八目的要义。就八目这一阶梯本身而言,前三级“格物、致知、诚意”是“内修”;后三级“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中间的“正心、修身”则是链接“内修”与“外治”的枢纽。“正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则是“独善其身”;“修身”与后面“外治”连在一起则是“兼善天下”。数千年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将生命历程铺设在这一“正心”的阶梯上,铸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至今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格心,为什么要格心,又如何格心呢?格心要达到何种境界与目的呢?这是一个很大而且很陌生的话题。我只能试着谈点自已研读“心学”、《心经》和《清静经》的浅簿心得体会。
首先说说什么是格心和为什么要格心
格心实际上就是正心。“心者身之主”。“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知所先后,则近于道矣。”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于正心。“心正也者,万流之源而成事之本也。”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个集团的成败,关键看人心向背;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身体健康与否,关键也看其心态如何。
在这篇文章里,为什么只想重点谈谈格心而不是格物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格心与格物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说格心必然说到格物;二是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需要重点强调一下人心问题。意在通过对“心学”、《心经》、《清静经》及中西哲学等多维度的试释,让读者认知正心的重要,并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实践、修炼、培育足够强大的内心,开发心性本具有的一切潜能,实现一个和美的社会环境和一个健康、智慧、快乐、美好的人生。
要格心,必须首先了解格心与格物的关系。
心与物,格心与格物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心经》中观音菩萨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此看来色和空显然是没有区别,但又是对立统一的。这里所说的色与空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们现代讲色一般是指物体的颜色,如物体的红黄蓝白黑之色,后来引申为女色,喜欢女人为好色。而佛教中的色不全是这个意思,而是指物质存在的总和,眼睛能够看到的一切物质都叫色。佛教认为人心(即思想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包括人的肉体和自然界的一切,而且这些变化了的物质也称作空。这和易经里说的生生不息谓之易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这就被称之为“色”。那么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是由“地、水、火、风”等因素因缘和合构成的,又因为因缘复归和还原。这种还原和复归就是空与色演化过程。空并不是完全的空无,运动变化着的物质有时也叫空。比如水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得见的,就是色;但是水能够蒸发变成肉眼看不见的空气,也就成了空;其实又没有真正的空,冷热空气对流,从天上落下来的雨又变成了水,又成了色。用这样的概念去理解佛教的色空观念,应该是科学的。几千年以前,释迦牟尼已经用佛教的思想解释了宇宙的运动规律。世界上一起物质都是有化学元素组合而成,叫化学不灭定律。佛教讲万物都是暂时的因缘和合,没有不变的道理,包括我们人生、老、病、死的过程也是暂时的因缘和合。只是我们人有主观意识,有个“我”存在,才会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甚至有时候会产生不善的动机,或者种种冲动。佛教的色空观就是叫人不要有执着心,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这就是在有色世界里确立“看空不空”的思想。就像我们看一幢房子,房子是有砖、瓦、木、石、水泥、石灰等材料组合起来才叫房子,离开这些组合材料就不成其为房子。房子这一名称也只不过是我们主观思想的产物,暂时的因缘和合。如明白万物都是暂时的因缘和合,不去执着它,更重要的是不去执着自我,这就是缘起性空。所以佛教讲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皆空。这里的色是指有形物质,受、想、行、识指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要破除我执,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得看空。比如佛教讲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不染,这些都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暂时因缘和合,都是空。
后来龙树(即龙树菩萨,他是古代印度佛教哲学家、逻辑学家,印度大乘教中观派的奠基人)等提出了中观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的真实相是空,亦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最高存在。龙树认为空的更准确解释应该是事物的相对性,是缘起共生的,在他看来,既然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那么最后,一定有一样东西与这种相对性本身相对,那就是绝对。这种绝对不能通过理性来描述,而只有通过直觉来体验和把握,它就是不可说、不可分、不可思议的宇宙整体。即所谓空不是空无和零,而是指不可描述、难以把握的实在变化体。
最能诠释色空关系的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开篇写了姑苏乡宦望族甄士隐,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个三岁的娇女,却不幸在元宵节丢失,之后又遭遇大火将家烧毁,无奈只好暂且移居岳父家,常遭白眼。在甄士隐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时,一个跛足道人给他唱诵了《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好了歌》就是要说明“好”(色)是靠不住的,终将会“了”(空)。甄士隐听了《好了歌》后,马上心领神会,并做了更具体、更形象的注释: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想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不脱好终将了规律的摆布与掌控。可是世人仍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没了。从佛教和道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去努力地建功立业、发财致富,或贪恋妻妾,顾念儿孙,皆因被情欲所驱使而不“觉悟”的缘故。由此“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四句话和由“空”、“色”、“情”三个境界组成的红楼世界,浓缩了曹雪芹在历经家庭由盛而衰“大彻大悟”后对人生历程的哲理思辨,奠定了小说的全部人物、事件和情节皆以“色”为基础,以“情”为中心,以“空”为起始和归宿的思想脉络和框架结构。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程度。”恩格斯说:“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两个基本特征和“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条基本规律,都与佛教色与空的辩证很相似。唯物辩证法也强调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因为在认识世界时,由于客观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另外在改造世界时,也要依靠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的目的,因势利导地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
这种难以把握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规律,犹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周易》里的“驳极必复”、“否极泰来”等,都说明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所以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又如“祸与福同门,利与害同城。”“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这又说明上帝是公平的,他为某人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为其开启一扇窗户。试看人生经历,也总如此,总有一些磕磕绊绊,起起落落,如意与失落交错的现象,如天之阴晴,月之圆缺,人之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一样。这种现象已被历史万事万物所证实并将继续演绎着。
色与空的辩证和儒家的中庸之道也很相似。《中庸》首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这句话体现的是中庸和适中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在对立双方,不能走极端,而要找到中庸之道,找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也即“天人合一”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中庸讲的是人善恶本性的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是善,向下就是恶。中庸的“中和”思想和王阳明的“四句教”很相似:“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说人之本心本无善恶,做出善恶之事不过是意念之动。基于此,王阳明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的论断。正如王阳明所说“一念不善,便是恶行”。王阳明以这种奇特的方式化解了哲学史上有关人本性善性恶的争论。将人之“善行”同“性本善”、“恶行”同“性本恶”区分开。人行为之善恶完全取决于这个人在当时情境下的“一念”之间,而不能由此推断这个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对于人的本性而言,无善也无恶,无所谓善恶。一个好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也许一个坏人在某种情形下做出好事。更多的时候是一念之差,怎能通过一个行为或一件事就盖棺而论呢?正如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所告诉我们的:正邪、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名门正派作恶事也是邪教;邪教替天行道、行侠仗义也是正派。最近抗战电视剧中土匪恶霸打日本鬼子就是证明。
佛教认为心和物二者是构成一个世界的重要因素,并称为五蕴世界。五蕴中色蕴即物质,其余四蕴(受、想、行、识)为精神(心)。心和物即色与空,是对立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称作双融不二,即心物二者合一。“心物合一”的理由是自然且浅显易懂的,根本不必用太多理论就可以理解的,只要稍微有些近代物理常识,即可了然于胸,洞烛无余。心物合一论与佛经经典也不相违。如《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其中“受想行识”属心法,心法与色法都与空不异。那么从空的角度说,心与物就是相互不异,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心物合一论是符合佛教思想的,可以找到许许多多佛经论典的支持,是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理念。而且,心物合一是可以通过实践实证的。例如当今流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是情绪投资者!任何事物只要嵌入人(心)的因素,其结果才绝对不会像1+1=2那么肯定。
要理解心与物的关系,必须注重理解致良知。
阳明心学的本质是致良知;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良知前面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知识只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知识是对整个宇宙所有事实的认知。因为宇宙是无限的,所以知识也是无限的,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短暂生命里的知识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一个人在知识的海洋里可以犯错误,甚至不止一次的犯错误。但是在良知问题上,可不能犯错误,可能犯一次错误,就会让人万劫不复。
如果将人一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把“聪明”转化为“良知”、“智慧”有句老话叫“知易行难”,即懂得道理很容易,付诸行动却很难。聪明人喜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潇洒,但是,人们往往只限于“头脑风暴”,而不善于实践,刚愎自用,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就是对聪明的狐狸为什么常常没有好下场最好的诠释。聪明人最容易自负、浮躁、急于求成,定力不够,最后往往一个个栽倒在某个美丽的陷阱里。所以,聪明本身不是坏东西,但它可能会坏事,因为聪明只是初级的,必须通过实践把聪明转变成智慧,致良知,以良知引领、促进实践,身体力行,才能够事半功倍,成就大业。
随着现代化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些弊端随之暴露出来。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势必导致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不顾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意识,致使社会道德失范、良知泯灭。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生态危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认识到,这些问题已不是一个知识、技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问题,是做人的良心良知以及以良心良知自律和律人方面出了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弘扬或重塑良知和良心尤为重要。良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指的是人生先天的善端;从基本的道德感的角度来看,良知包含道德的知、情、意三方面的内容,它支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能造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健全人格。良知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所生存的社会里,也许某个时候,权威不复存在,法律也会废弛,此时,就需要良知来拯救社会、拯救世人。法律是调整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但是,法律并不是万能的。在法律不能或不宜调整的社会领域,良知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例如五十年代初期,邻不相欺、夜不闭户的安全感绝不是以法制维持的。从理论层面而言,良知对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良知是法律的精神基点,是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法律的内容体现良知精神;从实践层面而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以社会良知为基础,这就要求法律职业者在立法、守法、执法、司法各环节,要实现良知与法律的有效融合。将良知引入立法环节,要求统治者依良知原则制定良法;将良知引入守法环节,要求社会公众自觉认同法律、树立对法律的尊崇与守护;将良知引入执法环节,意味着执法者应当秉承自己内心的良知来秉公执法;将良知引入司法环节,意味着司法者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不仅应忠守法律,还应结合自己的良知来公正处理案件,以避免社会公众对司法判决的合理怀疑。只有全社会主体都能尽一己之本心良知,社会才能繁荣进步,人类社会才能永续发展。
“良知”是王阳明的生命智慧、精神家园,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他从传统文化和生死磨难中体悟出来的。他认为良知是天理,是明德,是是非之心,是道德修养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当下社会的每个人,都很焦虑,没有的东西想得到,得到的又不满足,每个人都在各种层面上争斗、挣扎着,变得对生活烦躁、焦虑不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缺乏良知,良知控制不住情志也就很难控制住人生。经历过很多焦虑难耐的选择之后,会感到:所有的焦虑都是无用的,世上没有通过想象和推测就可以判定未来的事情;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绝不是参照别人的样子推断出来的,别人在某件事情上做得再好,用的方法再妙,换成另一个人,又都会成为另外一个样子,等同于又是一条新路。世上不存在最好的那条路,但存在更好一点的路——那就是用自己良知选择的并能坚定地走下去的那条路。人生只有一次,成长和生活之路也只有一条,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需要有取舍的。也基于这个原因,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偶然的,是由一个个用良知选择决定的。人多是看不透才会焦虑与烦恼,放不下才有计较与争斗的。不要指望他人,不要讨好别人,只要自己有良知和能知行合一,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强者,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诚如世上没有不弯的道路,人间没有不谢的鲜花。人生如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花开,也就有秋天结果;既然有夏天骄阳,也就有冬天风雪。也说明一个人只有经过困境的砥砺,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门,只有拿到打开它的钥匙,登堂入室才有可能。关键是事先要学会让自己安静下来,把思维沉浸下来。人生又像是跑马拉松,跑得太快,可能会后劲不足;跑得太慢,可能会落伍;中途退出,可能会将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赢出。一切多是因缘和合,人生也有悲剧与机遇。如“非典”中人人自危,地震中人弱如蝼蚁;东方之星中的人为游乐而沉没,天津爆炸里的人在震颤中更是惨惨戚戚。人,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活法或死法,各有各的理念和人生价值。但是,只要自己不失时机地将该做的事做好,将该走的路走好。始终保持善良与良知,做到真诚与宽容,严以律己,其他一切随缘随意,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心物合一、知行合一,是为参悟大道。
老子说“高天与厚地之所以能够永恒长久,因为它们的一切运行都不是为了自己。所以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的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忘我吗?所以忘我反能成就自我。”老子又说:“‘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受重视,就在于它们对万物不加干涉,从来都让万物顺其自然。”正因为大道和大德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才胜过有弊而无益的那些刻意的关爱。在道家、佛家和儒家看来,道不在心外而就在心内。我们的妄心,分别心和浮躁心一旦变成清净心、平常心和智慧心,道就能复归于光明的本性。
所谓大智慧,主要以格心来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提高到优于别人,还不算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通过修养而优于过去的自己。在人生或者工作、生活中,智力不如性格的作用,头脑不如心情的作用,天资聪慧不如由良知判断力所掌控的自知之明和自制力。《庄子·徐无鬼》记载一只灵巧猴子的故事:吴王一行人登上一座猴山。群猴看见来人,都惊慌地跑开,逃到丛林中。但有一只猴子,从容地在树枝上攀登跳跃,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的身手。吴王射它,它敏捷地接住射来的箭。吴王命令左右军士一起迅速连发暴雨般的箭,它就中箭摔下树来而死。吴王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自以为灵巧,仗着身手敏捷来傲视我,才会落这样的下场。要引以为戒啊!不要以骄傲的态度对待人!”颜不疑顿悟,去除骄傲,摒弃享乐,谢绝荣华,拜董梧为师。后被国人称之为大智慧。
故事中的猴子,确实有本领,但躲不过万箭齐发,以致死于非命。猴子只有小技巧而没有大智慧。那么人也如此:吴王对颜不疑的警示,使颜不疑立即放弃小智慧,改变自己由此而生的骄傲心态,拜师修炼去了。在《易经》中有“止谤莫如自修”。修养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可以逢凶化吉。正如“谦”卦代表谦虚,其六爻“非吉则利”。反之,若无任何修养,就难免招来别人的敌视与图谋,此时的命运就不堪设想了。即有欲望就会有得失,有得失就会有吉凶。如果降低欲望,就可以消解得失之心,然后也就不会受制于吉凶了。这也如养生的人,要想康乐长寿,首先除去名利、声色、财货、厚味、虚妄、妒忌等六害。六害不除,养生也就只是一句空话。
正因为色是运动变化的物质,空是物质的运动变化,而且这些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着的物质是永恒对立统一的、普遍联系而又互相转化的,所以,人作为变化着的物质参悟这种物质命运变化、运转的规律,即人生之大道。
心物合一、知行合一,能改变命运、成就人生。
古文《了凡四训》中,了凡讲了他的经验与教训。了凡说:青少年时,曾请孔先生给我推算。先生说我县考童生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等到后来去考试,三处的名次完全相符。孔先生再给我卜终身吉凶,说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的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可惜没有儿子。我把他的话,详细地记录下来。从此以后,凡遇着考试,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所算定的。最奇怪的是算出我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我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命中注定的。
当我去访问栖霞山云谷弹师时,和他对坐三昼夜。禅师问我:“凡夫所以不得成为圣人,只因为妄想缠绕,你坐了三天,不见你起一个妄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答道:“我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都有定数,即使有妄想,也是没有用处的。”禅师笑着说:“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也是个凡夫啊!”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普通平凡的人是有数的。大善的人,数就拘不了他;大恶的人,数也是拘他不定的。你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不是凡夫吗?”我就问他:“那么,这个数能逃得了吗?”他说:“正如诗书里所说的,这命是我们自己所造作的,福报也是我们自己求取得来的,确是很好的教训。”禅师又说:“六祖说过:‘一切的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里去找,是没有得不到的。’要知道,求不求在于自己,如果专诚去求,不但能得到道德和仁义,还可以得到功名和富贵。内外双得,那才算是有益的求;倘使不认真地遵循正道去求,也就是说,不从心地上去求,不从积善去恶上去求,而徒然费尽精力向外追逐名利,那虽求之有道,不违犯法律道德,但所得的还是你业命中本来有的;若是不顾一切,过分贪求,不合道理的事也去做,那就把心里本有的德性也失掉了,岂不是内外双失吗?所以是徒劳无益的。”
听了云谷弹师的一番议论,我拜谢他,接受了他的教诲。也将我的原号“学海”改成了“了凡”,以“了”立命,不再落“凡”夫的窠臼。从此以后,一天到晚,心地都在约束着自己,做善事,改过失,一切心念行都和以前不同了。从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的景象。虽在暗室无人处,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别人憎恨我,或是毁谤我,也自能安然容受。并常检讨自身: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犹豫不决,或身勉强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能操持而醉后便放逸等等,都以过折功,日常决不虚度。所以辛巳岁生了儿子。丙戌年登第,授宝砥县长。孔公算我五十三岁要死,我虽不曾祈祷求寿,这一年居然无恙。今年我已六十九岁。因此,我相信“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这句话了。
了凡接着说:现在,我们想要得福而远祸,暂且不论行善,先须决心改过。改过第一要发羞耻心。应思从前的圣贤们,他们为什么百世可师,而我们为什么一身瓦裂?这是因为我们沾染着尘劳情欲,在私下做了坏事,还认为别人不知道,傲然没有一点惭愧之心。第二要发畏惧心。天地有灵,鬼神难欺。一经恶行被人看破,其人格真是不值一文了。发了一念善心,就能得到安详善终。一念猛厉,足以洗涤百年之恶。第三要发勇猛心。我们必须奋发振作,不用踌躇、企惑、不烦等等待心拖延。小的过失,要如芒刺在身,很快把它拔除;大的恶行,要像毒蛇咬住手指,急速把手指斩除,以免蛇毒入心。如能具备以上这三种心,那末,有过的就能立即改掉。犹如春天的冰遇到太阳,是没有不消溶的。善于改过的人,是在事件还没有发生以前,就先明白它的道理。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恨别人的学问,凡是自己行不通的,都是自己的德行没有修好,这是自己要加以反省的。若是闻谤而怒,虽竭尽巧思分辨,也如春蚕作茧,自取束缚,更增烦恼。其他种种过错,都应该依理分析。其他一切过恶都是愚蠢行径,自害的作法,道理明白了,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什么叫做从心而改呢?一切的过失,都根源于心,唯心所造。我们的心不妄动,过失又从那里发生呢?从事修养的人,对于好色、好名、好利、好怒,这些过失,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专注起心动念处,使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这是精密纯一的真传。既然过由心造,还须从心上改,象斩毒树,必须断其根本,不必一条条地伐枝,一片片地摘叶。大抵最好的办法就是治心,不合理的念头,才一动起,立即发觉,一觉悟就立即予以消灭;倘使这样做不到,也要反复明理来消灭它;或许还是克制不了,那就要用悬崖勒马的工夫,临事强行克制,坚决地禁止不犯,克实而论,净心、明理、临事禁戒三功并施是改过的要诀。
了凡在这里说的也就是格心的方法与要诀。
心主神明,万事不离心。通观《西游记》,满目皆是“心”。光涉及到心的回目就有二十九个。如“心性修持大道生”、“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四圣试禅心”、“元神助本心”、“心正妖邪庭脊关”、“涤垢洗心惟扫塔”、“心神居舍愿归性”等,几乎涵盖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作者在文中,一再把悟空称作“心猿”、“心主”,说明他是把孙悟空作为人心的幻相来写的,而悟空修行得道之所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恰恰也是“心”之别称。可见,修行即是修心,与阳明心学之“心的文体甚大,若能尽我心更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不谋而合!因此,在《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对付孙悟空的紧箍咒,也叫“定心真言”,作用是钳制心猿。为了说明取经之路就是修心之路。作者还常常借孙悟空之口宣扬“明心见性”的佛理。
第二,说说当今现实尤其需要强调一下人心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竭力让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更为便捷、高效和舒适。作为享有人类物质文明的我们,对此当然高兴并乐享其成,因为没有谁希望自己生活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再过饥寒交迫的生活。然而遗憾的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并没有向人们配套提供人生的全部幸福,同时便捷、高效和舒适的生活也不等于幸福本身。这就是当下物质文明的“先天病症”。它导致的“临床表现”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同时,却日渐荒芜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以一种永不餍足的姿态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外物,却任由自己的内心陷入一场日益严重的饥馑。其结果,就是地球上的每个国家、绝大多数人都在疯狂地追求经济发展,却基本无视国民的幸福指数;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攫取物质财富,却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迷惘和纠结,并且日甚一日地充满了挫折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
要治愈这种“文明病”,最好的疗救之道,就是把我们习惯向外追逐的眼睛转回来,开始关注被我们自己放逐已久的心灵。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即做人的学问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把习惯放纵的心收回来而已。而儒家王阳明的心学,佛教的《心经》和道教的《清静经》等,正是“求其放心”之学,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也是每个人所需要的。因为一个人活得成不成功,也许可以用财富的多寡和事业的大小来衡量,但是一个人活得幸福不幸福,却很难用外部指标去判定,只能由每个人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如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如一个人的婚姻生活幸福不幸福,外人很难通过有无好房名车来判断,只有当事人自己的感觉才算数。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健康的,那么不需要亿万家资和丰功伟业,只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就会感到幸福;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那么即便让他成为世界首富,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天之骄子,也很难感到真正的幸福。
幸福,从来就没有准确和永恒的答案与标准。富有金盆银匙、锦衣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穿粗衣布履、吃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福。幸福从来都与贫富或地位无关。人之幸福,全在于心,幸福就住在人心里。
俗话说: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许多的美丽本身就是陷阱,许多的享乐本身就是堕落。圣人与凡夫的区别就在于圣人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凡夫则是妄心难耐而为所欲为。老子说:“不展现可能引起贪欲的事物,百姓心理就不会惑乱。”当前的政策规定、舆论宣传等恰恰多是引起贪欲的声音和典型范例。孔子说:“吃粗粮,喝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佛家警示“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都透视出“君子安贫,达人知命”;“闹市挣钱,静处安身”之真谛。有生命就有正常的欲望,但人若超越限度的为欲望所迷,也就只能挣扎在其中了。所以,孔子的为人之道是: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老子的处事之道是: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谦让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庄子的养性之道是: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人生要有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等。这都透视出古之圣哲以养心为主的养生处世之大道。
第三,说说格心在于静养健康与快乐
格心在于修为健康快乐的心灵。什么样的心灵状态才算是健康而快乐的呢?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灵状态是否健康良好,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王阳明经常引用《中庸》里的一句话:“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一个人无论处在富贵、贫穷、顺境、逆境等怎样的境遇之中,都能保持自在安详、自得其乐的心境。说白了,就是不管混得好坏,都始终保持内心强大。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亦即心灵健康。而要想获得这样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就必须通过格心来实现。
格心主要是:存天理,去人欲,正不正之心以归于正。“天理”指宇宙法则,也即是指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人欲”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阳明心学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确解释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对内心保持更多的觉知觉照;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除内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为什么要强调“去人欲”呢?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个简单却含义深远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可以理解为“所得”。在这个公式里,幸福与效用成正比,在欲望既定的情况下,你的所得越多,幸福感越强;同时,幸福与欲望却成反比,在所得既定的情况下,你的欲望越小,幸福感越强。从这个公式,我们不难推导出通往幸福的两条途径:一是让自己的欲望保持不变,不断增加所得;二是让自己的所得保持不变,不断减少欲望。很显然,不管你想通过哪个途径获得幸福,有一点是共通的——不能让欲望无节制、无止境地膨胀。因为一是获得是受客观限制的,不是想得就能得到的;二是不论你的所得如何增加,只要你的欲望天马行空,一直在膨胀,你的幸福感就只会越来越小。反之,无论你的所得是否增加,只要你的欲望一直在减少,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幸福感只会与日俱增。这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其实也是儒、释、道三家一直在告诉我们的一条“幸福学”原理。只可惜,今日国人常常把这样的原理视为老生常谈,或者斥之为迂腐,从而抛诸脑后。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人都会遭遇这样的困惑:我明明一直在打拼,收入也逐年递增,可是我的幸福感为什么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呢?答案很简单:即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修养,从而丧失了对内心欲望的掌控。换言之,在当今贫富差距拉大、灰色收入人群逐日渐多的情况下,当你的欲望膨胀的速度远远超越了你的收入增长的速度时,你就会与近在咫尺的幸福擦肩而过乃至背道而驰。阳明心学、《心经》和《清静经》教我们节制欲望,并不是要我们放弃一切,只是告诉我们:要获得幸福,就应该尽可能的在“效用”(所得)上做加法的同时,必须在“欲望”上做减法。恰如《清静经》所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要想人生康乐必须先从心地上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心澄欲遣,才能使自己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如此即便你的收入一直没有增加,只要你通过修正内心,把自己的不良欲望减少到最低,那么你的幸福感也会趋于无穷大。
老子曾说:“塞住贪婪窍门,关闭嗜欲之径,终其一身都不会苦辛。打开贪婪窍门,放纵身体嗜欲,终身不得救治。察见细小者眼明,坚守柔弱者刚强。用智慧之光,可复归内在之明,以免给自己留下灾殃,这就是颠扑不破的常道。”例如,传说有一位对生活绝望的少女打算以投湖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她来到西湖边,路过一位正在写生的画家身旁。画家主动热情地说:“姑娘,来看看画吧!”姑娘心想:鬼一样狰狞的山,坟场一样荒废的湖有什么好看的!但她出于礼貌还是扭过头去。画面突然吸引住了她:画面上的湖画成了天上的仙境,山画成了长着翅膀的伟岸美貌年轻的王子,……看着看着,少女把投湖自杀的念头忘得一干二净。为什么世上总会有像这位少女一样郁郁寡欢以至对生活对生命感到厌倦的人呢?因为产生欲望的速度太快而且期望值太高,实现欲望的速度却太慢而且有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放纵欲望,最终定会被欲望之火把生命中的幸福焚烧殆尽。只有人心清净,人心向善,让心拥有免疫力、抵抗力,才能会时时处处发现生活之美、生命之美、自然之美。
第四,说说心态决定工作状态,心学决定人生事业
格心在于形成一个好的心态,心态决定工作、生活状态。如果谁能在自己心志上镶嵌上雄心、信心、决心、爱心、专心、诚心、耐心、恒心、虚心、静心这十颗“心”,不断打造自己的良心良知良好心态,谁就一定会取得人生的最大成功。佛在《楞严经》上说: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心随境转,苦不堪言;境随心转,就得自在。心态是影响人生、影响事业、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成功,不是因为他没有付出努力,而是因为他在努力的过程中没有历练好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想成功而没有雄心,就没有成就事业的远大志向;就不能把自卑心远远地扔掉,人就无法满怀信心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好的想法,尽管得到大家的赞赏,如果不付诸实施,无外乎痴人说梦,只有下定决心,立即行动起来,才能成就人的价值;只有有了爱心和专心,才有贵人相助,才能成就专业,才能成就卓越;诚心待人,被人信任,是一种资本,如果失信于人,那就可能永远失去了这种信用的资本,无本何以谈利?急于求成,往往会一事无成,必要的耐心会让你从容应对;没有一颗恒心去应对困难和挫折,就会阻碍你向终点迈进;而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学习才能开创未来;尤其有了宁静,才能致远,有了静心思考,才能保持进取心,才能不断地向着下一个目标迈进,向更大的目标探索。这是因为成功源自心态、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结果。
王阳明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与体验,提炼出良知学说,接通了理学与心学,把孟子之尽心,道家之道体,佛教之心即佛等融为一体,推动了晚明自由解放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弘扬了中国哲学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伟大传统。王阳明“良知”的基本内核是自律。自律包含自觉、自愿、自然和实践的品格。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实现了对程朱理学的革命性变革,也为当前如何摆脱道德价值危机提供了诸多教益和启示。
阳明心学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就是指我们的世界是由“心”来支配的,心中一旦有了知,一旦“知”的意念产生,就已经有了“行”。例如一个人犯罪和犯罪的程度,起于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之后的行动和行动之后所造成什么样的恶果,这才是量刑的依据。有杀人动机这是念头,刀还没有下去已开始“行”了,刀下去是“恶行”,把人杀死是“恶果”。这个“行”本身是在“心”和“念”的支配下完成的,所以叫做“心”“行”合一。另一层意思是只有真“知”才能真“行”,真“知”也是在真“行”中获得的,因此,知行必然合一。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身陷囹圄的领导干部的忏悔:因为我对中央的精神领会不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够,对中纪委的规定记得不牢,才堕落为贪污腐败……。这类托辞本身就是错误的,他把“行”和“知”分开了,把犯罪的根源推给“知”的多少。制止犯罪不单是多读书、多读文件,要从内心深处寻找犯罪的心理根源——就是贪欲,就是损人利己,且存在着想躲过法律惩罚的侥幸心理。所以,积极实践是“知行合一”的核心,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良知,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良知是客观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普遍规律,在人类社会中表现为“善”。何为善呢?上善若水,善就像水一样可以滋润万物,可以流到很低的地方洗涤很脏的东西,可以流到其他事物到不了的地方,可以蒸发为云,降落为雨,绿化高山,充实江河,灌溉良田。明白道理只是一种知识,学习管理学也是一种知识,我们不能把知识当成智慧,如果知识是智慧的话,那么计算机数据库存储的数据(知识)比人脑记忆的多得多;而智慧也跟“良知”又有很大的距离,良知是知和行合在一起,只要动了一个念头,心理行为就开始了,然后就有形体行为等一个完整的过程。王阳明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对办大事的重要性。提出“凡举大事,必顺其情而使之,因其势而导之,乘其机而动之,及其时而兴之,是以为之但见其易,而成之不见其难,天下阴受其庇,而莫知其功之所自也。”
王阳明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他的心学特点,就是善于把握虚与实、快与慢、模糊与精确的关系。“虚”是究人心天理,人常将学习研究作“务虚”,研究事合不合理,是不是符合百姓的需要;并常将步步落实,做实事作为“务实”;快与慢,条件成熟了就要快,条件不成熟就要慢。这也是日本人学王阳明心法作为兵法里面一个很主要的指导思想,并依虚实快慢等心学特点著有《五轮书》(作者:官本武藏)和《兵法家传书》(作者:柳生宗矩)。这两部著作,是日本关于兵法与制胜策略的经典著作。《五轮书》与中国的《孙子兵法》、德国的《战争论》被称之为世界三大必读的兵书,也是商家必读的商战书。宫本武藏,生活在丰臣秀吉、德川幕府时代。他从阳明心学里学到了快与慢,模糊与精确道理。譬如:宇宙的运行十分精确,又十分模糊;科学的认识,只能从模糊到精确。对宇宙的探索,同样遵循着“模糊——精确——再模糊——再精确”的反复过程。企业也一样,准确的经营目标,是可信又不可全信的,因为很多客观因素是不可预测的,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不能保证绝对达到预期目标。所谓的真正准确实际上是不准确、不精确。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一种模糊作为正确的前提与先导,而最后达到精确的目的。所以说模糊的数学是最精确的数学。王阳明把握了虚与实,快与慢,模糊与精确的关系,形成了他做事的风格,因其势、顺其情、乘其机,知此则无事不可办、无事不可成。关键要把握住情、势、机三个字。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就是解开其势其情其机的秘钥,使其有了量化标准和可操作性。
能让日本迅速窜升为能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的强国,应归功于明治维新的成功,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究其原因是日本人充分效法于王阳明,因为阳明心学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实现,由此而开启了日本社会通向近代化的大门。这也正如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所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梁启超也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日本维新派人物无不顶礼膜拜王阳明,如日本维新派中有一个大名鼎鼎、击败过俄国海军、创造过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在世界上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与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军神”的常胜将军东乡平八郎,总把一方上面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印章佩在身上。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中国明朝的一名文官,能让日本东乡平八郎、稻盛和夫等佩服的五体投地,决不是偶然的。
博采儒释道兼具中西方哲理的阳明心学是呼唤民众觉醒、独立自强的雷霆之声,又像九天飞来之石,在黎明前的黑夜撞响了庙前的神钟,激荡着每一颗心灵。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梁启超更是对王阳明心悦诚服,在各种场合为他奔走呼号,用各种文章替阳明心学摇旗呐喊。诸如“阳明先生,百世之师”;“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等溢美之词不胜枚举。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大学读书时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陶知行”,后从实践中参悟阳明心学真谛,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又改名为陶行知。蒋介石自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我是自18岁,从读顾葆性先生时候起就开始研究的;以后五十年来,更曾读了再读,研究了再研究。他的《传习录》与《大学问》这两个小册子,真是使得我百读不倦,心向神驰,不知其乐之所止。”又说,对他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本书,其中之一便是王阳明的《传习录》。他说:“我最初就很得益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的心传,王阳明的《传习录》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我求学做事的根本。”蒋介石改名蒋中正,“中正”就出于王阳明心学中的“大中至正”。蒋介石曾三次到阳明洞参悟。尤其是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对王阳明的研究愈发痴迷。如蒋介石在给软禁多年的张学良的书信中,要求张学良多多研读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多看看王阳明的书。又如蒋介石在蒋经国59岁生日时写信给蒋经国说:“余所重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吾人自当急起直追,以补先哲之缺憾,则几矣。特书此以为尔寿也。”“以补先哲之缺憾”是什么呢?是败退台湾。蒋介石败退台湾的原因恰恰就在于自心失修、军心失散和民心失去。蒋介石在日记里总结自己为何败退台湾时说:“一生大病轻浮躁急”,“不研究、不学习、不注重客观”,“骄矜、愤懑,自恃、忙迫,不能澹敬虚心,全凭主观行事”;并说:“军队里面不仅精神丧失,而且纪律涣散。”“每一次撤退,高级将领总是先部下而退,置部下的生死存亡于不顾”。“自己的军事将领打仗不拼命,文职干部捞钱不要命。”“忽视农村,忽视广大国民的基本福利,所以失去民心,导致大溃败。”蒋介石写此信的目的就是要蒋经国用阳明哲学思想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屡次指挥的剿匪和平叛战争,并没有太复杂的战术,都是通过伪造证据,制造假相,传假信息,使敌方情绪失常、心态失稳,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思维、判断,使敌人上当,而按阳明预期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决胜的目的。所以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毛泽东为最。而毛泽东很多地方包括心志、哲学、政治军事等方面也都效法了王阳明。
毛泽东17岁时只身来到长沙,以王阳明“致良知”之教为宗旨,组织“德育会”,风靡一时。20到25岁在一师求学期间,得老师兼岳父杨昌济向他推荐的《王阳明全集》。毛泽东不仅读完了王阳明的著作还逐字逐句地作出批注,还以一篇《心之力》的作文得到杨昌济的高分奖励。《心之力》开篇就提出“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的宏大命题,进而描述心的广大与精微。通读《心之力》,我们不能不为毛泽东深邃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于人本身自我主体意识的彰显所折服。这篇文章几乎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的缩影。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他继承并发扬了王阳明的“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的万物一体的优良传统,彰显了以天下为己任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及他既不同意全盘西化也不同意食古不化的精神。
毛泽东在吸取王阳明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的同时,还秉承王阳明重视现实和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并把阳明心学归纳为:一在贵我,二在通今。贵我者,“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者唯我”;通今者,“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惟目前”。于是毛泽东将阳明心学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圭臬,笃志力行的准则,走上了一条比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更为深刻,更加漫长的道路。毛泽东在给亦师亦友的黎锦熙信中说:“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之心中”“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显然,少年毛泽东的哲学思辨与王阳明“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于此心之一理”“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矣”的表述完全一致。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也很深远,启发更大。例如毛泽东的《实践论》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最后毛泽东得出的“知行统一”的结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完全相同。《实践论》中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和王阳明说的:“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也无差别。包括举例:王阳明举例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王阳明说:“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实践论》中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毛泽东一生所涉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是以他早年对阳明心学的学习和体悟为基础的。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才有了一泓取之不尽的清泉,对毛泽东的修身立志、求知做事、思维方式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取舍都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心即理”使毛泽东以狂者的姿态横空出世,使其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另一方面,“知行合一”让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中表现出独特的务实、冷静的态度,使其始终将政治运作牢牢地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之中,拒绝一切主观臆断和非理性的因素。以阳明心学切实解决了长期以来“只知当如是,而无术使之必如是”的困局。
毛泽东在军事上效法王阳明的地方更多。例如王阳明军令中有一条“取人一草一木者斩”,被毛泽东活学活用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王阳明在政治和军事上屡建奇功,得益于他实地调查的能力和习惯,而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阳明心学影响了毛泽东,塑造了毛泽东的人格,毛泽东一贯流露出蔑视一切困难,涣然自信,精一自信,无所畏惧,要自做主宰。毛泽东一生立身行事处处彰显出心学对他的影响。他实在是对心学有很深的研究与修养。
也许因为人们将王阳明的“心学”视为唯心主义学说,毛泽东不便说自己受惠于王阳明;也许因为阳明心学与(儒家正统)朱熹理学有相悖处,所以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关于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介绍,使后人知之者甚少。
其实,毛泽东正是以唯心的手段推进唯物的理想,以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事业。最终他才实现了内圣外王的可与尧舜比美的盛德伟业!
唯物主义物本论能培养出精明人,这种精明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但这种重物不重人心者注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唯心主义是朵美丽但没好结果的花,如果以唯心主义的手段推进唯心主义的理想时,其人必将遇到重重灾难。这正是人老后,不“行”了,最易犯的错误,甚至会因之毁掉一世英名。所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培养不出“与天地同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绝世伟人。其伟人能“先天而天拂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拂违,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实践证明,人类最需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物心合一”和“知行合一”的伟人。老子《道德经》中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以上重点谈的是研读《心经》《清静经》但主要是阳明心学,对人但突出对中青少年人格心致远、入世治学创业之道的一点点感悟。下面想重点就研读“心学”、《心经》、《清静经》对人尤其是对中老年人修身养性、养心健身延年益寿等问题谈点滴看法。
第五、说说格心致三昧,康乐活百岁
心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泵血动力机,它还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智能器官,它酿造情绪,情绪也在感染着它。积极情绪可促进机体功能活动良性循环,对心血管有好的保护作用;长期的消极情绪或一时暴怒会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工作负担加重;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还会引起血脂水平升高,并激活血小板,促进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还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而引起猝死。
心,作为一个器官,它是物质的,但心作为心思、心意,它又是精神的。从健身角度说,重点想讲讲养生重在养心及如何养心,但也附带讲讲心脏器官的重要性即如何养护之。
心脏在五行当中属火,在五脏六腑当中被称之为君主之官。什么叫君主之官呢?国不能一日无君,家不能一日无主,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心脏是主管人一身之血脉的,包括人的筋、骨、皮、肉、五脏六腑和心本体,加上四肢百骸,七精八脉十二条正经等,所有的人的生命物质,都离不开气血的濡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由心脏所主管。所以这个君主之官决定人的生死、福祸,决定人能否健康快乐等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明代高僧妙叶所著《宝王三昧论》认为:世人谁不希冀易成、益吾、顺适、无病、无难、无障?而现实情况则常常是难成、损我、逆忤、多病、多难、多障。然以辩证观点审视之,前者并非完美无缺,后者亦非一无是处,或曰恰然相反,穷则思变,困乃图起,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舒适使人骄奢怠惰,磨难催人奋进成功。但人还是深怕逆境出现,贪爱顺境来临。孰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志者当勇于面对一切逆境,在困境中修为,在艰难中体悟《宝王三昧论》:“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此篇劝人十不求,不外乎论智者“居碍反通”:于怀疑处,反有悟时;于障碍处,反能通达。但愚者“求通反碍”:心想求通,反而有碍;心想求悟,反落于痴迷。故圣人设教:于有处说无,于空处说有;于难事说易,于易事说难。此道理并非深奥难懂,然要运用自如、现时得益,则须反复琢磨、不断尝试、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尤其要将此至理妙论熟记在心,无论顺境逆境,时常心中默念,及时汲取营养,以弥补意志之薄弱、毅力之欠缺。待到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丰硕成果之日,将会深刻认识到,此“宝王三昧”乃货真价实。
人不能要求有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真如此那决不是海,那是泥潭。人也不能要求没有苦难,没有苦难的生命也会失去框架。很多人自杀,就是因为没有理会这层意义,一厢情愿地认为生命是应该只有甘甜没有困苦,特别是在恋爱早期那种汹涌的荷尔蒙带来的欢愉,让人把激情当成了常态。生命的常态,其实就是平稳和深邃,还有暗流。生命的每一步都带着人们向着死亡之境跌落。不要存在妄想,这才让人比较持久稳定,安然地居住在孤独中。胸中即使有千沟万壑千难万险,也只有接受这些事实,这样才能超越死亡,看清生命的真实意义。
无论成败得失,都要养就一颗清净的心。《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就是讲人心需要清静和如何养成清净的。养生要从养心入手,以“清静”法门澄心遣欲,去参悟大道。如《清静经》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要去除这些牵扰,首先需要遣欲,“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圣人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宁兮道不成。”“人心如清静,天地悉皆归”。人心清静,才能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欲既不生,毒尽消灭,内心才真清静,才能渐入真道,才能达到“心无其心”“唯见于空”的境界。众生所以不能得真道,皆因其有妄心。人生妄心贪求,必然生烦恼、焦虑和忧苦心等。
“三昧”源于梵语译音,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或心专注一境一事一物的诀窍、精义等。三昧也即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意译为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可释为心定一处,故称定;远离惛沈、掉举而保持平等之心,故称等持;正受所观之法,故称正受;调整散乱的心使正直,故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的依处,故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言息虑凝心。心到达三昧的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所以,三昧是证悟正见的必须阶段。经此阶段,才能到达菩萨境界。
如何到达三昧之菩萨境界呢?首先,要有智慧,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着很多层面的问题。其次,要有毅力,看得透,想得明白以后,就要做到,能管住自己的心,能管住自己的行为后,才能慢慢过渡到菩萨境界,开始点化度化别人。这是菩萨最大的特征:自由自在,不受尘俗拖累,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想得明白,既能自利也能以慈悲和智慧利他人。
《心经》的第一句便是“观自在菩萨”。这里观世音并不单纯指一个人,而是一种境界。《楞严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是“内清修行,动静二相”。“内清”是清之以心。以佛家看来,世界无非是动、静两种。到了菩萨层面,他的心既是动的,也是静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际上是又动又静,实现了圆融观照。《心经》第二句说的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是“修行”。佛是无时无刻不在教人以“般若”(即大智慧)度人。“波罗蜜多”,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渡到彼岸去。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个世界的此岸,到达彼岸中间隔一条人生长河,只有通过自身内心不断的修行,通过“格心”“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才能到达彼岸。禅定(三昧)就是内心恪守清静,静能生慧,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不论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心经》的“心”,在佛教里面,一是中心、核心;另一是本心、真心。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相,所以每个人心里都有善根,也都可以成佛。但是,很多人都没能成佛,原因就在没有看管住自己的心,过多妄想,过于执着。有了太多的“贪、嗔、痴”,得寸进尺,永不满足,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想不择手段的去得到;得不到又开始抱怨;或者是得到后开始痴迷,丢了本心,没有了自我。带着这样不纯净之心,自然心神焦虑、病魔缠身,更难到达光辉的彼岸。观世音菩萨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有心里开朗明亮,无欲无求,清静自然,才能到达佛的境地。
第六、说说养生必先养心和如何养心
种种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所以养生,首先应当养心。因为心理的健全,能促使身体健康。
如何养心呢?首先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其次养心务必要养德,德高才能神凝气定;第三养心重在养神,养神说到底是净化灵魂。如果你的灵魂始终是美丽的、清净的,那人就拥有了“不老之药”。
养心,不只是保护好心脏,还要调控好心态,包括思想、感情、情绪、意念等等。人的心态需要保持平和,犹如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正常一样。
仔细观察生活会发现,心理失控对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如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精神抑郁症;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或被人欺骗,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要的也要,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踉铛入狱的悲惨结局,这些结局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原因,无不与心理失控、行为失当有关,无不伤及身心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的生活与名声。
讨论养心,除了必须弄清养心的重要性外,还应当思考如何去养心。
如何养心,恐怕谁也难以开出一个一应俱全的药方来。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并不需要具体的答案,提出问题只不过是想藉此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思考如何养心,也当如此。我们不妨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沟通:养心贵在净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蹿升,难免会百病丛生。说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一点也不过分。要消除不良情绪,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净心。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静心的最佳途径是领悟《清静经》的真谛,以《清静经》潜心去欲。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快乐则身键,身健才能快乐,这是辩证的。整天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卧床不起,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同时没有一颗快乐的心,也很难健康。如果你的心里每天都是快乐的,那就说明你在养心方面确实是个高手。养心重在养神,佛家有言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在人之三宝中,精要化为气,气要化为神;神是精气之和,神乃人之灵魂。所以,养心、静心、乐心,最终要归结到养神上来。神凝才能气定,气定才能心静。养神,说到底就是要净化人的灵魂。精气神具全的人,才会被众多人羡慕。养心务必养德,生活中能使人动心的东西太多了。但凡能让人动心的无不与自己的名利得失即《清静经》所说的欲望密切相关。许多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凝,均与此私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面对物欲横流的当今,花花世界,纸醉金迷的环境,更应当把养德视为养心之本。禅诗曰:“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或曰:“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心态的变化有时候真的可以把逆境转成顺境,所谓坏事变好事,能做到这样的人当然是圣贤。心随境转,则是心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喜怒哀乐受着环境的控制,这样的人就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例如现在有些干部手里握住国家资源或升官晋级的大权,有了贪腐的环境,这些环境使这些人心动,最后走向犯罪的绝境;但也有一些人出污泥而不染,不贪不占,坐怀不乱,以清静心来清静环境,留下一世英名。所以心态,其实是一个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和人所处境遇紧密相关,往往决定着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就是说很多事情不受自己掌控,没有自控能力,只能随波逐流,被人、事、物牵着鼻子走,终将走向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现在很多贪官腐败分子,很多造假贩假失去良心的人,有些就是受环境的影响所致。所以,心能转境则悦则自在,心随境转则烦则遭灾。德高才能心静,心静才能神凝,心静神凝则能康乐高寿。养德最要紧的是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索,使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如果谁能做到轻名利,轻得失,善于放下,那么谁就可以在快乐的天国里自由翱翔。
“心动阴阳转,一转万物变”,其中也包括生病、生气、生怨等。一个人老是想着自己,想着一己利益,一己的喜、怒、哀、乐,结果就会背负太重。佛教讲寿者相,就是讲众生的生、老、病、死不同的寿命;到生、老、病、死也不去执着,也能想得开,这叫无寿者相。“无相”才是人成佛的高度修养。想要成佛,首先要降服自心,做到明心见性。如何降服自心呢?就是使内心平静和安定,就是没有我和一切欲望杂念,就是不去迷恋外物,回到本来我的性情上来,回到婴儿的原始性情上来,就是“三昧”境界。面对社会上的贪腐、躁动、相互竞争的纷乱环境,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清净心,才是最好的养心和养生,才能快乐而无病。例如宋美龄活到106岁,为她治病的美国养生专家说:“人之所以染上疾病,主要原因都在于心态的失衡。”宋美龄晚年清心寡欲,以埋头书画写作养心。她的健康理念是“恬静虚无,精神内守。”这正是《黄帝内经》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实际上就是治疗当代人心病的一个良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凡事要想得开,看得透。人自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要死去。这中间或曲折磨难或顺畅欢乐。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再伟大的人也无力逆转之,我们只有选择、利用的权利。对于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逆境,都要想着寻找自我健康和快乐,既不受名利所累,也不为劣境所苦,活得堂堂正正,干干净净。我想起《牛虻》中亚瑟讥讽小人的话:“弯曲的脊梁,总比弯曲的行为要好的多!”在当下的社会里有不少人在弯曲的行为中苟且活着,包括那些号称“中国的脊梁们!”可见,有学识的人不一定都会养心,著名诗人顾城移居新西兰后,砍死妻子后自尽;中国“报告文学之父”著名诗人徐迟在医院跳楼自杀,都反映出他们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保健最重要的是保证心理健康。就养生而言,中医讲:“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生命中最大的杀手是苦恼、焦虑与恐惧,都于心相关。肿瘤治疗专家何裕民认为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最高。精神崩溃导致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治疗后转移复发。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最容易得癌症,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凡能做出针对性的指点、关怀、疏导,取其有利处以扬之,舍其不利处而避之纠之,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构建战胜肿瘤的系统工程,很多情况下有不少问题却可以迎刃而解。
何裕民认为心身和谐是心身健康的基础,其关键是心理调节作用。心理作用于躯体时,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协调。任何情绪活动总伴随着生理、生化的变化,控制和调节情绪状态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任何疾病都可通过精神、情绪这些内在的心理干预,结合临床药物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很多时候心理干预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这是一种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疾病的康复中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他举例说:张冀先生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1999年手术后不久全腹部转移、造瘘口出血,当时医师给他断定只有60天寿命。剧烈疼痛让他想到自杀!为了止痛,他只能借助微刻捱日。没想到如此倒给了他生机,刻完《滕王阁序》,他活了80多天;刻完《红楼梦》,他活了一年多;等刻完四部经典,死神已经离他远去。硬是靠着致力于微刻活到了今天。还有北京的老布,被《新民周刊》以“癌症是思想病”做过大版的报道。老布拿着医生开出的“死亡倒计时通知单”,放弃了繁华都市生活,搬到市郊小乡村,一心一意过起了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就这样,一个膀胱癌患者,4年多过去了,没打针、没吃药、没手术、没放化疗,硬是用饮食、运动和心理调整等,活到现在!这期间,他还写了4本书,旅行了5万多公里。
张冀、老布用的不是手术、放化疗、中西药治疗等方法,而是借助“微刻”和心理调节,强迫自己转移了注意力,找个自娱自乐的东西,属于中医学的“移情疗法”。移情可以“易志”,持续的“易志”,久而久之,可以改变生理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或治病的效果。
刘力红教授认为,现在很多人的健康观念有问题。“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生和医药,随便折腾自已。自己不为自己负责,医生是没办法的。”“肌体生病的过程,也是自身免疫力得到锻炼完善的过程,在对抗病症的过程中,身体的适应能力得以完善。偶尔的小病随他去,这是正确的健康理念。如果每次发烧都用抗生素消炎,身体就错过了提高免疫力的大好机会。”
记得五十年代初,在偏僻穷困的老家农村,缺医少药更缺钱,感冒后盖住被子出透汗就好了。小孩子夏天光着屁股在庄稼地里、土堆上玩耍,冬天穿着破棉衣,敞胸露怀地在冰天雪地里奔跑,也不得病。尤其是在一九五九、六○、六一年几年里,人们饿极了,将五七、五八年埋在红薯窖里的烂如泥的红薯重新扒出来吃,将几年前晒在房上、地里早已发霉的红薯干又捡回来吃,生黄豆、生绿豆、草籽、野菜包括从地老鼠洞里刨出发了霉的花生也同样吃。那时认为“能填饱肚子死了也值了”,所以不管脏的臭的苦的发霉有毒的什么都吃。按现在铺天盖地的养生讲座的说法,都会得病或中毒。但那时除了营养不良浮肿的、饿死的,真正因吃坏东西而被毒死的却很少,更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癌症和三高症等。这说明人的抵抗免疫力是很强的。现在的人们正如老子说的:“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的人,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所以洪应明提醒世人:“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便大有佳趣;若烂醉如泥,便成恶境。”如果人们非要奉养自己过度,执着于“生生之厚”,胡吃海塞,没病乱补,小病大治,那就只有找病促死了。
刘力红教授认为人在快乐的时候心脏会分泌两种激素,其中一种激素能杀死癌细胞。如果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那癌细胞就会被心脏分泌的激素抑制,癌症有可能不治而愈。他举例说:2003年初,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首席调查员威斯里的大学同学韦德,患了严重的冠心病,韦德的妻子安妮也被确诊为患有乳腺癌,而且是晚期。医生预测韦德和安妮都只有3个月的生命。2003年4月,当他们的生命进入一个月的倒计时时,他们只剩下最后一个心愿:周游世界。因为此时金钱对他们已没有任何意义。两人将4万英镑慷慨地交给旅行社,并要求:因为不知哪一站是人生的终点,旅行社不得限制他们的旅行时间,直到他们中的一个离开人世,旅行合同才自行终止。旅行社通过调查了解得知他们确已时日无多,极有可能生命的持续时间不足一月。而4万英镑足以支付两个人以最豪华的标准周游世界一年的费用,于是欣然签下了这一份特殊的旅行协议。然而,一直到2004年11月7日,已绕地球一周,重新回到英国伦敦的韦德夫妇才主动提出终止合约。这时,距离他们出发前的2003年5月,时间已过去了一年半。回到家乡的韦德夫妇迫不及待地去伦敦皇家医院做全面身体检查。随后,他们被告知发生了奇迹:两人竟双双摆脱了绝症的威胁!他们当天晚上就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了所有的亲人包括威斯里。威斯里后来把这些研究成果,写在《揭开上帝终极的底牌》的学术论文里。他告诉人们,心脏分泌的这些神奇的激素,是上帝送给人类最后的礼物。更为确切地说,癌症自愈源于心性。虽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证实心脏分泌的是一种荷尔蒙可将癌细胞杀死95%,而促进荷尔蒙分泌的却是一个人的心性或情致。再一次说明意识作用于物质能创造奇迹。由此,刘力红教授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只有保持愉悦的心情,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
安顿好心灵,调适好心理,胜过金钱和良药!
为什么有钱有权人生癌后死得更快些呢?例如温州富商得的普通肠癌,并没有淋巴转移,手术是在上海大医院做的,很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因他怕死,也因他有很多钱,所以想尽办法,用各种措施去治疗。北京上海名医求遍,八个月花掉200多万,结果死于肝肾功能衰竭。有钱、有地位者,长肿瘤活不长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太丰富,周边又有太多的人出主意,各种疗法药物唾手可及,又信奉“宜将乘勇追穷寇”等信念,后来“火并”的恶果,死的更快!当然还有得癌症后,精神压力太大,被活活给吓死的。《内经》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意思是说过去很有钱有势力(贵),能呼风唤雨者,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心理落差太大,舍不得,放不下,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身必败亡,死于心理休克!
人若能以平常心,把癌症当作慢性病来调治,也许可以避免很多不当死亡。所以,人要善于换位思考,有时需要“糊涂”一点,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善于适当宣泄郁闷,学会及时释放压力,尤其不做无谓的联想来吓唬自己,这样反而会好些,也有利防病治病,健康长寿。
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的李开复说:“一日,星云大师突然问我:‘开复,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大师沉吟片刻后说:‘这样太危险了!’接着又说‘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而不同,这就太狂妄了!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我听到这里,简直像五雷轰顶,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这么温和而严厉地指出我的盲点。……身体病了,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心病得更严重!我清楚地看到,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肤浅的,为了改变世界的人生是充满压力的。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一个救世主来拯救。”
请看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专心走路的很少,静心欣赏风景的人更少。而是有的人边走路边打电话或发信息或聊天说事,有的人恍恍惚惚、心神不宁,忧心忡忡,迫不及待地在手机上搜索、琢磨、吵架、取乐、游戏等。社会发展、生活富裕后,人们应该学会平衡与平静,否则物质丰富带来的快乐会很快被网络、困惑、怨愤所取代,科技发达带来的方便会让人们更加的疲惫不堪、焦虑难耐。
人老了,生活好了,要学会做减法。除了从嘴上减,控制饭量,吃七分饱,少吃酒肉厚味外,更主要的还是从心理上减。“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是当下很多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学会“省心”迫在眉睫。40岁后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少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人到老年应学会超脱,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牢记“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古训,少给孩子添麻烦、添负担,实际上就算是帮了孩子们;老人自己的身心健康,实际上也是孩子们的福分。对有些满嘴仁义道德、忠孝廉耻的人,说点大不敬的话,却有点禽兽不如。请看树林里很多快乐的鸟儿,有的在自由自在地唱歌,有的在忙忙碌碌地精心哺育雏鸟,但当雏鸟羽翼丰满后,老鸟尽到责任,就任其东西南北,从来不求回报;而且老鸟老了,到了快死的时候,自己找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了此一生。不信可留心看看树上,再看看树下,树上有很多活鸟,树下总该有些死鸟吧?可树下一只死鸟也没有,你不觉得奇怪吗?森林里的野兽也都如此。绝不像人生死礼节繁琐,大操大办,已到生不起更死不起的程度。如果人也像禽兽一样,生得自然,死得安然,人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会远吗?
悟始于清静,静中必有所悟。诸葛亮《诫子书》中告诉后人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思远。积极主动地寻求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就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就会给人心以无比广阔的空间,就像一个人攀上高山之颠,放眼山河云天,会大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之感。宁静能铸造致远的心境,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积极平静的心态,能不受物质和美色的利诱,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奋进,并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断调整人生之舟的航向,乘风破浪,抵达人生光辉的彼岸。能够与宁静而致远结缘的人,决不会以梦幻来麻醉自己,一定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感悟。淡泊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这个世事纷杂、贪欲蔓延的世界里,当人将名利看淡了,人的心境就会像一泓清静的水,而世界也将会以清柔的方式对待人。有了这样的心境,人就会有更好的愿景,并能不卑不亢,不拘小节,向着宏伟的目标进取。恪守平淡致远意境,自有一种怡然、安然与自然的胸襟。淡泊人生并不是逃避现实与拘役自己,而是在淡泊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在淡泊中积蓄力量,在淡泊中形成品格,在淡泊中感知生命的真谛,在淡泊中实现自我的超越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淡泊也是一种豁达,摒弃了个人的杂念和贪婪,丢掉了纷乱世界的缠绕与干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淡泊中对人对已,会其乐无穷。能体悟人生的平淡之美,不为一时的失败和失意而懊悔,也不会被功名利禄所诱惑,能守住属于自己的一片静土和精神家园,从而使生命得以升华,进入新的境界。淡泊的日子不会永远平淡,只要怀着淡泊的心态,一定会谱写出生命最辉煌的篇章。淡泊与宁静也是一种享受,渐渐地习惯于生活的宁静,一杯茶、一卷书,一支笔、一炷香、一首曲子乃至一弯明月、一阵清风,都能促使人心旷神怡。宁静或淡泊也是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更多的时候不但有着生活的平静而且还有着内心的那份深邃。心静如水,漫看四季变换、斗转星移,一切都在淡然之中,一切都在宁静之中。在宁静中,手指在键盘上翩翩起舞,思绪在脑海里潺潺流动,一串串文字汇集在屏幕上,也给自己心灵一个通透的窗口,在渐逝流年岁月里给自己一份恬适和安逸,或如泣如诉,或如风如雨,惑亮丽或暗淡,随岁月缓缓流逝远去。及时调整好心态,养成清静的习惯,以清净之心养生,心必快乐,身必健康,岁必尽天年。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这话既准确而又深邃。即使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不无有警示作用。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习惯一旦成为自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要成就学业、事业和健康的身心,要拥有美好的人生,必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所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习惯是一种思维定式和行动本能,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的人一生顺利,有的人命途多舛;有的人事业辉煌,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健健康康,有的人多病多难,人生的后面似乎总有一只神奇的手在指挥、掌控着,其实这只无形的手就是人的习惯势力。因此,可以说,习惯即是命运。糖尿病、高血压等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或者叫着生活习惯病。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说养生首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坏习惯会使人养坏成习气,坏习气会使人六神无主,情不自禁地做坏事。如人们把重功利习气一直放在自己的心思里,那么这个思绪就会在我们内心剪不断、理换乱,久而久之自己就会被自己这种习惯折磨得遍体鳞伤、甚至病入膏肓。
养成安静的生活习惯很重要。要养成这种好习惯必须先将心安宁下来,安静身心是养生健身乃至活命的一个重要法则。据传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叫吸血蝙蝠,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在攻击野马时,常趴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敏捷地刺破马腿,然后用尖利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甩掉它。直到蝙蝠吸饱喝足,才会满意地飞去;然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分析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应归咎于它暴怒、狂奔不已。如果野马能安静下来,卧地打几个滚,或心平气和地用嘴驱逐,也许就万事大吉了。即使驱赶不走,痛苦地忍耐一下,也不至于暴毙而死。如果将这种吸血蝙蝠比作人身上的肿瘤或其它疑难杂症,养成沉着安静的心态,以冷静的态度,不骄不躁地认知与对待,即使治不好,也不会死得更快,死得倾家荡产,死得惨不忍睹。
使心清静下来,如同将心猿意马统统赶跑,将纷乱繁杂心思“归零”。在人生的长河中,要学会适时的将心思“归零”。如同将无边无际的成熟高粱统统砍掉,就会使视野豁然开朗,使心胸蓦然开阔。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消除骄娇二气,免得将成功和顺境当“包袱”背起来;逆境时,固然会失去很多,但如果能够勇于“归零”,才能够重新面对自己,从头开始,立即奋起直追。著名作家刘震云曾经说过:“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状态。”适时把自己的心“归零”,就会不断重新开始,永葆青春。适时把自己心“归零”,就会不断追求卓越,保持身心康乐。适时把自己心“归零”,体现了人生的大智慧、大聪明和大能力。在不断“归零”的基点上让人生重新起航,就一定能披荆斩棘,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因为只有不断“归零”,才能不断翻开新的一页,才能在新的白纸上“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因为人生只有不断“归零”,才会把自己看得真切,才能活得通透;才能隔着喧嚣,把自我沉到阒寂;才能按下妄念,使心无所执;才能明白什么叫非分和僭越,从此不越雷池半步。归零了,天清了,地宁了,心静了,才能赏一番春花,看几弯瘦月。一切得失与荣辱,来则安然,去则泰然。春花繁盛终易逝,瘦月亏久满复来。知道该来的终会来,该走的必将走,留也留不住。能自知,方可无悲喜。物我两忘,才能冷暖自度。归零和通透的人,未必活得繁花似锦,大红大紫,但一定会过得安静、平和与康乐。人活到最后会发现,其实安静、平和与康乐,才是人生的真谛。元·玄全子《真仙直指语录》有“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第七、说说儒佛道各家养生皆以调心入静为主
儒家养生讲究修养心性。在孔子看来,养生首先要注重修养心性,搞好精神调养。因为精神安逸、心理健康可以强化人的生命,使人延年益寿。相反精神萎靡,心理颓废便会带来生理衰退,轻则疾病缠身,重则生命夭折。所以孔子说:“仁者寿。”董伸舒说“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讲的就是培育仁和之心以养生。儒家在人生中讲求安贫乐道,使生活充实,在自然中调养,在学习中陶养等。儒家养生观与道德观念多相关联,这是对人类健康认知的一大飞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心态决定健康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因为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百病滋生。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充满爱心,与人为善,心宽大度,淡泊名利等都与健康有关,都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长寿。
佛家养生尤其注重调养身心。佛教认为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佛教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长乐”,常乐而长寿。如法量法师认为,对过去反复追悔,对未来充满妄想,对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这是现代人压力大、不开心的主要原因。法师归纳劳身不劳心的要诀是:“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即在现实生活中,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人生,在个人心境上保持童真童心,遇事能包容,从不斤斤计较,更不损人利己,不断净化内心,清除一切烦恼,这才是最彻底的精神养生。
禅宗通过“念佛三昧”来修习禅定,就是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清静心理状态的功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神、修心的方法。长期修习禅定的僧人,虽长期吃素,生活艰苦,但平均寿命一般都超出常人。比如我们熟悉的龙树、慧昭、纯陀等,都是高寿之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修习禅定过程中,尤其是深入禅定以后,随着形体、气息、意念的入静、放松和调整,可以使人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使被紧张和压力导致恶化的生理机能得到自行修复,使因之而引起的疾病逐渐自行痊愈,从而实现健身长寿的效果。
道教养生和佛教一样,尤其注重养心。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练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道教信奉“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人定胜天,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值得当今人们效法。道教养生总以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以求身心的解脱为主。如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除人的一切欲望和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老子的“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也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的要旨,为人类健康益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守中法是意守脐上三寸的中皖穴,有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意守脐下三寸的气海穴即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功能都极有好处。还有守督观窍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尾阊穴(尾阊穴是督脉二十八穴中的第一穴,经络系统的督脉称之为纲,而尾阊穴则是纲的绳头,是众穴之首,它与脊髓相连,而脊髓又与脑干相连,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督脉统一身之阳气,守督观窍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的作用。大小周天气功的练习,都以气海穴聚气,尾阊穴聚力,气力充足,缘脊柱直冲大椎、玉枕穴,打通督脉(督脉通百脉皆通);然后沿头面、胸前的上丹田、中丹田,回到下丹田,通任脉(任脉通百病不生)。任督皆通,真气循环畅通,修成小周天;进而打通奇经八脉和十二正脉,练成大周天。这诚如庄子说的:“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但能享天年,无疾而终者很少)。庄子的吐纳法(也曰龟息法),不以鼻口呼吸,以脐呼吸,呼吸如在胎胞之中,道家说“学会胎息,则道成矣”。胎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修练时把人的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至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象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如婴儿在母腹中,如龟蛇入蛰,只有体内真气周流循环往复。此心寂静、极定、极正,使养生达到极致,也是佛道修炼的极高境界。在人均寿命不足30岁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能活一百多岁,庄子活八十多岁,也许就是得益于他们的这些静心调息守一处的修养功法。
庄子的长寿和养生经验还与他的哲学观念有关。他的人生态度,可以概括为:少私、清静、寡欲、乐观这八个字。他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他认为人的物欲“私心”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人一旦被“私心”掌控,就会失去正常人的心态,变得贪得无厌,就必然会伤身害命。只有心底坦荡,气定神闲,以平常心态对待人生,才能知足常乐,益寿延年。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乐观豁达,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因之得以保生;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之难以全生。
庄子特别重视修心养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心境会影响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一个人要做到心境平和、超然自在,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平衡与平静。他的心理修养着重于两个字:清静。静与动、清与浊是相对立的。动则会劳累,劳累了精气就会外溢;浊则会混杂,混杂了神情就不得安宁。为了不使精漏神游,就要使内心清静,不急不躁,外物就不会干扰。庄子还特别强调“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他在《庄子·天地》里指出人的五种欲望使人“失性”,“皆生之害也。”他认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思想,都存在欲望,对这些欲望应该顺势利导,把握好尺度,决不能放纵。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把握不好尺度就容易滑向另一极端。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招致祸端或酿成疾病。所以只有节制嗜欲才有助于健身强体。庄子的节欲强身观点是我国古代养生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他主张的寡欲是符合中医养生观念的,其“少私清静寡欲乐观”八字养生观至今对我们仍深有教益,对我们今天的养生保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炼心养气”;儒家讲:“格物正心”。尤其儒家代表王阳明在格心中重视以“默坐澄心”。他说“静坐要省察克治,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以“静坐”实现的。据传,一天王阳明静坐到半夜,忽然顿悟,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遂创建了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主要内容的心学。王阳明在“静坐”养生悟道时指出:“究极仙径秘旨,静坐为长生久视之道,久能预知。”唯有坚持修炼“静坐”,才能健康身体、顽强意志,才能开悟得道。王阳明的“静坐”养生悟道实践说明“静坐”能强身祛病,开慧悟道。
自然放松入静调息,是林林总总所有气功的真谛。气功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治病健身、益寿延年、益智开慧之功能。对于平民尤其是穷人,更应该效法和践行之。能少花钱或不花钱,却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呢!例如,许多百岁老人都很推崇盘腿静坐。这是因为盘腿静坐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拉筋方式,将整个下半身的筋拉松,不仅能提高身体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概率,还能锻炼腿部、腰部力量,改善腿部、踝部、髋部的柔韧性,使两腿、两髋变得柔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痛。盘腿坐姿不像双腿自然下垂的坐姿,它能拉近下肢和心脏的距离,不存在久坐而引起下肢水肿等问题;盘腿坐姿还可以减少并放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这等于增加了上半身特别是胸腔和脑部的血液循环;盘腿坐姿势有利于端坐,能使呼吸系统不受阻,对顺畅呼吸很有帮助;盘腿而坐,不仅能舒筋活络保健,还有助于平心静气、修身养性,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养生功法。所以,佛教的坐禅、道教的静气功等多采取这种盘腿静坐的方式。但这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健身养生法为什么很少人用,很多人却花钱甚至负债吃药治病呢?这是多因为不了解气功功法的真谛,心静心定不下来,长期坚持不下来。在众多练气功者中,只有成功的范例,少有成功的比例,即成功率太低的缘故。
窃以为动与静,养生与养心,应遵循“格心驱妄,龟息鸿飞,万步周天,动静乐宜”这四句话,也称“十六字诀”。“格心”三昧是以正心静心为主,这正是这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以上已说的主要话题;“驱妄”求静是《清静经》的要旨。“龟息”是一种形静、息静而真气运行(动)的静气功;“鸿飞”是一种模拟鸿雁飞翔的形动、息静、真气环行的动气功。“万步”指每天坚持有氧运动,走一万步;“周天”指在走一万步的过程中运行大小周天气功。这其中步行是动,意念是静,气息细匀(静),真气运行(动)。最终求的是“平衡规律”;最后达到的是“动静乐宜”寿的目的。这里“动静乐”的关键在适宜、适度。也就是说,静是养心之术,动是健身之道,乐是养生祛病之要。无动则无以有生机,无静则无以有纯念,无乐则无以有健康的可能性。动静乐相得益彰乃是修身养性健体之根本。“动静乐寿”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明朝嘉靖十五年绍兴知府汤绍恩刻在绍兴府山北坡上的四个大字,单一个寿字就高70多厘米。我在寿字前加一个“宜”,即动静乐适宜适度者才能长寿。万事过度都会走向他的反面,也即列宁说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例如,生命在于活动,是真理,但竞技性的运动员搞的是极限争胜运动,所以身体不受伤、年老后没有毛病的很少;养生养性必须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静气功初练者入静太深最易走火入魔。孔子曰:“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所以有“乐者寿”之说。但乐也不可过度,例如南宋的牛皋将金兀术打下马后,气死了金兀术,同时也乐死了牛皋。
第八、说说中医和智者是如何重视养心的
一是心是生命的主宰
世界一切皆空,所以空能将世界一切包容。海洋一望无际宽广无比,可海洋却包容在人心里。地球到星空常以光年计算,可思忖星空只是一闪念。一部《德道经》五千言,纵横宇宙万物万象之理,揭示得道的自然规律,但归结到一点就只是一个“心”字。老子曰“观心得道”。《德道经》浓缩了修德证道的全过程,亦即格心至正至诚致三昧之真谛。《黄帝内经》和丹经也都说“心为神宅,脑为神腑”。心是七情六欲的主导,是人身的君主,主宰着人的言行举止。以心领命领性,三修合一,是正修正悟的先导。以心合德,是达心合道的终极目标。又如一部《清静经》四百八十字,也是从人的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来参悟大道。更如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行深”修行禅定至深),菩萨在修行禅定致清静中获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大成就。
中医学也认为,神(精神)是人的生命主宰,神不安,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命活动;神又喜静,只有清静才能养神。一个人若是整天忙得神不守舍,难于达到清静的状态,健康就会受到威胁。这个时候,就应当学学《清静经》,像庄子说的清静养神,以达到神清心静修身养性的目的。
儒、佛、道尤其是中医等各家学说中,都提到调神摄生首要是静养,而静养的关键是养心。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神清明,就会使气血充盈而身体健康。我国最早的中医圣典《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淡泊之心对于养生、防病的作用。《内径》认为人应避免遭受自然界的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精神上应保持淡泊、坦然、寡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人体的真气正常运行,精气神才能固守于体内。保持清静、恬淡,排除私心杂念,专一从事工作和学习或自己喜爱的事情,才能“神气内守”,身心安康。
医学研究表明,性格能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与身体能否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格安然、乐观的人不易患精神病、慢性病或重大疾病,即使患病也能因精神旷达而较快康复。但不良性格对人体健康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容易使人患大脑、内脏、精神方面的疾病。不管什么时代,即便医学再发达,也会有人死于疾病,因为决定疾病的不只是医学,也不只是身体条件和生活环境,还有心理、性格等。后者决定人的性命。因为性格决定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世界观、价值观。后者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包括吃什么饭,怎么吃,以什么心情吃,以什么速度吃;做什么事,怎么做,以什么速度或方式做等等。而身体就是在一些不正确的细节中消耗、受伤。所以,“性格决定命运”是个铁律。
1921年,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的两个年轻人完成了生理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重大发现:提取到可以用来治糖尿病的胰岛素,他们因此荣膺诺贝尔奖。可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是由生活细节、生活习惯决定的,即便有了胰岛素,但如果吃得过多,运动过少,心情不好,生活没规律,仍旧可以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当今糖尿病患者急速增多的事实说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由生活、工作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终还是赢过了医学的重大发现,这也许是“治得了病救不了命”的一个令人悲观的理论支撑。
不良生活方式和复杂的精神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或惊恐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会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的β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受不良情绪影响,会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定下来,进而导致糖尿病。另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每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血液中就会有较健康的化合物产生。越是快乐的人,拥有的可体松越少,而高含量的可体松和2型糖尿病、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易生气而又不善于及时消气的人,容易引发心律不齐,严重时可以致命。有人曾将生气、焦虑等不良情绪比作生命的“断路器”,会压塌整座生命“大厦”,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不安定不清静的情绪、情感和精神,确实是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问题。
从祖先造字也可看出古人对心理作用的理解。且看“安定”二字的会意:“安”(甲骨文“宀”写作
,像侧视的房屋,常作“家”讲),即有家护女和有女在家,女属阴,主内主静,主封固闭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安”有保全、稳定、静谧之意。“定”(金文其下有“止”),有留止于家的意思。《大学》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安定就是相对静止、不变不动的意思。心不安定,乃是致病至死的重要因素。洪昭光说: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气着急不痛快的事。但是,张二一生气心跳快、血压高、脸红,甚至浑身哆嗦;王三一着急生气,心跳不快,血压不高,可是胃痛、胃穿孔、胃出血;李四生气着急得了糖尿病;赵五遇到压力着急,得了精神分裂症;刘六遇到生气着急事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这就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他又举例说:“‘文革’期间,我们医院一位党委书记是个女同志,前前后后被斗100多次,剃光头,‘坐喷气式’,但是她每天挨批斗以后照常回家吃饭、睡觉,一切如常。不几天护士长也被揪出来。说她爸爸是反革命,说她没划清阶级阵线。当她一听说明天要批斗她,精神立马崩溃了,割腕自杀未遂,从五楼跳下来,头颅着地,当场就死了。怎么人家书记挨斗100多次,若无其事,护士长只是听说第二天要批斗她,精神就崩溃了呢?这就是人和人的精神、性格、意志和心理耐受能力不一样,也即心理内因在起决定作用。”
只有以心治病,性命双修,才能逐级而上,由庶而贤,由贤而圣,由圣而真,实现康乐而业成的目的。人类的阴我私心具有贪占欲、权利欲的本性,它在大脑产生意识的最前端,直接通过颅底神经和脊神经,指挥着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合称六根)。任何疾病都是通过心即精神、意识、情绪等这些内因干预,结合临床药物治疗才能奏效的。所以心理干预防治疾病健身益寿的作用是决不可小觑的,在机体自身抵抗力、免疫力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疾病的康复中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调查还发现: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的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着的人,最容易得癌症。
生命当珍惜珍重,但过于珍惜,贪生怕死,结果也会走向它的反面。在关键时刻能泰然面对甚至视死如归,说不定反而能再现生机。人怕死或活得太累的主要原因在于“五子”:“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老倒腾房子,常思谋裙子,爱策划圈子”。这“五子”对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决定人生的方向与结局。这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虽都懂,但行动上依旧随波逐流。说到底,还是立志不坚,或者根本就选择了错误的价值坐标,才会轻率的滑落到庸俗化生存的泥塘里。
叔本华说:“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这就是人生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生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最不想得到的。所以,我们要想快乐与幸福,就要善于运用反向力来丰富自己:总想着我得到的正是我需要的;我得不到的也是我不该得到的。少年人情欲豪放畅达,所以要有所收敛;老年人情志易郁闷,所以要尽其豪放畅达。如果我需要朋友,我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我孤单,我就让别人不孤单;如果我需要爱,我就先爱自己并诚挚地爱别人……。这就是让自己从匮乏到富足、从痛苦到康乐最好的方法。
王阳明曾告诫其弟子,“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生充满各种利益诱惑,正因为如此,才让坚守的光芒更加闪耀。但这种坚守是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坚守。有经验的厨师都知道,炖一锅鲜美的高汤,要坚守鸡架、猪骨、火腿等食材新鲜,但熬制时要不断撇沫,只有把汤面浮起的沫子撇去,才能使高汤清纯,没有苦涩味道。人生也是一样。不融入这个浮华、浮夸、浮躁的社会,不面对各种诱惑与贪欲等,肯定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撇去各种浮躁暴起的泡沫,唯有如此,人生的高汤才会鲜美,才能成为真正的心灵鸡汤。
二是能清静才能祛病养生
现代人们就是坐不住,成天跑东跑西、忙这忙那,像丢了魂儿似的,岂不悲哉!能静坐下来着实是修身养性健身益寿的好方法。李渔《闲情偶寄·颐养》中说:“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惟赖坐功。”古人云:“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
近百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在春节也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请客人进屋,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可正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功力,他们才铸就众多大美之作。还有我们单位享有103岁高寿的陆总陆宗贤,1952年为支援新疆军区建设,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从国家重工业部调往新疆,一干就是26年。其间,在“三反五反”“反右”“四清”和“文革”等运动中,不惧无数次的批斗,在监狱里还教人学英语。“文革”被抄家,金银玉器古董等被洗劫一空。“文革”后落实政策问他都丢了什么?他只是淡淡一句“算了”而了之。在艰难困苦中,他没气馁,没悲观,没消极,并将磨难变成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砥砺品格,增长学识的机遇,为开发、建设边疆奉献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与心血。他作为我国水泥技术界的拓荒者,海峡两岸享有盛誉的专家、教授、水泥大王,中央统战部有名的与中国共产党在同一条战线上战斗过的老同志,在盛誉之下,从不张扬,从不自满;作为副部级、院士医疗待遇的他,在八九十岁时去医院看病还挤公共汽车。他以水泥“泥土”的厚重、朴实和奉献精神以及可塑性、凝聚力、支撑力和生命力,他以水泥“水”的清静而善下之德,以柔克刚的秉性、坠千丈而不惧的胆识、奔东海而不回的志向和因时、因势、因器之变而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自我平衡力,以及“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忧”的修为,成就了他的事业,成就了他的健康和长寿。
厚动薄静者,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美国的脑科学研究也证实: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轴突的延长,有利于信息在脑细胞中的存储、分辨、比较与联系,有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与决策力。这些恰恰应验了“水静极而形象明、心静极而智慧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等诸多中外古训。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削冗力,举要力,提升甄别力与链接力,无一不需要清静的头脑。万不可为求过多占有信息而挤掉思考的时间,因“学而不思则罔”,车多而路易堵,信息多而心易堵。过多的信息缺乏整理,带来的只能是负效用。只有在“不窥牖,见天道”的守静中方能带来创新与突破。神经生物学进一步证实,注重整理信息使头脑中信息得以一致,不但有益于认知创新,而且也有益于提升积极情绪占比。杨绛百岁时感言:谁得“内在信息一致”之法,谁就得“真实幸福”之道。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清.石成金《长生秘诀》曰:“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讲的就是静坐、读书、赏花、赏月、观画、听音乐、放声高歌、高枕而卧等都可以欢悦心情,怡养情志,颐养天年。
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死观。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还有内心安乐、精神健康。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意味着死亡的开始,生老病死已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所以,要根据生命发展规律,积极地调整心态,保养身心、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是为社会、家庭尽量多的创造财富而尽量减少家庭、子女负担。具体该怎样做呢?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其次要看淡生活的喜怒哀乐;再次是不攀比,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最后要懂点养心之术,健身之道。养心从精神上讲叫做清心寡欲,别弄得心那么累。到人行将就木时,再回头看看,一生当中追求名利,人际争斗,数来数去,没有几件是有意义的。所以,首先要大度一些,在生活工作中多受点累多吃点苦。饮食上多吃点苦,苦味的东西往心经上走,苦味对心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心泻火,让多余的心火从身体里排泄掉,以免伤害脏器和身体。少吃点儿咸味可以补心气儿,否则就没有力气;但吃得太咸了,肾水过足会抑制心火,会抑制心气儿,过分走向其反面。有的人参加完宴会,再喝点儿酒就容易哭,实际上也不是有什么伤心事,那是吃得太咸了,大咸伤心的缘故。人生胜境平常心,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身不沾恶缘,口不论是非。目不涉贪腐,耳不闻秽语,世事变化心无住,清静內守真智慧。无烦恼,有乐趣。”那么,养生养心也就不成大问题。
三是修持平衡心,疾病不上身
人有病,是因为身体虚实寒热和喜怒哀乐悲恐惊失去了平衡。中医治病就是纠偏,就是用药、针灸、按摩、气功等使之平衡,使气血、器官重新恢复正常。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等,这种补和泻就是为了使之平衡与和谐。不论补或者泻,都不能过,过犹不及,并讲究综合平衡。如有一个人大病后,身体极为虚弱,便去请求老中医多给他开些补药,快点补补。而老中医说,你不能快补,而要慢。补药服后,还要靠身体去吸收、消化。要消化就需要消耗体能,补药服得越多,消耗的体能也就越多,对于一个身体本来就虚弱的人来说,多服补药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损耗,得不偿失。老中医的话对他有所启悟。补药是营养品,是好东西,但再好的东西,在吸纳、使用它时,也要有节制、有分寸,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即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为天下的溪涧。甘为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明代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曰:“夫童心者,真心也。”“本心也。”童心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既无更多的奢求,也无太多的约束。有一颗乐观向上的童心,是所有健康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恰如漫画家丁聪耄耋之年仍耳聪目明,满头乌发,步履轻盈。有人问他养生之道时,他答道:“童心”。婴儿那种至柔至顺的德行,正是大道在生命中淋漓尽致的体现。保持着平静与柔顺,就会给人以婴儿般的感觉,就会使身体内部和身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平衡与和顺。
人的心脏为什么不会长癌?因为心肌细胞不会分裂、不会再生。但人的心思即欲望却极易分裂和再生:有了钱,却想“分裂”“再生”更多的钱;有了利,却想“分裂”“再生”更多的利;有了权,却想“分裂”“再生”更大的权力……永无休止,永不满足,欲壑难平,结果葬身于欲壑之中。
孙思邈认为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这里所提的养老四要,旨在驱妄安神。神静则精气自不耗费,也不会去做那些费精神、花气力的事。孙思邈在养生重在养心中还说:“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老人要多选择健康快乐的活动,以提高修养,充实心志为要。如选读书之乐、静思之乐、音乐之乐、助人之乐、会友之乐,知足常乐等。常言说:安定病人心,疾病去七分。许多人常常愁病惧死,心情长期紧张,身心怎能会安康?
一个兴趣广泛浓厚、活动适时适度的老人,他根本就没有工夫去留意自己在衰老。这是保持老人心理平衡、年轻少病的最好方法。如此以来既能从中感到自己仍然精力旺盛,不必去考虑自己已经活了多大年岁,更不必去考虑自己也许只有不很长久的未来。所以,对于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好、其活动又都适宜适度、并且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人们,成功地度过老年期绝非难事。只有在这个范围里,活着才真正有益;只有在这个范围里,源于经验的智慧才能不受压制地得到运用。
对于一位经历了人生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并履行了个人职责的老人,害怕死亡是有些可悲的。克服这种恐惧心理的最好办法是逐渐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并使其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直至让包围自己的围墙一点点向外敞开,而自己的生活则越来越融合于众人的生活之中。使自己的人生能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碎石浅滩,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河岸扩展,使河水流得更平稳;最后,流入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老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且,如果随着精力的衰退、疲倦乃至痛苦之感日渐增加,长眠并非不是一件惬意而且受人认可的念头(不过都不愿言表而已)。人应渴望死于尚能劳作或生活能自理之时,同时知道已有人将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并因为已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而感到欣慰。
四是情志养生好,少病少烦恼
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并不代表否定养生;相反,因为佛教尊重生命,所以一向注重调心健身。佛家认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体状况与他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客观环境息息相关,根据实际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对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对过去反复追悔,对未来充满妄想,这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压力过大,过于劳累,就会导致身体机能提前衰老退化,疾病乘虚而入。所以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认为顺四时、调养神志,这才是治未病、保全身体、延长寿命的圣人之道。
一个善于掌控自己情绪的人也总能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快乐充实一些。不论不愉快心情因何而起,都终将成为过去,不妨给已经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画个句号。再憧憬一下愿景,这样的生活才能拥有美好的平衡点。
所有高寿人的养生法则,无疑就是拥有一颗淡定快乐之心。“勿以物喜,勿以己悲”,轻名薄利,善待家人和朋友,原谅敌人和小人等,如此就有可能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即使它们的教义是针锋相对,甚至水火不容,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无不注重内省。或面壁,或闭关,或忏悔,或坐禅悟道,都是通过内省,达到对神诋的虔诚,追求个体自我完善和自在康乐,以及对世界穿透力的认知。因此宗教便成了获得心理释放的途径,修炼道德圆满的阶梯,成为完善精神世界最可靠的依据。
大家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要做一个内省的人实属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灵触角过于敏感,反而挣扎得更加剧烈,并有孤独失落感。当然一种内省心路虽然艰难,但一旦达到理想的境界,内心便会赢得淡定而丰沛,犹如到达仙山之巅,俯瞰脚下的尘嚣,会感到旷达而高远,云淡而风清;如西藏那些磕长头的朝拜者,因为拥有信仰和希冀,所以在生命的漫漫长途中不懈前行,坚定和满足。
五是中医智者所启示的养心路
情志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涉及情志养生的内容更是不胜枚举。《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如能做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忌心浮气躁,常保持乐观心境,就可以保持形体和心理健康,寿越百岁。现实生活中,高寿者大多性格开朗,情绪乐观。而急躁、焦虑、忧郁等性格常是产生疾病的土壤,甚至是早夭的主要原因。故人需要凝神敛思。凝神指精神集中专注,不散乱;敛思是集中精力,深思熟虑。《内经》强调要在“少欲”基础上“凝神敛思”,做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故中医有“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之说。人还需御神有节有术。如美国老牌女星雪莉·麦克雷提出的“20-40-60法则”是:20岁时,你总在担心别人是怎么看你的;40岁时你觉醒了,“我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60岁时你才发现,其实根本就没人管你。这个法则的核心理念是: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太在乎你。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换个角度想想,有些人花很多时间思忖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为别人的看法活着,或为犯过的小错误折磨自己,很没必要,其实没有人像你自己这样关注你,所以没必要担心得太多。在《内经》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儒家的中庸思想,即凡事不走极端。反映在情志养生理念中,表现为“少欲”而非空虚;“凝神”而非过劳,既主张“精神专直”,又反对劳神太过,强调适度愉悦。因此,《内经》情志养生的最佳状态应是:恰当御神,劳逸结合,以不过劳,不伤神为度。
身体和事业不同,身体就像空心玻璃球,事业却像空心皮球,玻璃球摔落下来会碎,但皮球掉下还会跳起来。工作没干好还可继续干,而身体尤其生命却是单行线,一口气没了一切都没了,没有回头路。在健身的六大基石,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绿色环境”中,“心理平衡”是第一位的。健康的一多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多半是由心理失衡而引起的。有人说过,“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烦躁、恐慌、贪求、妒忌和憎恨等情绪,会造成紧张,紧张情绪通过一系列人体反应后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造成心跳加剧、呼吸加快、瞳孔缩小,对身体危害很大,长期这样刺激会造成血压、血糖升高、心率加快等很多疾病。”“有人统计过因肿瘤死亡的病人,大概1/3是治疗不行死亡的,1/3是过度治疗死亡的,有1/3则是被吓死的。”
身上的疾病难治,心上的病更难治。如秦国太医令李醯自愧不如扁鹊,妒火中烧,派人杀了扁鹊,患这种“妒贤病”而行凶者,肯定无药可医。对照扁鹊的“六不治”,有其一者就已难于措手,而某些人身兼数项,仍蒙着头往死路上狂奔,如此纵然世间有一百个神医赶来,也救不了他的命。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的身心与“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阴阳并藏气不定”等“六不治”有没有瓜葛?如到了“六不治”的绝境,就算他们有幸找到所谓的“神医”,也绝对不会有起死回生的法术与奇迹出现。
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我们做不到什么都懂,什么都对,但是做人要有良心良知,有价值判断。今天社会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致良知和正确价值判断的教育。当前人们习以为常的是唯上、唯书、唯名人,如铺天盖地养生专家讲座,这种心理影响,左右着人们的视听与言行,可唯独没有自己独到的良知或正确的价值判断力。
人生四项基本原则是:懂得选择,舍得放弃,耐得寂寞,经得住诱惑。真正放下了才能获得,真正随缘了才能和顺;当人无所求的时候,才会无所不有;世界上没有什么彻底的完美,想开想通了就是完美;想开了自然会微笑,看破了才能会放下。人生中出现的一切,谁都无法完全拥有,大多只是阅历或者经历,包括皇帝的宫殿和宫殿里的宝物等乃早已是物是人非。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人性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舍不得一段不再精彩的感情,舍不得一份虚荣或一阵掌声,舍不得一切既得利益。生命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再好的东西也有失去的那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忘怀的那一天,再爱的人也有别离的那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那一天。所以,人要走向成熟,就不要再奢求与妄想。
人要学会经常微笑。面对困难,微笑含有勇敢;面对挫折,微笑带有自信;面对误解,微笑露出宽容;面对冷漠,微笑洋溢着热情;面对爱情,微笑代表着真心;面对朋友,微笑传递着挚情;面对悲伤,将微笑化成力量;面对孤独,将微笑转换为坚强;面对未来,将微笑焕发出志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肯于降低对生活的期望与企求者,才能够正确的认知自己,才能够把幸福的中心恰到好处地放到生活最真实的坐标上,才是微笑着走向成功,成为最幸福的人。
人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人一生的幸福靠随缘。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修持不计较之心,别和他人争斗,别和自己争斗,别和命运争斗,心才能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随遇而安,心才会满足。你随和了,愉悦的是你自己;别人计较这计较那,苦闷的将是他们自己。
懂得宽容,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心态好,生活、工作姿态才好,人缘才好,事业、前途才好。心态好,事做得好,是因为不拘小节;心态好,生活愉悦,是因为最懂得放下。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好的心态,能激发人最大的潜能,是身心康乐决定性因素。
每个人都在成长,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熟,都会健康,都能长寿。成熟的人,不为得到而狂喜,不为失去而悲凄,只是竭心尽力之后,坦然接受一切而已;成熟的人,能够担当,懂得感恩,不会因功成名就而目中无人,也不会因籍籍无名而卑躬屈膝,持一颗平淡的心,不卑不亢、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着,最后以尽天年。
第九,以首页两幅图文为全文作结
九九归一,以核桃图文总结:全文“核心有仁,仁善道之本;核心有仁,仁心生之源(果核果仁生命之源);动静乐宜寿,(天地人)三才和合就……和做人做事、健康长寿都需要“正其不正之心以正,静其不静之心以静。”
为什么要强调正心呢?王阳明说:“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贞者,正也,事之干也。”“雅,正也。古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孟子认为人有了浩然正气,面对一切威胁利诱,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品格。如果人人都有一腔正气、一颗善心,那么男人则能为正人君子,女人则能为贞洁淑女,家庭就能和顺、邻里就能和睦、社会就能和谐,世界就能和平,民众就能自在而康乐。
为什么要强调静心呢?因为心清净,人才能自在康乐。心者身之主也,身心清净了,境随心转,社会环境也随之清净。《清静经》说:“人若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连天地都要归纳在你的本性之中(即天地人三才因缘和合能成就万事万物包括人之康乐长寿)。”但人多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所以,人要从格心入手,渐入常清静的三昧境界,以参悟大道。道通则万事万物皆通,想得通则一通百通,心气血脉通则百病不生。故人当格心入静以谋通。通则顺,顺则达,以达“元亨利贞”,顺其达道以谋生。
不当之处,恳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