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贵在一门深入,开头一定要学一样,要把这一样东西学得熟透,为什么?唯有熟透了,才能提得起观照功夫。
所谓观照功夫,就是把你所修学的这些理论、方法、境界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上,用在穿衣吃饭、待人接物,用在处理世间一切事务上,这就叫做观照功夫,这样学佛就学活了。
活学活用的佛法决不在多,多了就功力不够,所以,一定要在一部经上下功夫。
我们要想成就,一定要知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一门深入容易得定得慧,换句话说,你处事待人接物,你不会有感情冲动,你会用理智不用感情。
如果动感情就迷了,观照就失掉了。
什么是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佛法里面所讲贪、嗔、痴、慢、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都是情,都是烦恼,这就是迷。
在境界里面,回过头来把你的迷情转变成佛号,这就是观照。
如果我们佛号是这样念,就得力了。
烦恼才起来,“阿弥陀佛”,烦恼就没有了,一句阿弥陀佛就把烦恼给化解,你怎么不自在?
不懂得这个道理,“阿弥陀佛”愈念烦恼就愈多,本来就很烦恼,再念愈念愈烦恼。
我们在迷的时候需要念佛,需要把觉性常常唤起来,就是要用观照功夫。
觉悟的时候也要常常念,为什么?初初觉悟,这个力量薄弱,如果不念又容易迷。
所以诸位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能够在起心动念之处,马上提起佛号,把念头化解掉,这叫功夫得力。
你这样念佛,二六时中,你身心清净,你的智慧增长,无论处什么事情,你都比别人看得清楚,比别人高明!
在藏传佛教各宗各派、显教密法中,都极其重视上师的作用。
但这并非藏传佛教所独创,而是佛教一致的优良传统,只不过这种优良传统,由于各种原因,在汉传佛教中已经式微,甚至逐渐湮没,惟独在藏传佛教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和继承罢了。
佛经中说,如果没有上师,甚至连佛的名字都无法听到,更不用说佛法了。
在金刚乘密法中,上师的地位尤为突出,因为密法认为,上师是加持的源头,是成就的根本,如果轻视上师,无论如何刻苦修炼本尊密法,都将一事无成,毫无成就。
现在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藏传佛教的内涵,见到如此重视上师,就误解藏传佛教是个人崇拜的宗教。
其实尊师重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即使世俗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无一不是依赖老师的教导,何况对于内容深广抽象的佛法,如果没有老师的亲自指导,怎么可能完整获得成就呢?
当然,并非随便拜一位上师,就可以达成所愿,在显密佛法中,对各自的上师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在拜师前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那么可怕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莲花生大师曾经说过,如果不经缜密观察,而轻易随便拜师,就象吞饮毒药一般。
显教大乘上师的标准
拜师如就医,如果恰逢良医,则药到病除;如果碰到的是庸医,非但病痛难以治愈,尚有丧命之忧。
而且在佛法看来,即使遇到庸医,也仅仅是此生生命的终结,如果拜到不合格的佛法老师,那么损失的将是生生世世的幸福!
因此在选择佛法上师的时候,不能重视名气、地位大小以及徒众的多寡,应该严格依照经论中所提供的上师标准,加以观察和选择。
上师的品德、学识等一定要高出弟子,如果上师的德才比自己还低,则没有跟他学习的必要。
在《亲友书》中说:“拜低劣者为师,结果是自己跟着堕落;拜相等者为师,自己毫无进步;只有拜高尚者为师,才能有所裨益。因此应该拜德才超胜者为师。”
正如世人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一是上师自己要勤奋修持、努力实践。佛法不同于世间知识,不能光说不做,必须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因此作为大乘上师自己要精勤修持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二是上师要勤于教导,奋于利众。以佛法、善行敦促弟子,诲人不倦。
戒律本意是“调伏”的意思,即是调伏狂放不羁的粗野内心,使之柔和慈善。无论上师身份是僧是俗,都要遵守相应的戒律。
如果是出家比丘,则要遵守250条比丘戒,如果是在家居士,则要遵守五戒、十善、菩萨戒等相关戒条。
戒律是品德的保证,是高尚情操的最低底限,一个不遵守戒律、肆意妄为的人,是不堪作为佛教大乘上师的。
慈悲爱心是佛教徒应该具备的良好素养,特别是学习大乘佛教者,更是应该培养“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提慈悲爱心。
作为大乘佛法的上师,自然要有慈悲爱心。如果缺乏了慈悲爱心,那么讲授佛法、授徒育人都成为牟取名利的工具,就会出现贪财卖法,穷人学不到佛法的可悲局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佛法的上师,还是世俗的教师,都应该以育人为己任,不看重弟子、学生的出身贫富,这样才能为人师表。
特别是大乘显教的上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心,忘我地教育弟子。就象西藏一位嘎当派的大师慬哦瓦所说那样:“虽然我讲说了很多佛法,但从未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因为众生都还在苦恼当中!”
这是说上师应具备良好的文字语言和逻辑思维功底,能根据弟子的根基情况,因材施教,巧妙地把佛法的义理传授给他们。
上师自身虽然具备多种功德,但如果不善于传授,弟子同样无法得到良好教育。
一般人营营逐逐无非为了现世的安逸享受,而佛教最基本的戒律目的就是防止后世堕落。
只有目光远大,不看重眼前蝇头小利者才能为了后世大计而遵守戒律。
一个目光短浅、贪图现世享乐者,必定无法清净持守戒律。
按照佛教的说法,包括蝼蚁在内的低级生命也是在追求眼前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只是注重现世享乐而无视后世的存在,那么他就不堪作为大乘显教的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