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基本思想

2023-07-20 济群法师

2001年春,在济群法师的亲自主持下,"戒幢佛学教育网"率先成立了国内首家"网络佛学院",利用多元的弘法方式,为更多信众提供了新的学佛窗口。
第一学期的课程,由法师主讲《佛法概论》,以提纲挈领的开示,对佛法的基本思想作了总结。
5月5日:佛教的人本思想
佛教的人本思想体现在什么地方?
人本强调的是“人”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的身分”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的提出是相对神本而言,人本体现了人身难得。佛陀由人成佛的过程,也体现了得人身的重要性。佛陀由人而修行成佛的事实,证明了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成就最终的解脱。
人道为五道的中转站,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枢纽。因此,我们要把握人生,珍惜生命。
人本思想还告诉我们,在修行上,要依靠自力和自觉,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佛教虽不排斥他力,但他力是建立在自力的基础上。
人在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借助于他人的帮助。但还是有很多事只能自己来承担,比如吃饭、生病、烦恼。修行也是如此,只有依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实践。
我们应当从佛教的人本思想中,好好领会人身难得的意义!
为什么说三宝是究竟的皈依处?
人类千百年的努力都在寻求解决痛苦,都在寻求幸福。为什么一定要信佛、学佛呢?如果不能认识到三宝的意义,我们也有可能会去信其它宗教。
我们的痛苦有身苦与心苦的不同。佛法解决痛苦的方式和世间法有什么不同?
我给你们提示这些问题,希望你们到《佛法概论》中去寻找答案。
5月23日:佛教的情爱观
去年,我曾应邀在南澳亚德来德大学做过一个有关“谈情说爱”的讲座。
我们的人生是以情为本的人生,这是生死根本。无明为父,贪爱为母,由此导致众生无始以来在生死中流转,无有了期。
无明是情爱产生的根源,而贪著则是情爱的表现形式。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发现,多情的人往往是特别执著的人。
当然,这里所说的情爱是广义上的,每个人情之所钟不同,因为我们执著的东西、在乎的东西不同。
那么,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又应作何解释呢?
佛陀的多情与凡人的多情不同。佛陀对众生的情是慈悲,是关爱。情以著为特点,但佛菩萨对众生的情感是无住的,因而也是无限的。犹如莲花之不著水,亦如日月之不住空。
所以说,佛陀的多情与凡人的多情有私与无私、利已与利他之分,两者无异天壤之别,岂可同日而语?
凡夫的情只是针对自己所爱的人,有私当然就有限。如何才能对治由情而带来的执著呢?
在佛教中,关于这方面的对治法门很多。在小乘戒律中,一方面教我们要远离,一方面教我们以修无常观和不净观来对治这一烦恼。而大乘的无住,则是建立在空观的基础上,一切有为法皆了不可得,执著又从何生起呢?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业力的问题。
十二因缘中,爱缘取、取缘有。因无明、爱取而导致业力的产生,因业力而有生老病死之苦。
业力思想与神创的思想不同。
我们应从缘起论去理解佛教的业力的思想,依缘起论认识佛教的因果思想。明了业与因果的关系、业与轮回的关系,还有印老所提出的业力说的四种价值,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佛法概论》的重点和关键。
还有几个问题也希望大家深入地思考一下:业力思想和因果论不能等同于宿命论,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佛教的业力说和***功的业力说有什么不同?***是如何歪曲佛教业力说的?
6月10日:佛教的缘起观
(我这次去新加坡,在十三天内做了十个讲座,主要讲了《十善业道经》。新加坡信佛的人真多!据政府调查统计,百分之五十四的人都信佛,各个道场都有定期的弘法活动。
新加坡三系佛教都有,但是以汉传佛教为主。本地法师能讲经的不多,主要请台湾法师去弘法。最近这一段时间,大陆及台湾去讲经的法师特别多,信徒听经闻法的机会很多,也有比较大的选择空间。)
学习世间论这一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正确认识世界的意义,以及正确了解世界与自身生命的改善究竟有什么关系?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在佛教的世界观中,哪一部分是继承了印度的传统文化?哪一部分是体现了佛教的特色?
世界有现象的层面,有实质的层面。
现象层面也不尽是随顺世俗,比如缘起说、业力说,透过缘起的观察揭示无我、无常、唯心、空。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透过缘起的生灭相才能契入缘起的寂灭相。
凡圣的世界是不同的。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当下一念中:这个世界就是由你的心念决定的。
“心念与世界”的关系,我此次在新加坡讲《十善业道经》时也谈到很多。
有情的身心是在情界,我们所看到的山河大地则是有情赖以生存的器世界。
十法界有情有各自的世界。业力不同,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心情不同,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思想境界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
众生虽然有佛性,但对于凡人而言,佛性虽有若无--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妄识中,因此妄识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缘起法是非常深奥的,佛说:缘起甚深。
我们了解缘起,首先应从理论上来学习。
我希望同学们围绕《佛法概论》来认真思考,积极提问。有不少人对印老的著作持排斥的态度,就我本人来说,对印老的思想虽也有不以为然的地方,但不能否认,其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佛法概论》,应当说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我至少读了五遍,获益非浅!所以才一再向大家推荐。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学习《佛法概论》,就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把握佛法的基本要领。
6月17日:关于“三法印” 
我们把有关“三法印”的内容安排在“世界观”这一部分中,因为“三法印”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质。
透过缘起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就能认识到世界的无常性和无我性。
无常故无我,无常是从时间上说的,无我是从空间上说的,两者显示了有为法的实质。   无常是破除我们的常见,无我是破除我们的我见。佛经中讲,观无常足以解脱。如果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思想境界提高不上去,修什么法门都没有用。
无我则显示了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大凡宗教都主张宇宙间有主宰的上帝或独存的神我,而无我是对独宰的上帝或神我的彻底否定。
无我是从事物存在的空间上去分析的。
有情所以执我,是由于有情的错执。而“诸法无我”则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烦恼妄想的根源是什么?就是我执。“诸法无我”所要空去的“我”,正是有情所执的“我”。   在佛教中,我执还有“人我执”、“法我执”之分。
有情执身为“我”,是“人我执”,并由我执而引生种种烦恼妄想。
执法的独存性、实在有及常恒不变性,为“法执”。
佛经上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我们应根据“三法印”的道理来好好的思考一下这句话。
“空”显示了诸法无自性,空是要破除实有的执著。
诸法实相非空非有。
缘起包括生灭性和寂灭性两个层面。认识到缘起的生灭相是契入缘起寂灭相的基础,而对无常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是契入实相的关键。
大家能否正确的认识无常?在生活中,只要能以无常的眼光去看世界,多有几分无常的认识,对世事就会少几分执著。只要“我执”能够淡一分,烦恼就会相应地减少一分。有了对“无我”的认识,才能渐渐去除迷妄之心及各种执著,最终真正证得“无我”。   “三法印”又是甄别佛法与非佛法的标准,也就是说,凡符合“三法印”的便是佛法,反之,则非佛法。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基本纲领,今天这个世界,歪门邪道及相似佛法很多,没有正见作为指导,就很容易被误导,走上邪路而不自知。
问:如果无我后,人还有没有感觉呢?
答:你本来就无我,现在有没有感觉呢?
问:菩萨知道自己是菩萨吗?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金刚经》是怎么说的?“所谓菩萨,即非菩萨,是名菩萨。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即非菩萨。”
6月23日:佛教的道德观
道德就是合理的行为准则。
佛法的道德实践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依正见生起道德的行为,达到知法入法的结果。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有信解行证的次第及闻思修的次第,都说明了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道德的实行往往与人们对道德自身的认识有关。法是依法见法的德行,真理与德行并非互不相干。
道德建立的基本基础是因缘因果。
由正当的行为获得美好的人生结果,如行五戒十善感人天果报;由不正当的行为获得痛苦的人生结果,如行十不善感三恶道的果报。因此,从世俗谛的层面上看,道德和利益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在乎利益、执着利益,这种道德行为的层次并不高。
我们的不良习惯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天下最难的事大概就是战胜自己。不去接触不如法的环境,就更容易避免犯戒。佛经中称赞远离的功德,而整个解脱道的修行也都是以远离为基础。
道德的心理因素,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范畴。
佛法说,一切唯心造,由心造善造恶,由心造天堂地狱,在我们的一切行为中,心是根源。因此,惭愧心非常重要,它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惭愧心是羞耻心,也是天地良心。有了惭愧心,我们才有可能止恶行善。当然,光凭个人的一点惭愧心还远远不够,还得依佛法的正见来指导我们的思想,以因缘因果的法则来对照我们的行为。所以在概论中讲到自增上、法增上、世间增上。
不放逸是不随意放纵自己的烦恼和不良习惯,它是道德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总是喜欢放纵自己,只要条件许可就尽情享受。因此,对五欲尘劳的贪执使我们造下种种杀盗淫妄的罪恶行为。
不放逸即“降伏其心”,它要求我们摄心一处,观照心念的每一个当下:看看自己每天都在想什么?这一刻又在想些什么?是不是和佛法相应?
念佛法门就是对念头的把握,当我们把心真正安住在佛号上的时候,就不会再想考虑别的问题。我们的心也因此得到了净化,
信仰能够使我们的道德得到提升与净化。
佛教所说的信是以心净为性。有了对真理的认识和信受,就能摆脱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功利色彩,不会去在乎现实的利益。
7月8日:佛教的道德实践
《佛法概论》的最后一部分是修证的内容,而实践在佛法的修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修证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人天乘的修行,一是解脱道的修行,一是菩萨道的修行。这三个层次为我们建构了从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脉络。
其中,人天乘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够进一步修学佛法。首先,要在认识上了知因缘因果,在行动上奉行五戒十善。
布施和持戒在佛经中被称为端正法。佛陀对在家弟子说法时,每每都是先说端正法,进而开示解脱之道。当然,布施、持戒并不仅仅是人天之行。三乘佛法的修学都有布施和持戒的内容,如果发心不同、认识不同,同样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境界,更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同样的布施、持戒,可以是人天之行,可以是解脱之行,也可以是菩萨之行,关键在于我们的发心。
解脱道的主要纲领是四谛法门: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修道的内容包括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解脱道的修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有情对世间充满着执著,因而流转生死,无法获得究竟解脱。如果我们要修习解脱道,必须对尘世的生活发起极大厌离之心,以认识到人生是苦为前提。在生活上,应尽量远离世俗,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为生活准则。
在家戒中,最能体现出世思想的是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让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比之于五戒,八关斋戒更进一步戒淫、戒食,以此帮助帮助我们戒除无始以来的烦恼和贪著。
过去我们总认为淫欲是生死根本,事实上,六根在缘六尘的过程中,对六尘境界的一切贪著都是造成我们流传生死的原因,我们的任何一念的贪执都会牵引着我们到这个世界来继续受生。
所以,解脱道的修行,应遵循简朴、少欲知足的生活原则。出家便是这种生活的实践。相比之下,在家修行会面临更多的困难。
如何划分大乘小乘的区别?不能简单地以修行的法门来判断。布施属于大乘还是小乘呢?以菩提心修布施则是大乘;以出离心修布施则是小乘;以培世间福报的心去修布施,那就是人天乘。
菩萨道的修行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在认识上,以性空见为依归,在修行上,以六度四摄为标准。
性空见很重要,佛教的般若经论便是阐述性空原理的经典,如心经、金刚经、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另外,还有很多论典都是围绕般若的思想展开阐述,其中《大智度论》就是一部非常殊胜的论典,有机会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我的个人网页上有我在澳洲讲解《心经》的音带,同学们不妨听一听。
有了性空见,我们才能体悟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世间的当下即是出世间。才能如莲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才能了知五欲六尘和烦恼生死都如梦如幻,正如《金刚经》所说的那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有了性空见,我们在修行六度万行时才能到达三轮体空的境界,才能不著色声香味触法,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见,性空见有多么重要!
修行在广义上来说,就是修正身口意三业中的过失,最基本的便是止息十恶行。所以,我们要用正见观照自己生起的每个念头,看它究竟是善念还是贪嗔痴烦恼,如果是烦恼,就要及时地对治它,解决它,而不要随着它转,这是修行的根本。
考试的文章大家写了没有?不知道出的题目大家做起来有没有困难?其实大家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只要不要脱离《概论》就行。写完后可以发在论坛上,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不一定非要写得很正规的论文。总之,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法,形式不拘一格,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大家觉得如何?
有关下学期学习的内容,担心《优婆塞戒经》太长些,准备改为《瑜伽菩萨戒》。《瑜伽菩萨戒》没受过戒的也可以学,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给学生作过简单的讲解。到时候我们会把这个电子版和音带版做到网页上,供大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