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法语之五,师尊、师德、师责

2023-07-21 刘素云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这一节课是第五节课。这节课和大家交流分享的题目是「师尊、师德、师责」。

  我想来说说这个题目;藉这个机会,说说这个大题和这个小题是怎么来的。大约是春节前,没有几天就过春节了,我就得到这个大题就是「慈云法语」,小题目就是我这次来和大家交流的六个题目,这个「师尊 师德 师责」就是其中六个题目之一。我先说说我对这个大题目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大题目是「慈云法语」,可能我说大家有的能够听懂,就是这个题目不是我用脑筋想出来的,以往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这次,我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这个题目我来讲好吗?会不会引起大家的误会?因为是慈云法语,那还带个云,然后后面还是法语,我说如果弄不好,大家别想成这刘素云老师在自吹自擂,把她说的话都当成法语给我们讲了,我就想不行,我把这个题变了。后来我真的把这个题改了,我改个什么?改个智者非凡。我为什么要改成智者非凡?因为我这次,就是昨天下午讲,四谈我所认识的上净下空老法师,我觉得用大题智者非凡,来代替这个慈云法语,这能扣得上。过了一天,我又一琢磨,不行,因为以往我的经验是人家给我什么我就说什么,我一个字都不改,这次我突然的把给我这个大题改了,好像有点不对劲。我自己问自己,你是不是你自己不谦虚,你要把你说的话当成法语?我自己回答是否定的,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所以我又把这个大题目又改过来了,仍然叫做慈云法语。

  这次来当天我问师父,我说师父,我这个总题目和这几个小题目可不可以?我给师父看了,我也把我自己的想法和师父说了。师父最后给我的答案是这个题目可以。所以这次我讲起来也就比较坦然了。否则的话我真是有点纠结,怎么给我出这么个题目?因为当时这六个题目我拿到手以后,我就用一个小纸片给它写下来了。那天正好来了一个老同学,我们两个是六十年的老同学了,他和我同岁,他来了以后,我正好有这个小卡片,我就给他看了,我说你看看这几个题目,你有啥感想?我这个老同学看了就说,他说:素云,前面四个题我还能看得懂,后面两个题我看不懂。后面两个题就是「师尊、师德、师责」,还有一个就是我明天要讲的「痛念死无常,回归涅盘岸」,就这两个题目是第五、第六个,这顺序都不是我颠倒过来的。我同学就说这两个题目我不知道啥意思。他问我说:素云,这两个题目你写啥?我笑了,我说你现在问我写啥,我也不知道,我说到时候该我写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他以为我在跟他开玩笑,实际我说的是真话。所以这六个题我拿到手以后,过完春节,我就陆续的开始按这六个题目来写。但是写完以后干什么,什么时候用,我也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起心动念说我要来香港看师父,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念头。所以,我同学问我:素云,你这六个题目要是写完了,你上哪发表去?我说:没想上哪发表。他说:你要挂在哪个网上?我说:也没想挂在网上。他也问了:那你是不是上香港去跟大家交流?我说:没想去香港。都没有想,结果现在验证了,让我写这六个题目,就是我这次来香港要用的,要跟大家交流的。

  所以你说奇怪它也很奇怪,你说不奇怪它也不奇怪,因为这个题目,确实我当时拿到题以后,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师尊、师德、师责我写什么?我不知道指的是什么样的老师?譬如说教我小学、教我中学的是老师,你说引我入佛门的、教我学佛法的也是老师,至於让我写哪个层次的老师,我不知道。我这篇文章师尊、师德、师责是哪天写的?是二月十二号那天写的。写的时候,当我把笔、眼镜、原稿纸都准备好了以后,坐那旮旯我第一个念头是:我开始写这篇稿子了,我从哪写起?我自己这个念头起来以后,反正我就是记录员了。写完了以后,我自己从头看了一遍,这个路子绝不是我大脑想像出来的那个路子,如果我要想,我不是这个路子。所以我今天跟大家谈的这个题目,那就是我二月十二号笔录下来的,我记录下来的。至於这个是谁说的,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说得挺好,挺到位,所以今天我就如实的按这个题目给大家报告。这就是我今天说这个题目的因缘。

  开始是这样说的:提起老师,我首先想到了释迦牟尼佛,因为这是我们的本师,对於我们来说,本师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二月十二号,开头语就是这几句话,我就如实的记录下来了。那我就知道了,从本师开始说,是完全正确的。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正像佛经里所说的,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示现什么身度化众生,释迦牟尼佛就是示现佛身来度化众生的。佛根据众生的迷悟程度不同、根性不同,佛把众生的根性分为三等,叫做上、中、下三等。这三种根,上根的好教,下下根的也好教,中间那一大部分是最难教的。我们想想是不是这样?上上根一听就懂,下下根他老实、听话、真干,也好度,就是中间这个层次,众生的数量也比较多,你说他不懂,他还懂一点;你说懂,他还没懂多少,就这一部分是最难教化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学,为谁?就是为中间这一大部分众生,是为这些众生而说的。佛真的是慈悲到了极处,我们都是属於中间这一等。我不知道我说我们,你们服不服?我是属於这一种。我想我们现在大家,大部分应该是属於中间这一等,说上不上,说下不下,在中间晃悠,就是说释迦牟尼佛重点度的众生里面,就有我们自己在内。

  释迦牟尼佛教学是分等级的,为什么?前面说了,众生根性不同,所以你就得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层次来教化众生。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譬如说世尊在前十二年,就是最开始的十二年,是在鹿野苑,搞的什么教学?讲的是阿含。阿含,拿我们现在来说,就是小学。十二年,佛讲的阿含是小学教育。十二年以后,开始升级了,升到哪去?升到中学。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上升。我们首先看小学,他讲的是小乘经典,小乘经典是讲人天法。这是最早的、最低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告诉众生,你怎么样能从人道生到天道,这是讲十二年阿含,就要解决人能到天道的问题,但这个它解决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这是佛法的小乘,我们暂时把它叫做小学,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世尊十二年之后,开始升级办中学,讲的什么?讲的方等。讲方等的时间一共是八年,这八年是大乘的开始,这是佛法中的中学。阿含和方等加起来一共是二十年,有了这二十年的学佛根基,佛开始讲般若,这是真正的大乘。般若翻译过来就是智慧,就是讲完阿含、讲完方等,接著佛陀讲的是般若,用了多长时间?用了二十二年来讲般若。可见般若在佛的经典里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这个我们大家心里都比较明确。这是二十二年的般若。

  最后的八年,世尊讲的是《法华》。我前两天讲了,一乘经典有三部,《华严经》、《法华经》、《梵网经》。《华严经》是一乘经典里其中的一部,这是真正的一乘佛法。一乘佛法是说什么?教我们一生成佛。所以这是佛法的最高档次。为什么佛在这个时候开始讲《法华经》?时机成熟了。当时《法华经》上有这么一句话,说「时机成熟,会三归一」。会三归一,那个一是谁?一就是《法华经》,就是一乘佛典,就是这个。

  我们现在可以这么归纳一下,就说一乘,小乘、中乘、大乘,咱们给它起个名字,小乘、中乘、大乘是佛的方便说,一乘是佛的真实说。真实说和方便说的特点,就是我昨天举那个例子,一乘是主桥,其他的是引桥,就是这么个关系。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的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讲一乘大法,引导众生去极乐世界作佛。

  世尊教学是有次第的,办班教学。他的学生,我们从经典里看到的、听到的,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的经典里叫常随弟子,也叫常随众,这些弟子是跟佛陀一辈子,没有离开,直到佛陀示寂。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统统都成就了,只是他们成就的层次有所不同,最低的果位是阿罗汉,就是在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里,最低的成就是阿罗汉果位,里面有不少是佛、是菩萨。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些弟子有的成佛、有的成菩萨,但是做为学生,他们很谦虚,仍然居於菩萨地位,就是成佛的弟子,也居在菩萨地位,还称菩萨,不称佛。这是什么?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虽然自己和老师一样都是佛了,但是他的弟子不称自己是佛,称弟子为菩萨。

  所以我们想,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你对这个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如何理解?如果你觉得你成佛了,你和老师齐位了,甚至你超过老师了,你凌驾於老师之上了,我想如果真是这样,他也成就不了佛。真正能够成佛的,他绝不是这个想法。所以弟子成佛了谁欢喜?老师欢喜!是不是这样?我就觉得咱们净空老法师,如果他的哪个弟子成佛了,那老法师会比他自己成佛更欢喜的,我是这样看的。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明师,他希望他的弟子能够赶上自己、能够超过自己。老师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做为学生,能不能这样自以为是?真的以为自己就比老师高了,如果你一旦有这个念头,有这种行动,我想你很快就会堕落的,你不会有大成就了。我们应该牢牢的记住,老师永远是老师,学生永远是学生,这个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如果你有点成就了,你就瞧不起老师了,你今后的路会很难走、很难走的,因为什么?我们把根丢掉了。任何时候,孝亲、尊师都是世出世间法的两个根。你想想,像大树一样,根被挖掉了,没有了,那个大树还能活吗?活也活不长久。所以我们修行,和这个大树是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忘了给我们营养的那个根。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我们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就是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恩师。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弟子当中确实有不少已经成佛了,是再来的。这就是教下所说的「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好像唱戏一样,一台戏,有唱主角的,有唱配角的。是不是这样?不可能都去唱主角。但是你想没想到,有的扛小旗、跑龙套的,是这出戏的配角,但是恰恰就在这些不起眼的配角里,有的就是这个主角的老师,老师在帮助他的学生演戏。你们知道吗?如果不知道,可能想那主角就是一个,配角就是跑龙套的,这样认识就不对了。所以有些时候我经常提醒大家,不要小瞧了自己身边的任何一个众生,你肉眼凡胎,你不知道谁是佛、谁是菩萨、谁是罗汉、谁是众生,你都要礼敬,应该是这样的,你就对了。我刚才说,这个跑龙套的有的恰恰是这个唱主角的老师,是佛菩萨的老师来帮助他的学生演好这一台戏。为了什么?一个目标,为了圆满度众生的功德,大家合唱一台戏。你这一台戏只有主角配角,大家齐心协力来演,才能把这台戏演好。如果各想各的,各唱各的,那这台戏肯定是演砸了。这说明,这就叫佛菩萨的游戏神通。不有个词叫游戏神通吗?这句话说得非常巧妙,佛菩萨有真正的游戏神通的能力,这句话一点不假。

  有一次有人问释迦牟尼佛,说您老人家的净土在哪里?有人问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的净土在哪里?佛双盘坐在座位上,跏趺坐,佛没有用语言来表达,听了有人这样问他,佛就把他的右脚放下(这不是跏趺坐吗?把右腿拿下来放下),右脚的大拇趾的足尖按到地上(就是大脚趾头沾地上),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这个世界立刻就变成了琉璃世界,大家都看见了,净土就在此地。佛再把腿收回来盘上,这个景象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佛在干什么?在给众生表法。这就是《华严经》里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不是这样?你看佛没有一句话,就这么一个动作,就把净土展现在众生的面前了,还用多说吗?这就是佛菩萨的能力,能够游戏神通。你说是神通,是不是神通?我们凡夫做不到,只有佛陀能够做到,他真真实实的给我们演出来了。你说这是不是佛陀在教学?用语言说是教学,用行动表达也是在教学。

  现在三千多年过去了,释迦牟尼佛仍然受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崇敬,他的师尊、师德、师责,无疑都是最最完美、圆满的。是不是这样?他是当之无愧的,是一切众生的老师。为什么说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做为师者,他传道、授业、解惑统统都具足,而且是尽善尽美的。这就是我给大家说的第一位老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再来人,《梵网经》上说,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到地球上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我记得因为说这个事,后来有同修,还是其他人,对我提出了批评和质疑。质疑我什么?有人在网上说,刘素云说净空老法师是哪位哪位佛菩萨再来的。我看了以后,我心里非常踏实,因为这样的话我从来没说过。如果他说和释迦牟尼佛往上贴、往上挂钩,就是因为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说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那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吧?以后还能有八千零一次、八千零二次,等等等等。所以如果有人说,刘素云说净空老法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你还有点依据,因为这句话虽然我没说,但是八千零一次、八千零二次我说了。如果你说,我说净空老法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你一点根据都没有,你怎么能胡说?我没说过的话,你说我说了。后来,我不这么说的吗?我说不管修学哪个法门的,你们统统都去帮助这个人去找依据,我刘素云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说过老法师是某某佛或者菩萨再来的,你们都帮他去找依据。你找不出来,因为我心里有数,我没有说,我也不知道,你说我不知道我怎么能说?所以今天我一说到这,我就想起那件事了。所以今天我要说这个八千次,后面的我肯定不再说,我要说又被人逮住了。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佛菩萨示现在人世间。这个是,这个谁都能说,谁都敢说,事实就是这样。你说没有佛菩萨示现在人世间,我们这个地球,我估计早都毁灭多少次了。正因为有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人世间,我们这些个凡夫众生们,是沾佛菩萨的光,是沾他们的光,我们才能生活到现在。所以说地球上虽然有灾难,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不可以回避的,不能闭著眼睛说瞎话,不承认。虽然地球上有灾难,为什么没毁灭?就是因为有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地球上,有大修行人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是沾这些佛菩萨和大修行者的关系,所以我们才能安然无恙的活在这个地球上。我说到这,我们应该有个起心动念,感恩!感恩诸佛菩萨救度我们,感恩大修行人给我们带来大的福报。我这样说,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但是不管你信还是不信,这是事实。我们要随著释迦牟尼佛经教的引导,把心态转变过来,转迷为悟,转恶为善,挽救地球,挽救人类。我们也要为挽救地球、挽救人类,尽我们自己的一分微薄之力,我们不能光沾光、光享受,是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地球的一分子。

  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职业教师,一生他老人家表现的,用今天的话讲就叫做义务教师,是不是这样?他对人类所贡献的不是别的,就是教育。什么教育?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哲学的教育,科学的教育,统统具足了。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是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能帮助我们解决世出世间一切问题。所以我们要认识释迦牟尼佛,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本师,认识本师给我们留下的经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的无价之宝。这是第一位我要说的老师,释迦牟尼佛。

  第二位老师,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是以比丘身示现在中国的。这个我们大家都熟悉,因为《六祖坛经》,大家可能很多人都读过。最最著名的惠能大师,就是他对自性概括的那二十个字,那真是千古佳句、千古绝句。他是二十四岁开悟,而且他的这个悟是顿悟、是彻悟。为什么说他是顿悟和彻悟?他是怎么开悟的?就是《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师就是因为这一句话顿悟的。这是典型的上上根器的人。一句话都能顿悟了,你说是不是上上根器的人?是上根利智之人,上根利智,智慧的智,真的难得。他开悟时,关於什么是自性,说出了二十个字,这就是《华严经》的精髓所在。惠能大师的这二十个字,是《华严经》的精髓所在,也是全部大藏经的精髓所在。这二十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对於惠能大师,我们的评价是,他和释迦牟尼佛是齐名齐位,一个等次的。如果惠能大师是生活在释迦牟尼佛的那个时代,他就是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的评价。

  下面我们说说什么叫经典。惠能大师的二十个字,关於自性的定义是经典中的经典。佛教的经典大家都知道,三藏十二部,这二十个字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说佛四十九年说法,在说什么?就说的这二十个字。可能有同学又疑问了,刘老师你不说吗?什么是佛法,佛都讲了什么?你说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心」,用两个字概括是「放下」,用三个字概括是「无所得」,用四个字概括「回归自性」,你现在又说这二十个字,你怎么理解,怎么解释?是的,譬如我说这二十个字就是佛陀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核心的核心,你信不信?我说咱们老法师还有二十个字,我们都熟悉的。我要说佛陀四十九年讲的、告诉我们的,就是老法师说的这二十个字,你信不信?就看你怎么理解。所以我一再告诉大家,学佛要把它学活,要活学活用,不要把佛学死,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贪多嚼不烂,读这个经,读那个经,持这个咒,持那个咒,参这个禅,参那个禅,反正多了。这里面有个什么问题?众生的缘不一样,他和禅有缘,那他就去学禅;他和净土有缘,他就学净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但是如果说你样样门门你都要去弄,恐怕是一无所成。

  惠能大师对於自性他的二十个字是「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就是惠能大师对什么是自性,他顿悟的时候告诉大家的。这二十个字前十六个字,「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这是佛法的哲学,这十六个字是佛法的哲学;后四个字是佛法的科学,就是「能生万法」,这四个字是佛法的科学。你看就是这短短的二十个字,把佛法的哲学和科学都讲圆满了。你说是不是我们的老师?一个大字不识的,舂米、劈柴,一句佛经就让他顿悟了,确实是我们众生的好老师。

  我记得我写过一篇分享报告,题目叫「大道至简,原来如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别看这二十个字不多,它可是实实在在的大道。这二十个字说的就是常寂光的境界。常寂光是什么?常寂光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常寂光。我们往往一想常寂光就忘了自性,一说自性就忘了常寂光,实际它是两个不同的名词,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所以以后咱们大家记住,一提常寂光就是说的是你的自性,一说自性就指的是常寂光,它是一不是二。用现在的话说,常寂光究竟是什么?用白话说,常寂光就是真心,因为什么?常是不生不灭,寂是清净无为,光是一片光明,所以说常寂光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一切法的主体。不是有那么一句话,我一说大家就明白,「一切法由心想生」,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说它是一切法的主体。常寂光是一切法的主体,那是不是就是说你的自性是一切法的主体,因为一切法都源於你的自性。涉及到一些名词术语,你弄通了以后,你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我不明白,现在听明白了。

  一切现象都是从自性而生、从自性而现,无论是世出世间所有的法都离不开常寂光,也就是说离不开你的自性。所以为什么我一再告诉大家,一定要向内求,不要向外求。向内求,你就把自性求来了,念出来了。你向外求,求的是知识,没有用。向内求,求的是智慧,你的自性现前了。你的智慧现前了,你的自性自然也就现前了,它是一不是二。我总说,人人都有一个宝库,你这个宝库里的宝,比阿弥陀佛宝库里那宝,一样都不少。为什么你现在不知道?因为你现在迷著,你那宝库的门你还关著,甚至你还上著锁锁著,我们得拿到这个钥匙。这个钥匙怎么拿?老老实实的听经闻法,念阿弥陀佛,那个智慧就是你开这个门的钥匙。你没有智慧,你拿什么去开?当你有了智慧这把钥匙,你这个宝库的门你一开开,你一定是大吃一惊,原来所有的宝我这宝库里都有,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以前因为你迷,现在因为你智慧开了,你门打开了,你就看见你的珍宝了。一定要向内求,不要向外求,向外求求来的是知识,向内求求来的是智慧。

  谁用真心?佛用真心,菩萨用真心,阿罗汉用真心。谁用妄心?凡夫用妄心。这就是凡夫和佛菩萨的根本区别。真心是什么?真心是菩提心。那有同修又问:老师,菩提心是什么?我告诉大家,菩提心就是救度众生的心。你看就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这样解释大家是不是就听明白了。什么叫真心?真心就不是妄心、不是假心;真心,我说真心是菩提心。那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心,就是菩提心。你对对号,你的心是哪个心?是真心,还是妄心。真心就是念念想著别人,不是想著自己,不是自己画个圈,里面就一个我,总也跳不出去。

  我有一次我跟大家说,我说一开始这个圈里就一个字,我。后来我劝大家,把心量放大一点,别就装你一个人。然后这个圈又扩大一点,把他自己的家人,儿女、丈夫、妻子,放进这圈里了,一个家庭。那总比我的那个圈大一点。我说能不能再扩大一点?大家说那就再大一点,把家亲眷属、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再往里加点。你看看我们一回向,基本上都给自己的亲人回向。所以有同修老问,说刘老师你咋回向?我说我那回向和你们不一样。目前我要说了,你们可能还觉得奇怪,老师怎么这么回向?以后在哪节课里,我可能专门跟大家说,我是怎么回向的,在答问里。因为有同修在网上给我提这个问题,让我给写一个回向词,让我给写一个送往生的开示词。我说有的能写,有的不能写,因为它不能一刀切,人家往生的这个人,他放不下的是亲情,你给他开示让他放下钱财,那不是不对路吗?所以不能有统一的。这个我要在答问的时候给大家做一个回答。

  所以逐渐大家的心量就放大了,愈大,你的菩提心就愈现前,菩提心不就是你的真心吗?你这样就和佛菩萨的心就相应了。你的心是佛的心,你的行是佛的行,那最后你的归宿肯定是去作佛。就是这么一个路子,很简单,不麻烦。因为什么我能想到这样?为什么要念念想著别人的心?因为别人,我不上午讲到一体吗?你知道这个宇宙的一体观了,你就想,别人就是我,我就是别人。所以说整个宇宙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自性里生出来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惠能大师最后的四个字「能生万法」,那自性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心。你说翻来覆去的说,简单不简单?不麻烦,一点也不复杂,就这点东西。你领会了,一下子你就悟了,原来是这么简单,过去我怎么搞得那么复杂?真是不复杂。

  会用真心的一生成就。大乘佛法、一乘佛法都不难,尤其是一乘佛法。我记得前两天我告诉大家,师父上人从二O一四年到现在讲的,统统是一乘佛法。你把这几年师父讲的东西,你消化理解了,你接受了,你都成。不是说你得听多少年、得念多少年,这个不在数量,就是你没有大悟,你可以有小悟,一点一点来。真心有多大?无量无边,非常非常大,因为它要生万法,你想它能不大吗?我这个大,大家怎么理解?不是指那个大小的大,是无边无沿的,这个心。实际你的心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从你这个心里生出来的。

  真心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能治自己的一切病痛。大家不是有病苦都想找刘老师吗?刘老师也有病苦,我用什么方法对治?我事事处处用真心,用我的真心来对治我的病痛。虽然尽管我有病痛,但是我真是没痛到那种痛不欲生的程度。第二个,真心对家庭有什么好处?家庭和睦美满。这个我有切身的体会,原来我的家庭不是太和睦,因为我什么东西都不保密,我告诉大家,我就是透明体,没有隐私。因为什么?因为那些年我做得不好,我学佛学得不对路,我对家人这要求、那要求,我就不从我自身想起、自身做起,所以弄得大人孩子都不服气,你说这样这个家庭能和睦吗?他们不服我,我还生气,我认为我这么尽心尽力的来撑著这个家,你们凭什么要对我这样?所以家庭不和睦。后来我转向了,我变过来了,我路子走对了,我的家庭一天比一天和睦,现在可以说完全和睦了。因为我有切身体会,所以我告诉大家,你用真心,你这个真心对你家庭就带来和谐美满,就带来这个好处。有的同修听了我的讲座,真照著办了,他也成功了。我做成了,有的同修学去了,凡是真学去的,他们也都成功了。我劝你们大家也试试看,成功了更好;不成功,咱们再探寻别的方式、方法。

  第三个,真心对社会。对你个人、对家庭,这都有好处。我告诉你们,对社会有什么好处?社会安定祥和。你说人人都用真心来对待彼此,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动乱?还有什么恐怖袭击?它一定是安定祥和的。下一个,如果人人都用真心对世界,四个字,天下太平。师父中午吃完饭,给大家开示的那段话,很多同修在场听到了,就是这样,天下可不可以太平?完全可以,就关键在於我们的心念怎么转变,我们都把妄心丢掉,都用真心来为人处事,这个天下肯定是太平的,能够让地球上所有的灾变都得到化解。现在地球上的灾变,可以说有史以来,大概是空前的了吧?我们以前是从来没听到过这样的灾难、那样的灾难,开始还觉得奇怪,现在都习以为常,都不觉得它奇怪了。化解这些灾难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与真心来沟通。用什么方法和这个真心来沟通?更简单了,四个字,阿弥陀佛。

  所以我每次跟大家见面,和大家交流,我都反覆告诉大家,这四个字重要!念阿弥陀佛!可能有的同修们都听腻了。你听腻了我也得说,真的,就这四个字,所有的难题都用这四个字来解决,就这四个字好使。反正我是应验了,你们信不信那就看你们的了。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决定不敢起一个妄念。念从心头起,你念头错了,自然你行就错了,你最后那个结局就惨了。所以决定不敢起一个妄念,决定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念头,这样念头就慢慢的归正了,原来是妄念、是邪念,我们注意了这个问题,慢慢的就把那个妄念和邪念,把它变成正念了。我们有时候可能想欺骗别人,撒个小谎,编个小瞎话。但是你知不知道,你骗不了任何人,人不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神鬼都知,你说你能骗得了谁?可能人家天地神鬼比你知道得都多。

  有的同修说我,说刘老师,我们就看你好像现在啥也看不明白,你咋啥也不说?你是不是有点糊涂?这都是比较接近的,说的都是真心话。我就笑了,我说你举个例子我看看。他说有的时候明明有人那话是骗你,我看你好像无动於衷,你为什么不把他拆穿?你是不是没看透?我告诉他,我说你问我了,我只好这么说,我看明白了,我知道在骗我,但是我不把他拆穿,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你骗我,我知道,但是我把你骗我说的话,我都当成真话听。所以有人问我,说人家骗你你为啥不生烦恼?我就这样告诉他,因为我把他骗我的话,我都当成真话听,所以我就一点烦恼不生。这是我教给你们的一个窍门。以后再有人骗你,你别生气、别烦恼,你就把他说的都当真话听,听了就听了,你干嘛要去较真?所以,我为什么烦恼少?我有绝招。我教给你们,问题是你们学不学?你不学,你照烦恼;你要学去了,你烦恼也减轻了。

  惠能大师留给我们四句偈,这个大家都更熟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要把这四句话悟透了,我说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这四句话,你怎么说怎么在理,你觉得是不是?你说你这四句话你明白了,你还今天这个看不起,明天那个看不对,又这么的,又那么的。我说烦恼从哪来的?我不客气的告诉你们,烦恼是你自寻的,是你那颗心不清净,你那颗心是生烦恼的、是生垃圾的,不生智慧的,烦恼就是这么来的。你那颗心要是清净的,你肯定生智慧,没有烦恼,因为啥?你那心里没有垃圾。你说你整天一大堆垃圾装在你的心里,你能不烦恼吗?那才怪。所以我说惠能大师的这四句偈是千古绝句、千古佳句,论它的高,说它奇,说它妙,说它绝,无论你怎么说都不过分。这个我真想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不知道后世还有谁能说出这样的佳句、绝句来?但愿以后还有这样的高人出现,这是人类的福报!

  经上有四句非常重要的开示,有同修知道,「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这段开示是告诉我们,如何修习佛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我刚才说过的内求不外求。内求求智慧,外求求知识。再说一点,外求求来的,基本上统统是烦恼,一点智慧没有。譬如听经念佛,不是昏沉就是掉举,自古以来就有这种现象。根在哪里?根本还是「愚痴」这两个字在作怪。这个病根不拔除,求开悟求不到,求三昧求不到。有人死活也要求开悟,天天盼著自己开悟。我告诉你,你再下多大的功夫求,你求不到开悟,你也求不到念佛三昧,为什么?你心不正,你的念头错了。念头对了是什么?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一心老老实实的,死心塌地的念这四个字「阿弥陀佛」,念到一定时候,你悟也开了,三昧也得到了。听我劝,不要再傻傻的去求开悟、求三昧。

  「生心」和「无住」要融为一体,不要把它割裂开来。这个用白话来说怎么的?就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再细说一点,我后面说的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事情上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心上把它放下。我们现在凡夫的特点,就是我做了我就放不下,我做成功了,我喜笑颜开,我乐呵呵的,天天沾沾自喜,我什么什么事我做成功了,挂在心上;没做成功,失败了,愁眉苦脸,天天自责,我什么什么事我没做成,也挂在心上,你这个就不行。所以我告诉大家,要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一切随缘去做,做成了,阿弥陀佛,众生有福报;没做成功,阿弥陀佛,众生福报薄,也包括我自己,我福报要厚,可能我这个事我就做成了。我说我自己,如果我德行厚,可能这个事我做成了,因为我德行薄,我德行不厚,所以我这个事我没做成。不要怨天怨地的,做成了,阿弥陀佛;没做成,也阿弥陀佛,继续好好修行,好好念阿弥陀佛。所以我说如果你一个味的求开悟、求三昧,这本身叫什么?叫污染,叫染污,让你的心不清净了。你本身这个求就是一种染污,与自己的自性不相应,不能开悟,不能得三昧。所以经上这四句开示含义深刻,愿我们每个同修都深思。就是我前面说的,「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就是这个开示,我们大家好好思量思量。

  前面讲到惠能大师的重要开示,我想藉这个机会,说说「开示」这两个字,就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个词我们很多时间要用,请某某老师开示开示,请某某人开示开示,就是这个,这两个字我们是常用的。可是咱们大家是不是真知道,开示这两个字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我最近把这两个字查一查、看一看,这两个字源於《法华经》,是《法华经》上说的,开示是指两件事情,一个是开,一个是示,开是言教,示是身行,合起来叫开示。就是什么叫身行?做出样子给你看,你看明白了,这是示。所以身行言教,这是开示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我们说了这么多年开示、开示,反正我是最近才把这个词弄明白的。

  下面我想再说说「开示」和「悟入」的关系。开示是老师的,悟入是学生的。如果学生不能悟、不能入,那个开示是废话,没有意义。所以老师遇到不悟入的学生,他不讲,因为老师知道他讲了也白搭,没有用。如果遇到能够悟入的学生,老师欢喜,老师会给你讲得很详细,为什么?因为这个学生能听懂。老师认为这个学生能听懂,所以老师就给你讲;遇到听不懂的,老师不说,不是老师不慈悲,是因为机缘不成熟。所以说「入」是证果,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大家想想,哪个老师不喜欢他的学生证果?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开示」和「悟入」的关系。以后遇到请老师开示,老师不说,可能其中还是有缘由的,大家不要误会,不要觉得老师为什么,你看我问的什么他不说?他不说肯定有他不说的缘由,你也不要非得一问到底,机缘成熟了,老师自然会给你说的。另外这个老师给你开示、不开示,开示多少,还有一个诚与不诚,诚的程度的问题。你缘到了,善知识自然就教你了。缘不在外头,缘在你自己,你想不想学,是不是真正的想学,真想学,就真有善知识会来到你的身边,这就叫感应道交。

  我就觉得我的缘就是这么成熟的,因为二OOO年病重,非常危急的时刻,遇到了《无量寿经》会集本,遇到了老法师的《无量寿经》,我听进去了、看进去了,我真想学,可能就是我的一念真心,就和咱们的老法师感应道交了。尽管我自己没有起心动念,要到香港来看师父,但是你看师父找我。有的同修就不理解了,都是居士找老师、找师父,怎么师父主动打电话找你?我说可能就是这个师生缘。后来我跟大家说,我知道老法师多生多劫就是我的老师,我这个学生不争气,到娑婆世界来,也不知道蹓躂了多长时间,师父也没逮著我,这一生一世师父把我逮著了。所以为什么我信念那么坚定,我今生一定回家?师父肯定把我逮回去了,我不去也得去了,况且我还那么想回家。所以这一生遇到了老师,真是我的人生之幸,我跟著师父,肯定是回西方极乐世界那个真正的家了。这就是感应道交的力量,不是说你想,我真的没想来见师父,真的是二O一O年,缘就是这么成熟的。我曾经跟大家说,我开始跟师父的缘是我作梦,梦见师父瞅著我笑,一句话也不说。这是第一次。二十天以后做第二个梦,师父还瞅著我笑,我问师父,您老人家干嘛瞅著我笑?我看师父那嘴在动,好像在说什么,但是我一句也没听著,我不知道师父在说什么。就在这之后不长时间,就是二O一O年的四月四号,我就第一次来香港见师父了,就是这么个缘。所以我对感应道交这个词,我是非常非常相信的。

  我从二OOO年开始系统听老法师的讲经,一听就是十年。应该说前十年我的收获不是太大,还没有完完全全找到准确的正路。我曾经把这二十年分作三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的层次再提升。我真的听进去了,也可能我这句话不谦虚,我这二十年听老法师讲经,我真的听进去了。我不能说我契入境界了,这个没达到,没达到就是没达到。我不能说我悟了,大悟了,甚至彻悟了,那是吹牛。我实事求是的告诉大家,我有一点小悟。我这点小悟的感觉是什么?就是我跟大家举例说,就像无数个小电灯泡,它原来是黑著的、灭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其中有个小灯泡突然就亮了。我的感受就是这个小灯泡亮了,我就悟到了一个小道理,所以我就觉得是不是这就叫小悟。如果我说错了,大家可以提出批评指正。我就是这个,亮一个小灯泡,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事,亮一个小灯泡,我又明白了一点什么事,我把它归纳成,这是不是我开了一点点小悟,就是这么来的。

  再说一说下一个老师,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一说这个,大家就按照这个顺序,你们想想我开头说的,这个绝对不是我想出来的。如果这个题目要给我,让我自己动脑筋琢磨去想,我肯定不是这个路子的。所以这是让我写的第三位老师,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可以这样说,孔子是我国古圣先贤中最具代表的教育家,是不是这样?这个评价应该是比较准确。至圣先师足以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上,孔子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至圣是达到了圣人的标准,圣人是什么?圣人就是佛,贤人就是菩萨,君子就是罗汉,不是这么个层次吗?说「先」是先人,先前的意思,「师」是老师。我们中国老祖宗的教育,至少也在一万年以上,因为没有发明文字,文字是从黄帝时发明的,有文字记载到现在,粗略的算应该是四千五百年。黄帝前面的神农氏、炎帝,再前面的伏羲,从伏羲到黄帝是一千年,这个一千年已经建立了中国的古文化,只是口传,没有文字记载,这就是我国的文化历史。到了孔子时代,把古圣先贤的传述,用文字记录下来传给后世,这叫集大成。所以,后人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就是由此而来。这是我们的第三位老师。

  我们的第三位老师非常诚实,他自己说,他一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事实证明,夫子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所以我想夫子的这两句话,也是我们做人的一面镜子。这两句话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他一生述而不作,是说他一生没有发明、没有创造,那是个老实人;信而好古,说明他对於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他相信,他喜欢,他爱好,他不怀疑。换句话说,孔子自己一生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全是古圣先贤的东西,他老人家做好榜样,在给我们看。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东西很简单,容易记,传一万年也不会传错,譬如说五伦就二十个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二十个字,师父多次说,你传一万年也不会传错的。譬如四维,就是四个字,「礼义廉耻」;八德就是八个字,「孝悌忠信,仁爱和平」。中国传统文化,说来说去就这么几样东西。你说难吗?不难。但是让我们真正的承传下去,确实是有难度的。

  我们现在学东西难,难在哪里?现在这个社会,对古圣先贤的东西没有尊重心,瞧不起古人,喜欢搞发明、搞创造,喜欢标新立异。有这样的观点,这样的做法,你什么都学不到。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根是什么?真正的根基是孝亲尊师,你把这四个字丢掉了,你自然什么都学不到。如果我们能够依照古人的办法,去修学,去教学,没有一个不成功的。古人的方法在《三字经》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都学过《三字经》,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了。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教之道,贵以专」,这是重点的告诉我们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我们祖祖相传下来有效的教学方法。今天中午师父上人跟大家说,英国的汉学院就要采取这种中国古老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告诉大家,这次招生学生的一个要求,就其中的一项要求,就是要会背古文。这个要求,师父说还是要求很严格的。所以说,真正的承传中华的传统文化,真的就要按古圣先贤传给我们的东西来做。

  夫子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生活快乐幸福,这个快乐幸福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学习当中来的,他把他所学习的东西全部落实在生活上,习就是落实,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活学活用,所以他快乐无比。这种快乐,与富贵、与金钱一点关系没有,毫不相干。孔子学生里面大家都知道,物质条件最差的是颜回,恰恰就是这个物质最差的颜回,他的生活是最快乐的。你想,这个快乐和他是不是富贵有关系吗?没关系。孔子最赞叹的,也就是他这个最贫苦的学生颜回。

  下面我想说说,孔子非常向往的大同之治。这个大同之治,在我们中国有过实践。孔子那个时候生在乱世。中国什么时候是大同之治?是尧、舜、禹这三代。古时候帝王选继承人,都是选圣人、选贤人,所以大臣都是君子。你想这能不把国家治好吗?我们大家都知道,周朝在历史上是最长的朝代,它一共是八百六十七年。那周朝这八百六十七年的治国,靠什么?就是靠的圣贤教育。所以我们今天要重新把圣贤教育,提高到一定的位置来落实,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非常正确的。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看看西方这些国家,他们把什么摆在第一?把经济摆在第一,把科技摆在第一,总之是把利益摆在第一。利是人之必争,如果是人人都为了这个利去争,你说世界能太平吗?决定没有太平可言的。只有把仁义提起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才能安定和谐,才会没有动乱。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圣贤辈出的民族,这在全世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做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今天讲师尊、师德、师责这个题目,我列举了三位古今中外的古圣先贤,这只是古圣先贤中杰出的代表。就拿中国来说,中国的古圣先贤无量无边,数不胜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譬如说老子、庄子、孟子,他们都是圣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永垂千古。再说说近代的高僧大德,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这都是大师级的师者。海贤老和尚,上净下空老法师,是我们当代可遇不可求的高僧大德,可以说是圣僧,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师者。

  虚云老和尚一生志大气坚,涵养深厚,其不可思议之行迹,不是凡夫所能测度的。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生弘法,观机逗教。老和尚一生没有门户之见。这也是我对虚云老和尚非常崇敬的一个原因。我看了虚云老和尚写的书,我最赞叹的是老和尚一生没有门户之见,这太难得了,太可贵了。所以我说虚云老和尚是我们学习的一位大师。

  再说说印光大师,愈说愈近,这个我们大家愈来愈熟悉了。印光大师是我们净宗的第十三代祖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这个我们都知道,是我们近代最最著名的一位高僧。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印光文钞》,是留传后世的无价之宝,必将指导学佛之人,特别是净宗学人,学有所依,走正确的学佛之路。正知正见,他的佛堂有一个大大的死字,老人家牢牢的把这个死字贴在额头,不是这样的教诲我们吗?所以我们现在,有的同修平时高调唱得很高,但是一涉及到生死问题,头就缩回去了。我的感觉是,大多数人还是贪生怕死。就是到真正死到临头的时候,你能不能够坦然面对,这是最后关头的最后考验。所以印光大师给我们做的这个榜样,我们要牢牢记在心中。我们不用写个死字贴在我们的额头,我们把这个死字装在你的心里,除了阿弥陀佛,装这个死字,就时时提醒你要念阿弥陀佛,不要忘了这个死随时会降临到你的面前的。所以大师的慈悲可以说至极至极,他用一个简简单单的死字,帮助众生出离六道轮回,真是大智、大慧、大慈悲,一心度众生离苦轮,一个死字额头挂,时时刻刻敲警钟。

  刚才我们提到了海贤老和尚,这是师父给我们推荐的佛门大德,学习榜样。这是离我们最近的,我们的老师。二O一四年三月份,我在香港对大众说过,上净下空老法师是当代可遇不可求的一位圣僧。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圣僧这个词,这是我第一次用圣僧这个词。对於净空老法师,我在这次来香港和大众分享交流,其中有一个专题,就是我已经讲完的,四谈我所认识的上净下空老法师,因为这个题刚谈完,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今天给我的这个题目,师尊、师德、师责,就按照这个路子给我的,我也就按著这个路子给大家讲的。

  今天这个主题讲到这里就讲完了,现在还有一点点时间,我还想藉这个机会做另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是什么?就是一九九二年我皈依佛门,第一位接引我入佛门的法师,是上觉下悟法师,他是黑龙江省钟灵寺的住持,大法师。一九九二年,因为一个因缘,我认识了这位觉悟法师,是他把我接引进入佛门的。今年的四月二十二日,是我这位觉悟法师圆寂五周年纪念日。往年到了师父这个圆寂纪念日,我都会去五大连池钟灵寺,去拜祭师父。今年因为我出门在外,我在香港,我赶不回去,用什么方式来纪念恩师?我给师父写了一篇祭文,我想在这里藉这个机会,读一读我为恩师写的这篇祭文,以表我对恩师的怀念。这个祭师文不长,也没有什么高谈阔论,说的都是我认识觉悟师父以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我把这个祭文给大家读一读。这个名字叫祭师文。

  尊敬的上觉下悟恩师,阿弥陀佛。今年的四月二十二日,农历三月二十六,是您老人家示寂五周年纪念日。弟子因出门在外,不能及时赶回去,像往年一样去拜祭恩师,内心深感不安。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弟子在此敬写一篇祭师文,以表对恩师的感恩和怀念。

  尊敬的恩师,您是接引我进佛门的第一人。记得那是一九九二年,经我的同事介绍,我和您第一次见面,那是在极乐寺附近的一位同修家里,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面见一位出家人。见面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恩师看著我一句话不说,我又不知道该和恩师说什么,就这样相对无语的坐了半个小时。半小时以后,恩师说了一句「走,到你家去看看」。我把恩师请到家里,恩师又说了一句话,「你家是佛化家庭!」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这一次,您在我的家里为我做了三皈依。可惜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三皈依是啥意思。

  尊敬的恩师,您老人家把我接引进佛门,又给我指引了一条正确的学佛之路。您告诉我两句话,我牢记在心,终生不忘。您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要读大乘经典」,第二句话,告诉我「要念阿弥陀佛」,这两句话是我二十多年走学佛之路的指路明灯。

  尊敬的恩师,如果弟子今生学佛能够有一点点成就,您老人家功不可没。我清楚的记得,大约是在二OO三年前后,您从三亚给我打电话,电话接通以后您问我:「素云你在干什么?」我回答:「师父,我在念佛。」您说了一句,「念佛就好」,说完您就把电话挂了。放下电话以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师父干嘛大老远的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干什么,我自己和自己开个玩笑,师父在查你的岗。若干年以后我突然明白了,师父一句「念佛就好」,虽然只有四个字,可远比一千句、一万句都珍贵,师父在关心我的成佛大事。

  尊敬的恩师,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体会到了。记得有一年我去钟灵寺看您,我们六、七个人在一起吃午饭,看得出来,您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让我吃。我们牙好,又吃烙饼又吃菜,您老人家一颗牙都没有,一顿饭就是喝粥,看得我好心痛。我心里想,师父是为我们操心操的,把牙都操掉了。饭后我想在院子里转转,您老人家拄著拐杖,寸步不离的跟著我。我劝您在门口坐一会,休息一下。您说不累,还是跟著我走。有同修说,你们看看师父的眼睛,始终不离开刘大姐,就像看不够似的。这种超越父爱的大爱,令人永远铭记在心。

  尊敬的恩师,您老人家示寂时,弟子没能在您身边守护,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想起这事我就痛心疾首。后来我放下了,可能就是这个缘。令我欣慰的是,您老人家去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莲池海会上重逢的。

  尊敬的恩师,人世间的五年转瞬即逝,未来的永恒,永远是弟子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恳请恩师,多多加持您的这个愚痴的,但一心想回家的弟子吧!

  感恩上觉下悟恩师,怀念上觉下悟恩师。弟子刘素云顶礼。

  我这写的日期是二O一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我就提前在这读了,为什么今天读这个祭师文,因为扣今天这个题目,讲师尊、师德、师责,正好我要纪念我的这位恩师。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还有一段时间,就这样吧。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摘自:慈云法语之五——师尊 师德 师责 刘素云老师主讲 (第五集) 2017/4/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