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教育与临终关怀教育

2023-07-25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谈安老教育

  一个人应如何安排老年的生活,印光法师也有详细的开示,在文钞续编《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中说:“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除念佛外,别无一事挂牵。”“现在虽很强健,要做就要死了想。凡现在要穿的衣服,留着穿,凡绸缎皮袄等贵重衣服,均分与孙媳等,首饰、臂钏、耳环、及金银翡翠等,通通救济灾民,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旁,决不可留此种令人起贪恋的东西,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子孙,即田地契志等,亦须交代的干干净净。”其精神含有孔子所说的“老之时,戒之在得”。也就是说老年人不要贪恋财产等身外之物,要注重精神上解脱和归宿。印光法师对老年人一般劝他们把家事、儿孙的事置之度外,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例如《致戚友卿先生书》(续编卷上)中说:“汝已七十,来日无多。当认真生信,发愿,念佛圣号,求生西方。凡家中家计,并儿孙之事,皆当置之度外。譬如我于六十后就死了,那儿孙还不是一样做人。我今只管念佛了生死,他们既不能替我了生死,我岂可因他们误我的大事。能如此设想,自然就会一心念佛了。”他跟好友高鹤年居士说:“惜有限之精神,办末后之事业。其老年人之第一要紧著子也。”(三编卷一复高鹤年居士书二)

  印光大师看临终关怀教育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儒家文化有讳言死的倾向。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不讨论死亡问题。佛教以了脱分段生死为修行的最重要的大事,所以佛教从不讳言死,毋宁说佛教把死作为要解决的问题和修行的动力。临终助念,帮助念佛人或者亡灵往生净土是净土宗的特色。印光法师十分重视对弟子进行临终助念的教育,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是临终关怀教育。

  他总结历代净土宗的临终助念经验,撰写《临终三大要》(续编卷下),他指导弟子李圆净编辑了《饬终津梁》一书,专门阐述临终助念方法、注意事项、助念团章程以及助念往生案例。临终助念的目的是让临终的人减少身体痛苦,减少精神障碍,树立对阿弥陀佛的信仰,顺利往生。

  印光法师在《临终三大要》中首先指出要重视和面对死亡问题。他说:“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接着指出:“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临终助念的三大要点包括: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第一要是通过开导安慰,让临终的人放下牵挂,生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这是往生与否的关键。第二要是通过换班助念,在行上帮助临终的人心在阿弥陀佛圣号上面。第三要非常重要。世俗不明白人虽然断气,但在身体冷透之前,神识还没有离开肉体,往往急急忙忙地为死者擦洗身体,更换衣服,以及哭泣。这会给亡灵造成极大的痛苦,如果产生嗔恨心,就可能堕落恶道。

  因此按照佛教的规矩,正确的做法是:断气之后,不要碰触和搬动遗体,继续念佛助念24小时以上,如有必要,再擦洗身体和更换衣服。那有人会问,身体冷了,关节僵硬,不好换衣服怎么办?其实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根据大量的助念实践证明,如法助念的死者,一般会身体会保持柔软状态。就算关节僵硬了,也好解决。用热毛巾敷一下,就会变软,不影响换衣服。中国是一个老龄化的大国,佛教净土宗通过临终助念,减少临终的痛苦,应该是值得效仿和推广的做法。

  做好临终助念的前提是平时对家属做好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否则到有人临终时,很容易由于不明利害关系或者情感牵连而导致搬动一体和哭泣等刺激临终人精神的情况。

  印光法师在《一函遍复》(续编卷上)中说:“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饬终津梁,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