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马来西亚弘法大会—学佛的体会 胡小林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11/9/25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档名:56-112-0001
尊敬的蔡老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尊敬的海内外同修、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咱们就开门见山,因为今天上午只有一个小时。今天给大家汇报自己学佛的体会,一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如何念佛,第二个部分是如何对治习气。如何念佛,我主要想跟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我们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老和尚的念佛十念法。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修净土的,净土宗信愿行三,为我们净土法门的纲宗,就是宗旨、本旨。我们念佛,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行门。我们应该怎么样念佛?怎么样念佛才能最后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的?我们现在口称「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叫做摄心念佛,摄住这颗心。《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六根要都摄,从哪下手?印光老和尚说从摄耳根下手。所谓摄耳根下手,耳根一摄六根统摄。那怎么摄耳根?就是要用我们的耳朵来听我们的声音,耳朵听我们嘴念的声音。如果嘴不念,如果我要是默念,默念亦有心声,也有心声。你看我们经常说,净空老和尚知道广大众生的心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所有的思惟,包括我们看报纸、看电视、想问题,其实最后都落在声音上,大家可以试一试。这个人我真喜欢他,你最后是落在声音上;我现在很紧张,你也是落在声音上。所以我们的耳根最利。
大家经常,我们做为日课,经常读诵《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当中讲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修学环境,鸟在那用声音讲法,风吹那个树,那个风声也在讲法,水哗啦啦哗啦啦的流,也在用声音讲法。印光老和尚说风声、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都在通过声音。除了声音能讲法之外,西方极乐世界还可以用颜色讲法吗?可以。那为什么佛在经上不说?因为跟娑婆世界说没用,你们的耳根最利,所以就给我们讲在西方极乐世界如何用声音学习。净空老和尚曾经谈到过,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用声音讲法,没有文字,中国的孔子、孟子也是用声音讲法,也没有文字,都是在这些古圣先贤、佛菩萨离开我们之后,最后我们集成经文,形成文字,所以都是用声音。
「耳根圆通」,什么叫圆通?圆就是圆满,通就是通达。为什么我们的耳根圆通?圆通既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结果,圆满通达就是大彻大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达到圆满通达?我们利用自己的耳根。为什么说我们的耳根最利?我们六根当中,大家可以观察我们的耳根,它对声音特别平等,甭管难听的声音还是好听的声音,甭管远的声音还是近的声音,耳朵它闭不上,只要有声音,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湛然寂静,耳朵就在这,用英文讲话stand by,你只要有声音我就接受,声音一走我就走,我不执着声音。眼睛不行,眼睛我们只能看前边,看不着脑后边。耳朵不一样,后边的声音照样能听见,你看圆;通呢?隔壁屋有声音能通过这墙听到。我们耳朵就有这种力量。
为什么叫耳根圆通?我们要仔细观察我们的耳朵,我们耳朵的作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非常非常靠近我们所说的自性。我们身上有这么一个很好的根,耳根,我们通过耳根来观摩,来向耳根学习,久而久之你就能悟道。耳根是我们六根当中成佛最容易,与佛最靠近的一根,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我们的耳根忽视掉。观世音菩萨在因地当中就是通过耳根来证得圆通,到了果地上他依然寻声救苦,还是要靠众生的声音,「观世音」,还是要靠声音来救赎众生。所以我们说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的缘很深,深就深在我们都用耳朵。
我们今天没有去西方,所以我们今天在因地,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到了果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看看佛在《大乘无量寿经》上、在《佛说阿弥陀经》上,还让我们念佛,经行还是念佛。所以彻始彻终不离这六字洪名,以音声做为载体,成就此生一生成佛之弘愿。所以我们的耳朵对我们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善于利用耳朵来听佛号,久而久之,我们的耳根就愈来愈利。能念的是嘴,能听的是耳朵,所念的是阿弥陀佛。我们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能做到能所不二,能念的嘴、能听的耳,跟我们所念的阿弥陀佛就融为一起。久而久之你就觉得好像不是耳朵在听阿弥陀佛的名号,好像是嘴在一边念一边听,这就是所谓的六根互用。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修学净土能够最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三个必要的条件,信愿行三。往生与否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持名之功夫深浅。光念佛能去西方吗?如果我光行,而没有信、没有愿去得了吗?我们按照《华严经》的开示,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再三告诫我们,「帝网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入千珠」。说天上,天上的帝王们,他们的装饰品是个网子,网子和网子交接的地方有珠子,千珠,这一千颗珠子在每一颗珠子里边你都能看到,同时每一颗珠子也遍于这一千颗珠子里边,你在每一颗珠子里边都能找到这一颗珠子的影子。「帝网千珠,摄于一珠」,一珠就包括这一千颗珠子的影子,「一珠遍于千珠」,这一颗珠子就可以深入到一千个珠子里边。信愿行三,三颗珠子,行这颗珠子里头一定有信有愿,愿这颗珠子里边一定有行有信,信这颗珠子里边一定有愿有行。千珠都能互照,更何况三珠!
说我现在对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信,我也不愿意,我现在念佛行不行?行,你念着念着,你那个信心,你那个愿心就念出来了。为什么?我现在不信不愿,但是我就按着印光大师说的十念法来念佛,我就能把信心和愿心念出来吗?回答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对西方极乐世界不信,你不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原因,是因为你的业、因为你的障,你有业障。所以你贪着于这个五浊恶世,你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乐意识不到,你对于未来去地狱的苦,你也想象不出来,这统称为业障。而持名一法,六字洪名乃至四字洪名,印光大师说念之久久,四个结果就可以出现,「障尽福崇,业消智朗」。障尽,业障尽了,尽就是没了,障尽福崇,崇就是增长,福气增长起来;业消,业消掉了,智朗,智慧明朗、智慧开朗,这四个结果。两个是积极的,福崇、智朗,两个是克服消极的,业消、障尽。这四件东西就是佛在《阿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六字洪名就能解决这三个条件,善根、福德、因缘。
我这次来到马来西亚之前,定弘法师给了我一份数据,这份数据讲的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法然上人。他是善导大师的学生,生于我们中国的唐朝,是一一三三年,老人家八十岁圆寂,日本的净土宗开山之祖。他老人家在讲到念佛的作用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他有一篇文章叫《十念法要》,他说,「不顾妄念余念」,你不要管,就是我们净空老和尚说的,不要照顾妄念。「不畏散乱不净」,你也不要考虑我到底现在是散乱还是不净,想那些贪瞋痴慢、想十恶。「惟口称名号」,只要嘴,口称名号。他老人家接着说,「若常称名者」,如果我们经常、长时间不断称佛号的话,他老人家说,结论是什么?「以佛名之德」,以佛号的功德,达到下面这几个效果。第一「妄念自止」,妄念自己就止住了;第二「散乱自净」,昏沉自然就能克服;第三「三业自调」,身口意三业就归顺、就善了;第四,最重要的开示,「愿心自发」,你愿意去西方这个心自然就发出来。
我们诸位同修知道,只要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愿意去西方,我们这个愿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都有道路,感有感道,应有应道,感应道交交在一起。阿弥陀佛这个应道,应,他四十八愿说众生在临走的时候只要念我,我就把他接来,这叫应。这个应是有道路的,这个道从来就没离开过尽虚空遍法界,关键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感不感他老人家?你那个感道建立起来没有?如果你的感道建立起来了,它跟那个应道就能交在一起,你就去西方。这个感道,感应道交做为我们这一边,凡夫这一边,想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一边的凡夫,这个感道是什么?就是愿意去。所以这个愿心非常非常重要。我记得老和尚有一年在新加坡弘法,他老人家非常诙谐、非常幽默,他说我在这讲法,大家来听法,来到这里听法的人都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在我这个屋子旁边建立一个房间,上面写着到这来,想去西方的人到这个房间里边去,七天之后保证去西方,没有一个人敢进去。为什么?不愿意去,没有这个愿心。所以愿对我们太重要太重要了!你只有愿,你才能把你的愿道跟他的应道建立起来,感应道交。
感从哪来?感从愿来。所以很多口称名号的这些同修,我接触得挺多的,老是觉得自己的愿心不够,老是觉得自己的信心不够。这个不是开玩笑的,往生与否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要没有信心、没有愿心,你就执持名号,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愿心跟信心对我们非常非常重要,各位同修。而愿心自发,从哪发起来?从我们口称名号当中发出来。我也口称名号了,我怎么还是不愿意?那我们就要追究,你这个口称名号的方法有问题,因为你没有都摄住六根来念。都摄住六根,下手之处,印光大师说就在「摄耳谛听」。摄,我们查字典,收住;谛听,认真听,真听,一丝不苟的听,一个字一个字的听,印光大师说,字字句句都要听清楚。这个不是闹着玩的,十声阿弥陀佛,以四字洪名四十个字,这十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们怎么样保证这十念你得念好?什么叫念好?你得保证这十念当中都摄六根。这十念当中我怎么都摄六根?摄耳谛听。我怎么摄耳谛听?你就要用你的耳朵把你嘴里念出的每一个字都听清楚。听不清楚就是散乱,听不清楚就把你这个愿最后丢掉,你就去不了西方。
我们现在初念佛的人,不要说一句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我能听得清楚,你这四十个字当中,你有百分之十能听清楚,那就是四个字,那就是一句;你有百分之二十,二四得八,你就两句阿弥陀佛,八个字。我们说这八个字可不一定都集中在两句佛号上,有可能一、三、五听清楚了,十一、十二、十三听清楚了,跳着的,这就不简单。我们长期不善于用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做这方面的训练,摄耳谛听。我们这个世界,说者无心,听者也无心,你说你的,我听我的,散乱。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我们的愿心出来,唯有口称名号这一个方法。而口称名号得力于否,在于我们能不能用耳根来听我们嘴里念出的声音,如果你有声音的话;如果嘴里不出声音,你要用你的耳朵来听你的心声,听得清清楚楚。
以上刚刚向大家汇报的这几句话,就是我们印光老和尚在七十年前,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文钞》,跟那些居士大德们往来的书信,《文钞》当中有这么一段开示。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印光老和尚是怎么教我们用耳根来听佛号,最后达到去西方。老人家说,「至于念佛」,至于念佛就是说到念佛这件事。「心难归一」,太难了,归一。「当摄心切念」,当是应当,摄住心,切是恳切,恳切的念佛,应当摄心切念,这谁都希望,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我想念,我就能摄住心,我就能切念,我就能归一,我就把我的一切,所有的念头都变成这一个阿弥陀佛,这是什么人?这是上根。我想念,我就能摄住心,我就能归一,这不是一般的根性。他老人家最后往下讲,退到第二步,「摄心之法」,怎么摄心?「莫先于至诚恳切」,没有比至诚恳切再重要、再第一位的,至诚恳切。我们现在念佛散乱,妄念很多,我们意也不至诚也不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没有诚敬心,你想摄住这颗心念佛,莫由,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既至诚已」,如果我们已经做到至诚。「犹未纯一」,还没做到纯一。这就讲进入了中根,他至诚,但是这一句佛号还不够纯,还有夹杂、还有怀疑、还有间断。「当摄耳谛听」,应当采取用耳朵听佛号的方法。这就进入到中根,中根人;上根人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
下边说,如果说已经至诚,但是还不能归一,怎么办?摄耳谛听。他老人家讲,什么叫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就是无论出声念阿弥陀佛,还是不出声心里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这三个条件,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觉得最难理解的就是念从心起。什么叫念从心起?我声音从嘴里出来,这个我好办,阿弥陀佛,声音出来了。我耳朵听我也好办,我有个操作对象。最难的就是念从心起。法然上人说,什么叫念从心起?「思决定往生」,思就是我们的心里头想,决定往生,我一定要去西方。念从心起,就是我念这句佛号在干嘛?我要去西方!要不然我花那么多时间念佛为什么?我就是要去西方,这就叫念从心起。
我们很多人念佛,老和尚说,从嘴皮子上滑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你们的心里想着念佛这件事了吗?没有。我在各地向大家汇报十念法学习体会的时候说,譬如说我们叫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你这心里有爸爸吗?没爸爸。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你能感觉到心里真有爸爸。这就是念从心起,心里真有阿弥陀佛,真想去。很多同修问我,到底念佛的时候我是想阿弥陀佛,我还是想念佛?你就摄耳谛听,就全办了。你想,你用耳朵听你的佛号,谁来掌握你的耳朵?谁来控制你的耳朵?谁来提醒你要用耳朵念佛?你得用你的想法、用你的脑子,「我又跑了,我现在得用耳朵听佛号」,这就是念从心起。
你摄耳谛听拿什么摄?拿你的心管住你的耳朵来听这个佛号,这就是念从心起,音从耳入。譬如说我们小孩想考大学,我们考大学要复习功课,印光老和尚在《文钞》当中举了这个例子。要考美国哈佛大学,我们得复习数学、复习物理、复习化学,那你会在做数学的时候,「我要考哈佛,我要考哈佛」,你会这样吗?你做题就好好做,你这每一道题都跟去哈佛有关。但是并不是说你在做题的时候还要想着我要去哈佛、我要去哈佛,你那题能做好吗?就做不好了。念佛就摄耳谛听,让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耳朵,听自己嘴里的声音。不一定好管住这耳朵,你念着念着你的脑子就不管耳朵,就管妄念去了,念就不从心起了。所以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各位同修,甭多了,你就拿十分钟这么试一试,其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这么一辈子,活到今天,从来就没有这么安静过,从来就没有这么都摄过这六根在一件事情上,散乱。你别以为听老和尚在那讲经,你的心就归一了,没有,他说他的,你听你的,没听进去,要听进去怎么会…?
在上卫生间、在躺着睡觉不能出声,出声就不恭敬,而且还伤害身体,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默念。印光大师说,「默念虽不动口」,默念的时候虽然我们不动嘴,「然」,然而,「意地之中」,意地,意是意念的意,就是你脑子里头还应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你脑子里头还觉得你的嘴在念。就是说喷薄欲出,这个嘴要发声音但是没发声音,所有的器官跟肌肉都在念佛只是没有声音而已。好像舌头也在动,喉咙也在动,腮帮子也在动,就是没声音。口念之相,意地之中仍有口念之相,你还觉得我虽然是默念,但是默念也是由嘴里念出来的。意地之中仍有口念之相,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感觉捕捉到。大家现在就可以闭着嘴,想想你用心里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那嘴是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好像舌头、喉咙、腮帮子,好像要萌发一种动作?萌就是开始的意思,但是又不能让它完全展开。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心里头和嘴上念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两个清清楚楚,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第三个,耳根听得清清楚楚。诸位同修,这就几根了?三根,都摄六根你这就摄住三根。剩下三根呢?一个是鼻子闻味,一个是身体,还有一个是眼睛,这三根还没摄住。老和尚接着说,「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矣是语气词,在这表示了,现在完成式。这样的话,妄念自己就息灭掉了。这是什么人?中根人。上根人想摄住就念了,心自然归一。不行,不行就用耳朵,用耳朵听,听完以后妄念自息矣。我们是什么人?可能中根管用,用耳朵听就管用。
印光大师下面开始讲下根。「如或犹涌妄波」,如果妄念还像波涛一样汹涌澎湃,还往外涌,犹涌妄波,妄就是妄念的意思,波就是波涛的意思。「即用十念记数」,这个时候我们就采用十念记数,下根。上根,至诚恳切就能把根摄住,心就归一;中根不行,不行就用耳朵;耳朵还不行,就用十念法。「则全心力量」,全心的力量,「施于一声佛号」,施就是作用于一声佛号当中,全心的力量,你这个劲就大了。「虽欲起妄」,虽然你还想起妄念,「力不暇及」,暇就是时间的意思、空闲的意思,没有时间让你使这个力量,你力不从心。「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大家注意听,这个摄心念佛不是观想念佛、不是观像念佛,摄心念佛。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究竟就是圆满了,妙是说不出来,你说三天三夜这个方法也说不完。
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在过去弘扬净土的那些祖师大德们,「尚未谈及」,从来没谈过。为什么?为什么偏偏印光大师说这个话?你看注意,要契机,众生的根基不一样。为什么印光大师在这个时候推出十念法?他老人家解释,「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从来没说过。「以」,因为,「人根尚利」,那个时候人的根器利,还可以,尚是还可以的意思,尚利,不错。「不需如此」,不需要这样。「便能归一故耳」,就能够做到心归一。为什么过去祖师大德不用这个十念法?很多同修也提这个问题,净土来到中国这么多年,为什么偏偏到印光大师一千多年之后才说这十念法?印光大师解释,那个时候人根利,不需如此,便能归一故耳。
然后印光大师接着说,现在的情况,他没说别人根器不利,他说「光」,光就是他本人,印光,「光以心难制伏」,我因为心难制伏。各位同修,印光大师认为他的心难制伏,况我等凡辈乎?更何况我们这些人?光以心难制伏,印光,我,因为我的心难以制伏,「方识此法之妙」,我才认识到,识就是认识、知道,方是才的意思,方识,才认识到这个方法的妙处。那印光老和尚是不是去西方了?Yes。他是怎么去的?他是用这个方法去的,这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百试不爽,怎么试怎么有效果。屡就是反复、多次的意思,屡试屡验,验就是证明是成功的。
「非率尔臆说」,率尔就是随便、轻率的意思,臆说就是我主观想象的说,它是两个意思,第一不率尔,第二不臆说。率尔就是不该说的你说了,说得是不错,但率尔,随便就说了。不是随便,就在今天这个世界,就在今天修净土这些人,他们必须得知道这个法门,十念法,所以我不是率尔,我不是不该说而说,我没有食言。臆说,不是我自己主观想象编造出来的方法,或是我自己杜撰的,不是,有根据的。「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天下就是我们今天,后世就是我们末法时期。天下讲的是空间,所有人都在天以下地以上,天下就是这个世界。后世讲的是时间,什么时间?现在。空间、时间都包括了。我愿意、我希望能够跟现在的、天下的、全世界的、后世的钝根者,您要是中根,您要是上根,您要是利根,那就算了,如果您不是利根,我愿意跟你一块共之,之是代词,表示十念法,我愿意跟这些钝根的人们在一起用这十念法。
「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有结果;「非率尔臆说」,有根据;「愿与天下后世钝根之人共之」,希望,就和蔡老师昨天讲的,鼓励。完了以后他老人家结论是,「令万修万人去耳」,令就是使得,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去,万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无数、很多,万修万人去。我们注意这里边几个意思,万修八千人去,没这么说,万修万人去耳,无一漏网。印光老和尚没在这里边打折扣,说这个方法不错,一万个人修大概八九不离十都能去,没有,万修万人去耳,耳是语气词,在这里表示肯定的意思,加强这个语气。我们相信吗?令万修万人去耳,你要不修那就不谈了。
「所谓」,他下边解释,什么叫十念记数?「所谓十念记数者」,下边又解释,者字就带出来下一段的解释,什么叫十念记数这个东西?「当念佛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念得分明就不能囫囵吞枣,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不叫念得清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该给多少时间给多少时间,要念得饱满,要念得充分,不能吞,不能一舌带过,听着好像是在念佛,再仔细一听好像也听不清楚,这个不行,须念得分明。我们很多同修念佛的时候我在旁边听着,我听不清楚在念佛,这个不行,嘴根没有摄住。须念得分明,「仍须」,除了念得分明之外怎么样?「仍须记得分明」。你看这个十念就是摄住你的意根,你得用脑子记数,仍须记得分明,你脑子干不了别的,嘴里念得清楚,脑子里边还得想着这是第几声佛号。但是不是说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阿弥陀佛三,不是这样,你心里清楚就行了。
我这次在纽约给大家讲这个十念法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姑娘特别紧张找我来,「胡老师」,她说十念法我不知道我到底是记数,我还是念佛?我说妳不要想数字,妳不要紧张,妳就好好念。我说妳给我表演一个,妳念吧!她说那您给我听着,我这好像老记不住数,我顾着数我就顾不了佛号。我说妳现在不要想数,妳就好好念佛,那个小姑娘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着念着我说停,她就停下来,我说妳刚才念的是第几句?她说第七句。我说妳脑子里有七这个数吗?她说没有,但是我心里清楚这是第七句。我说这就行了。
仍须记得清楚,你是不是记清楚?记清楚你就摄住意根了,否则的话你根本就不知道那是第几声。仍须记得分明,分明就是清楚的意思。「至十句已」,至就是到,十句已,已就是到十句了,到十句完了,已就是结束。「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再回过头来从一句往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不能说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一、二十二,不能这样。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一边念一边记,记到十你就回零,记到十你就回零。「不可掐珠」,不能掐珠子。「唯凭心记」,只能靠,凭就是靠,唯就是只,只能靠我们的心记。因为你一靠珠子,你心的力量就小了,因为你借助珠子的力量来记数!不能,把它去掉,我们明明有两条腿,我们不需要拐棍,我们要锻炼我们腿的力量来走路。唯凭心记。
「若十句直记为难」,如果说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从一到十这么记数难,怎么办?「或分为两气」,两段,你可以分成两段。「即从一至五」,那就是什么?就是「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如果你还觉得费劲,分成两段你还觉得费劲,那怎么办?「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三三四。我们的李炳南师公,他老人家就是用三三四。「做三气念」,分成三段。「念得清楚」,大家注意,「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着就是落的意思,妄念想落脚落不下来。「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一心不乱这种境界,时间一长你自己就得到了,这又用一个耳字,表示肯定。
诸位同修,一心不乱就生方便有余土,这不是开玩笑的,叫事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两个,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十住了,十住的初住菩萨,妄念没了,破一品无名,那是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的最后两个法界,菩萨跟佛。事一心不乱,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实报庄严土。「久当自得耳」,那我们活一年就照着这么念,活十年就照这个念,久当自得耳,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诸位同修。
「须知」,我们应该知道,「此之十念」,我在这里谈到的十念法,「与晨朝十念」,与早晨起来的十念法,「摄妄则同」,摄住妄心的效果是一样的,「用功大异」,用的功夫可差大了。为什么这么说?晨朝十念怎么念?老和尚解释,「尽一口气为一念」,就是一口气你吸足了一直念,念到没气了这叫一念。尽一口气,尽就是完,用完了。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不要想着我念多少声佛号,这一口气。「此以一句佛为一念」,我们这个十念法是一句佛号为一念。「彼」,就是晨朝十念,「唯晨朝十念则可」,你只能在早晨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如果你老这么念,老是这么一口气从头到尾的念,把气给念尽了算一念,则伤气成病。所以用功大异的意思是什么?你晨朝十念很好,我不能老这么念,我有这个工夫,我有这个精力,我有这个准备,对不起,你不能老这么念,老这么念就得病了。我有这个胃,我也有这个嘴,但是你不能老吃辣椒,你老吃辣椒就把胃给吃坏了,你喝粥喝一碗没事,你吃辣椒吃一碗就受不了,就这个意思。你有工夫想这么念不行,得病!他就讲这个法门好在哪里?你有多少精力,你有多少时间,你有多少力量,全可以用这个十念法,全可以用在这个十念法上。「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这种方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即使一天念数万声佛号,「皆如是记」,都要这么记。
我刚才进来的时候,走这个红地毯,心里挺紧张的,觉得自己也没这个德行,大家对我这么热情,我就念佛,用十念法,走一步念一句,走一步念一句,不要丢掉,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不但可以把妄念去掉,「最能养神」,你看往小的说养神。养神不是睡觉,不是到健身房健身,也不是吃什么多种维生素,养神用十念法最能养神。养神的方法很多,哪种方法为最?十念法。咱就说我不想去西方,我想养养精神,用十念法亦复如是,也能得到。「随快随慢」,你念快了也行,念慢了也行,「了无滞碍」,了是根本没有妨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早晨念好,晚上念好,没有不合适的时候。「较彼掐珠记数者」,跟那些掐佛珠记数那些念佛的人来讲,「利益天殊」,差大了这个利益。「彼」就是掐珠那些人,掐珠念佛人,「则身劳而神动」,你的身体劳,手指头在拨珠子;神,得分神想这个珠子。「此则身逸而心安」,这个方法身很放松、很安逸,心里头很安静、很安定。
「但做事时」,只不过是在做事的时候,「或难记数」,有些时候你记数可能难。譬如在家里洗菜、切菜,这个时候你老想着佛号可能就把手给切了。这个时候,你切黄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就把数给放下,但是佛号不要放下。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你就直接念,恳切。我这真苦,还得切黄瓜,还得吃,我到了西方,我用不着了。恳切直念。「做事既了」,你看印光大师修行之猛,做事完了,「仍复摄心记数」,再回过来恢复摄心这个记数方法,「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这是《易经》当中的一句话。憧憧往来,憧憧是什么意思?来来往往。什么往来?《易经》上写的是你碰到的很多事情,朋从,朋就是都的意思,服从你的想法。他这里边,印光大师用《周易》上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借这句话,因为他是写给读书人的,这些读书人肯定是对《周易》很熟悉。憧憧往来就是形容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来的这些妄念;朋从而思,都服从于什么?专注一境之佛号声中,都服从在都摄六根的一声佛号当中。
然后他解释,大家注意听这一段,他说这是什么方法?「大势至谓」,大势至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还有怀疑吗?后边结论,「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什么第一?十念法,摄耳谛听,三个清楚。「利根则不须论」,你根器好,你用这种方法那就不讨论了。「若吾辈之钝根」,像我们这一辈,这个辈字不是说时间上这一辈,孙子辈、爷爷辈,这个辈是类,像我们这一类的钝根人。大家注意,印光大师在这里第二次把自己说成钝根。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他是钝根,在座的胡小林及诸位同修那是什么根?您要是不用这个方法,你的意思就是比印光老和尚还棒,你比他的根还利,是这个意思吗?说「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不用这个十念记数的方法,「欲都摄六根」,你要想都摄住六根,「净念相继」,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大难,大难」。两个大难,就是铁案,盖棺定论了,如果像我们这些钝根的人,不用这个十念方法来念佛,则大难大难!
「又须」,他又话题一转,「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就是这个摄心念佛的方法你要说浅,浅到就四个字;你要说深,如来一代时教、三藏十二分教讲的就是这四个字,讲的就是这么个念佛方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别琢磨了,你琢磨你也琢磨不清楚,究竟妙法,不是我等凡辈能够理解的,唯佛与佛乃能相知,只有佛才明白知道这个方法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妙。他意思是说,很多人听到这十念法那么简单就会怀疑,他就打消我们这个怀疑,别琢磨了,怎么办?「但当仰信佛言」,我们应该做的只应该仰信佛言,仰是恭敬,信佛的话,你看佛言,十念法谁说的?佛说的,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你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认识水平不够,你的理解能力不强,达不到这种程度,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你就产生疑惑。怎么办?疑惑以后有什么坏处?「致多劫善根」,导致了你多劫的善根。我们能碰到净土法门,能够在此地一生成佛,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和尚说,那是过去生中供养了无数佛,我们今天才碰到净土法门。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兹是表示这儿,在这个怀疑当中丧失掉了。「不能究竟亲获实益」,最后你不能够亲自获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的实际利益。「为可哀也」,太值得人同情了,太值得可怜了。
老人家最后一段,「掐珠念佛」,他又讲到,话锋一转讲到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掐珠念佛什么时候合适?只有行、住这两个时段。行就是行经,绕佛的时候,或者住,住就是站,行住坐卧,坐和卧都不合适,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如果你静坐养神,你用手指头掐这个珠子,他怎么说的?「由手动故」,由于你手动的原因,「神不能安」,你的神不安,你心里老得琢磨这个珠子,「久则受病」,受就是接受的意思,得了,时间一长你就得病了。「此十念记数」,这个十念记数的方法,「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四威仪行住坐卧,没有不合适的时候。到此为止,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就讲完了。
下面还有两分钟的时间,我给大家从头到尾再念一遍,然后我们就结束今天上午的课。「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谢谢大家。
2011年9月马来西亚弘法大会—学佛的体会 胡小林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11/9/25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档名:56-112-0002
尊敬的蔡礼旭老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们就接着上午的「学习印光大师十念法」的这个题目,接着往下咱们再一起共同学习印光老和尚的这段开示。今天本来想汇报两个题目,一个是如何念佛,第二个是如何对治习气,我们看看今天的时间够不够。我下面先继续向大家汇报我是怎样用十念法念佛的。
十念法念佛,我们牢牢要记住三个清楚。第一个心里记得清清楚楚,第二个嘴里念得清清楚楚,第三个是耳朵听得清清楚楚。什么叫心里念得清清楚楚?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心里要记住数,到底我念的是第几声佛号,物理上、声音上并不需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这个声音,但是我心里头知道这是第几声佛号。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做为十念法的落实的第二点,摄住意根,我们说脑子里记住数,这是摄住意根的一件事,我们还有另外一件事能摄住意根,就是要提醒自己用耳朵听佛号的声音。这个两件事做到了,我们大家的意根就摄住了。特别是第二条,脑子要提醒我们自己,我们的耳朵在干什么?我听了,但是没听进去;我听了,但是我没听见,这就不行。很多人说我听了。你没听。你听进去了吗?你真正听清楚佛号的声音了吗?你的耳朵是跟着声音在走吗?耳朵就像个接收器一样,随时做好准备,耳朵没有做好准备,嘴就不许念佛。耳朵没有做好准备接收佛号的声音,我们的嘴就不能念佛。什么时候耳朵做好准备了,什么时候我们这张嘴把佛号念出来。刚一念出来,我们的耳朵就捕捉住这个字,这是用耳朵来听佛号。嘴要念得清清楚楚,是四个字也罢、六个字也罢,一定要念得负责任,要认真,每个字要字正腔圆,阿、弥、陀、佛。上午我跟大家汇报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不行,不是字字,印光老和尚在《文钞》当中要求我们,字字句句都要做到三个清楚。老和尚没有说念佛号多能去西方,说十万声、十七万声、十五万声,没有。念佛的质量保证生西,不是念佛的数量。
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记住印光老和尚在七十年前,老人家一九四0年往生西方,他走之前给我们留下这个方法。老和尚的本邦在极乐,老和尚倒驾慈航来到娑婆是乘愿再来,他老人家是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是大势至菩萨,他临走的时候留下这个念佛的方法。他是从娑婆去的西方,他是用这个方法去的西方,他是大势至菩萨。我们对这个十念法如果再加怀疑,再没有信心,「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多劫,我们今天能碰到印光老和尚这个十念法,那可不是一天一夕的事情,多劫的善根,我们要对得起自己。我们查查丁福保老先生的《佛学大辞典》,什么叫善根?身口意三业皆善,谓之为善,善能生善果,谓之为根。所以我们说身口意三业皆善,我们可以叫它做善根。致多劫善根,你过去生当中不知道做过多少的好事,说过多少的好话,起过多少的好念头,你今天才能碰到净土法门,才能碰到十念法。由兹中丧,在你什么地方?在你的怀疑当中、夹杂当中丧失掉了。不能亲获实益,不能亲自获得净土法门给你带来的实际利益。为可哀也,太值得同情,太可惜了。
所以我们知道印光老和尚留下这个十念法,他老人家现在在什么地方?不来不去,他在西方。你说他在西方吗?在。他老人家在《文钞》当中举过一个例子,印光大师在哪,大势至菩萨?在天上?在西方?在我们心里吗?也在。那到底在我们心里,还是在西方?都在。印光大师举了一个例子,阿弥陀佛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众生的心就像地球上的水一样,水清则月现,你这盆心水要是清,月亮就映在你这盆心水上;水浊而波动,月亮则不显矣,月亮就显不出来了。所以阿弥陀佛来不来接我们,大势至菩萨、印光老和尚来不来加持我们,你不能问他。印光大师说,月亮从来没离开过地球上面,而有些人心里头的水平静,所以月亮就映下来;有些人的心里的水不平静,所以月亮虽然在上面照着,也映不下来。所以谁能见到阿弥陀佛,谁能得到印光大师的加持,关键看谁的心清净。
而印光大师从这个娑婆世界离开我们去了西方,他知道不知道我们在用这个十念法念佛?肯定知道。大势至菩萨法界藏身,他的身体藏在哪?法界。什么叫法界?我们看到所有的物质、精神、自然现象都叫法,法界藏身那就无处不在。他来了吗?没来。他去了?也没去。任何一法都是大势至菩萨。我们这个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音声组成的,算一法吗?算。那这一法是大势至菩萨吗?是。你嘴里往外说的是大势至菩萨,你耳朵往里面入的还是大势至菩萨,你心里头的想念还是大势至菩萨。我们阿赖耶识跟外界打交道就六个器官,六个信息通道,眼耳鼻舌身意。如果这六个接收器每天都往里边装阿弥陀佛,印光大师怎么说?因为这种蒙熏,这种熏染,慢慢慢慢就把我们阿赖耶识的烦恼业海变成了如来妙藏,熏染成的。印光大师举个例子,你的身上有衣服,你老在那个烧香的屋子里待着,慢慢慢慢你的衣服就染上香味了。这个衣服就相当于阿赖耶识,这个香就相当于这句佛号,久而久之,你的阿赖耶识就全是阿弥陀佛。因久熏染故,转众生烦恼业海为如来妙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转识成智。
下面的问题,不出在印光大师这一边,也不出在阿弥陀佛这一边,关键出在我们在因地的这些博地凡夫这一边,我们能不能真正的做到老实、听话、真干?我学净土法门五年了,我在观察我自己,我也在观察我身边的这批同修。今天我愿意问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是愿意跑道场,还是愿意用时间来念佛?大家是愿意参加法会,大家还是愿意用时间来念佛?大家是愿意看光盘,大家还是愿意来念佛?这咱们说佛门当中的事。大家是愿意打电话,大家还是愿意念佛?大家是愿意聊天,大家还是愿意念佛?答案大家心里都明白,什么事情都不能耽误,就能耽误念佛,这就完了。所以我们怎么念佛?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十三代祖师印光老和尚是怎么说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
怎么念?十念法怎么念?十念法就这么念。早晨刷牙,干什么,脑子?念佛!有几个刷牙的时候念佛的?没人举手。有,有举手的,刷牙念佛。能记数吗,刷牙的时候?可能比较难,难没关系,印光大师说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一句往下念。怪累的。是,一到念佛的时候就累,一到聊天的时候就不累,我们老想把心到外边找个地方放着。觉得看老法师的光盘踏实了,这四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没有白过;今天参加一个三时系念,觉得我今天学佛了,今天我修行了;今天去道场见一个老和尚,让他摸摸顶,拿点钱供养供养,我今天修行了。错矣!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从来没有说过这些事,世尊在他的三藏十二部里头也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事。而我们的净空老和尚、印光大师、夏莲居老居士、李炳南老师公都说了四个字,老实念佛。
昨天蔡老师讲,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什么是学问?怎么做学问?学问之道,没有别的,把心找到一个该放的地方放下,就算完了。学问说起来很复杂,做起来很简单。章嘉活佛跟咱们净空老和尚也说,佛法知难行易,佛法了解、懂太难,做起来太容易。我们现在,咱们这些同修专拣难的做,最容易的念佛不做,觉得为什么?闷得慌,怪枯燥的,多没劲!一念佛就打哈欠,就揉眼睛,就困,要不然就急,要不然就烦,这都是习气。我们长期以来,心,印光大师说「心向外驰」,心向外奔驰,不知道把心放在哪。佛在经教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没有不能办的事。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上教导我们,闻此经者,受持此法门者,得十方一切诸佛护念。蕅益大师说,能否往生绝对在信愿之有无,品味高下绝对在持名功夫之深浅。印光大师说,说得更彻底,具足信愿,决定往生,即使还有妄念,因不是很激烈的原因,都能往生。
我现在信西方吗?你说咱们修净土的人,你说不信西方怪对不起大家的。愿意去吗?我今天上午给大家汇报大家都笑。净空老和尚在新加坡开法会的时候,他老人家说举个例子,我这个法会旁边有间屋子,上面写着进去以后七天去西方,出不来了。没有一个人敢进去。为什么?老和尚说,那不是送死吗?这就是不愿意去。我们说信愿之有无决定我们能不能去西方,我们怎么能够深信切愿?我们真想信,我们真愿意,非常恳切的愿意去西方,但是这个心发不出来,发不出这个心,你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没法感应道交。印光大师说,佛号念得再好都没用。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指出我们这个毛病,为什么我们的深信切愿做不到?他老人家说因为我们有障碍。
他举个例子,说有一个瞎子在太阳底下,瞎子看不到阳光,因为他是瞎子,但是阳光确实照在他身上。那我们怎么让这个瞎子恢复他的光明,能看到阳光?印光大师说,舍此十念,欲复明无有,你想复这个光明,没办法。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十念法多重要。他是瞎子,这举个比喻,他是瞎子,恢复光明、见到阳光的唯一的办法。那我们修净土的这些同修,谁都希望自己真正的愿意去西方,谁都自己希望自己真正的深信西方,为什么不行?因为有障碍。障碍怎么消除掉?印光大师说只此十念之法,四个效果,「障尽福崇,业消智朗」,障尽,障碍全部去掉;福崇,福气增长;业消智朗,业消掉了,靠什么消?靠佛号消;智慧开朗起来,智慧明朗,智慧现前,都在这一声佛号当中。说得这么清楚。
印光大师说,如果还不深信切愿,大觉世尊来到这个世界上告诉我们地狱苦,他老人家这么说的,「知地狱苦,发菩提心,此乃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告诉我们地狱苦,让你发菩提心。怕去地狱,怕去地狱你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信愿,也行!要不然你知道地狱苦,我愿意去西方;要不然你知道娑婆苦,我也愿意去西方。你这两个都不觉得苦。印光大师说,为什么不知道地狱苦?因为心力不够,心的思想的能力太弱,想象不到地狱有多苦。而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见火灾、见水灾害怕,而地狱之苦比我们能看到的水灾、火灾不知道要重多少倍。地狱我们不害怕,为什么?心的力量不够,因为我们现在看不到地狱。印光大师说,看不到地狱就是我们最大的障碍,不知道地狱苦就是我们最大的障碍。这个障碍怎么去掉?印光大师说你要知道地狱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也能去西方。你要知道娑婆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也可以去西方。就怕你不觉得这苦,你也想象不到地狱有多苦,这就完了。
所以佛说「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就知道娑婆苦、知道地狱苦;以戒为师,这一句佛号就是戒。你念佛的时候你还能干别的吗?你身口意都干不了别的。念佛号两个小时就是持戒两个小时,打一个佛七就是持戒七天,以戒为师。那看来,要明白娑婆苦就好了。印光大师说,只要知道娑婆苦或者地狱苦,你就不用再教他什么十念法了,自己就把那心摄住了。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说,知道地狱苦的人,知道娑婆苦的人,他有两个比喻,「如药加硫,如器受电」。这种人的劲,就和火药放上硫磺变成炸药一样,如药加硫;如器通电,电器冰箱不凉,电一通上去,马上那冰箱就凉,如器受电,如药加硫,这么好的方法。那我知道娑婆苦、知道地狱苦,这不就行了吗?我念佛功夫不就得力了吗?那请您告诉我们,印光老和尚,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地狱苦,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娑婆苦?印光大师说,不知地狱苦、不知娑婆苦是因为有障碍,十念法就能够让你意识到地狱有多苦、娑婆有多苦,这个十念法就能起到这个作用。你为什么不知道地狱苦?你为什么不知道娑婆苦?你有障碍,你有业障。障尽福崇,业消智朗,全在这一声佛号当中。反正净空老和尚跟印光祖师没有说跑道场,障尽福崇,业消智朗;没有说参加法会,障尽福崇,业消智朗。这句佛号。所以我们勘验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发菩提心,是不是真的害怕地狱苦,进而立志念佛,专心致志念佛,最后往生西方,就看我们是不是认真念。
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有这么一段开示,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跟阿难有一段对话。世尊从地上拿起一撮土放在手上,问阿难,阿难,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难说,大地土多。死后得人身者如我手中之土,死后失人身堕三途者如大地土。诸位同修,我们学佛得信佛,我们死了以后,佛说得人身者像手里捏起来的这点土,失人身堕三途者像大地这么多土。当仰信佛言,我们应当相信佛说的话,这个不是闹着玩的。纵活一百年,三万六千五百天,在座同修,头二十年没学佛,八十岁以后不一定就在这世界上,掐头去尾还剩四十年,四十年您再用二十年搞贪瞋痴慢,您再用十年搞是非人我,就没多少时间念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念佛。
怎么个抓紧法?我刚才给大家举例子了,刷牙,念佛,闲着也是闲着,你刷牙你还能干什么?你也不能看净空老和尚的光盘了吧?你也不能做三时系念了吧?你也不能跑道场了吧?你也不能参加论坛了吧?刷牙这点时间就念念佛,对吧!吃饭呢?嚼一下,阿,再嚼一下,弥,再嚼一下,陀,再嚼一下,佛,怎么一顿饭也得二十分钟,这一天就一个钟头,二十四分之一你就在念佛。上厕所呢?就别带着报纸去了,就别拿手机发短信了,念佛!这么好的条件没人去,男的、女的进不去,女的、男的进不去。做到印光大师说的三个清清楚楚,卫生间不能出声音,心中默念,意地中仍有口念之相,在我们的脑子里还觉得是嘴在念,口念之相,口念的这种状态,好时间!
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活供具,生活用品、日常用品,都知道提前准备,生死这么大的事情不知道提前准备,老和尚说这是什么原因?障碍。冬天来了,准备点衣服;孩子上学了,准备点学费;家里没酱油了,准备买点酱油,这个都不能耽误,就是这句佛号能耽误。实在没事干了,十点半了,朋友都睡了,家里人也都睡了,没事,得了,睡前这十分钟念念佛吧!闲着也是闲着。他把念佛放到最后的一位,没事干了,念佛。应该是什么心态?赶快把这事办完好好回到念佛。现在是实在是没事了,念佛。电视也完了,朋友也睡了,今天一天吃喝拉撒睡这点事都过去了,好的电视节目也都完了,没什么事念念佛,刚念不到十声就睡着了。
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说,你真不怕死。一口气不来,印光大师说,必随宿世今生之决定强业堕三途无疑,宿世今生之强业,定堕三途无疑。当真吗,你们?咱们当真吗?要当真就落实在这句佛号上。你看我在办公室,原来我也是,老想不起来念佛。北京交通阻塞,上车去到餐厅应酬,经常堵车。堵车早点走。不愿意早走,为什么?六点半吃饭,五点半走,就提前一个小时了。不愿意关老和尚的电视,他老人家的光盘想多看几分钟。到那司机都发了短信了,「胡总,该出发了,再不出发就晚了。」实在不愿意关电视,愿意看光盘,五点四十五再看五分钟,到五点五十了,不得了,得走了,再不完就到六点了。下了楼跌跌撞撞,上了车六点了,开到餐厅就七点,老迟到。为什么?贪,贪光盘,贪老和尚的光盘。好,喜欢,愿意看,舍不得。印光大师说「念佛是正行」,听经,他们那时候没有盘,「听经是助行」,辅助的意思。
那咱们说这个主和这个辅怎么也得三七开,你也得拿出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念佛,百分之三十的时间看盘。再有你如果心不清净,妄念纷飞,咱们看老和尚这个盘,看得懂吗?他是用清净心讲的,咱们是用妄心看的,恐怕不是他的意思,是您的意思。所以为什么要先念佛,念完佛之后,你心愈来愈清净,你再看看净空师父上人那个光盘,你就愈来愈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因为清净心跟清净心相应。你平常没有修持清净心这个功夫,你用妄心来看一个清净心的人讲的经,你把这个经也看成一个妄心讲的。为什么?月亮特圆在天上,中秋节刚过,十五满月,映在咱们这个脸盆这盆水上,我们希望这个月亮不失真。怎么才能这个月亮不失真?水不能动,天上的月亮映到这个盆里的这个影子,它就是圆的,否则就变成油条了。所以问题不出在月亮这边。
有些人抱怨老和尚,听了这么多年的经,怎么老是境界提不上来?怎么老是心不清净?你不能骂这个月亮,您得说您这盆心水不净,心水不净,这个月亮映上来就是个失真的月亮。失真的月亮不是诸法实相,不解决开悟的问题。所以要想听好经,就得念好佛,要想明白如来真实义,你就得抱着清净心来听,而清净心,除念佛之外,得不到。参加三时系念好不好?好。打佛七好不好?好。你得有那个功夫。你参加三时系念,你以清净心参加三时系念。净空老和尚说了,三时系念度亡灵,亡灵能不能得度?老和尚说只要参加法会的这些人的心清净,这些亡灵就能得到这些参加法会人的真实利益。我们超度父母、超度我们的家亲眷属,不是说写个牌子就超度了,你得有清净心,他才能沾您的光。因为什么?你的心清净,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才来,来了以后他才能明白你什么意思,你说我要超度谁,加持你。如果你心不清净,来的那个观音菩萨他没这个功能,他变形了,来的这个阿弥陀佛他也没这个功能,他变形的阿弥陀佛,他没有接你这个功能,只有清净心感召来的这个阿弥陀佛才有接你这个功能。
盆里这盆月亮变了形,他是阿弥陀佛,不过变了形,这个变了形的阿弥陀佛是干嘛的?也是来帮你的,告诉你心有多不清净,好好的一个月亮,让我们这盆心水给糟蹋成这个样子,赶快念佛恢复月亮的本来原形,就这个意思。仙台地震、福岛核电站是月亮变形吗?是的。我们看到现在的世界灾难,看到社会上这么多不如理如法的事情,是不是阿弥陀佛变现的?是的。怎么阿弥陀佛变成这么多灾难?教育你,因为你心不清净。把你教育过来,你心清净了,灾难就没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这个道理。所以,月亮是圆的,到了我们妄心这盆水里变了形了。变了形的月亮,亦也有它的作用,就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什么时候告诉你,什么时候教育你,这个灾难,否极泰来,灾难重到这种程度,我们觉悟、回头了,好好念佛了,这个月亮就恢复原形了,回头即是。你说多不可思议,就这四字洪名,就能把这事给办了。
所以我现在学习印光大师《文钞》,知道这段开示之后,每天早点走,六点半请客,五点钟就走,哪待着不都能念佛吗?何必那么紧张,在车上着急跟司机发脾气?早点走,堵车不怕。你在办公室不是也是念吗?我把这半个小时移到车上念不就完了吗?又不耽误应酬,显示对客人的尊重。还可以早点到,把菜给点了,把晚餐给安排了,这过程当中还念了佛,何乐而不为?从办公室走到,我们办公室是公共卫生间,从我的办公室走到我们这一层的公共卫生间,一去六声佛号,六句阿弥陀佛,一回来六句,都计算好了,不能丢。你上卫生间走路这点事你都吝啬,都不愿意交给阿弥陀佛,你太对不起他老人家了,是吧!你看从办公室走到卫生间,可以小声念,也可以金刚持,到了卫生间那四声佛号就不出声了。解完手之后出来再接着念,到了办公室那个电子锁它有密码,按密码的时候不念佛,按完密码再接着把后边那四声再补上,十句圆满。能念一句念一句,能念一个字念一个字,印光大师说一定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这个事真的不能埋怨别人,求谁都没用。
各位同修,这个世界有希望吗?这个世界你混来混去到头来怎么着?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你再聪明,你再学习,你再机灵,你再会算计,抵得过业力吗?抵不过。聪明不能敌业,该怎么死怎么死。富贵岂免轮回,谁能说我贵我富,我就把这轮回给免了?没有,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出这两句话。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这句话说透了,这个世界没什么混头。你说周末郊游,怎么着?郊游就能免死吗?不行。周末到健身房健健身,不行,还得死,一死就去三途。今天说有绿色的黑芝麻酱抹在面包上很健康,怎么着,免死吗?解决不了死,别当真。什么事管死?阿弥陀佛,就这句阿弥陀佛,这是真的,剩下全是假的,不能当真!儿子考上哈佛了,开了公司挣着钱了,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不觉悟,该怎么轮回怎么轮回,该怎么生死怎么生死。最后指望谁?还得指望阿弥陀佛。
最亲的人、最指望上的人你不念,而那些指望不上的你天天念、天天想。最后你说时间也花了,钱也花了,家里头还挺有意见,你这老学佛,家务事也没管,孩子也没照顾,公司也不办了,结果还去不了西方,怪冤的。要知道去不了西方,那搞点贪瞋痴慢不挺好吗?要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么辛苦修炼一辈子没去成,为什么没去成?佛号功夫不得力,没有别的。佛号功夫怎么得力?印光大师说,久当归一,时间一长了,自然就归一,「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一心不乱,各位同修,十念法。一心不乱包括两个一心不乱,一个是事一心不乱,第二个是理一心不乱。这事一心不乱,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法身大士,实报庄严土。还有什么说的?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时间一长了,你就应当自己得到,前途一片光明,就在这句佛号当中。
说我俗务缠身,实在没有时间念佛。印光大师说你的俗务有多少?愈多说明你念佛的机会愈多。吓一跳,什么,我愈忙我念佛的时间愈多?对!你愈忙贪瞋痴你就愈得念佛。举个例子,过元宵节,家里的阿姨说煮点元宵,这胡先生不容易,成天吃素,煮点黑芝麻元宵。阿姨南方人,不懂北方的元宵,她元宵捞上来了,没什么汤,十个元宵没什么元宵汤。就不太高兴,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别当真。阿姨,原汤化原食,下次再吃元宵的时候,我还特别爱吃黏的、甜的,您多加点汤。结果第二天,元宵节没过完,元宵又煮上来,她又没放汤。这就不高兴了。元宵是俗务吗?没法比这再俗了吧?俗中之俗。缠身,过元宵节不吃元宵合适吗?不合适。吃元宵有烦恼怎么办?即纠缠时,正是解脱之时,就在它纠缠你的时候,你才需要念佛,靠佛号来解脱它。要不然你平常念什么佛?「金不炼不纯,刀不磨不利」,什么时候炼金?那个金矿你不往炉子里放,那个金炼得出来吗?炼不出来。这个刀不往磨刀石上磨,这个刀能快得了吗?不行。所以我们老讨厌那个炼金的炉子,我们老讨厌这个磨刀的石头,我们认为这是俗务。什么时候我这个刀子磨完了,我这个金炼完了,我再炼金,我再磨刀,那还用磨吗?那还用炼吗,这金子?你已经去三途了。
所以印光大师说,「即俗务纠缠之时」,就在俗务纠缠你的时候,才是你念佛得解脱之时。正在这个遇境逢缘,境就是物质环境,元宵就是物质环境,缘就是煮元宵这个阿姨,遇到这个境,逢到这个缘,碰到这个缘了,起心动念,不高兴了,生气了。不是跟您说了吗,元宵多放点汤,原汤化原食?儿子在旁边,「爸,不能这样对待阿姨说话。」儿子纠正了,成天教儿子《弟子规》,儿子也教你。他说,「爸,你不能这么跟阿姨说话。」一想错了,对对对,对不起儿子,谢谢你,小菩萨,真管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十岁,四年级,有儿子是俗务吗?俗务,俗中之俗,有后代,冤亲债主,他帮你,教会《弟子规》以后,告诉你,你不能这样对待阿姨,「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婢仆就是佣人。身贵端,你自己得做好样子,你这好样子做得不对,你发脾气。做了好样子都不能骄傲,虽然你做得比阿姨做得好,慈而宽,慈就是爱,慈就是忠,宽就是恕,圣人之道无他,忠恕而已矣。《弟子规》大学问,「慈而宽」这三个字可了不得,圣人之道无他,忠恕而已矣!你说《弟子规》是培养圣人吗?Yes,绝对的。那吃完饭就领着儿子到厨房,当着儿子的面,「阿姨,刚才对不起,跟您发脾气了」,鞠一躬。儿子还捂着嘴笑,「爸,你还真当真!」当真!他以后再对阿姨脾气不好的时候,你再管他就好使。因为你看,你管爸,爸都改了,爸说你你能不改吗?不说话了。
这有真的这么一个故事,他特别爱吃鱼皮花生。北京,你也知道,中国这小学,学习特别重。他爱吃鱼皮花生什么?那个皮,他不爱吃那花生。他下午复习功课,辛辛苦苦复习完语文,老师说可以给看五分钟的电视。抓紧时间剥花生,把那鱼皮给留下来,把花生吃了,想着做完数学之后,再出来看五分钟电视的时候吃鱼皮。没想到阿姨以为鱼皮是花生皮给倒了。辛辛苦苦一个小时数学完了,出来了,一看,鱼皮没了,急了,哭了。本来学习就挺苦的,鼓励他完成这一个小时的数学,就是客厅的这点鱼皮,您阿姨给倒了,倒到垃圾桶里头了。就跟阿姨发脾气。发脾气一会儿自己就觉得不对。我说,「你怎么好像有心事?」「我觉得我不能这样对待阿姨,阿姨对我这么好,我这样对待阿姨不对。」我说不对没关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最大的善你今天不是捐钱,你小子也没这本事挣钱,对不对?最大的善是什么?最省钱的善是什么?最经济的善是什么?最稳妥的善是什么?了凡先生说,善有真有假、有半有满、有偏有正,最稳妥的善,改正过错,我说儿子,这比捐一个亿到灾区都管用,善莫大焉,没有比改正过错更好的善了。诸位同修,想修善事不在寺院,想修善事不在法会。在哪?起心动念,诸恶莫作,行善,无量无边的功德。
所以,俗务纠缠,就是这些俗务,正当俗务纠缠的时候,就得提起警觉,我一个要去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我连这点元宵汤我都放不下,我去得了吗?印光大师说,真能念佛功夫得力,在日用云为当中,云为就是行为,日用,日常的行动跟言谈话语当中,日用云为之中,真正能够念佛功夫得力,「许汝西方有分」,允许你西方有你的缘分,有你的一部分。那问题是关键您功夫不得力。所以我们念佛的人怎么叫念佛?了凡先生说,三个改正习气的方法,一个是在事上改,不能跟阿姨发脾气,为什么?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能发。蔡老师昨天讲了,因为道理不明白,因为功夫不得力,东灭西生。这是《了凡四训》上说的,东边灭了,西边又生起来了。元宵不发脾气了,馄饨发脾气了;中秋节不发脾气了,元旦发脾气了,就这个。那怎么办?从理上改,把道理弄清楚。什么道理?此理既明,此妄即息,道理一明白,妄念就没了。
昨天蔡老师讲,观忍、观照,观就是修行,用正确的思想行为来修正自己,把道理弄清楚,般若智慧观照自己,就没有错误了。什么是观?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说,「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倘就是如果,平时,平常的时候,识得,认识到,我此身心,身心就是五蕴,心有受想行识,身就是色,心就是受想行识。「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根本就没有五蕴,五蕴皆空。「求一我之实体实性」,真正找一个我,实实在在的我,看得见、摸得着的我,独立的我,跟别人没关系的这个我,实体实性,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了就是根本、全,根本就找不到。「既无有我」,既然没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既然没有我,哪有因为环境、因为人事而生烦恼的事?「此乃」,这个是,「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这是根本上,切要就是最重要的解决烦恼的方法。境就是元宵,因境因人,人就是做饭的阿姨,既然没有胡小林,哪有吃元宵的胡小林?这元宵给谁吃?这汤给谁喝?这个阿姨放汤,哪有阿姨?既然没有我,怎么会因为这些事生烦恼?生烦恼的主体是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都没有了,毛在哪长着?没地方长。印光大师说,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
一般人能不能有这种认同?我刚开始也不能认同,怎么就没我了,这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吗?有感受,真生气。印光大师给我们提出了方向,你用这种观照的方法修,「初则勉力息妄」,刚开始勉励、努力、费劲,息妄,息掉妄想。「久则」,时间长了,「则无妄可得矣」,就没有妄可以得到了,真的就没了,真奇怪。怎么着,我不生气这事就没了?就没了。这不高兴的人不高兴的事情就不存在了?不存在了。你功夫得力以后,久则无妄可得矣。是吗?环境没有变化,依然故我,关键你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我们都有孩子,孩子调皮、打架、骂人,男孩子,这孩子怎么着?我念佛功夫得力,孩子打人、骂人这事就不存在了?不是这个意思。是因为你有了清净心,清净心就能产生智慧,他有问题你就可以帮他转过来。不是说他打人是好事,骂人就是没事了。
中国有一个校长,叫陶行知校长,解放前一九四九年以前,是育才学校的校长。那是一代大教育家,非常非常著名,大家可以上网查查他老人家,陶行知。他有一天在操场上,在巡视校园,突然看见一个男孩子拿一个砖头打另外一个男孩子。打另外一个男孩子,陶校长就制止了这个男孩,说你住手,到校长室去,等着我。这孩子一看校长来了,把手上的砖头就放下来了,就回到校长室了,回到校长室等着陶校长。陶校长转了一圈,回到校长室以后,这学生一看校长来了,挺紧张。校长从兜里掏出一块糖,奖励你一块糖。这学生一看,您这是开玩笑的吧,他心里想,我这拿砖头砸同学,您不批评、不处罚,您上来先奖我一块糖,什么意思?陶校长说,这块糖奖励你。为什么?你守时,你这孩子守时间,我让你来校长室,你就准时的来到校长室,这是个优点,所以这块糖奖励你守时。这孩子一想,那下边就该挨批评了吧?
下边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奖励你第二块糖。这孩子说为什么?因为在操场上,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你这孩子知道尊重校长,这块糖奖励你尊重校长。这同学一看就毛了,他说校长,您到底要干什么?校长说,谈话。陶校长从兜里掏出第三块糖,校长奖励你的第三块糖。这学生说,您怎么又奖励我糖?你走了以后,我了解了一下情况,是那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看不过去,所以你才打了那个男同学。你这孩子有正义感,知道欺负女同学不对,这块糖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候这孩子就哭了,真正的感化了,说校长,同学做得再不对,我也不应该打同学。陶校长这个时候从兜里就掏出了第四块糖,这是校长今天奖励你的第四块糖,你知错了。同学说,校长,那下边呢?下边结束了。不处罚我?不处罚,你知道错误了,改了就好。这个同学拿着四块糖,含着眼泪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
念佛就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说学生打同学是对。「若是修道者,不见世间过」,不是世间没有过错,而是这个过错在我们的心里没有引起贪瞋痴。你心里头没有引起贪瞋痴,你就是清净心,清净心你就有智慧,只有智慧才能把现在社会的、孩子的、家庭的、工厂的、学校的这些复杂问题才能解决,只有清净心才能透出慈悲,只有清净心才能透出真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不是吗?你说这个人特清净,但是他不真诚,有这种人吗?你说这个人特清净,但是他没觉悟。你说这个人特清净,但是不慈悲,那不慈悲就是染污,他不清净,不真诚也是染污,他不清净。所以一个清净,就是老和尚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十个字全在里边了,一即是四,四即是一。所以念佛就是念清净心。
陶校长他不知道这个学生打同学错吗?他不知道他就不会制止这个同学了。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学佛的同修说,若是修道者,不见世间过,那这杀人放火,这些学佛的同修们都不管了?都给它看成正确的?不是这意思,你错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的意思是说,你的心里头如果还有看不惯的,你还有不高兴的,你还有不顺眼的,你还见到对立,跟你对立、跟自性对立,这你就没有修道。陶校长为什么能发现同学身上三个优点?守时、尊重校长、有正义感,因为陶校长的心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出现智慧,智慧就捕捉到这个犯错误同学身上的优点,抓住这个优点机会教育,进而感化,最后同学自己承认错误。整个这个过程,书上说不到五分钟。
那我们在座的同修,包括我在内,都有孩子,都在社会上工作、学习、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染污。我们学佛的人要不然就管,管死他;要不然就放,不管,不是这个吗?不造业了,我不跟那个众生结怨,反正是冤亲债主,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自己还给自己找很多台阶。要不然就不行,「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得管死你,我一定得让你听我的。这个管和这个不管,我们在这要问,问这些家长,你在管孩子的时候,你的心里有百分之几十是因为自己不高兴而管他?你有百分之几十是我看不顺眼而管他?你有百分之几十是我讨厌这种行为而管他?各位家长要问自己,你要甄别,你到底是真为了这个孩子好,你管他?你还是因为孩子做了错误的事情,遇境逢缘,内心生起了贪瞋痴,管他?跟诸位同修说,如果你是因为对立而管他,你最好不管。什么时候你心里没有不高兴了,什么时候你没有不舒服了,什么时候你没有看不顺眼了,什么时候你像陶行知校长这种心态,你再管这孩子。我跟诸位同修说,一管一准,因为你真的不是为自己在管,你真是清净、慈悲的在管,这孩子他能有感觉,妈妈、爸爸并不是跟我对立。
我们大家都知道,台湾有个作家叫三毛。今年是她老,不是老人家,这老说老人家都滑了嘴了。今年是三毛女士,也不能说往生,自杀,十周年忌。这十周年忌就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当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三毛在上中学的时候,数学特别不好,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但是她有个优点,她记忆力极强,她看到她每次数学考试不及格,爸爸、妈妈那个生气、失望,老师特别沮丧。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好?三毛特别有良心,善良,她说我不能让爸爸、妈妈那么不高兴,我也不能让代课的老师这么不舒服,我一定要把数学考及格。最后她就摸出一个规律,她发现老师在搞测验的时候,这个卷子上的题都是教科书上的练习。这就好办了,我记性好。她把这个做题的过程全背下来,连续六次考数学得一百分。她不知道做的对不对,反正书上的,同学就这么做的,对的就这么做的,我背下来,背下来我遇到这道题,我就给它抄下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明白道理,但是真的记性好,一点都不差。
这个班主任特别生气,就把三毛叫到办公室,他说,「妳怎么数学一下就一百分了?妳肯定作弊了。」三毛说,「老师,我真的没作弊。」「那没作弊,妳怎么六次都考一百?」「六次考一百是因为我背下来了。」「谁信?这么一本厚的教科书上的习题,妳都背下来了,妳不可能,妳不是骗我吗?妳作弊妳还不承认。」你看,三毛是一片好心,希望爸爸、妈妈高兴,希望老师高兴,她可比那个操场上陶校长碰到那孩子,拿砖头打另外一个同学,那她的初发心可好多了。她是没犯错误,她背下来,她抄在卷子上,这能算作弊吗?不能算错。这个老师说,妳就是作弊了。这在西方的心理学上叫什么?自我失败认定。老师就这么认为。我们多少家长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陷入到自我失败认定上。
我们要问问,我们当家长的,孩子真是那样想的吗?后来三毛说,「我真的,老师,我真的就是背下来。」老师说,「行了,别废话了,特别错误。」这个时侯就在办公室给妳出一份卷子,妳给它做出来。那各位同修,她能做出来吗?那不在书上,不在她背的范围之内,考了零分。这老师就抓着了,看看,看看,还说瞎话,作弊就不说了,还说瞎话,这不是零分吗?然后老师就在三毛的眼眶上用毛笔画了两个黑镜框,让她站在楼道里头,当众给同学示众,说这个同学作弊。三毛在她的《回忆录》当中说,从那以后就不敢上学了,一想到从家里走到学校的路,身上就出冷汗,最后连跟家里人一块吃饭的勇气都没有。她哥哥和她爸爸写的《回忆录》,就此辍学,一生敏感、抑郁、偏激。这个性格怎么造成的?难道跟这个老师没有关系吗?
你看摆在我们面前这两个例子,一个是犯了错误的男孩子,持凶器打同学;一个是没有犯错误的女孩子,是为了父母和老师高兴,考了六次一百分,没有作弊。一个是拿了四块糖回去,一个最后就辍学了。各位同修,我们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要问问我们自己,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在学陶校长,有多少时间是在学三毛的老师?说等我孩子长大了我再念佛,太忙了,俗务纠缠,孩子小。等孩子去哈佛了,等孩子工作了,到了投行挣钱了,我再去念佛。那时候还用得着念吗?金不炼不纯,刀不磨不利,炼金的炉子也没了,磨刀的石头也没了,您这还能磨成刀吗?您这还能炼成金吗?拿什么炼?所以念佛人,印光大师说,「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你愈是念佛,你就愈不能回避这个俗务,为什么?俗务是考验,这么点事你都过不了关,生死关头,你愿意去西方这一愿,能保持得住吗?印光大师写了一首诗,若不经历寒霜苦,怎得梅花扑鼻香。你梅花香是怎么香的?因为那个三冬苦,三冬寒,所以你的花才香。你正是去西方那个愿不丢掉,功夫得力,正是因为你在平常当中练就了这个功夫。你说我这也不练了,变成温室的花朵,风也吹不着,阳光也晒不着,衣食不愁。那万一你走的时候要有点事呢?你能保证你走的时候身无病苦,能保证吗?
黄念祖老居士,此乃大修行人,今天净空老和尚讲的就是他老人家留下来的《大经解》。净空老和尚跟我说,一天十四万声佛号,哪走的?医院。玄奘法师,那就不用说了,唐朝的,病中走的。这些祖师大德,大修行人,他示现的是在得病当中走。印光大师说,况我博地凡夫乎?那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你能保证我们走的时候在念佛堂吗?你能保证我们走的时候旁边有人助念吗?你能保证我们走的时候不得病吗?那黄念祖老居士送到医院,医生想怎么办可就怎么办了。因为我父亲去年走,那真不愿意让医生碰,一会插管子,一会电击。医生说我听你的?听你的,你别往这送,我们都有医学的程序,我们不按着医疗程序做,我们有责任。你看,他先想到他怎么把责任摘了,万一日后你们家属跟我们打官司怎么办?说你怎么不打强心针?说你为什么不上电击?我们可不能落那个埋怨,该怎么着怎么着。黄念祖老居士就这样,那他是功夫得力,人家在哪都走。本地难测,到底黄念祖老居士是什么身分?本地难测。我们测量得出来吗?我们不知道。
那我们今天看个牙都紧张,我前一段刚种完牙。到卫生间,我那天去我们那个卫生间,我一打开那个门一看,里边那大便没冲,就觉得脏,就赶快找到下一个。我一想不对,得回来,这个卫生间这个大便你都过不来,西方去得了吗?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放在心上,没戏。去不了西方谁都不能埋怨。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境就是大便,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既然没有胡小林,谁对这个大便生烦恼?想到这,心平气和,见义勇为,当仁不让,把它冲干净吧!冲干净以后自己接着用。什么叫念佛?怎么功夫才能得力?印光大师说就要在这个日用云为当中,常起觉照。「纵发」,即使它发出来了,「亦能顿伏」,立刻把它伏住,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初则勉力息妄,刚开始的时候真努力、真费劲,息掉这个妄想,就是烦恼。久,时间长了,则无妄可得矣,就没有妄了。你看陶行知校长就没有得到他的学生打另外一个同学这个妄,他没有起妄心。学习好的同学我是这个心,犯错误的同学我还是这个心,清净、平等,无妄可得。只有无妄可得,你才能把对方的妄给转过来。
我们在北京有很多朋友带着孩子来见我,说胡老师您给开开示,这孩子太不象话了,女孩十三岁,不听话,屋子也不收拾。我们吃饭,先聊聊吧,这孩子怎么不合适?没有一条妈妈、爸爸的错,全是孩子的错。我说那这个妈妈、爸爸有什么错误?可怜天下父母心,就这点错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跟着我就来了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说行了,您这两口子甭再说了,不是就这孩子有问题吗,十三岁一个女孩?当着叔叔的面,都要个面子,是吧!我说这个地主老财说完了,咱们现在让贫下中农也说说,压迫和被压迫的都说说。那姑娘不说话。我说我问妳一个问题,妳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吗?她说有。妳这个房间平常自己在里边的时候,是插着门还是开着门?当然插着了。我说为什么要当然插着?她一下觉得自己说错了。不让别人进去。我说第二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进到这个房间,妳是不是曾经往被子底下塞过东西?她说你怎么知道的?我说因为我儿子就这样。我一进去往被子里插东西,这就别再管了,就转身出来吧,跟你对立了。他防着你,他把你当贼,你跟他对立,他有些事他不能让你知道,有些话他不能跟你说,有些感受他不能跟你分享,问题确确实实不出在孩子这一边,问题确确实实出在家长这一边。
我有个老大,我老带他吃素。他说爸,吃了一个礼拜的素了,今天晚上咱们能不能改善改善?三七二十一,二十一顿,二十顿都随了您了,就给我一顿都不行吗?你看,他以后能吃素吗?他肯定不吃素。他以后能学佛吗?这佛能学吗?一个礼拜吃素,这学佛的人多怪,有钱也不吃荤的,有香的也不吃,专挑那素的吃。现在要去西方了,还能跟孩子对立吗?菩萨所在之处令众生生欢喜心。你这学佛吃素,孩子是什么观点?不敢说,敢怒不敢言,因为你是父亲。老和尚跟我说,学着不批评人,学着这一年连一个不字都不说。一个不字都不说。我说那我这当董事长的,我一个不字都不说,二00七年就跟我说过,我说,您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老和尚我很尊重你,但是你毕竟没管过公司。我自己还给自己找借口。在董事长这位子上,怎么能不说不字?怎么能不批评人?陶校长说没说不字?说了,但陶校长这个不字是为谁说的?为对方说的。陶校长制止这个行为了没有?他履行他校长的职责了吗?履行了。圆满吗?非常圆满。既履行了校长的职责,又教育了同学,而且一句批评都没有。我们在公司、在家庭要学陶校长。
有一天,我有个员工找我,就是遇境逢缘,即俗务纠缠之时,即是解脱之时。同事要辞职,哭着找我来了。他说胡总,我坚决不干了,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我们俩不共戴天。同事闹意见了。您要是说留我,你就让他走,您要是留他我就走。咱们学陶校长,我说走走走,别生气,气大伤身。我说先喝点水。拿了一瓶矿泉水放他跟前。我说先喝点水,定定神,有话好好说。他喝了这口水。喝了这口水,我说喝了水了,麻烦您把这水放下。这个孩子就把这水放下。我说你上网查查,这瓶矿泉水,据我的调查,经过六十六个环节才来到我的办公室,这还不算咱们公司花钱买,还不算打扫卫生的阿姨把这矿泉水放在我房间,六十六个人经手,你才能喝到这瓶矿泉水,我们就这么点本事,没有别人连水都喝不上。这瓶矿泉水我们都要依靠别人,有六十六个人在帮我们,更何况隔壁桌的同事对我们的恩情?没有这个同事你能在这工作吗?没有你们上下环节的这种配合,你能挣到这份工资吗?矿泉水进到办公室的人我们都要感恩,难道在一个屋檐下的同事就没有感恩的地方吗?是人家同事不存在感恩的地方,还是说你没有看到人家感恩的地方?这同事一句话不说。胡总,我明白了。回去了。回去想了半天,跟吵架那同事承认错误。一句批评没有,就一瓶矿泉水。真的就像老和尚说的,没说不。
我要搁过去那脾气,我怎么管?我自己先得起心动念,我先得生气。你看你《弟子规》都背下来了,咱们公司落实四年了,「凡是人,皆须爱」,这么大的道理只挂在嘴皮子上,做都做不到,像什么样子,你还是老员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好家伙,这一顿括搭,那肯定的。那我们就要问,那个时候,我胡小林刚学《弟子规》的时候,管员工是怎么个管法?是为谁管?是为我的《弟子规》在管,因为我喜欢《弟子规》,因为我觉得你们都应该学《弟子规》,因为我觉得你们不学《弟子规》我就不舒服,因为你是我的员工,我给你开了这份工资,你到我的公司上班,这是公司对你的要求,从头到尾学《弟子规》就没有把胡小林这三个字放下。这个《弟子规》不是为员工学的,是为了我的贪瞋痴慢学的,是一个长养自私自利的平台,是一个增长贪瞋痴的一个手段。
诸位同修,这样让员工学《弟子规》,肯定学不进去,为什么?「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你不就是董事长吗?你不就给我开份工资吗?上班时间我惹不起你,我要不高兴我就辞职,我只要在这我犯不上跟你搞对立,不就这个吗?从心里头他跟《弟子规》对立,为什么?因为员工一犯错误,先抄十遍《弟子规》。员工不敢不抄,抄完还送到我这,怎么样?觉悟了吗?嗯。《弟子规》都拿反了你还嗯,吓得,不嗯就又抄十遍。我们就考虑,我们做为领导跟下级,做为家长跟孩子,我们多少时间是陷在这种对立的状态下来跟孩子相处,我们只有把孩子全部的感受和生活变成我们的感受和生活,他才会把父母的感受和生活变成他的生活和感受。你把孩子的感受和生活变成你的感受和生活,这是因,孩子把爸爸妈妈的感受和生活变成他的感受和生活,这是果。印光大师说,这就和屋檐上掉下来的水,后滴一定跟着前滴走,所以我们得转变。
「恒顺众生」这四个字不容易,他吃肉你就得恒顺。王婷嬿王师兄,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老和尚身边的护法。儿子和先生要吃龙虾,龙虾是活的,吃刺参,那个龙虾的须还在动,她是学佛的,恒顺众生,她不能让人家不高兴,一家三口人就去吃龙虾了。他一边吃龙虾,她不吃,小姐在处理那个龙虾,拿龙虾的肉蘸着芥末给她的先生和她儿子,她在旁边念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这小姐一看,这一家三口,两个吃,一个不吃,而且这个小姐不学佛,她就问那孩子,她说你妈嘴里念的是什么东西?她先生说,超度!安静!超度!安静!那是吃饭吗?那不就和三时系念一样吗?在桌上再立个牌位,往生堂上诸圣灵。你说她儿子和她先生对学佛的怎么看?在这种对立的情绪下,王婷嬿师兄再管她儿子,她儿子听得进去吗?听不进去。所以,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最后跟孩子的关系愈来愈紧张,愈来愈难沟通,因为孩子的感受你不知道。
我原来也是这样,家里有小孩,十岁,四年级。「爸,给我买一个电视动画片,『小熊维尼』新出了一集。」「儿子,那个贪瞋痴的东西别老看了,有那时间背背《弟子规》!」「爸,我统统背下来了,我也不能老《弟子规》,你不是说《弟子规》背完了就可以看电视。」「行,看吧,咱们说好了,八点半以后就该背《弟子规》了。」到了八点半,不舍得关,在电视机前面还转来转去。「爸,再看一分钟,再看一分钟,我《弟子规》都会了,你放心,一会我背两遍,我看完这一章我再去背《弟子规》。」这原来是这么处理,我就坐在书房我就生气,「差不多了吧,这点时间老搞贪瞋痴慢吗?好东西就一点不学吗?你看那个小熊,看那个维尼,看那美国那动画片,那是堕地狱,儿子!爸爸要救你,你怎么不让救,你这孩子!」能去西方吗?肯定去不了。印光大师说,这么点皮毛事情你都放在心上,你都过不了关。那你说什么意思,就不管了吗?不是不管,不仅不能管,而且要恒顺众生,跟他一起做一件事情。是!把孩子的生活和感受变成家长的真实的感受和生活,孩子就会把你家长的感受和你家长的佛菩萨的生活变成他的生活。你要想让别人接受你,你先得接受别人。
那我后来怎么办?我就跟儿子一起看。我五十六了,儿子十岁,四年级。一个是花白的头发,老眼昏花,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我们俩一块看「小熊维尼」。光看行吗?看,你还得把它记下来。有一次,举一个例子,「小熊维尼」当中有一集,有个兔子叫瑞比,瑞比特别勤劳,种胡萝卜、种洋白菜。牠今天的任务今天完成,牠完成任务以后牠就在牠的日历格上画一个叉子,今天的事完成了。「小熊维尼」这动画片里有个小猪,小猪就来到了小兔子的家里头,瑞比家里。一看家里没人,就没做到《弟子规》。为什么?人家家里没人的时候能随便动东西吗?不能随便动。小猪也是好心,牠一看这个月的日历牌就差三十号没画叉了。牠说那得了,那我就帮着这个兔子做个好事,我把叉子给它画上。那天是二十九号,等这个兔子从外边一回来一看,怎么着,今天是三十号?三十号还有六件事没干,牠就急了。因为这时候小猪走了,牠给人画完叉牠走了,家里也没别人,这个小兔子认为这是自己画的。牠这六件事最后办,把人猫头鹰的鸟窝也给弄翻了,把人跳跳虎这个尾巴也给人撅折了,把人家小熊维尼的蜜蜂罐也给砸了,这一圈下来得罪了这六个人。
儿子不是也有这个问题吗?毛毛躁躁。你征求别人的意见了吗,就给别人画这个?当然小猪是好心,想帮助人。我说儿子不对,你想帮助就帮助,那你是为谁?《弟子规》上说「用人物,须明求」。你到人家你要高声的问人家里有人没人。人家里没人的时候,你就不能到人家里去。我说《弟子规》一点都没错,小猪就是没落实《弟子规》。光跟着看动画片,没学《弟子规》,你看看,这个事闹的,对吧?我说这是美国作家,他没有把《弟子规》讲进去。但是我们今天看小猪,小猪犯这个错误就是自私自利,就是不尊重小兔子,擅自做主,到人家家去动人家的东西,不征求别人的意见。你看我儿子,这自私吧?他还认为小猪是好心。纠正他。等我再带他去别的小朋友家,再动别人东西的时候,我就不拿《弟子规》说了,我就用小猪。我说儿子你记得那个吗?那是你最喜欢看的电视剧。哦,对了。因为什么?他对那个印象很深,那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那是他的最爱。你用小猪来跟他说事,比用《弟子规》说事管用。那是他的生活,他能找到真实的感受。问题就是我们家长能不能把我们的身价放下来,真正的跟孩子在一起和光同尘。
现在孩子都爱玩游戏机,ipad,ipad里边有一个节目叫angry birds,大家都知道吧,你看我一说大家都笑。我玩得比我儿子玩得好,为什么?用功。他老说,「爸,第三关第二十集你过了吗?」我说「过了」。「你得到金蛋了吗?」「我得到了。」「在哪,金蛋?」「那不行,不能随便告诉你,你得听话才能告诉你这金蛋。」「爸,我真的听话,你告诉我这金蛋,金蛋怎么得的?你是不是拿那个鸟砸了这个砖头,然后那玻璃下来,最后那金蛋就出来了,是不是那个花篮底下埋着金蛋?」诸位同修,你要变成他最喜欢的人,你要变成他最佩服的人,你要变成他最爱的人,他才会听你的。他心里那个佩服,而且那个angry birds 都是英文的,咱们拿着英文字典给他都翻译出来了。还有zombie coffee,大家知道这个游戏吗?zombie coffee,僵尸。zombie coffee全是西餐的菜,什么炸薯条、炸鱼条,那他中国孩子不懂,他不懂他就不知道这个菜叫什么名字。什么ladyfinger,女人的手指,不懂,我也不懂,我就踏踏实实给他当服务员,我就拿着英文字典我就给他查。这个游戏,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当什么讲。
因为他身边也有小同学,小同学都知道这菜的名字叫什么名字,他特别没面子,他老是跟人比划,就那盘菜。咱把这个英文给你查出来,而且教会你这个菜英文怎么发音。他特别感谢我,他觉得他在同学面前特别有面子。各位同修,你再说他,他就听进去了。因为什么?他知道你对他好,他知道你真爱他,他知道你真想帮他。他在游戏上帮我,在动画片上帮我,难道这件事情,我作业没完成,他帮我就错了吗?他前面九件事都是对我好,难道只有这一件事对我不好吗?所以我儿子特别听我的话。我让他玩游戏机他就玩,我不让他玩他就不玩,特别奇怪。我让他玩的时候,我跟他一起玩。我说儿子下盘棋吧,保护保护眼睛,老玩这个不行,眼睛,特别高兴。他就问我,那我眼睛不好,是不是你特伤心?我不能让我的爸爸伤心。你看,有良心。你对他有良心,他就对你有良心。你帮他,他就帮你。在上学,在学校,他要有问题,最不敢见的就是我。可是最不批评他的,一句都不说他的就是我。有良心,他知道他爸对他好,成天跟着他屁股后面当服务员、当奴隶。你要玩象棋,我就摆盘;你要玩ipad,我就给你充电;你要看「小熊维尼」,我就把DVD给你打开。让他生欢喜心,这是你劝孩子的第一步。能不能把他接引到圣道上来,你首先得有圣心,你得有圣人的心,你才能跟他身上演出菩萨的道。
所以我举这几个例子,我做得还很不好,只是告诉大家,我们跟孩子在一起,所谓恒顺众生不是挂在嘴皮子上,所谓和光同尘也不是挂在嘴皮子上。我怎么就做不到恒顺孩子?我怎么就做不到跟孩子和光同尘?因为你有自己,你说是不是?你不愿意。你不愿意拿你的时间陪孩子,你觉得那是孩子的东西,游戏机,什么动画片,那就完了。你要把他的事情当他的事情,他就把你的事情当成你的事情。
所以我们回到十念法,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提起警觉,按照净空老和尚的话说,从心理上放弃跟一切人事物的对立,这个咱们耳熟能详,老和尚在讲经的时候,不知道苦口婆心劝我们有多少次,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从心理上放弃跟一切人事物的对立,因为什么?你有对立,你就去不了西方,有对立,你的心就不清净,心净则国土净。所以我们真正要想去西方的人是什么态度?就是要把自己放下,就是在处人待事接物当中,没有我们不能相处的人,没有我们不能在一起做的事情。学佛去西方,什么状态?没脾气。
过节,过春节,你像我们这做买卖的,都得请领导吃饭,请朋友吃饭,请客户吃饭。一个老领导爱喝茅台酒,我这学佛五年了,忌酒五年,吃素五年。这个老领导从岗位上下来了,在我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对我很支持,特别喜欢喝茅台。每年春节前我都要请他吃顿饭,给他买一瓶好茅台,爱喝酒,性情中人,喝完酒就高兴。结果去年春节请他喝酒,正是他下来的第一年。你想这人从岗位上下来了,心情总是百感交集。小林,你的光盘我都看了,你爱员工,落实《弟子规》不错,你爱不爱你大哥?我说我爱。爱,没别的,倒上酒陪大哥喝一杯。我说大哥,这酒挺贵的,五十年的茅台,而且它是红酒的杯子,起码有三两。我喝没问题。我说我这都忌了快五年了,您这让我喝。你看你们学佛的人就是不近人情,大哥对你十几年的交情你都不管不顾,你们学佛的人没有良心。我听这个,再往上就到释迦牟尼佛那了。我说大哥,您甭说了,你说怎么着吧,不就喝酒嘛。对!你这杯酒喝下去,哥哥我就退休跟你学佛。我说这哥你说的。我说的,你光盘准备好了吗?我说准备好了,车后面就有。喝了。大哥咱就是您不学佛,就您对我这么大的恩情,咱也得把这杯酒喝下去。一仰脖就把这三两茅台就给喝了。五年不喝酒了,不愿意喝。
老和尚说,「为众生,做错了都是对的」。诸位同修别鼓掌,后面还有一句,「为自己,做对了都是错的」。你说戒酒你是为谁戒?为自己,为自己就错了。你说你为他,你破了这个戒,喝了这个酒,对的,因为你没有自己。印光大师说,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既然没有胡小林,何有因境,境就是茅台,因人,就是这个退休的大哥,而生烦恼之事。谁在喝酒?喝而不喝,不喝而喝,不就这个意思吗?不喝酒是讲不要贪杯,不要因为这个酒再引起自己的贪爱。酒哪有什么好坏?假的,你把这假的当真了,它就是假的;你把这假的当假了,它就是真的。这是我来之前老和尚对我的开示,他说《楞严经》上就讲了这么一句话。你把假的当成真的,这个假的就是假的;你把这假的当成假的,这个假的就是真的。你把酒当真了,真有这个酒,那这个酒就是假的;你把酒当成假的,你通过这个酒你就见性了,因为什么?没有引起你的贪瞋痴,清净心,见性、称性了。
电视机荧光屏上演电视节目,如果你把这电视节目当成真的,它就是假的,为什么?它是被荧光屏演出来的。你把这电视剧当成真的,你就看不到荧光屏的作用。你看,你把这假的当成了真的,它就真变成假的了,电视剧是假的。如果你把这个电视机荧光屏这个节目看成假的,它是被别人演出来的,你就见到荧光屏了,你就见到真的了。大家明白这意思吗?老和尚给我讲《楞严经》,你说这不就这意思吗?你说咱们学数学的,圆周上有原点、有半径,还有圆周上的点,你把圆周这个点当成真的,它就是假的,为什么?圆周上的点是靠半径和圆心画出来的。你忘掉了圆心,忘掉了半径,你只看到了这个点,它就是假的。你把圆周上这个点这个假的看成假的,你就见成真的了,为什么?它是被半径跟原点画出来的,你就见到这个圆心,你就见到这个半径,这就是见性。你把假的看成真的,它就是假的;你把假的看成假的,它就是真的,讲的就是这道理。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从早晨一睁眼,一直到晚上睡觉,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一句佛号,心里默念,嘴上小声念,持金刚持,得点机会就念,上厕所、吃饭、刷牙、开车、到学校接孩子等等,大家叫忙里偷闲。这个闲怎么来的?偷出来的。一定要有这种警觉性,再也不能在这搞六道轮回了。我手土多,大地土多?我如果不念这十念法,我肯定就像那大地土一样,定堕三途无疑。二六时中,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认认真真的拿耳朵听这句佛号。遇境逢缘,即俗务纠缠之时,时时刻刻想着这几个原则,第一、五蕴皆空;第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第三、我念佛之人欲生西方,这点小沟小崁我都过不来,我的心都不清净,那我不是白学这净土宗了吗?第四、鼓励自己,初则勉力息妄,刚开始的时候要努力息掉这个妄想,久则无妄可得,那就是大光明藏,久则无妄可得。转众生凡夫的业识心为如来妙藏,前途一片光明。但是确确实实很艰苦,确确实实要花出一分努力,为什么?难能才可贵,真难,但是结果真殊胜,去西方。
所以我这次来到马来西亚,利用这两段时间,向大家汇报学习印光大师的十念法的体会,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境逢缘,对治习气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肯定讲得有不对的地方。而且自己是初学,也是末学,面对这么多法师、蔡礼旭老师,自己还差得很远很远。这个并不妨碍,我把我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的体会供养大家。老和尚在讲经的时候说,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八千人,如果世界上有八千人行善,这个地球就没有末日。今天在座的诸位,我看不止八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地球可救矣。我们自己按照老和尚的开示,佛在《仁王经》上说,我们自己处在哪一法,正法、像法、末法,不用问别人,问我们自己。有讲经说法的,还有修行证果的,是正法。讲经说法的是净空老和尚,如果我们每一位同修都在修行,并且能证得去西方,这就是您老人家自己的正法。所以正法久住不用从别人嘴里讨说法,要像《弟子规》上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今天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文章转自:游戏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yz.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