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上》16、灌甘蔗喻
译文:过去有两个人,同时种植甘蔗并约定说:“种植好的有奖赏,种植不好的要重罚。”这两个人中,有一个心想:“甘蔗非常甜,如果把汁压出来,再用来浇灌甘蔗林,甘蔗定会甜美无比,肯定会超过他。”于是他就压出甘蔗汁用来浇灌,期望增加甘蔗的甜美,却反而使甘蔗苗的根腐烂,结果所有的甘蔗全都坏死了。
世上有人也是这样,想得到美好和富贵,就依仗着权势,巧取豪夺,压迫百姓,掠夺财物,用作培福,本来希望得到富贵的结果,殊不知将来反而会招致灾难。这就像压蔗浇蔗苗一样,不仅损失了种植的甘蔗,而且连已有的甘蔗都损失殆尽。
尊者僧伽斯那撰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16、灌甘蔗喻
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①:“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重罚之。”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胜于彼。”即压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返败②种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
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己豪贵③,专④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福。本期善果⑤,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压甘蔗,彼此都失。
注释: 注释:
①誓言:表示一定按所说的去做。本文指双方共同约定。
②败:腐烂、败坏。
③恃己豪贵:依仗自己有权势。
④专:据、用。
⑤善果:善,佛教名词,与恶相对,指符合教义的言行、意识。善果,依善行所得到的美好、善良的结果。《本业经》有:善果从善因生之说。
解说:只求目的实现,不问手段好坏,自是不对的。
关于两者俱失,可与第二十五则(水火喻)、第三十二则<估客偷金喻>、第七十五则<驼瓮俱失喻>、第八十八则(猕猴把豆喻)、第九十七则(为恶贼所劫失氎喻)比看。
辨析:依主观判断行事的人和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只凭主观愿望一意孤行,与蛮干无异。好比教育子女,溺爱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将相出寒门,纨绔无伟男。”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比喻故事,并没有只停留在对个人做法的评价上,而是进一步以佛家的眼光去观察阶级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有人认为:佛教是与世无争的宗教信仰,是出世的哲学。这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教义的底蕴。我们认为,佛家的无争与出世,本身就是对不平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抗,至少是对现实的不满在意识思想上的表现。它对人生社会是起了不可低估的干预作用的。只是它往往采用了回避其锋芒,而不是激烈冲击的暴力形式,这更能赢得人心的拥戴。
凡是用权势夺来的财富,终究不能长久。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何等显赫,到二世十余年的功夫,就灰飞烟灭;八旗子弟入主中原,何等的气焰,距今也只有几百年。财富属于社会时,人们才会珍惜它,如果它只聚集到少数人的手里,就会变成导致灾难的根源。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