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择本愿念佛集》
前面的两段典故还没有点出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然而在法然上人《选择集》的最后跋文,就非常恭敬地赞叹善导大师,赞称大师是从大唐时代以来就一直传颂他是弥陀化身。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他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他以这种口气、这种崇敬心来称述善导大师是从大唐时代就已经被传颂是弥陀化身了。
(四)《西方略传》
接下来是北宋的慈云大师,他和天台宗知礼大师齐名,慈云大师的本名是遵式,“慈云”也是宋朝皇帝敕封给他的法号,他也叫慈云尊者。他有一本《西方略传》(全名是《往生西方净土略传》),里面就谈到“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五)《净土修证仪》
择瑛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写了一本《净土修证仪》,里面同样谈到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
(六)《白莲记》
用钦大师也是宋朝的一位大师,他也有好几本著作,其中有一本《白莲记》(全名是《观经疏白莲记》),里面也谈到“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七)《往生集》
明朝莲池大师编辑了一本《往生集》,里面搜集了比较殊胜的往生事迹,有出家众,有在家众,有国王,有大臣,有一般百姓,甚至有动物往生,其中当然少不了善导大师的往生事迹。莲池大师在《往生集》的每一则事迹后面几乎都有按语,他对善导大师赞叹说:“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莲池大师是明朝数一数二的高僧,也是净土宗第八祖,他这样的赞叹,当然不是随便的。
(八)《印光大师文钞》
近代印光大师也非常崇仰、极为赞叹地说:“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意思就是说,善导大师就是弥陀所显化的,所以他在世的时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赞言:“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相传善导大师是弥陀所示现化身,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著作,而要当作佛所说经典一般。印光大师在近代中国是数一数二的高僧,也是净土宗的第十三位祖师,他所讲的,他所赞叹的,可说是不随便、不含糊,必须有他的证量,透过智慧思惟之后才敢这样讲的。不然,所讲出来的如果太过轻率,或者是无本可据,岂不是自损人格。
由以上的几位祖师大德的证言,更能显现善导大师弥陀化身的分量。
二、原则标准——以善导释为指南
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第十八愿的内涵,与其依循其他祖师大德的解释,何不以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的解释作为原则标准呢?
原则标准——本愿批注,异义多端,唯应以善导之释为其指南。
“本愿”就是指《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无量寿经》自从在中国翻译出来以后,有好几位大德为《无量寿经》作批注,而他们并非都是专修净土的,乃至善导大师之后,在日本对《无量寿经》的批注、对第十八愿的阐释也非常多。综观这些解释,可说是异义多端,各有不同,甚至彼此相反。在这当中,我们只可以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作为指针,作为原则,作为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跟善导大师的解释吻合,就是正确的,可以参考;不然的话,就不是正确的。不过,既然有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就不必另外花费时间、精神去看其他的解释了。因为我们既没有人来引导,又没有能力去分辨正讹,看了之后,反而会在我们的脑海中起分歧的见解,那就非常不好。
这几年来,我们对第十八愿也有多次的研讨,可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是依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在阐释的,再怎么解释,都是回归到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的内涵。所以,大家如果看到有人解释《无量寿经》、解释第十八愿,解释的人如果引用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那或许能够比较接近善导大师的思想;如果他不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或者虽然引用了,可是却加上另外的解释,不直截了当地显现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的意涵,当然就不能采纳。
譬如在日本,法然上人建立净土宗之后,底下也有各流各派。各流各派当中,对《无量寿经》也都有解释,尤其是对第十八愿,也都有充分广泛的批注,这当中尤其是日本净土真宗为多;可是,他们有关第十八愿的解释,都很少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而是另有发挥。如此异说纷纭,可能就会偏离善导大师的思想。所以说“本愿批注,异义多端,唯应以善导之释为其指南”。
同时,也是因为善导大师的解释简明,扼要,明了,一看就容易理解,而且容易默记,容易行持。它本来就很清楚、很明白,如果把它发挥得很玄奥,令人摸不着边际,那就已经偏颇了。因为它是一目了然,当下可以明了、掌握的,却作过多玄奥的解释,恐怕就会画蛇添足,偏离方向。
凡净土行人,应依此释,信解之,实践之。
不研究净土教理则已,不专修净土法门则已,凡是要专修净土、研究净土,就必须依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的解释,去信受它,去明了它,进而依善导大师所解释的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