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有名:大白菜营养可入药

2023-05-12 素食健康

古今有名:大白菜营养可入药

  大白菜又名黄芽菜、黄矮菜、花胶菜、白菜等,质地柔嫩,滋味鲜美适口,价格实惠,颇得历代名人及普通百姓的喜爱。

  白菜,古代的时候称为菘,是一种原生于我国的古老特产,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北方为多。由于它物美价廉,便于贮藏,吃法多样,富含营养,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被誉为菜中之王。平常听得最多的,便是以前交通不发达时期,北方人民过冬的时候,地窖里储存量满满的大白菜。就某种程度而言,大白菜曾经是北方冬天的象征。

  古人为什么将白菜叫菘呢?宋人陆佃在《埤雅》中说:菘性,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交耐霜雪也。白菜虽喜温,却又抗霜耐寒,气温降到零度时依然顶凌生长,无论江南塞北均可落地生根。看来将白菜喻为松柏,也不无道理。

  白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比粮食作物还要久远。1954年,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部落遗址中,发掘出一个陶罐,里面就装有白菜子、芥菜子,由此算来,我们的祖辈先人,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白菜了。《诗经》记载白菜日:我有旨蓄,可以御冬。

  《南史》中记述了一段有关白菜的对话:南朝齐国时,国子博士周颐隐居钟山。一天,王俭问他:卿在山中何所食?答日:赤米、白盐、绿葵、红蓼。又问:何者为佳?日: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种对白菜的褒奖,并非溢美之辞。所以齐白石大师曾作一幅《白菜辣椒》图,上书:牡丹为花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看来老人是在为白菜鸣不平,而这个王,不是因其个头大,实在是由于其品质好,种一季吃半年。

  而大白菜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其入药始见于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无毒,为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是清凉降泻兼补益良品。《饮膳正要》言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毒。《滇南本草》谓之走经络,利小便。李时珍说,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冬汁尤佳,利小便。《伤寒类要》上说,患发时,地菘一升,日在服。《太平圣惠方》说:酒醉不醒,菘菜籽二合,细研,以井水一大盏调之,分为三服。预防便秘痔疮。

  近年来,人们对膳食纤维的保健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有抵御结肠癌的作用。维生素C能防治抗坏血病,降低胆固醇,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所含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防止大便干燥,促进粪便排泄,起到稀释肠道毒素的作用,故民间还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之说。